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美满的亲子关系
1904200000012

第12章 父母必须负起应负的责任(2)

二十世纪中期,英美各国盛行妇女运动,倡导妇女离开家庭,到社会上工作,和男人一样彼此竞争,以显示男女的地位平等。妇女为了在职场中奋斗,有些干脆不结婚,或者结了婚不生育子女,以保持竞争力。自己养育子女的少之又少,即使有了子女,也交给托儿所、幼儿园。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政府扩大宣传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影响所及,美国的年轻妇女,绝大多数想结婚,婚后想生儿育女,而且多多益善。于是,妇女回到家庭,不再外出工作。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经济繁荣,就业率很高,大家都以为收入没有问题,生活可以保持富裕。在这种情况下,丈夫有稳定的工作,全家生活不必担心,妇女自然不需要就业。迄今美国中上阶层的家庭,妇女专心家务、天天接送子女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1970年以后,美国经济逐渐走下坡路,家庭生活难以维持,才逼迫妇女再度走出家庭,寻找工作。

可见全世界各地区,大多明白孩子最好在自己家中,由父母亲自教养,身心才能正常发展的道理。由于夫妇无法全都辞掉所有的工作专心做好专职的父母,以免家庭经济产生危机,只好男女分工,以男人为优先,到职场上冲锋陷阵,将妻子留在家中,专心相夫教子。

有人说妇女受那么多的教育,如果不到职场上作出贡献,岂不是很可惜?我们则认为妇女应该受教育,而且应该受良好的教育,用来教养民族的下一代,这样所作的贡献更大。男人专职教养子女,实际上不如女性。但是,如果有一对夫妻,彼此商量决定,由妻子上职场拼斗,而丈夫留在家里专职教养子女,我们也不会反对。只要认为在家教养子女,贡献不小于到职场上工作,那就十分正确了!

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正确的生活观念、基本的生活技能、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习惯以及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本节我们就针对子女所需要生活的四大范围作一下详述。

好学

知耻求上进

整洁安全合适

勤劳守分有恒

温馨和谐

子女所需生活的四大范围

的道理。我们的生活观念和西方完全不同,我们所重视的是少年要积福、中年要造福、晚年才能够享福。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培养好学的精神;兄弟友爱,必须和睦相处;家人以和为贵,不许搬弄是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错事要勇于承认,知过必须能改;家财万贯不如一技随身,读书学习贵在实行;凡事自留余地,不能得理不饶人。列举起来,可以说不胜枚举。然而最终的目的,不外乎从小积福,把福分累积起来,以便日后造福之用。

福分从哪里来?并不是由天而降,也不是父母的庇荫,而是更需要自己的努力。常听说,福田靠心耕,就算祖上的遗产十分丰厚,留下很多田地,毕竟要靠这一代人自己去耕种。有福气的人,必须用心耕耘,才能有收获。具有正确的生活观念,产生合理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养成基本的生活技能,配合实际的生活条件,随遇而安,常动善念,多做善行,福分自然愈积愈多,称为自求多福。总之,福分需要亲自积累,不能假手他人。所以父母的责任,在教导子女培福积福,最基本的观念应该是好学、知耻和求上进。

好学是爱好学习,必须勤于学习圣哲的教诲,才能明白做人的道理。从小学习把人做好,自能积福。

知耻是凡事先想一想,怎样做才合理?如果不明白,要向父母或尊长请教,以免犯错。万一做错了,必须勇于改过,力求不再犯第二次。谨言慎行,是知耻的表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那就更加不容易。

求上进是一辈子的事情,活到老就要学到老,永远不松懈。但是从小养成习惯,非常重要。人向高处走,应该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合理。力求上进,永远不认输,可以说是优良的家风。

培养子女日后所需的生活技能

我们所有的生活技能,实际上都是后天学习得来的,没有一样是先天带来的。没有人生下来就会吃饭、洗澡、做家事,我们的谈吐、衣着、工作和游戏,基本上都必须经由学习和演练才逐渐成熟,就算啼哭、吵闹、嬉笑、撒娇、骂人、打架,也都是生下来以后经过模仿、学习所产生的结果。父母最好明白,管教子女,应该从日常生活当中培养子女正确的生活技能。一般人总认为一技之长指的是就业所需要的技能,却经常忽略了基本生活技能才是终其一生都需要的一技之长。缺乏生活技能,在日常生活上遭遇不便或产生困难,不但会受到他人的嘲笑,也会影响自己的生活。今天不健全的孩童实在为数太多,我们所认为健康而没有害病的孩童,严格说起来,只是处于“一般”、“还不错”的水平,实际上并不一定确确实实合乎标准。很多孩童缺乏生气和动力,主要原因即在于生活技能缺乏,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生活压力所产生的恶果。

父母教导子女生活技能,最好从胎儿开始。怀孕六七个月以后,母亲就要常常变换自己的姿势,使胎儿学习调整姿态,寻求在子宫里面的平衡点。孕妇的活动量太少,姿势变换得不够多,胎儿所有的感官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都会由于刺激减少而失去反应的机会。婴儿出生以后,也应该多动、多听、多玩,从中训练出良好的平衡感,以期终生受用。

孩子出生以后,首先要教导的是语言。这是人的一生都十分重要的生活技能。若人的语言能力欠佳,在很多地方都会吃亏。父母常在喂饭时和幼小子女说话,或者把子女抱在腿上和子女面对面地说话,目的都在训练子女的语言能力。两岁以前,不要急于纠正婴儿的发音,让婴儿想开口便开口,获得说话的愉悦。五岁以前,尽量保持单一的语言,培养直觉的反应。三岁左右听录音带,然后才看录像带,这样比较不会伤害儿童尚未发育完全的眼睛。至于学习外国语言,至少要等到小学四年级以后,以免影响到本国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有人受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句话的误导,提早让子女学习外国语言。但现在很多实例告诉大家,小学四年级以前学习外国语言,并不一定比小学四年级以后才学有更好的成绩表现。

三岁大的子女应该开始训练基本生活能力,因为这时子女成长逐渐进入平衡期,此时训练基本生活能力最为有效。我们所说的“三岁看大”,实际上就是三岁的时候必须奠定大人所需生活技能的良好基础,最基本的整洁包括整齐和清洁,从小养成物归原位、把东西擦拭干净、摆放整安全是一切行为的先决条件,不安全的事情不要轻易去冒险。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探索、尝试是父母必须善尽的责任,也是教导子女的重点。

至于合适与否,随时随地做出合理的调整,即为合适。这就牵涉到父母的价值观,也是家风传承的骨干。

培养子女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习惯

生活态度和习惯其实是生活观念的具体表现。观念看不见,态度和习惯却看得见,所以比较容易观察。

孩子的观念不可能一下子就固定下来,而是变化不定的。一般来说,奇数的年龄,也就是一岁、三岁、五岁,属于平衡期,孩子经常表现得和天使那样,使父母十分开心;而偶数的年龄,也就是两岁、四岁和六岁,属于不平衡期,孩子表现得有如怪物、恶魔那般,令父母消受不了。这种起伏不定的曲线,代表孩子的学习过程,父母最好能够善加辅导,使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一岁以前,婴儿对一切事物毫无所知,不能够保护自己,谈不上什么顺从或反抗。两岁时开始学会说“不”,开始最初的反抗期,这时“不”和“不要”成为最常使用的语言。原因相当简单,便是听多了父母常说这样的话语,模仿得来的结果。

父母希望子女少说一些“不”,就应该以身作则,少对子女说“不”。平日多说“是”,多说“好”,对子女有正面的影响。但是,幼童说“不”,并不一定表示相反的意见。有时候嘴巴说“不要”,动作上却配合父母的要求,做出一些合作的举动。对幼童来说,只能控制行动,并不能控制感觉。说“不”或“不要”,不过是控制不了的一种感觉。实际的动作,才能够表现出控制得了的行动。我们常说幼童天真无邪,便是有什么感觉就会随口说出来,不像大人那样,善于隐藏真正的感觉。童言无忌,希望大人对幼童那些随着感觉说出来的话,不要太过介意才好。

婴儿出生以后到三岁以前,是人生的开始阶段。这时的婴儿,大部分时间都在解决自己的基本生理需求,包括吃、喝、睡觉和保暖,很少能够牵涉到其他。两岁以前的婴儿,只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那就是信任或不信任。父母通过爱心和亲情,培养婴儿对人的信任感,使婴儿逐渐产生活泼自动的态度。缺乏安全感的婴儿,由于对人不信任,常表现出羞愧和怀疑的态度。

三岁到六岁之间,是培养孩童自动自发的最好时期。可惜在这段时期,大部分孩童承受父母太多的吓阻、责骂和怒斥,弄得不敢自动自发,终其一生都受害。

让孩童在自动自发中不断地摸索、学习,使其从各种不同的接触和互动过程中产生多种不同的态度。不论是自动自发的反抗或是自动自发的顺应,父母最好都采取顺其自然的方式,让孩子自动自发地改变。只要掌握勤劳、守分和有恒三大要则,便不难培养出孩子良好的生活态度。勤劳指不怕劳苦、不图安逸、喜欢做事和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去做;守分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能够凡事以自己为中心,只考虑自己而不管他人的感受;有恒则是凡事坚持,果敢坚忍,而且坚毅有恒心。

为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子女的身心健全与否和先后天都有关系。先天的不健全,有一部分来自父母的遗传。所以可能患有较大遗传疾病的父母,最好能够自重,以不生育为宜,以免造成子女在生活条件方面有所欠缺。

既然把子女生下来,父母就要负起责任,提供合理的生活环境。因为经济情况不佳,让子女生活在吃不饱、穿不暖的环境中,怎么能够教养出良好的子女呢?

先天的生活条件,加上后天的生活环境,这都是父母必须为子女设想的地方。就算经济宽裕,足以应付衣食,然而精力有限,也难能照顾众多的子女。所以多生不如少生,少生更应该讲求优生。有人批评节制生育,纯粹出于个人主义和利己思想。其实站在人道的立场,节制生育可以使子女获得较好的教养,实在有其必要性。

广义的生活环境,包括家中的衣食、装潢、设备和用品以及亲友之间的往来。把生活环境弄得太理想化、太单纯化,很可能减弱子女在生活上的防疫力,长大以后,很容易被社会上的恶势力所欺骗、凌辱和操纵,这对子女将来的适应力实在非常不利。这样说来,三代同堂和亲友的往来,增加了家庭生活环境的复杂化,对子女的成长实在是有利的因素。

面对亲友各种不同的教养意见,父母不应该当面加以阻止或反驳,以免伤害和气,也带给子女不良的示范。特别是面对长辈或贵宾的各种表现,更不应该当着子女的面给予难堪或者有不敬的表示。但是,私底下却应该向子女说明,为什么彼此有不一样的看法,仔细把不相同的地方做出分析和比较,相信更能增加子女的了解和信心。对于实在难以接受的亲友,我们建议父母采取敬而远之的方式,保持安全距离,以免发生纠纷。

居家环境,以温馨、和谐、愉快为主。房屋够住便好,不必求大;家具合用为宜,不能豪华奢侈。如果可能的话,婴儿要有自己的睡床,儿童也要有自己的房间,最起码要准备做作业的桌椅以及共同使用的书橱。

父母在物质生活方面但求小康,不能够奢华;在精神生活方面,则应该克制自己的欲望,约束自己的言行,随时随地都要考虑子女的立场,以求适宜。

绝对不能够纵容或溺爱子女

纵容或溺爱子女的恶果

在英美社会,曾经有一段时期认为:教养子女,只要给予充分的爱,便是最好的父母。这种号称“爱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弊端,造成了很多青少年问题。因为只爱不管,容易促使孩子为所欲为、无拘无束、予取予求,而且任性疏懒。结果学不到生活技能,又染上一大堆不良的生活习惯,自己缺乏生活能力,势必终生痛苦不堪。纵容和溺爱子女有如下三大恶果。

纵容或溺爱子女的三大恶果

入学后不容易和同学相处,对老师也很难尊敬

在家里受到父母纵容或溺爱的子女,一旦长大入学,首先遭遇的难题,便是从自由自在的生活转向有规律的生活。凡是以个人兴趣出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孩子,都将受到老师的关注、纠正甚至责骂。那时候再来调整,很可能父母和孩子都觉得十分困难。不如趁早使孩子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预先做好准备。

受纵容或溺爱的孩子,平日和父亲相处,并没有什么权威的感觉。父亲一切都会顺从孩子,不过是孩子的游戏伙伴。而对于颇有权威的老师,孩子真的不知道要如何面对。如果加上父母的特别交代:要好好听老师的话,还带有恐吓意味地说明——若是不听话,老师会骂的。孩子害怕老师,更不容易亲近老师并接受老师的教诲。

至于与同学相处,那就比接近老师更加困难。因为年龄相同的孩子往往互不相让,没有谁愿意给别人便宜,也没有相互之间的帮助和袒护,因而不断产生冲突。这种互相磨炼的机会,正是培养孩子社会性的良好方式。但是孩子适应不良,就会促使其社会化畸形发展,也就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的状态。

被宠坏的孩子,容易把学校当做自己的家庭,将老师看成父亲那样的玩伴,又认为同学一定要处处礼让。结果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就会讨厌学校,不喜欢老师和同学,不愿意到学校上学,以致时常逃课或逃学。

容易产生“坏妈妈”的念头

如果妈妈不认同孩子的想法,一味强迫孩子上学,孩子会觉得妈妈一向对自己百依百顺,现在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上学这件事,要求特别严格。于是愤而称呼妈妈为“坏妈妈”,以表示自己十分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