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决定孩子的未来
2052300000018

第18章 品性教育:品德是一种软实力(4)

在新加坡的一个家庭里,有一个5岁的小女孩儿,她的父母平时很关注环保方面的新闻信息,并常对这方面的一些事情发表意见,并让女儿参与讨论,平时也尽力去做一些利于环保的事,如注意节水、减少白色垃圾的使用等。一次,女儿外出前,准备卖一包面巾纸,这位妈妈说:“其实用面巾纸只是方便,并不文明,因为制造面巾纸需要用植物,而且造纸的污染你在电视里看到过许多次。”听了妈妈的话,女儿看看面巾纸的外包装上还真印着“100%木浆”。于是,小女孩就把纸包放下了,并且再也没有使用过面巾纸。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她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关注的焦点。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就是保护我们的子孙后代。父母不仅自己要有环保意识,而且还要培养、教育孩子,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树立孩子的环保意识,父母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树立环保意识从娃娃抓起,从每一个家庭做起。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环境卫生。要教育孩子爱惜每一粒粮食,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制造生活垃圾。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将垃圾进行分类,将报纸、废纸等有回收价值的废品收集起来送到废品收购站,让孩子了解某些废弃材料的回收利用价值,从而教育孩子要珍惜有限的自然资源,不随便浪费。

2.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社区的环境卫生建设和城市的环境卫生建设,让孩子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参加有关环保的义务劳动,外出散步时爱护周边的绿化带或公共设施,上学、放学途中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在家娱乐时不要干扰邻里,敢于和破坏环境设施的坏人作斗争等。培养孩子对人类、对社会、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让孩子做一个具有环保意识的现代文明人。

3.要树立孩子良好的环保意识,除了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作出榜样示范外,还可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使孩子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唤起他们保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要每一个家庭都重视环境保护,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环保教育,让环保意识进入千家万户,我们才会拥有美好的生活。

与人为善,也要与自然为善

一只蜻蜓飞到了一户人家里。这个家里有一个5岁的小男孩,看到这只蜻蜓以后,他马上把窗户关得严严实实,挥舞着一根长长的棍子,到处追赶蜻蜓。蜻蜓无路可逃,最后终于落到了地上,被小男孩抓到了手里。

蜻蜓在小男孩的手中无力地挣扎着。为了防止蜻蜓再次飞起,小男孩拿起了一把剪刀,将蜻蜓的翅膀剪断,然后,拿着向他的妈妈炫耀。

只听这位母亲说道:“乖,真聪明,连蜻蜓都可以捉到,拿着出去和小朋友玩吧。”

一个4岁的德国小男孩正在院子里玩,突然发现草丛中有一只小鸟,当他走近的时候,他发现小鸟并没有飞走,再仔细一看,原来是小鸟的腿受伤了,飞不起来了。

小男孩急忙叫来了爸爸。爸爸轻轻地将小鸟捧在了手里,对小男孩说:“小鸟受伤了,走,我们一起去给它上点药,然后再包扎起来。”

小男孩顺从地跟着爸爸来到屋里,找出药水、绷带,开始给小鸟包扎。

爸爸边给小鸟包扎,边向小男孩讲一些要爱护小鸟的知识,并且让小男孩在旁边帮忙。

包扎好后,爸爸说:“儿子,我们去给它找点水喝,再找点吃的,别让它饿坏了。”

余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照料这只小鸟的任务就落在了小男孩的头上。

小鸟的伤好以后,爸爸又和小男孩一起看着小鸟飞上了蓝天。

爱护小动物是德国幼童所要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孩子在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许多德国的父母就特意喂养小狗、小猫、小兔等一些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幼儿园里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喂养这些小动物的责任都由孩子们去承担,同时老师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与游戏,如果有条件还要认真地作好饲养记录。在孩子们正式入学之后,他们的作文中经常会出现关于小动物的生动描绘,其中优秀的篇章会被教师推荐为范文在学校的壁报上发表。除此以外,用自己的零用钱领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者捐款拯救濒临灭绝的动物也是德国小学生们热衷的一种活动。

德国的许多中小学还会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关于善待生命的讨论或者作文比赛。有一个13岁的小男孩用充满爱怜的笔调,记录了他为一只小鸟医治创伤,后来又将其放回到了大自然的过程,这篇文章荣获了该校善待生命作文大赛的第一名。与此相反,那些虐待小动物的孩子轻则要接受批评或训导,重则有可能会受到父母的惩罚,一旦效果不明显,还有可能被送去作心理方面的治疗。因为对于德国的父母来说,孩子身上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一种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品德问题。

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已经有这样一种共识:在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更具暴力倾向。

一个孩子,如果连一只小动物都不忍心伤害,那么,他又怎么会忍心伤害别人呢?他又怎么会没有同情心呢?反之,如果一个孩子对小动物都很残忍,他怎么可能善待他人呢?

爱心,也需要教育

在一个城市的街头,一个穿着时髦的妈妈领着一个五六岁、穿着漂亮公主裙的小女孩在人行道上走着。

走着走着,一个七八岁的小乞丐引起了小女孩的注意。

只听她大声说:“妈妈,妈妈,快看,前面有个小乞丐。”

这位妈妈看了一眼,没说什么。

也许是小女孩的话引起了那个小乞丐的注意,他抬头看了小女孩一眼。

小女孩正好走到这个乞丐的面前,只见这个小乞丐的脸脏兮兮的,头发乱糟糟的,穿的衣服也很脏很破。

看到小乞丐看自己,小女孩居然捂起了鼻子,并且大声说:“好臭好臭,你是不是从来都不洗澡啊,你看你的脸上都可以刮下一层灰了。”

然后就跑开了。

对于女儿的行为,这位妈妈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并且还厌恶地看了看这个小乞丐。

在法兰克福,有一个孩子粗暴地将一位上门乞食的流浪者驱赶出了自己的家门,父母看到孩子的这种行为,特意为此召开了家庭会议。大人严肃、耐心地启发这个孩子:“对于流浪者来说,他们尽管穿着邋遢,然而同样享有人的尊严。”父母的教育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仰慕强者可能是人之常情,而同情弱者更是美好情感的一种体现。后来,孩子建议邀请那位受自己侮辱的流浪者来家中做客,大人们则毫无保留地支持。

上面所讲的,同样是两个不懂事的孩子,同样是为人父母,面对孩子对弱者的嘲笑,中国的一些父母无动于衷,认为那些弱者不值得人们去同情。然而许多德国的父母却耐心地启发孩子,让孩子认识到如此做法是错误的,从而培养孩子从小同情弱者的意识。

同情、帮助弱小者可以说已经成了德国人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成人社会的大力倡导与鼓励之下,孩子们帮助盲人、老人过马路早已蔚然成风,为身有残疾的同学排忧解难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同情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感情,也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应该具备的,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同情、相互关心,家庭才会充满温馨和关爱,社会才能融合成为一个和谐的大集体。

同情是在爱的基础上上形成的,对于孩子的同情心尤其要保护与培植。孩子还不懂得同情的含义,安慰是一种模仿关爱的行为。也许孩子的家人常会对周围的人表示同情,别人遇到麻烦与困难时乐意给予帮助。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他就会模仿成人的行为表示同情。就像有的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在哭,也会跟着哭是一样的道理。而有些父母根本就不理解这一点,甚至不欣赏孩子的同情行为,往往还会怪他多管闲事,如此一来,就会扼杀孩子同情心的幼芽。也有的父母本来对人就没有同情心,在别人遇到困难与不幸的时候从来就无动于衷,生长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因缺乏同情的榜样,对人自然会比较冷漠。这样的人在人际交往过程当中感受不到人间珍贵的友情与同情,同时也不可能友好地与人相处。所以,如何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是一个必须引起父母关注的问题。

一个孩子,面对弱者,如果连最起码的同情心都没有,长大以后,将会变成一个冷漠的人,一个没有爱心的人。这样的人,将如何与他人相处,将如何立足于社会呢?

孩子,你要学会感恩

“王老师,我想用您的手机给妈妈打个电话。”一个上学忘记带作业本的小孩对自己的老师说道。王老师帮这个学生拨好号码,电话接通了,“怎么还没有把作业本给我送来呀……”这位学生不耐烦地对自己的妈妈说。电话打完之后,这个小孩便把手机放在办公桌上,什么也没有说就转身走开了。

到了中午,学校食堂用餐的人很多,打菜的地方挤满了人。等了很长时间终于轮到王老师了,忽然,王老师看见旁边有个小女孩看起来十分着急的样子,就说:“师傅,请先给这个孩子把菜打上吧!”说着便指了指挤在自己前面的那个小女孩。食堂的打菜师傅照着王老师的意思做了,女孩接过菜盆,转身与王老师擦肩而过时,脸上写着的分明是一种理直气壮……

在美国,有个11岁的盲女。那一天,是妈妈的生日,她就送给了妈妈一份礼物--一点一点地扎上盲文的生日贺卡。她的妈妈看不懂,就请人翻译,结果妈妈感动得泪流满面。贺卡上是这样写的:“亲爱的妈妈,谢谢您把我养大!虽然我看不见您,但我永远爱您,感谢您--妈妈!”妈妈捧着贺卡哭了。她感觉到自己为女儿所付出的一切都是非常值得的。

法国有个七八岁的聋哑女孩。有一天,她自己背着书包去上学,在公共汽车上人比较多,她差点摔倒。这一幕被一位男士看到了,他急忙上前扶了她一把。女孩上了车,刚站稳就向这位男士打起了手势,帮助她的男士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过一会儿,男士要下车了,女孩连忙跑了过去,塞给他一张小字条。男士打开一看,只见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字:谢谢,谢谢叔叔!

其实,这两个小女孩之所以懂得感恩是与他们父母的言传身教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这两个孩子的妈妈经常把“谢谢”这个词挂在嘴边,而且教自己的孩子要学会感谢别人的帮助,即便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帮助,也要对别人说感谢。这样,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就养成了感恩的习惯。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也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也是一个人的起码修养,同时还是人之常情。懂得感恩分享,这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充分体现。

在日本一些学校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他们的感恩教育主要是讲父母养育了自己,自己应该感谢父母,应该如何去感谢父母。老师给予了自己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能力,自己应该感谢老师。如果他人关心帮助了自己,自己当然就应该感谢他人,这是无可辩驳的道理。这些看似朴素的感恩教育当中却蕴藏着深刻的人文关怀。

记住,在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哪怕得到的帮助是微不足道的,都别忘了说声“谢谢”!

从小就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会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感恩之心、感激之情,就像燃烧的火焰,会点燃、照亮孩子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