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两面王吴三桂
2182900000020

第20章 云南藩王,加根固本(5)

康熙五年(1666年)初,吴三桂就云南的形势报告说:“云南省诸土酋禄昌贤等作乱,臣同总督卞三元、提督张国柱等,分兵进剿,平贼寨数十处,远近蛮猓,闻风潜伏,滇南太定。”而云南以东“逆首,悉已擒戮。”还剩有王伯、王龙、李六九、李伯牛等人。事败后或藏于深沟密林,或逃奔交趾。吴三桂派遣右都统吴国贵、总兵官马宁等。“分路搜期”,并分别把他们俘获处死。各路清兵都已撤回到自己的驻防地。吴三桂乘大获全胜之机,又派都督吴应期、总兵官马宁等进攻乌撒,阵斩“助逆”的郎岱、土首陇安藩及水西土目阿豆等人。康熙六年正月,朝廷又接到吴三桂的奏报:吴应期同马宁,在乌撤又擒获女酋陇氏及部众万余人,“蛮方复定”。

吴三桂镇压昆明东部和南部以苗、瑶等少数民族为主的反清斗争,是他留镇云南四年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活动,历时半年多而告结束。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抗清斗争经此次洗劫,遭到惨重损失,元气大伤,从此,便无法再组织起新的反抗活动,吴三桂也进一步巩固了他在云南的统治。

在平定了云南东部的反清活动后,康熙五年八月,吴三桂又有设流官之议。拟设开化府、永定州二个行政区,开化府应设知府、同知、经历、教授各一员;永定州则设知州、州判、吏目、学正各一员。九月,朝廷卫做出决定:改乌撒土府为威宁府,划归贵州省管辖。康熙六年(1667年)二月,在威宁府设威宁镇,任命定广总兵官塔新策任威宁总兵官,所属标下三营,各设游击、守备等将官职。

经过几次征剿和严厉镇压,云贵的局势又归于平静。吴三桂却不能安闲无事,他要继续保持边疆不宁的态势,给人造成一个印象:他在云南的军事力量非但不能减弱,相反,应当大力加强!因此,他在康熙六年三月,又发出了蒙古人侵的警报!

据他陈奏:蒙古干都台吉聚兵丽江、北胜,“请移兵捍御”。五月,他又报:蒙古干都台吉遣人至北胜州,“乞赴滇通商”。至六月,蒙古已经占据丽江中甸地。这就是,蒙古先以兵压境。再求以通商,进而占地不走。九月间,吴三桂巡边,上疏请求亲征。

九月二十八日,吴三桂率部离昆明,缓而行。十一月,行至大理驻扎。他从这里给朝廷上了一道奏疏,称:蒙古已从夺地撤兵。现今隆冬,冰雪已深,料敌人不能再来,我已分布各营官兵圊守明户,即暂回师。

其实,并无蒙古人侵之事,不过是与之通商。吴三桂却有意虚张声势,作出亲征的举动,以渲染事态的严重性。此后,这类事仍不断发生。如,康熙七年(1668年)七月,吴三桂又报称:蒙古占据中甸,丽江土知府木懿被捉。实际情况是,吴三桂“私割中甸界诸番屯牧,通商互市”,却假报蒙古人人侵。康熙十年(1671年),吴三桂巡兵北胜州,一位姓赵的将官向他报告:“西番人人寇。”这纯属无中生有,假报敌情。经多次体验,吴三桂的部将已猜度出他的本意,因此镇守边疆的将领为迎合吴三桂,不时地虚报军情,故意夸大事态,吴三桂不但不责怪,还很满意。这就鼓励了诸将继续假报军情,他往往以“江外野贼”人侵等假情报欺瞒地方属吏大员,进而欺瞒朝廷。

自从平定云南、贵州的土司反抗,“内地宁谧”无战事。惟诸土司或蒙古各部落互相械斗构怨,不过是“自相仇杀”,开始并无内侵之意,多属“边将生事挑衅”,逼使他们同边镇发生某些摩擦。如西藏人,或蒙古人的游散骑兵,偶尔进至边外个别地段,也。未尝大举深入也”。

这的确是实情。康熙四年七月,贵州总督杨茂勋就如何治理贵州,曾向朝廷发表自己。的政见。他说,贵州“苗蛮”等族,“以仇杀为寻常”,治理之道,不能不与内地有别。凡是聚众劫系,侵犯地方的,自应发兵剿除。但他们大多生括在山沟之中,互相仇杀,并未侵犯地方,只须照以往旧例,令当地头目,讲明是非曲直,让当事者或愿偿命,或愿赔偿牛羊人口,任取一种处罚。然后向上级申报存案就可以了。因为“苗蛮”重视财物而轻性命,依此断案,已足惩罚。时间一久,他们会从中明白理义,“必悔悟自新,不复争杀”。这才是“兵不劳而坐安边境之道也。”

扬茂勋强调的,只有聚众劫杀、侵犯地方的,才动以兵威,进行镇压;其余多属内部因争财货或私人有仇而互相攻杀的,不必兴兵,只按旧倒判以一方处罚,即可消除冲突。为了巩固自己的“云南王竹地位,尤其不放弃手握重兵之权,吴三桂依洪承畴之计而行,不断地张扬边事,让清廷放松对他的警惕,并挟封疆自重,自负是国家的“万里长城”。

十一、风流绝代,佳丽如云

自古英雄多风流,吴三桂凭着自己的才志,虽处于西南风火之中,但仍爱陈圆圆。

顺治十七年,朝廷明文规定:“平西(王)、平南(王)、靖南(王)及外藩蒙古诸王,义王(指孙可望)王室日妃。”照情理,张氏是吴三桂的元配夫妻,又生长子,妃位应属于她。可是,三桂不想把妃位给张氏,想给陈圆圆。应该说。圆圆是吴三挂最早喜爱的美姬,跟随他已有二十余年,为人机灵,能诗文,很得吴三桂的宠爱。圆圆颇有自知之明,深明大义,忆及当年“牵梦幽谷,挟瑟句阑时,岂复思有兹日!”深深地感到一种满足,荣华富贵何以复加,如再为正妃,深以为非分之求,必遭人嫉,使自己处于危险之中。因此,固辞不受妃位。据说,她亲自写给吴三桂一信,陈述自己的坦荡胸怀。她写道:

妾以章台陋质,谬污琼寝。始于一顾之恩,继以千全之聘。流离契阔,幸得残躯。获与奏匜之役,珠服玉馔,依丰珠荣,分已过矣。

夸我王折硅祚上,威镇南天,正宜续鸾威里,谐凤侯门。上则立体朝廷,下则重型裨属,稽之大典,斯日德齐。若欲蒂弱絮于绣碉,培轻尘于玉几,既蹈非耦之嫌,必跆无仪之刺,是重妾之罪也!其何敢承审。

此信情文并茂,人情人理,吴三桂不再勉强,遂立正室张氏为妃。尽管陈圆圆没有被立为妃,吴三桂对她的宠爱未见减少。圆圆能歌善舞,凡事通晓明达,虽年届四旬,风韵不减当年,仍能博得吴三桂的欢心,特为她建一清幽的“野园”。该园建在昆明北城外,占地颇广,由安阜园可直达商山寺,其中楼阁亭榭无不壮丽,引人入胜。

吴三桂常在春花、秋月之夜来野园,在月光下,摆酒宴饮,美人圆圆陪坐一边,不时劝酒,每当酒兴正浓之时,让圆圆唱上一曲。三桂最爱听的是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歇):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短歌,抒发了刘邦当皇帝后揭求人才,治理国家,巩固刘家江山的壮志情怀。吴三桂仰慕刘邦的业绩,以此歌自喻,倾注了他的政治追求。

吴三桂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着圆圆的歌唱。歌声清丽,感情激扬,唱得吴三桂动情人迷。歌声助酒兴,喝到似醉非醉之际,情不自禁地拔出宝剑,在圆圆反复回唱的歌声中,漫步起舞,“作发扬踏厉之容”。舞罢,圆圆“捧觞为寿”,吴三桂更是满心欢喜,对她愈加宠爱。“故专房之宠,数十年如一日。”有《野园歌》为证:浮云渺忽眷城隈,乐游谁似姑苏台。夷光未去走麇鹿,虹墙碧树鸟栖哀。放萤别苑千山拥,凿一池抛万家焜。毕穿旧室求琼华,妙选良家唱罗唝。

吴三桂宠爱圆圆,对她的娘家亲属也格外关切。俗话说,爱屋及乌。三桂把对圆圆的爱施加到她的亲人。有一次,他问起圆圆,家乡还有什么亲属,圆圆只说她还有一个叔父,叫陈玉汝。她本是随便说说,吴三桂却记在心上,事后派人携带千金前去家乡武进县,寻找此人,打算把他召到云南,同享福贵。当找到陈玉汝时,他笑笑说:“我是前明的老孝廉,怎么可以当人家宠姬的叔父呢!”拒绝去云南。

后来,吴三桂又派人找到了圆圆的父亲陈货郎。他穷困不堪,知道女儿大富大贵,很是高兴,千里迢迢,来到昆明,一心想见见失去音信多年的女儿。吴三桂对这位岳父大人盛情款待,仍尽恭敬之至意,在曲房设宴,亲自举杯向他敬酒。胨货郎受宠若惊。他以一个平民百姓突然身价十倍,受到当朝高贵的平西王的接见,并向他敬酒,不由得浑身颤抖起来,一只手正拿着斟满酒的玉杯,一松劲,玉杯从手上掉到了地上,杯子跌碎了,酒酒了一地……

陈货郎失礼的举动,使圆圆感到难堪。过了些日子,就打发他回了家乡,临走时,给了他很多银钱。

据有的材料记载,吴三桂镇守云南后,曾以个人的名义,向江南各省发了一个文件,责令各地方官员,代为寻访陈圆圆的母亲和大哥。上自总督、巡抚,下至各府州县,不敢怠慢,接到文件后,迅即下发。江苏的官员听说圆圆的家乡是武进县,特把吴三桂的命令公开张贴在大街小巷。圆圆有一个哥哥和母亲正住在乡下,根本就不知道城里正张榜寻访他们。过了十天,他们的一个亲戚匆忙赶来,报告了这意外的大喜事。圆圆的哥哥看了榜文布告,“细察”布告中的姓名和地址,果然是他的妹妹!这突来的喜讯,使他简直不敢相信,反倒犹豫不决起来,不敢相认。这也难怪,他是乡下人,妹妹已失去音信多年,如今已成了赫赫有名的平西王的宠姬,如冒认,无论如何是吃罪不起的。乡亲们都确认无疑,鼓动他赶快报官。官府闻知,急派差役把他请到衙门,经再三讯问,确认无误,才把他们母子送到云南。圆圆知母兄将至,带百余名侍女,骑马出城迎接。母亲年事已高,见一队身着华贵的满族服装的青年女子飞骑而至,顿时精神紧张,心惊肉跳。当为首的一个中年妇女飞身下马,抱着她痛哭不已,母亲却认不出是自已的女儿。一时胆战恐怖,竟昏死过去,过了好大一阵子,才苏醒过来。吴三桂对圆圆的母亲和哥哥却是盛情备至,把他们母子安置在府中,天天款待。昨天他们还是不被人理睬的乡下人,此刻竞成了平西王的岳母和内兄,荣宠无以复加!圆圆的母亲却不习惯这种前呼后拥的寄生生活,感到拘束,不自在。住了一段时间,一再要求圆乡下。吴三桂与圆圆留不住,就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奉赠了大批金银财物,让她们母子衣锦还乡。

吴三桂敬重圆圆的父母兄长,亦可想见吴三桂对圆圆的宠爱程度!

与圆圆同受吴三桂宠爱的,还有“八面观音”、“四面观音”。这两位美姬原是南昌人,明札部侍郎李明睿的家妓。李有侍妓十数人,“声色极一时之选”,面以八面与四面长得最美,楚楚动人。据《庭闻录》的作者刘健说,他的父亲刘昆曾在李家见过她们歌舞,不禁赞叹:“果尤物也!”李明窨衰老,被给事高安弄到手,献给了吴三桂。刘昆任云南同知,吴三桂叛清时,拒绝共事。所以,他的话是可信的。八面、四面以貌美和善歌舞宠于吴三桂,藏之于丽宫金屋。

留侍吴三桂身边的还有一侍儿,深得吴三桂的喜爱,她的名字叫“莲儿”,年方十七,姿容婉丽,在稚气中洋溢着诱人的青春魅力,吴三桂为之倾倒。夏天时,曾陪吴三桂游荷塘,只见她“练裳缟袂”,手拿一把白扇,伫立于九曲桥上,远远望去,疑是“出水芙蓉”,吴三桂观赏良久,不禁心醉如迷……

吴三桂拥有这些绝代佳人日夜陪伴,犹不感满足,特遣专人前往出美女的“三吴”地区选购十五六岁的秀女。先后购买吴伶美女四十余人,朝夕歌舞。《长恨歌》说,唐明皇后富有“佳丽三千”,吴三桂虽不能与唐明皇相比,其后宫之选,也不下千人!每当宴会之标,吴三桂吹笛,宫人美女们伴以和唱。歌罢,吴三桂命人取钱给赏,立刻珠玉金帛堆满堂前,宫人美女们嘻嘻笑笑,一拥上前争抢。吴三桂看到她们娇滴滴争抢的样子,十分开心,大笑不止。

府苑中,花木清幽。内有一座“列翠轩”,里面有大厅五间并列,宽敞明亮。窗外空地数丈,都栽上绿油油的小草,如一块翠绿的地毯,这块空地的尽头,层峦叠嶂,高插天际。每到春秋两季,乘风和日丽,吴三桂携笔墨到轩内写大字。他本不善写字,却喜欢“临池”挥毫。当他挥笔写字时,有侍姬数人,环列在他的周围,“鬓影钗光”,与翠绿的山光之色互相辉映,吴三桂置身其中,真如蓬莱仙境!

吴三桂日夜生括在这数百成千的美女之间,穷奢极欲,像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各在自己的藩地无所不为,抢男霸女之事时有发生。他们的妻妾成群,极尽声色之乐。如,平南王尚可害先后共有二十四个妻子,一半是到了云南后续娶的。妻妾多,子女也多。他有三十二个儿子、二十四个女儿,儿子娶妻,女儿出嫁,在广东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尚氏家族。

吴三桂妻妾虽多,子女却很少。他因叛清而遭灭族之灾,没有家谱传世,很难确知他的家庭人口。不过,从已知的史书中所记,吴三桂只有一个儿子吴应熊。吴应熊在北京成家,有子四人,三桂的女儿大约有六个,无事迹可考,只知她们丈夫的名字。在云南的四个,即胡国柱、夏国相、郭壮图、卫朴,他们既是吴三桂的女婿,又都是他的心腹之将。另两女,一居广陵(扬州),丈夫姓什么叫什么,皆失考。一居苏州拙政园,她的丈夫,就是王永宁。吴三桂还有一个侄儿,名叫吴应期,一个从弟,叫吴三枝。再加上他的妻妾,构成了他的家庭基本成员。他的哥哥吴三凤自留守中后所祖坟,便音讯皆无。

三桂的家庭,倒没什么太矛盾,问题还是出自后宫。他的王妃张氏,为人强悍,好嫉妒,见有貌美的受到吴三桂宠爱,就想方设法陷害,甚至不惜弄死,使很多新召进王府中的年轻女子死于非命。圆圆受吴三桂的宠爱,张氏自然妒火中烧。圆圆为避祸,便事事顺从她,处处尊重她,不让她抓住自己的纰漏。同时,她还避免同张氏争风斗艳,谢绝过分的豪华,独居另一院落。张氏为正妃,至贵至尊,圆圆位低而受宠,她却不愿跟张氏相倾轧,想法保持着亲如妯娌的关系。八而观音、四面观音、莲儿等人;因为被吴三桂格外宠爱,张氏不敢加害,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