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
2137100000029

第29章 保持快乐——通往幸福的阶梯(4)

刘欣上小学一年级时,考试成绩常在70—80分之间,老师常说她笨。一次,老师找到她爸爸说:“刘欣学习成绩不好,在班上现在排在倒数第二了。你在家里要教教她,同时要给她压力。现在是一年级成绩就这个样子,将来怎么办?”爸爸听了老师这番话,是听在耳里,急在心里。从此,每天晚上教刘欣读书,并且常问有没有考试,一旦考了成绩不理想,就骂一通,有时还打几下,还时常下达要考90分的指标。就这样,在唠叨下,打骂里过了一年多,但刘欣的成绩还是不见好转,由倒数第二变成了倒数第一。

到了三年级,在一次家长会上,刘欣的爸爸听老师讲,父母也要鼓励孩子。回到家,爸爸就试着让孩子快乐起来。每天到了晚上,也不再是问有没有考试,你考了多少等问题了,而是你今天有哪些问题没有弄懂,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三年级的第一次考试,刘欣考分是班上倒数第二,爸爸知道了,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的责怪,而是安慰地说:“这次考试你有了进步,是爸爸的好孩子,你只要努力是一定能学好的。这次语文考了68分,下次能考69、70分呢,数学考了62分,下次考63分是有希望的。”

刘欣本想,今天又是一顿挨训,想不到爸爸没有这样做。这天,刘欣非常开心,在梦中也留下了快乐的笑声。第二次的考试成绩下来了,刘欣语文考了70分,数学考了63分,爸爸特地多买了一些菜为她祝贺,为她加油鼓励,刘欣从没有这样激动过,流下了快乐的泪花。

从此后,爸爸给她一分一分的目标,她也一分一分地进步。刘欣不仅学习进步了,而且充满着快乐,有了自信、有了信心,有了学习勇气和激情,有了自己可以努力实现的目标,有了努力学习的动力。小学毕业时已是班上的中等生了。上了中学后,爸爸常对她说:“不要与同学比,要与自己的过去比,要看自己的进步,那怕是半分都是伟大的,很了不起的。只要努力,一定会有进步的。”刘欣在爸爸的教育下,一步一步地提升、发展……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能看到,一样的刘欣,一样的爸爸,但是形式发生了改变,教育的方式由打骂变成了鼓励,由责问变成了一个个的小目标。结果,刘欣的成绩发生了变化,信心也得到了增长。因此,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轻松的环境,还给孩子一个绿色的心境。

首先,培养孩子的兴趣。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自然成了轻松的事情。第一要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我们经常给孩子讲,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是为父母学习,学习是为了学好知识,学好本领,将来成为有用之才。孩子懂得了这一点,学习就不是压力而成了动力。第二是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扫除学习中的障碍。障碍扫除了,学习起来自然就轻松了。我们经常鼓励孩子学习,对他取得的微小进步,都给予相应的赞赏。刘欣的语文基础较差,上一次考试只有68分,下次考试70分,我们就对他说“好,语文成绩有进步。假若每次考试都能有进步,成绩也就慢慢上去了。

其次,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压力、让学习变得轻松的重要因素。

第一保证睡眠时间,休息好才能学习好;第二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力要集中,弄懂弄通老师讲课的内容,达到举一反三;第三按时完成作业,先易后难。完成作业要快速准确,对于难点要再三思考后再问;

再次,给孩子提供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孩子有时不能达到要求,父母就给予适当的调剂。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孩子良好学习状态的保障;温暖和谐的家庭气氛,也有利于孩子的人格发展,有利于孩子在爱的家庭环境中熏陶、激励下奋发图强,以实现美好的愿望。

帮助孩子释放压力

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这是每一位父母的良好愿望。这种愿望的实现,除了孩子的自身素质外,还需要父母帮助孩子释放压力,特别是考试的压力。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往往是事业成功的一半。而孩子面临第一次人生考验时,往往由于他们缺乏临战经验,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造成他们心理压力过大,甚至迷失自我。请看下面这个案例:

“爸爸,我想休息一下,好累啊!”小宝说。

“不行,要先把这个作业做完了才能睡,小宝要听话啊。”一旁的爸爸一边疼爱地抚摸孩子的头,一边说。

“可是我真的好困啊!”小宝噘着胖嘟嘟的小嘴,期待地看着面前的父亲。

“小宝要乖,等做完作业了爸爸就带你去睡啊。”

小宝一脸无辜地看着眼前的爸爸,用手向上推了推眼镜,不再做声,埋下头继续做眼前的作业。

小宝的爸爸并不理解孩子的想法,没有看到小宝所经受的压力,而一味的要孩子学习。大人会有压力,孩子也有。许多父母并不了解这一点。因此,往往是孩子已经出现了许多“压力症状”,而父母们却误以为孩子是单纯的身体不适或只是在闹脾气,甚至因此觉得孩子不乖而责骂他。这反倒加重了孩子的压力。所以说,父母只有真正懂得孩子的压力来源、搭配正确的引导,才能帮助孩子释放心中的压力。

婷婷三岁半,是个性格活泼、外向、爱笑的小女孩,每天似乎都有用不完的精力,总爱探索生活里的新奇事物和结交朋友。”就着这样的个性,婷婷的爸爸妈妈除了让她在三岁时开始进入幼幼班学习,另外帮她在课余安排钢琴、绘画与直排轮课程,假日的时候他们还会一起参加教会的活动。但是,一段时间后,婷婷脾气变得越来越大,常无端发怒、抱怨自己很累不想去才艺课,连幼班老师也察觉婷婷上课时表现动机降低、胃口变差。爸妈带婷婷看小儿科医师,小儿科医师检查后表示婷婷身体很健康,或许她只是太累了,需要一些自己的空闲时间……

学习的压力往往造成孩子心里烦躁、寝食不安,甚至脾气暴躁。此时,如果父母再给孩子施加压力。一般情况下,孩子脆弱的心理很难承受,必然影响到他们的成绩。

因此,孩子的父母要能够认识到这样的现象,认识到孩子也是有压力的,不管是来自自身的,还是学习的、伙伴的,都应该找到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帮助孩子缓解压力,释放压力。那么父母如何去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呢?

首先,父母要说出自己所想的,告诉孩子,你所留意到他可能在想的东西。例如“好像你还在为操场发生的事不高兴啊。”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像审问犯人一样审孩子。可以这样说,“好吧,现在发生了什么事?你还在生气吗?”或者让你的孩子感到尴尬。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看到你在关心他的所思所想,解决孩子所不解的问题。

其次,聆听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告诉你出了什么问题,用兴趣,耐心,宽容和关爱,认真平静地聆听孩子的心声。避免急于去判决、责怪、说教或者跟孩子说他当时该如何做。这个方法是使你可以聆听孩子的心声。尽量采取“之后发生什么了?”的问法去了解事实的全部,让父母跟孩子都心平气和,不用着急。

三是简单地描述一下你认为当时孩子的感受,例如,你要说:“那肯定很令人很烦恼了,”“他们不让你跟他们一起玩难怪你会那么生气了,”“那确实对你很不公平。”这种方式可以使你身同感受。而当孩子的感受能够被理解和聆听的时候,他们就会与你更加亲近,这在他们感到压抑的时候尤其重要。

四是能诠释这些感受,许多孩子都不能用言语来表达他们的感受。如果你的孩子看起来十分生气或者灰心,你就可以在这时候,使用这些情绪的名称来帮助他们辨认情绪。将他们的情感用言语表达出来,可以帮助孩子与别人沟通和感知到自己的情感。如果孩子能够感知到自己的情绪时,他们就不会那么容易达到行为的爆发点,即通过行为代替言语去表达自己的强烈的情感。

五是指导孩子思考如何去做,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鼓励孩子他自己想出更多的方法。需要的话,父母也可以帮他一起思考,但不要每次都这样做。孩子的活跃参与可以为他们建立起自信心。支持他们好的意见,必要时可以作些补充。可以这样问:“你觉得这样做可行吗?”有时光是讲、听、还有身同感受就可以开始消除孩子挫败的情绪。但有时还需要通过转移话题使他们可以更加放松和积极。

六是有时父母要留在孩子的身边,有时孩子不想谈有什么在困扰着他们。由着他,给他一些些空间,让他觉得,当他想谈的时候父母一定会在他的身边。即使什么也不说,他也不想父母让他独处。你陪着他,可以使他感觉舒服些,因为他会觉得有人可以给他们做伴,可以一起度过这个时期。所以,当你觉得你的孩子很失落,很压抑,或者这一天过得很不好,但又不想说出来的话,你可以跟他一起做点事,例如散步,看电影,做游戏等。

七是一定要有耐心,身为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不高兴或者很担心的时候自己也会很伤心。但是不要急于去解决孩子遇到的具体问题。相反,父母应该注重如何培养孩子慢慢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手,也就是一个可以处理生活的起伏,表达自己的情感,冷静,百折不挠的人。

细心和耐心对每位父母来说都是必要的。当然,父母不可能解决孩子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但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给出你的意见和建议供孩子参考,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有着良好适应力的人。

给孩子一个发光的机会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父母应该给孩子机会,展现他们的优点。只要父母对孩子的优点表现出热情,给孩子一个发光的机会,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爱心、热心,保持快乐的心情。

由于天气变化无常,小楠的奶奶因为受了寒引起牙龈发炎肿痛。那天下午,小楠的奶奶在他们住的楼下的一个牙科诊所打消炎点滴。这个时候,小楠放学回到家里,见奶奶不在,便笑嘻嘻地问爸爸道:“奶奶到哪去了?是不是一个人到公园玩去了?”爸爸忍不住责备她:“你就知道玩,奶奶到公园玩还不带你去呀?”

“那奶奶上哪去了?”

“奶奶牙疼,在楼下医生那打吊针,等下我做好饭还得给你奶奶送去。”

小楠着急地说:“不行不行,奶奶牙疼不能吃硬饭,得吃软的,我来给奶奶熬粥。”

“你会熬粥?我半夜起来都唱支山歌。”小楠的爸爸说道。

“谁说我不会?我上劳动课学了这一课,帮妈妈做家务烧饭洗衣。”

小楠的爸爸听了,心想就给女儿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吧,于是便答应了她。

于是,小楠在厨房里细心地找到一口砂锅,量一小杯米放进锅里,将米舂洗干净,然后装了半锅清水,再放到火炉上。她寸步不离地守着水烧开了,然后用纱布包着锅盖揭开,用勺子搅了起来,她说这样搅动米就不会粘锅。搅动几次后,又把火势关小点,并补充跟我说熬粥要用细火,不能太急,否则粥容易烧糊。粥快要熬好了的时候,爸爸问小楠需不需要放点佐料,小楠说搅个鸡蛋放里面,再搁点盐、香油和葱花就可以了,她还说奶奶血压高不能吃动物油。看不出女儿懂得还挺多的,平时对大人的事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

就这样,一锅香喷喷的鸡蛋粥被女儿做好了。小楠还执意要亲自送给奶奶吃,只见小楠小心翼翼地用纱布包好砂锅把,端着一锅粥就下楼了。小楠的爸爸悄悄地跟在她后面。小楠进了病房,然后对奶奶说:“奶奶,平时我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脱不开身,都是您守在病床前辛辛苦苦地照顾我,现在您病了,就由我来代替妈妈照顾您,您尝尝我给您熬的粥,香不香?”

从上面这个情景中,我们能够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只是取决于父母有没有给“金子”发光的机会。

事实上,很多父母没有给孩子这样的机会,常常害怕孩子做不好,伤到了孩子,累到了孩子,一切都自己包办,这样逐渐地让孩子失去了表现的机会,慢慢也就形成了这样的坏习惯,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及其不利的。

下面这个故事,很多孩子或者父母都经历过:

有一天,星星小朋友所在的班,那天下午是要上音乐课的。但是,音乐老师因有事请假暂时来不了。数学老师借此机会想把音乐课改为数学课。可没想到刚讲不久,音乐老师赶了回来。两位老师面面相觑,都要争着给学生上课。最后只得学生举手表决。

星星不太喜欢音乐课。因为他觉得自己五音不全,不是唱歌的材料。他常因为声调不如其他同学高,声音把得准而很自卑。因此,他对音乐课并无好感。表决结果出来了,同意上音乐课的同学占了大多数。这使数学老师很难堪。数学老师强忍火气收拾好备课本,对学生们说明天的数学课就不要上了。星星把他的想法和告诉了他的爸爸。他和爸爸讲:“其实我一看是上数学课真是满心欢喜。我平时最爱学数学了。可是,大家都不同意上数学课,我也只能随大家的意愿了。他们气跑了数学老师。明天不上数学课我该怎么办?爸爸!你能不能把我的想法和数学老师说一说,其实还有我在支持她!”

碰到这样的情景时,父母们会怎样回答自己的孩子呢?星星的爸爸觉得,孩子施展才华的机会来到了。爸爸对星星的问题并没有马上做出回答。他启发孩子:“我相信你一定有很好的方法来向数学老师表达你的意愿的。老师也是人,在受到困惑和委屈的时候也是需要关怀和安慰的,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我相信你一定会比爸爸做得更出色。去吧孩子,能否给你的数学老师打一个电话,表达你的心声!”星星按照爸爸的要求满怀信心给老师打了一个电话,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然而,从这以后,孩子的奇迹出现了。曾受到鼓舞的数学老师对孩子更加的重视,星星以往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不善于举手回答问题。现在在老师的激励下回答问题十分勇跃,数学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能发现,父母给孩子一次“发光”的机会,能带给孩子一个新的认识,一个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