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到社会上,很可能处处碰壁,甚至寸步难行
种种现象都告诉我们:父母纵容或溺爱子女,固然使子女在家里逍遥自在,如鱼得水,可一旦离开家庭,就会寸步难行,处处碰壁,最终受苦现代人生得少,更加容易纵容或溺爱孩子。有小学老师告诉笔者,现代孩童,听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语句,竟然认为理所当然。饭来的时候,当然要张口,否则怎么吃得进去?衣来的时候,一定要伸手,不然接不住怎么办?可见这一批被宠坏的孩子,已经丧失了体会、领悟的能力,将来的处境可想而知。现代父母也跟着潮流,喜欢乱改成语,认为是一种创新,结果却无意中害惨了下一代,弄得这些可怜的孩子将来长大以后更难沟通。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未雨绸缪最为重要。小时候不论是有意或无意的纵容,都可能宠坏了子女。过分被溺爱的孩子,在优越的环境中,只知道闲荡玩乐,花钱不在乎;自私自利,一切只顾自己喜欢;学业成绩不佳,反而在不良刊物、影片中学到很多寻找刺激的方法用来麻醉自己,终至失去自我,也丧失了人性。到了这个时候,父母才来紧张、愤怒,恐怕已经太晚了。
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必须从胎教开始,一路慎重下来,丝毫不能有所疏忽。若是一时失察,或者不知不觉种下了纵容或溺爱的祸根,那该怎么办?
要改变子女,首先要改变自己
一般的父母,通常在面对重大打击时,会表现出一样的心路历程,即“D-A-B-D-A”五大步骤:
D为Deny,即为否认
一方面否认自己纵容或溺爱,一方面也不承认自己的子女被纵容或被溺爱,把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所以,大多数父母最普遍的反应都是老师没教好、社会风气不良,现代环境太复杂,对孩子的引诱太多,谁都难以应付,光是电视节目,就已经没有办法应对。
A为Anger,即为气愤
对子女的行为,实在看不过去,认为自己对子女十分关心,更具有爱心,也相当用心,为什么子女会变成这样?因此愈想愈气愤,简直难以忍受。这种偏差行为,发生在别人的子女身上,还可以当做笑柄,偏偏发生在自己子女身上,能不生气?
B为Bargaining,即为妥协
认为反正已经产生,责怪也没有用,气愤也是白费力气,不如彼此妥协,各自退让一步,以求相安无事。只要子女在父母面前不要过分不讲理,就算不满意,父母也打算勉强接受。子女识相一些,在家安分,在外面的事情,父母也不想管。
D为Depression,即为沮丧
妥协的结果,通常只能暂时过渡。时间久了,各种乱象不断产生,父母受不了亲友和邻里的指责,觉得十分沮丧。究竟是祖上无德,还是自己的福分薄弱,居然生出这样的子女?于是心情恶劣,经常对子女怒目相向,破口大骂,甚至挥拳痛打,弄得全家人神经兮兮,气氛坏到极点。
A为Acceptance,即为接受
打骂没有效果,被宠坏的事实愈来愈明显,子女甚至公然和父母顶撞,数落父母的不是。父母十分无奈,只好接受这种不幸的事实。这时候的父母,实际上已经放弃了教养的责任,也就是打算放手不管,让子女自生自灭。
这种态度,我们并不赞成。因为子女是父母所生,父母自然负有教养的责任,万万不能推卸。同时,子女的生活态度和习惯也不是先天带来的,而是后天所造成的。父母必须严肃地对待子女被溺爱的问题,设法加以改变。面对已经宠坏的子女,我们认为,父母应有所坚持。
面对已经宠坏的子女,父母应有的坚持
我们建议,父母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忍耐,再忍耐,永远不放弃。宇宙人生,实际上都是自作自受的历程。既然如此,对于自己所造成的错误或缺失,最好勇敢地承担,坦白地承认,并且不折不挠地想办法加以补救。
相信很多父母都接受这样的建议,而且身体力行,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实际的效果不如预期,可以说很不理想,于是,不得不放弃了。
我们的看法则是所用的力道还不够强大。最好抱持信心,继续忍耐,再忍耐,等到力道够强够大,自然浪子回头金不换,发现子女比以前更加可爱,很值得父母用心。
为什么浪子回头金不换呢?因为从来没有变坏的孩子,对社会的黑暗面并没有足够的机会去认识,对温室以外的复杂环境完全没有调适的能力。一旦面临生活情境的变化,往往不知所措而产生严重的伤害。
我们当然不鼓励先让孩子变成浪子,再设法促使其早日回头,以便成为金不换。但是让孩子成为温室中的花朵,毕竟适应力太弱,也不是好事。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了解一些人间的不平和丑陋,应该也是教养的一大课题。我们通过不同亲友的互动,逐渐扩大子女的交往对象,便是面对不一样的教养主张,健全子女的防疫系统。可以由近亲走向家族,再扩展到社区,循序渐进。
如果子女被溺爱成浪子,我们就以“浪子回头金不换”来加以期待。这种亡羊补牢的措施,犹未为晚。
父母首先要勇敢地承认,这一切完全是自己的错误。当初尚未准备完妥,便匆匆忙忙当了父母。然后又过分相信爱的教育,认为在精神方面要尽量满足子女爱的需求,在物质方面要尽力满足子女的生理欲望。不料爱之不适足以害之,最终把子女溺爱到这种地步。
在子女入学之前,父母并没有把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包括吃饭、睡觉、大小便、穿脱衣服、讲求卫生等方面的正常习惯,能够不待老师督促,自己也能做得干净利落。入学之后,父母也不能辅导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当孩子和老师发生冲突时,出于保护子女的心理,情不自禁地和孩子站在同一阵线,共同对抗老师。
凡此种种,都必须坦白地承认,勇敢地面对,才能够调整父母自己的心态。我们认为,想要改变子女,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先改变父母自己。
因为父母一改变,子女就会逐渐跟着改变。若是父母自己不能够改变,却片面要求子女改变,恐怕十分困难,徒劳而无功。
探究影响子女偏差行为的四大因素
子女的偏差行为,必有其产生的原因。父母最好冷静地分别从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来加以探讨。兹分别说明如下,以供参考。
遗传因素
孩子的个性十分近似双亲,除非有后天的影响,否则很不容易加以改变。父母最好顺着遗传本性,因材施教,不能够由于不喜欢自己的某些部分,便寄望子女完全舍弃这些部分。孩子的偏差行为,如果来自遗传因素,父母最好抱持淡化的态度,尽量不去碰触,更不能够存心加以铲除,因为这是过分的奢望。
家庭因素
父母过分严苛或过分溺爱,都是不良的家庭因素。单亲家庭使孩子感觉到缺乏爱的孤独,在没有爱心滋润的家中,孩子的心灵容易受到伤害,言行易于乖张怪异。家庭缺乏和谐的气氛,家人时常吵吵闹闹,动不动就粗言秽语,甚至诉之暴力,孩子耳濡目染,备受心理压力。亲子之间存有歧见,也是偏差行为的导火线。
学校因素
同学之中良莠不齐,交到好同学彼此互相勉励,自然表现良好;若交上坏同学,那就结群为非作歹,愈来愈猖狂。老师采取专制式的领导,也容易引起孩子的偏差行为。学校的风气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勤勉而富有爱心的校风,孩子的身心就比较健康;若是苛酷怠惰的校风,也容易让孩子。
社会因素
现代社会充斥不良漫画、电视节目以及害人至深的电动玩具,致使孩子荒废学业,浪费时间和精力,孩子不但身心健康受损,而且赌、抢、偷、骗的几率也甚为惊人。电视、广播深入每一家庭,各种暴力、色情、赌博的信息,可以说无孔不入,令人防不胜防,孩子很快受到感染,很容易变坏。
对于遗传因素,父母最好设法预先防患。若是已经成为事实,那就顺其自然,用淡化的方式加以接纳。
至于学校因素,父母只能够事先多方打听,为子女慎选合适的学校和老师。如果政府划定就学的学区,只好仿效当年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换居住的所在;若是能力不足,也只有碰运气了。有时候学校容易选,老师不容易指定,因为学校有学校的规定,并不是家长想调班就能够如愿的。就算选定好老师,也未必获得子女的欢迎。所以,同学校因素,父母所能掌握的成分并不大。
社会因素就更加复杂,可以说父母所能掌握的成分少之又少。社会政策是否合适?执行的成果如何?几乎是当今社会的重大难题。我们只能期待,很难控制。
这样说起来,父母所能够掌控的部分,不过是家庭因素。现代社会,父母普遍忙于生计,祖父母则年老力衰,加上管教的意见常不一致,因此很少真正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由于信息发达,孩子早已学成一套生存方式,尽量在父母跟前伪装成乖孩子,使父母更加不容易察觉孩子的缺点。若婚姻不稳定,则常使子女蒙受不必要的冤屈。亲子相聚的机会不多,有些只是陪在身边,却又各忙各的,根本缺乏交谈,很不容易彼此沟通。
父母对于孩子的行为,大多一知半解,甚至弄不清楚哪些是正常的,哪些则是偏差的。譬如孩子好玩、好动、好问,原本属于正常的行为表现,有些父母却由于其容易控制而施加干涉,反而使孩子的本性受到抑制,从而想办法伪装自己的言行,最终形成偏差的行为表现。
孩子经由尝试错误,不断摸索、学习,父母对此最好采取容忍的态度,予以接纳。只要在安全的范围内,就适度地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一定的经验。孩子在快乐中成长,父母不能够过分加以干涉。孩子多问,是好的现象,父母随机教育,依孩子的年龄,做深入浅出的说明。
家庭中不需要酒柜吧台,不应该设置麻将桌,却必须开辟阅读的场所,布置良好的读书环境,并且依据子女的实际需要,选择或借阅合适的读物。一方面培养子女的良好气质,一方面则增广子女的见闻,对日后的生活必然有很大的助益。抽出时间,带领子女参观慈善机构,实地看一看幼儿园、孤儿院,让孩子了解社会上还有这么多值得同情的人,从而能够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
父母爱子女,就必须肯定子女,永远不能够放弃教养的责任。孩子的偏差行为,不能够用强制的方式、专横的手段要求限期改善,却需要父母忍耐再忍耐,先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然后以负责到底的毅力来教养子女,相信必能感动子女,从而改过向善。即使在单亲家庭,只要教养得宜,也能够使子女克服孤独的苦闷,减少悲观的心理压力,通过与好朋友的互动,同样可以成为正常的孩子。
什么东西都能够登报申请作废,只有子女永远不能割舍,就算登报申明脱离父子关系,实际上也只是说说而已,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因为亲子关系是永久的,不能放弃。
学习孝顺父母的道理,是子女应尽的责任。孝道是中华文化瑰宝,有待我们发扬光大。关注父母的健康安宁,多为父母分忧分劳。养口体不过只是下孝,养心志才算是上孝。亲子关系不全由父母,子女也应该求自动。若是不幸已经被宠坏,觉悟再觉悟速回头。
孔子把“父父”和“子子”并列,意思是二者具有相对应的关系。有“父父”才有“子子”,而有“子子”,也才能要求“父父”。因此我们说完了父母应负的责任,当然应该讨论子女必须养成的正确心态。“父父”的“父”字,第一个指父母,第二个指教养。父慈子孝,在父母为慈,在子女为孝,两者不可分开,要一并加以讨论。父慈的功能,必须发挥在教养子女方面,才是真正的慈爱。“子子”的“子”字,第一个指子女,第二个应该指孝顺。子孝当然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必须尽心尽力。父母重视教养,子女恪尽孝道,家庭自然幸福快乐。
“孝道”这两个字,长久以来,经常被扭曲。自从西方文化东来之后,某些接受新风气、喜欢谈论欧美亲子关系的人士,对自己文化中的孝道提出很大的异议,甚至认为我们的亲子关系也应该向西方看齐,因而造成很多误解。孝道是中华文化的特色,全世界只有中华民族把《孝经》当做专书来研读。前面说过,虽然“万恶淫为首”看起来已经由于西风东渐而逐渐失去影响力,但“百善孝为先”仍然在我们的社会中深植人心。可惜大多数人,不能明白孝道的时代意义,因此不能表现出现代化的孝道。
旅美哲学家吴森先生,在美国开设中国哲学课程,不断接受西方学生对《论语》“其父攘羊”的故事提出质疑和反对。这一章的原文是: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意思是说,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作为儿子的出面作证,牺牲亲情以顾全法律上的正义。这样不近人情的儿子,孔子并不认为可以称为“直躬”。于是批评的人,便指称孔子以亲情为重,而以国法为轻,甚至批评孔子鼓励犯法,不惜为了父子私情而违反国家法律。吴森教授却认为:
“吾党之直者异于是”是孔子对叶公称证父攘羊的儿子为“直躬”提出的一个温和的抗议。叶公是一位有官阶的人士,并不是孔子的弟子,孔子不可能用斥责弟子的语气来对待他,所以这一句话并不是叙述句或描写句,只是含蓄地告诉叶公,“证父攘羊为直躬”的道德标准并非普世价值,不是到处都被接受的。孔子并不是斩钉截铁地提出他的主张,只是在暗示叶公,可能还有其他的评判标准。孔子的基本态度,是不反对,也不完全赞成。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也不代表孔子的积极主张。这一句话的主要功用,在加强前一句话的力量。完整的意思大概是:你说“证父攘羊”便是“直”,我们的标准可不相同。“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人们,他们何尝没有“直”在其中呢?世界上的标准,不可能只有一种,否则文化差异要作何解释?孔子一向的主张是“无可无不可”,认为适时应变,才能够合理解决问题。而合理的标准也是变动的,孔子提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方式,不过是多一种选择,多一种参考而已,并不是只有这么一种方式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
我们的社会,秉承“先敬后罚”(敬酒不吃吃罚酒)的精神,通常先讲情理而后讲法理。中华文化艺术重于科学,很多科学性的东西到了我国都变得相当具有艺术性。孝道是艺术而不完全是科学,用这种心态来看我们的二十四孝故事,便不致认为其荒诞离奇而嗤之以鼻。我们不必追究,“哭竹”是否真的能够生笋,“卧冰求鲤”的父母是不是太狠心。只要告诉子女,这些并不是科学论证,而是启发大家,身为万物之灵必须讲求孝道,否则和禽兽没有什么两样。当然,找一些现代化的孝道题材供子女参考,让子女从现代的案例中学习,应该是很好的方式。我们非常不赞成借口与国际接轨,打着现代化的旗号,企图将孝道思想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去除。几乎所有外国人,听到中国人的孝道观念和行为,大多表示激赏和羡慕,认为做人理应如此。可惜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对待子女要慈爱,对待父母要孝顺,原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孝道是人类的瑰宝,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