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魔法(完全智慧手册丛书)
2183300000002

第2章 做天生的成功者(2)

列夫·托尔斯泰在其小说《复活》中,借主人翁聂赫留朵夫的口说,写日记并不是什么孩子气的事,而是跟自己的我,跟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的、真正的、神圣的我谈话。日记中的“我”,的确是一位最忠实、最理想、最坦白的观察家了。它犹如心灵中的一面镜子,给现实生活中的“我”提供最好的借鉴。托尔斯泰、捷尔任斯基、乌申斯基等人的日记都指出了自我观察在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记日记有助于弄清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苏联女画家奥斯特罗鸟莫娃——列别杰娃在《自传笔记》中写道;“我发现,当我处在忧郁、绝望、苦闷的状况时,我就总是想在日记中记点什么,苦思一番自己。”她进一步写道;“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想使自己更加苦恼,还是因为一种本能的感觉或意识,觉得当一个人开始分析自己的感情、情绪和行为时,就会变得更加冷静和安静,似乎一切最痛苦和尖锐的东西都埋进了我的本子,跳到了纸上并留在那里了……”人离不开自己生活的环境,而环境的变化又影响着人的思想和情绪,遇到高兴与的事,便兴奋不已;遇到烦恼的事,便茶饭不思,那就真成“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了。这时候,关键是要冷静下来,如果过分兴奋了则要“降温”;如果陷入愁苦的困境则要超脱,记日记就能发挥这种功能。无数成功者的日记说明,坚持记日记有助于弄清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有助于不断深化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记日记有助于自省、自查。本世纪初,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杨杏佛先生说过;“日记虽小课,然作时多在清夜,追省一日所为,无异衡其功过防患未然,悬崖勒马皆在此时。若日日无间断,虽无意自省已尽自省之功矣。”在记日记时,“一日之所为”、“一日之功过”均要在脑子里过过电影,忧其是那些不易被人察觉的事情,通过“慢镜头”的自省和自查就能早知早觉。坚持记日记的人,在生活的道路上也可能有一时的停滞,甚至做出一些荒唐的事,但一般来说,他们能很快“刹车”,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因为自省、自查的结果带来的会是自励,而自励则更能激励人进行积极的自查。

记日记还有助于自我分析。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季米特洛夫说过;“青年,谁在睡下时不想想一天中学会了什么东西,他就不会前进。……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工作中做了些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假如是正号——很好;假如是负号,那么就采取措施。”记日记则是考虑一天中做了些什么的最好的形式。夜深人静之际,打开日记本,握笔凝神,条理一下思想,看一下一天进步在哪里?如果出了问题,想一下问题出在哪里?是方向,是方法,是情绪……?如果持之以恒,你定会在这一看、一想、一问中不断正确地认识自己,不断取得进步。

一般来说,自我观察分为直接的自我观察和回溯自我观察(即观察自己在过去某个时候的作为如何,有什么感受)两种类型。记日记属于直接的自我观察,写自传和回忆录则属于回溯自我观察。必须注意的是,自我观察不应当成为毫无结果的消极的自我观察和自我欣赏,而应当是个性自我意识和自我完善过程的发展。蒙田的《随笔集》也可以说是一种回溯性的自我观察。

问题式自我分析法

问题式自我分析法,就是通过回答问题,弄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回答问题时,一是注意实事求是,要小心谨慎地研究回答这些问题;二是重复做,连续做几个月;三是如果对某些问题的答案不能确定,那就从那些不会存心奉承你的人的意见中分析自己。

1.在人生中,我的使命是什么?

2.我具备什么样的才能?我是否尽了最大的能力,贡献了自己所拥有的最大才能?

3.最合适我的工作是什么?我现在的工作合适吗?合适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4.我在做哪些有价值的工作,在做那些没有价值的工作?

5.我曾经因为懒散与拖拉的作风减弱了我的工作效率吗?如果是的话应该如何改进?

6.我是否持之以恒地完成了我的计划?

7.我曾经采取过什么措施来改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8.我曾经因为缺乏专心致志精神而浪费了许多精力吗?

9.我是否总是把时间精力花费在一些无谓、徒劳的事情上?

10.我是否很好地执行了自己制定的时间安排计划?我坚持执行这些计划,并养成习惯了吗?

11.我应该如何安排我的时间和改变我的不良习惯,以不断提高办事效益?

12.我曾经努力地改善过自己不完善的人格吗?如果有所改善,是采取了什么措施?

13.我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愉快?如果不是的话,那是谁的错?

14.我的心胸是否开阔到能容纳不同意见?

15.我是否曾经不公平地对待了别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什么方式?

16.我是否能有所注意地在日常生活经验或教训中,选择有助于自己上进的因素?

17.能否找出目前存在的三个致命的弱点?并采取什么措施去纠正它?

18.我花最多的时间去思考的是什么?是考虑成功还是忧心失败?还是得过且过?

19.我对失败和过错,是小心分析,以便众中获益,还是抱着一种归咎他人的态度?

20.我目前成败因素的比例如何?我对成功的信心是不断增强,还是逐渐失去信心?

自我分析如果是在年底进行,还可以增加这样两个题;

1.我完成了自己今年制定的目标了吗?这一年自己取得的最大成绩是什么?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2.我为明年确定了奋斗目标了吗?如果有,我将以什么计划来完成它?

对于以上问题,如果在一定时期内试着分析两、三次,那么既能了解自己的进步,也能观察到自己的停滞和倒退。

尺度式自我分析法

尺度式自我分析,就是把答案作为一根轴上两个极端,中间格以3、4、5、……的若干条。例如,线段的一端是充实,另一端是空虚,这条线段上的若干刻度就表示从最充实到最空虚的若干水平。然后让被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明自己应在哪一个刻度上。尺度式自我分析有量化的特点,因此,能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一个精确的分析,而且在检查自己进步还是退步时清楚明了。日本依田新主编的《青年心理学》中,介绍的SD自我分析法,就是尺度式的一种。依田新把自我分析的问题分为三大类,每类十个问题;

第一类是“自己所属的组织学校、班级”,包括(1)温暖——冷酷(2)拘束——自由;(3)蔷薇色——灰色;(4)可怜——自豪;(5)活泼——不活泼;(6)不亲密——亲密;(7)统一——分散;(8)充实——空虚;(9)专制——民主;(10)男性——女性。

第二类是“自己”(我),包括;(11)安定——不安定;(12)沉着——不沉着;(13)安详——激烈;(14)健康——患病;(15)有力——无力;(16)安静——吵闹;(17)健壮——衰弱;(18)相信——怀疑;(19)调和——不调和;(20)悲观——乐观。

第三类是“我的人生”,包括;(21)明朗——阴暗;(22)痛苦——快乐;(23)欢喜——悲伤;(24)空虚——充实;(25)热情——冷淡;(26)向前——向后;(27)有希望——无希望;(28)不满足——满足;(29)充分成长——中途受挫;(30)见老——不见老。每个方面又分为a、b、c、d、e、f、g七个方面,a代表非常合适,b代表大体合适,c代表哪方面都可以,d代表不清楚、很难说,e代表哪方面都可以,f代表大体合适,g代表非常合适。见下图;你分析自己时有什么印象?请在最合适的地方画一个。如你认为自己比较活泼,(即大体合适),就在b点上画一个。

若自己的情况在a点上,得3分,在b点上得2分,在c点上得1分,在d点上得0分,在e、f、g点上分别得—1、—2、—3分。

全面式自我分析法

为了形成符合的、稳定的自我评价,用多种方法全面分析自己的行为和行动。而且在分析中,必须注意对实际现象的分析,而不是对纯感受的分析。不仅要分析行动前的内容感受,而且要分析活动的结果和自己的行为,因为人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活动结果,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心理学家阿尔波特把有关人格的心理的科学分析方法归为十四大类五十二种。现介绍如下,以资参考。

一、文化模式研究

1.社会规范分析;2.成语、格言、文艺作品分析;3.语言分析;4.心理描述(形容词核对、量表分析)。

二、生理记录

5.遗传分析;6.生物化学相关物;7.内分泌学研究;8.体型;9.面型、动作分析。

三、社会记录

10.个人档案记录(学校、医院、工职、资历、组织等);11.工作分析;12.时间分配;13.行为频率;14.社会测量学;15.拓扑心理学(对人、对阻碍物的反应)。

四、个人记录

16.日记;17.自学系统指导;18.个人信件;19.主题写作(如“我的妈妈”、“我的故乡”等写作)。

五、表情活动

20.第一印象;21.外表过细分析(快速摄影分析);22.外表模式分析;23.字相学;24.风格分析。

六、量表

25.等级量表;26.记分量表;27.心理图示。

七、标准化测验

28.标准化问卷;29.心理测量(动作、测验、迷津测验、语言测验等);30.行为量表(想像、联想、情境测验等)。

八、统计分析

31.差别心理学;32.因素分析;33.内部因素分析。

九、生活情境微型

34.时间样本;35.职业微型;36.欺骗性情境。

十、实验室实验

37.一元记录;38.多元记录。

十一、预测

39.外观预测;40.趋势预报。

十二、深层分析

41.精神科会诊;42.自由联想;43.梦的分析;44.催眠术;45.自动书写;46.幻想分析。

十三、理想型

47.理解的图式;48.文艺性格分类。

十四、综合法

49.辨别法;50.匹配法;51.全过程会诊;52.个案分析。

归因论在自我分析中的作用

为了防止在自我分析中得出片面性结论的危险,以及主观主义地揭示自己,这样那样的行动、行为、成功与失败的可能性,要注意在自我分析中,学会正确运用归因理论。

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解释社会事件发生的原因,即归因。这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而归因理论就是心理学家用来揭露人探究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一般规律性的理论。根据归因理论研究,人对事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分析途径,可以概括为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控制点维度就是用来说明一个人把事件归因为内部还是外部因素的一个维度。因此控制点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有能力、努力、心境等,外部因素主要有任务的难度、运气、别人的帮助等。也就是说,一些人在归因时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强化事件的发生,而另一些人在归因时认为事情的成败受运气、机遇或他人力量控制,即受相对于他们的外部因素控制。稳定性维度是指原因是否会变化。人对自己成就行为或者创造性活动失败或者成功的原因的分析,可以从上述三个维度探讨。一般来说,从稳定性和可控性来看,能力是稳定的,是不可控的,因为他是由基本智力因素决定的。心境也是不可控的、稳定的,人的心境随情境变化。而努力是可以控制的,也是稳定的。在外部原因中,任务难度类似能力,是稳定的、不可控的。机遇类似心境,是不稳定的不可控的。最后,他人不寻常的帮助是可控的,但不稳定,例如,别人可帮助你一次两次,但不是次次别人都可帮助你。人们根据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去探究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而探究分析的结果,又决定以后对成就的期待和具体的情绪的反应。例如,有一次美国一中学在一个体育馆参加大学入学考试。考试快要开始时,一条蛇从一个男生的衣袋里爬了出来,爬到地面后消失了。许多学生吓得尖叫,站在椅子上。结果,考试成绩比预料的低。经过调查发现分数低者都集中在出现过蛇的体育馆。后来受影响的学生因此被给予重新考试的机会。如果用归因论分析这一事件,可作如下分析;一是考试是要显示稳定的,而这个考试却反映极不稳定的、可控的原因(蛇),这就意味着重新考试,学生就会考好。

一个人怎样对自己的活动和行动的结果进行归因,是决定他能否正确分析自己、评价自己的关键。如一个人把自己的失败归于不稳定因素,他就更努力。对失败的难堪或耻辱感等情感可以促使他提高以后努力的程度。相反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对以后成功的期待低,无能为力感强烈,就可能放弃努力。但如果把属于外部不可控的因素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而不顾客观条件的盲目,也同样不能正确分析自己、对待自己,因之也不会得到理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