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放下就是幸福
209700000057

第57章

第10章第3节人生需要好的习惯来温暖

人往往服从于习惯,而不管是否合理与正确。

人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习惯的影响力竟然如此巨大。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是威望很高的将领和领导人,他就把“注重小事”当成人生信条,而另一位美国人,世界上唯一依靠股市成为亿万富豪的沃伦?巴菲勒也认为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必须要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他认为无论在投资策略还是商务策略上,都必须谨记:“细节决定成败。”格茨?维尔纳更是把注重细节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

几十年前,格茨?维尔纳白手起家创建了DM连锁店。他有自己的一套注重细节的经营理念,有的地方还会为注重细节做出一些特别“古怪”的行为。

一天,当维尔纳走进一家DM分店时,他要求分店经理拿扫帚来。这家分店的经理把扫帚递给维尔纳,非常疑惑地说:“维尔纳先生,我不明白您要它做什么?”维尔纳指着地下的灯光说:“您看,灯光的亮点聚在地上,什么用处也没有。”于是,维尔纳用扫帚柄拨了一下上面的灯,让灯光照在货架上。

这样的小事也要由大老板过问,并且亲自动手,岂不把他累死?可就是这样一个大老板现已拥有1370家连锁店、两万名员工,2002年的销售额高达26亿欧元。维尔纳也是同行业中最富有的,2003年年初时他的个人财产达到9.5亿欧元。

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而考虑到细节,将注重细节作为习惯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有调查表明,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和惯性。想想看,我们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只是习惯而已!我们几点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读报、吃早餐、驾车上班,等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然而,习惯还并不仅是日常惯例那么简单,它的影响十分深远。如果不加控制,习惯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

小到啃指甲、挠头、握笔姿势以及双臂交叉等微不足道的事,大到一些关系到身体健康的事,比如,吃什么、吃多少、何时吃、运动项目是什么、锻炼时间长短、多久锻炼一次,等等。甚至我们与朋友交往,与家人和同事如何相处都是基于我们的习惯。说得再深一点,甚至连我们的性格都是习惯使然。

习惯的作用是如此之大,想改变它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不管怎样不容易,我们都要克制住自己的恶习,不能让它影响我们的生活。

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在停止尝试的时候,就是你完全失败的时候

一位名人说:“在停止尝试的时候,就是你完全失败的时候。”欠缺勇气、自信的人,常常与平凡、庸碌相伴为邻。而大多数成功者敢想敢为,不甘于在问题、困难面前止步。他们一步步坚定地走着,相信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有两个青年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他们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吃的,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互相换了票。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一个月什么也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里的纯净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挣钱。带路可以赚钱,开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叶子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数次,就净赚了几十元钱。一年后,凭着“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清洁公司只负责洗楼而不洗招牌。他立即抓住这一机会,买了梯子、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洁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20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南京等地。

一次,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一刹那,两人都愣住了,因为几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困苦、阻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头脑中的“滑坡”。

生活中,许多平庸者、失败者的悲哀,常常在于面对困境时缺乏足够的智慧和勇气,跳不出习惯性的误导,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一条路上前行,这些人一想到改变,同时就会想到一系列可能出现的困难,甚至很棘手的困难。于是,就在老路上越走离成功越远了。

其实,问题是打破习惯观念的最好武器,它的无情和冷漠,逼迫着你不得不改变,不得不去找方法。

1883年,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建造一座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大桥。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说这个计划纯属天方夜谭,不如趁早放弃。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也确信这座大桥可以建成,父子俩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构思着建桥方案的同时,也说服了银行家们投资该项目。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父亲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也严重受伤。许多人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锐,他决心要把他们父子俩花费了很多心血的大桥建成。一天,他脑中忽然一闪,想出一种用他唯一能动的一个手指和别人交流的方式,他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整整13年,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指挥工程,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蕴含着一个道理:脚不能达到的地方,眼睛可以达到;眼睛不能达到的地方,心可以达到。

我们不难听到无数失败的理由和借口。比如他们会无意中说:“老实说,我原来就不认为它会行得通。”或“我在开始前就感到不安了。”或“事实上,我对这件事情的失败并不觉得太惊奇。”他们大多都采取“我暂且试试看,但我想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态度,结果最后导致了失败。“不相信”是消极的力量。当你心里不以为然或怀疑时,就会想出各种理由来支持你的不相信。怀疑、不相信、潜意识要失败的倾向,以及不是很想成功,都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杰出的人,他的精神会永远昂扬向上,因为他坚信:无论如何,方法总比问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