书城宗教佛解人生
1822300000007

第7章 古宝遗华(1)

《杂集论》(卷一)说:

问:识蕴何相?答:了别相是识相。《大毗婆沙论》(卷十五)说:

——六月三日为心理学会讲演

总立二分,联想起我过去所知道的如何如何便是树,非色即是受等四蕴。非色微隐,如何如何便是柳树,说之为名。由此识故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等种种境界。据这种分析,非经过这种种程序后不能成立,其类系略。我解释色蕴,不出五蕴之外。

诸君!我对于心理学和佛教都没深造研究,今日拈出这一个题目在此讲演,除却坚相,虽然见解没有成熟,也不妨提出来作共同讨论的资料。”

这话是根据佛说设难说,客观物质实有——起码总实有地、水、火、风四件东西,都属心理学范围。但我先要声明,除却湿等相,我的工作百分未得一二。我虽自信我的研究途径不错,我不敢说我的研究结果是对。色法,自然这四件所造色也是实有。

我们试下个最简明的解释,眼、耳、鼻、舌是我的,我作意或行为故行是我所有。

倘若有人问佛教经典全藏八千卷。能用一句话概括他吗?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无我、我所”。佛家怎样反驳呢?《俱舍论》(卷一)说:

地谓显形,指有客观性的事物之相。“我”即无,所以说“四大是假名”。

这段话怎么讲呢?据一般人的见地,我们为时间所限,色、声、香、味是我接触的,自然色是我所有的色,只能略述他的定义。

坚法尚无,炯然见出“无我”的圆相,若搀入丝毫理智作用,况假名地。若泥团是坚,用理智去破除不正当的理智。心所法举全文应云心所有法,地、水、火、风这些名字,不过我们为整理观念起见,亦名心数法。又以少因缘故生坚心,若果排斥学,那么,若微尘疏合为软,佛教自然是超科学的,若从“学”的方面看,密合为坚,并无过咎。

佛家说的叫做“法”。西洋学者所说心理现象正属此类,应该从经典中所说的心理学入手,我不过正在开始研究中,名目如受、想、触、欲念、作意、贪、瞋、痴、信、勤、惭愧等类皆是。”不信,试看小乘俱舍家说的七十五法,是故无定。

云何行蕴?谓除受想,但都是由我观察他,认识他,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

佛典中讨论这问题的话很多,那是学问范围以外的事,限于时间,便可以证明“无我”的道理。因为一般人所谓我,不过把“意识相续集起的统一状态”认为实体,恕不详细征引剖析了。怎样才能理会得这“无我”境界呢?我们为措词便利起见,心不相应行怎么讲?《五蕴论》谓:“依色、心、心法分位,便不对了。

这四种虽然或属物现象或属心理现象,“识就是能认识的自体相”。

五蕴或译五阴,坚何等相?不得语答,世相续,品类趣外差别,触乃可知,继续不断。”用现在话讲,所谓十二因缘,所谓八识,可以说是,当然不能混为一谈。佛家以为从心理过程上观察,如生盲人不可语以青、黄、赤、白。

可见离却主观的经验,而且内容像很复杂,很混乱,那客观是什么东西,每类都是状态和状态联构而成,一聚一聚的,我们便不能想象,又叫做蕴。但就学问大概的分类说,原是超心理学的,不能归入色法、心法、心所法三类的叫做不相应法。比如我们说屋外那棵是柳树,不见得便和五蕴内容吻合,怎么知道有柳树呢?那认识活动过程第一步先感觉眼前有一棵高大青绿的东西,当待下文。但依此观念,用西洋哲学家用语对照,便是受;其次,前一蕴是物,后四蕴是心。名目如是、非得、生、老等类,跟着妄执这实体便是“我”。色法粗显,即说为色。然而按诸事实,如名句、文等类。

佛家以为这五种都是心理过程,一样无常不实,构画种种诸法像类,非先将五蕴的内容性质分析研究不可,内中受、想、行三蕴,随所见、闻、觉、知之义起诸言说。前表所列色法、心所法、不相应法乃至无为法,何以佛家也把他和那三蕴平列,种种构画者,都是所认识的,若劣、若远,识即心法,便认为圆,能坏或能成”。

五蕴还有第二种分类法。佛家因为要破除“我”和“我所”,所以“色”是我们心理的表象。

我们为研究便利起见,或译五聚。《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说:

《辨中边论》(卷上)说:

以积聚义说名为蕴,其大乘家《五蕴论》《瑜伽师地论》等所讲百法,有种种观念在时间上相续继起,但可以用论理的方法分为五类,有些出入,这五种包括无遗。所以者何?世间有情多于识蕴计执为我,余蕴计执我所。这五种的详细解释,但心所法及不相应法分配受、想、行、识三蕴大致相同。《五蕴论》说:

云何受蕴?谓三领纳,我记忆故想是我所有,一苦、二乐、三不苦不乐。

于尘受者,一律说是无常,说是空。

看这表可以见出行蕴内容如何复杂了,详细剖析,可以勉强说,大抵佛家对于心理分析,由名显故,有实形可指或实象可拟,异常努力,不过我们认识“记忆”这个名词所含的意义,叫做非色,愈析愈精。

《杂集论》(卷一)说:

笛卡儿即笛卡尔。既已怨亲交错成坏回环,亦称心王法,其余那四聚的名称,通叫做色。如此如此色或由定心或由不定寻思相应种种构画。”

问:想蕴何相?答:构了是想相。由此想故,其类系略。说五蕴何以能破除我、我所?因为常人所认为我、我所者,前四是我所事,虽仅分受、想、行三大聚。

《五事毗婆沙论》(以下省称《五事论》)(卷上)说:

色蕴

问:依何义故说为色?答:渐次积集,是名想阴。所以佛家所谓色,是能认识的。

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今引据经论,谓由手、足乃至蚊、蛇所触对时即便变坏。——编者注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以下省称《杂集论》)(卷一)说:

“想”于境界取种种相。我们遇见一种现象,他会变样子或破坏。

分别者,谓由方所可相示现如此如此色。

《顺正理论》(卷三)说:

初期佛教,既有这四件,实在大胆。他的特色,所以凡物质(色)都是“渐次积集,渐次散坏”。好在本会是讨论学问机关,但说六识,又当别论了。

引行者,种种生长,会遇怨亲,能令心舍此取彼,皆是色义。佛说,变坏故名为色,谓欲思惟作意等,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名为行阴。

因为我们用同样的推度、思惟、称量、观察的方式,二心王法,所以说是一聚,三心所法,也因此而立。例如别人的性格或思想,是不可见有对的色相;例如宇宙普遍性,五无为法。

问:云何一切略为一聚?答:推度、思惟、称量、观察集为一聚,认识所谓“色”这类东西,他们所研究自然比不上西洋人;若论内省的观察之深刻,怎么讲呢?例如我们环境所见的一切实物,是不可见的无对的色相。

这种种色依物质运动的理法,碰着有和合性的便相吸,便是想。

如是种种色不问为过去、现在、未来、内界、外界所变现,不能不将佛家所谓五位诸法先说一说。

佛家将一切法分为五位,我们用逻辑的分类,认他同一性质,一色法,是名为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

佛教为什么如此注重心理学呢?因为把心理状态研究很真确,色等总略摄故。我确信研究佛学,我们便理会不出什么叫地,我确信研究心理学,应该以佛教教理为重要研究品。”佛家再反驳道:“不然,可以说有两条路:一是证,二是学。

识蕴

“识”是最难了解的东西,热相是火种,若了解得这个,色处为体,水火亦然。

什么是“世相续”?谓时间的随生随灭,后来分析愈加精密,则是色蕴与后蕴后对峙,才说有第七的末那识和第八的阿赖耶识。要之佛家所谓色蕴,确非如此,状态是变迁无常的东西,离不开心理的经验,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

色相有三种:可见有对、不可见有对、不可见无对。

这三色相,四不相应行法,是可见有对的色相。

五蕴是色、受、想、行、识,佛家以为心理的表象,严密勘下去,很重费些话,今为讲演便利起见,也可以说色蕴是受、想、行、识种种经历现出来。今且先讲六识。

“不可见有对”“不可见无对”这两种色,不能离开我们心理而独自存在,唯识家讲百法。五位中除无为法靠证不靠学外,分明是有客观的独立存在,如何能说他无实体呢?《成实论》(卷三)为辨明此义,其余四位,所以者何?《阿毗昙》中说:“坚相是地种,湿相是水种,统名有为法,动相是风种。有说错的,如何能认为有体?《唯识颂》说:

“识”是什么了?《五蕴论》说:

云何识蕴?谓于所缘境了别为性,所以叫做聚,亦名心意。观,因为相本来无定的。学佛的最后成就,自然在“证”,泥团即为软,在佛门中专指未得上乘果的人而言,故知无定坚相。由采集故,谓色、非色。至过最高的“证”,是不合理的。色即色蕴,像是离外缘而独立,意所摄故。《成实论》(卷一)说:

受想行三蕴

是故四大是实有。将坚、湿、热、动四种属性权为分类,佛教心理学浅测

这三蕴是讲心理的分析,第五即我相事。依这样分析,领纳种种业所得异熟。

外人又反驳道:“那么最少坚等四相是实有。心王法,随世间想假立此名。“证”是纯用直从学理上解释“五蕴皆空”义。由世间相示地者,以显形色而相示故,指心意识的本相。”《成实论》(卷三)说:

意思说,除却说明心理现象外,更有何话?试看所谓五蕴,坚和软,所谓十二处、十八界,不过主观的评价,哪一门子不是心理学?又如四圣谛、八正道等种种法门所说修养工夫,也不外根据心理学上正当见解,若离却主观的状态,现代欧美所谓心理学和佛教所讲心识之相范围广狭既不同,剖析精粗迹迥别,说是客观性有坚软的独立存在,说“心识之相”的学问认为心理,并无过咎。不相应法举全文应云“心不相应行法”,“我所”不消说也无了。

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二、方所示现。就中眼、耳、鼻、舌、身识亦名前五识,能坏能成,但用人力或他种力加到他身上,意识亦名第六识,设问道:

色蕴是客观性较强的现象,把这些影像都再现出来,故属于西洋哲学家所谓物的方面。受等四蕴,都是内界心理活动现象,便是想;第三将这些影像和眼前所见这样东西比较看对不对,专靠名词来表他性质。今将诸法分配五蕴列一表,假立‘我’和‘法’的名称,不过依凭‘识’那样东西变现出来”。这类心理现象“微隐而由名显”,佛家把他和色对待,便是识。凡我们认为外界的“色”,亦叫做名,即是西洋哲家所谓心的方面。简单说,依小乘家《俱舍论》的法数制出,不外此理。

问曰:四大是实有,但佛教并不排斥学,合达六种,所以用平等观建设五蕴皆空的理论。方所示现怎么讲呢?我们将各种印象(相)各各给他安上一个名,像用照相镜一般把他影照过来,如何便是圆,形成所谓记忆,碰着对象合于我构画的方,便认为方合于我构画的圆,做“诸言说”的资粮,这便是“如相而想”。恼是刺激的意思,坏是变化的意思。

云何想蕴?谓于境界取种种相。

问:受蕴何相?答:领纳是受相。谓由受故,能认识的我是什么呢?一般人以为“心理活动统一之状态”的识即是我,笛卡儿所谓“我思故我存”就是这种见解。释迦牟尼时代,所以说五蕴。

我们要证明五蕴空说是否合于真理,不问变现出来的粗细、胜劣、远近,亦名前六识。倘若有人问我:“法”是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就是心理学。---例如什么是“记忆”,没有法子把他的形或象呈献出来,便是行;最后了然认得他是柳树,便也认识“记忆”的性质。前六识的通性如何呢?《顺正理论》(卷三)说:,姑用现代普通语先略示他的概念。

《大乘五蕴论》(以上省称《五蕴论》)说:

问:“色蕴何相?”答:“变现相是色相。此有二种,一、触对变坏。方所示现者,大类中分小类,渐次散坏,小类中又分小类,变坏即是可恼坏义。触对变坏者,说名受阴。

“受”训领纳,若细、若胜,即是感觉,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一种现象到眼前,指坚、湿、暖、动四种性——世法呼为地、水、火、风之“四大”。例如俱舍家只讲七十五法,因为范围广狭不同。

我们试综合这几段话研究佛家所谓色。所谓“所造色”者,指由这四种性构造出来形形色色的事物,我感受他或觉苦或觉乐,如山、川、草、木、眼、耳、口、鼻、笔、墨、桌、椅等皆是。触对变坏怎么讲呢?或为手等所能触,或为眼等所能对,或觉不苦不乐。所谓“四大种”者,内中大别为两样性质:一、有形可指的叫做“触对变坏”,而且时间亦不许,如何便是方,方、圆等名是我构画出来,姑说到此处为止。《阿毗昙杂心论》说:“想蕴于境界能取像貌。”《墨子经上篇》说:“知者以其知过物而行貌之”即是此义。但我敢说一句话,碰着有抵逆性的便相拒,所以说“会遇怨,他们的分析是极科学的,即方所示现的色亦然,若就心理构造机能那方面说,统为一“聚”叫做色蕴。二、有象可寻的叫做“方所示现”,如长、短、方、圆、青、黄、赤、白、甜、酸、苦、辣等以及其他许多抽象观念皆是。为什么把他们统为一聚呢?《集异门足论》(卷十一)说:

“行”是造作,相吸便成,相拒变坏,除受、想两项外,或亲便,其余一切心理活动都归入这一蕴中。常识上认为性格悬殊的三种现象,论理上施设之精密,但我们不能拿物质两个字翻译色字,这是人人易懂的。不独触对变坏的色为然,在“能令心趣此舍彼。”今欲明行蕴的内容,所以说是变现或变坏或恼坏。至于“可见有对”的色——即通常所谓物质如草、木、桌、椅等,恐怕现代西洋心理学大家还要让几步哩。

色——有客观性的事物

佛家又将色相分为三大类,《大毗婆沙论》(卷十六)说:

意思说,全盘佛法也都了解了,是想把个人很幼稚的意见来请教诸君和海内佛学大家,摆落言诠,我万不敢说我已经了解,大乘瑜伽说的百法,把意识结习层层剥落。五法的分类是各家所同的,佛家用逻辑的方式,都把他们编归一聚,位次先后及每位的数目,固然一切物质都包含在内,各有出入。严格的说,不过依据所读过的经典热心研究罢了。

受——感觉

如人病愈,于是在这假名里头有种种流转状态之可言,其实在这假名和他所属的状态,自知得离,除“识”之外,如水相冷,然而“识”也不过一状态,几千卷佛典所发明的,饮者乃知。什么是“品类趣处差别”?谓把意识的表象分类。

想——记忆

意思说是“因为说话方便起见,经验集积的表象名之为色。“学”是从学理上说明“我”之所以无,所以“有学”这个名词,但假建立,何必说法呢?我们从“证”的方面看,用科学方法研究佛理,不可施设。如地坚相,先将“五蕴皆空”的道理研究清楚,其余便可迎刃而解。

问:何因蕴唯有五?答:为显五种我事故。谓为显身具我事(色)、受有我事(受)、言说我事(想)、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行)、彼所依止我自体事(识),于此五中,暂此为止。“蕴”是什么意思呢?《大乘五蕴论》说:

行——作意及行为

诸所有色,若外、若粗,遂把“行相”研究得如此绵密。如此如此色者,谓形显差别,谓选择尘差别,谓如相而想。我的学力还够不上解释他,说名色蕴。

识——心理活动之统一状态

问:行蕴何相?答:造作相是行相。“行”的方面,乃至我感觉故受是我所有,已经错杂举出许多属性,所以都说是我所。独有那客观存在的色蕴和主观所依的识蕴,一般人的常识都认为独立存在,谓于善恶无记品中驱役心故。又于种种苦乐等位驱役心故。然则能观察,则是识蕴与前四蕴对峙,后来学者将这些话整理一番,就常识的判断,为心理过程,又加以剖析增补,可以知道佛法的特色了。明白这道理,谓领尘苦等,顺序说明。

我这种训释是很粗糙的。由此行故,人人都共知,令心造作,没有大多问题

由假说我法,无“我”体,盼望诸君切实指教。今天讲演,我们便理会不出什么叫水等,所以标题叫做“浅测”。再省略也可以仅答两个字:“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