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美满的亲子关系
1904200000023

第23章 中学以前同孩子一起生活(1)

六到十二岁接受基础教育

关心子女入学后的心理变化

六到十二岁,孩子接受国民基础教育,从自由自在的生活转向有规律的生活,成为孩子最大的生活变化。上过托儿所、幼儿园的孩子,虽然经历过规律的生活,但是幼教老师对于迟到、缺课要求都比较宽松,所制定的规矩,执行时也不会严格,一句“还小嘛”,给孩子很大的自由。当然,在那个阶段,这样做也是正确的。

小学一年级,对孩子和父母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除了学校的规模大、一起游戏的同学多之外,那些高年级学生和成年的老师也引起孩子很大的紧张。

更重要的是,在记忆当中,游戏就是学习,而学习也就是游戏,两者根本分不开,也不需要区分。进入小学以后,游戏是游戏,学习是学习,两者开始分化,孩子缺乏这种心理准备,当然很不适应。父母如果不了解这种情况,一下子要孩子变成大人似的,要求他们学习时专心学习,等一下游戏时再来游戏,孩子反而认为妈妈变了,不像以前那么值得信任和依赖,亲爱的妈妈忽然间变得生疏、严格而不近人情,于是“坏妈妈”的念头自然兴起。表面上服从妈妈的指示,改变自己的行动,心里头一百个不高兴,严重时还会怀疑“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这时亲子关系就出现负面的影响。

我们首先建议,不要采取高压的手段来逼迫孩子就范,不要用老师的权威来恐吓孩子,也不要用糖果、金钱来引诱孩子做功课或考出好成绩。这些都是父母常用的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是相当有害的。

一年级的孩子,一只脚踏入儿童期,另外一只脚还没有离开幼儿期。早晨神气十足地挺胸抬头去上学,回到家里则缠着妈妈撒娇。这种矛盾的心理现象,父母不能嘲笑,也不必担心。孩子从学校回来,问问当天的情形,原本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孩子由于疲劳而不想说话时,就要让孩子休息一下,才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否则穷追猛问,只会使孩子心里更加紧张,扭曲了原来可能顺适的成长过程。孩子并不理会父母的心情,他们不是为父母而成长。父母应该了解,对入学以后的孩子,父母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小,同学、老师和电视的影响力反而会越来越强大。孩子逐渐从狭小的家庭走向更宽广的世界。放学回家,孩子情愿到室外去玩。如果父母为了方便,把孩子关在家里,电视就自然而然成为玩伴。

现代儿童和没有电视时代的儿童相比,不论想象力、创造力和忍耐力都大幅降低。原因是有了电视以后,用不着孩子动脑筋去设计、制作玩具。脑力和体力都不用,自然发展不起来。看电视也不必像看书那样,运用联想力去揣摩,场面不断地出现,到时候就有答案。这样的“电视儿童”,怎么可能聪明呢?

在犹太人家庭,每天晚上父亲都在看书,而不是看电视;母亲在孩子睡前,读一些伟人传记或者圣经故事,并且说明其中的道理。欧美家庭,大多规定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必须加以限制,所看的节目也要经过父母的筛选。不像我们这样,把电视安装起来,让各种节目侵入家庭,丝毫不加以防患,结果容易造成十分严重的问题。

想想看,父母看电视看得津津有味,却要求子女用功读书、好好做作业,孩子心里怎么想?会服气吗?会专心吗?父母希望子女好好读书,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以身作则:不要看电视,把时间用来陪伴孩子。在就学以前,就常读书给他们听,以培养其兴趣。儿童富于想象力,感受力也很强,因此所读的书,范围要广泛,种类要繁多,常常有变化,使孩子提高兴趣。上学以后,孩子自己能够阅读,父亲在旁边也一卷在握,乐在其中,碰到有趣的文字或者新鲜的报道,也可以和子女分享。子女耳濡目染,自然更有乐趣。准备一些儿童书刊,鼓励子女有心得时写出来。绝对不要认为孩子有吃有穿有用,父母就已经尽了责任,读书求学则是老师的事情,与父母无关。就算父母自己目不识丁,照样可以陪伴孩子读书,自父母不应该经常问起孩子的学业成绩,以免孩子产生偏差的观念,认为读书是为了考试。真正的读书兴趣,是为读书而读书,并不是为考试而读书。过分重视成绩,很可能断送了孩子的读书兴趣。当然,父母也不能高唱读书无用论,说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书读得好又赚不到钱,还不如商人富有”这一类的话。不但父母不能说,听到子女说这种话的时候,还要加以说明: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金钱虽然重要,但是并非最重要的东西,智慧、品德、健康、合群,实在比赚钱更要紧。

子女智慧的发展不能完全交给老师

由于智慧的发展大概到十五岁左右就停止了,所以六到十二岁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发展智慧的黄金时期。父母最好和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重视孩子的心理辅导,注意“五育”的均衡发展。低年级的学生,心目中的老师,可以说数班主任老师所占的地位高,最不容易为他人所取代。特别是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如果凡事都亲自带头,一点也不轻松,从上课铃响就要在座位上坐好,整理好桌面,逐一具体指导学生,做学生的榜样,把课讲得很明白,与学生保持相同的速度,而且能够让学生获得适度的身体活动,相信学生长大成人以后,每当想起这位老师,都会衷心感谢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孩子和同学的相处情形,也要加以观察。愿意自己一个人玩的孩子,下课时情愿待在教室里,也不出去和大家一起玩。这时候父母最好反省,是不是平日怕孩子出去玩受欺负,又怕跟坏孩子在一起学坏了,结果才造成这样孤独。不能强制孩子一定要出去跟大家一起玩,却应该找出根本原因,逐渐加以转化,使孩子合群。

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课的学生很多,好像安静下来听课是一种痛苦的事情。父母首先回想一下孩子在家里是不是这样:刚写一两个字就跑到厨房,打开电冰箱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吃;才翻开书本,又想起作业还没有做完。如果真的是这样,就要在低年级时,特别向老师说明,让老师多加注意加以改变。否则拖到中、高年级,不但同学讨厌,老师也会责骂,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也会古怪,不能合群。

孩子回家,告诉父母老师偏心,不喜欢他,或者无理处罚,十分不高兴。这时候父母既不可以站在老师的立场趁机教训孩子:“一定是你不好,还敢怪老师!”也不应该站在孩子这一边跟老师对抗,甚至攻击老师:“老师这样做,那还得了。我们去告他,叫他连老师都当不成!”其实孩子所需要的并不是这些。他在学校受到委屈,心理上不能平衡,需要的是父母的倾听,让他一吐心中的闷气。“真有这回事,难怪你会生气!”孩子逐渐平静下来,父母再表示同情,鼓励他想办法改变老师对他的态度。当孩子以实际行动换得老师的好印象时,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便随着增强了。

及早矫正子女的不良习惯

父母的爱不是用来宠坏孩子,而是用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恐惧感,包括恐惧黑暗、恐惧暴风雨、恐惧动物、恐惧水等,其中有一些是后天造成的。父母的责任是当孩子恐惧的时候,不要离开他的身边,并且帮助孩子克服已有的恐惧。不要取笑孩子,也不能强迫子女不要恐惧,更不可以利用孩子的恐惧感来恐吓他、威胁他。父母所恐惧的事物,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示出来。对犯罪事件的细节不要详加讨论,恐怖电影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放映。唯有安详快乐的家庭,充满爱心与谅解,才是避免恐惧和治疗恐惧症的最佳场所。

放学后孩子在哪里?做些什么?也是父母必须了解的事情。回家?家里有什么人?到亲戚家?能照顾得好吗?暂时在邻居家里?有谁可以做伴?不论如何,孩子觉得无聊时怎么办?遇到某种困难时如何解决?寂寞孤独和无聊,是许多儿童的心声,还有感到害怕、无助或紧张以及对父母企盼或思念的,又该怎么办?

四五岁的孩子通常只知道钱的存在,对钱的实质并不了解。知道钱可以用来买东西,但用钱的能力则尚未建立。六岁以后,比较具有数字的概念,对钱的多少和价值也逐渐明白。这时,配合上学以后的需要,父母可以开始给予零用钱。因为孩子在学校里,看见别的同学去小卖部,就会产生购买的欲望,如果身上没有钱,又不敢向父母开口,很可能会向父母骗孩子上学以前,父母应给其提供接触金钱的机会,培养一些数字的概念。有时候,给孩子一点钱,陪他到面包店,让他尝试着自己购买,当场进行机会教育。上学以后,多观察、多了解孩子在零用钱方面的需求以及学校的供应状况,再决定零用钱的数量,应该比较妥当。在小学低年级时,每两天或每星期给一次零用钱,以免丢掉或一次用完,养成不良的习惯;中、高年级时,再逐渐把时间拉长,增加零用钱的金额,并且利用机会和孩子讨论使用零用钱的方式和内容,以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念。

影响孩子行为的因素当中,奖励和惩罚具有重要的地位。奖励最有效的其实是赞赏,而最佳的赞赏则是关心。孩子拿成绩单给父母看,父母如果连看都不看一眼,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支持,认为再好的成绩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很可能因此而不再努力。父母若是表示关心,口头给予鼓励:“比上次进步多了,下次再加油!”并不需要什么物质上的奖励,孩子便觉得满足。

随意的批评、不公平的惩罚以及不时的嘲笑,最容易伤害孩子的感情。某一天孩子说出尖酸刻薄的话,父母一笑置之;下一次说同样的话,却遭受处罚。父母喜怒无常,孩子当然无所适从。父母最好检讨自己对子女的看法,如果心怀成见,便应该赶快纠正过来。因为父母的不愉快以及潜伏的怒气,孩子很容易察觉出来,父母的一举一动,无论微笑、呼吸、皱眉头,孩子都能够分辨出其中的喜、怒、哀、乐。父母的成见,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孩子的个性将会变得十分消极。

俗语说“九子九条心”,子女的性格各不相同,不能采取同样的方式来管教。但是,无论如何,父母责骂孩子的次数多了,孩子就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我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小鬼,是一个不被喜欢的人,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于是,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都会降低。在亲子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父母骂子女,子女害怕,躲开一些,避开父母,自认为总可以少惹事了吧!父母责骂,子女挨骂,双方面都不好受,何况彼此疏远,亲子关系怎么好得起来?亲子间的亲密关系十分重要,如果能够无话不谈,家庭必定相当美满,而且子女也一定乐观进取。

父母的倾听对子女非常重要。看到孩子考试的分数,不要马上做出批判。先听听孩子的说法,看看他有什么问题。必要时再向老师请教,共同找出困难所在。同时与孩子交换意见,一起解决问题。最要紧的,莫过于帮助孩子养成定时定所的读书习惯。认清孩子的个体差异,关心孩子好像关心自己一样才更有效。

父母免不了责骂孩子,只是千万不要过分。孩子做错了,把他叫到面前,先问他做错了没有?若是知道错误,问他以后要不要再犯?能不能注意改过?如不认错,就分析给他听,错在哪里,直到孩子明白为止。

凡事先听子女的意见,对父母非常有利,不但能够知道子女在想些什么,而且很可能听到自己想象不到的好意见。让子女先说,子女有较多思考的机会,脑筋更灵活,思维更敏捷,这才是最大的收获。对子女的话,要鼓励他,让他去实现,可以激励出自动自发的精神。

父母实在没有必要在子女面前表现得神气活现,好像无所不知,也无所不晓,否则将来子女长大了,同样在父母面前表现出相同的态度,到时候再来生气。不如趁着孩子还小的时候把他教养好,将来又孝顺又能干,可以为年老的父母分忧分劳,那该多好。

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实在是心智的发展。这种事情,完全委托学校的老师是靠不住的。从课本上“看到”一些东西,在课堂上“听到”一些东西,和自己亲身经历这些东西,基本上有很大的不同。心智发展最主要的活动并不是看到,也不是听到,应该是“思虑”,而不是“思考”,因为“考”和“虑”的不同,在于“无心”和“有心”。父母带着子女到郊外去,告诉孩子这是梅花,那是桃花。孩子如果只是看到和听到,并不亲自靠近分辨它们的差异性,充其量只能获得知识,却不能开启心智。孩子思考怎样记住梅花和桃花,只动脑而不用心。思虑为什么叫梅花?为什么叫桃花?发现名称不过代表一种符号。怎样分辨这两种花?要从叶子、树干和花朵来区分,了解关系的建立和作用。可见有心无心,对心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