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习气:不灭习气,业障难除
《无量寿经》云:“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佛家常常劝诫众生消除心中妄念,不造恶业,才能远离世间的烦恼苦痛,修得一个欢喜无忧的人生。生活中,一个人如果从小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就会养成许多不善的习气,就很难与大众和睦相处。
第二十四节不在人后说是非
佛家箴言
若人得般若,议论心皆灭;譬如日出时,朝露一时失。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菠萝蜜》
智慧解读
凡是辩论的、讨论的、争论的、计较的、衡量的、分析的、综合的,都叫议论心。这些都会因无我智慧的出现而消失,好比太阳一出来,朝露就被蒸发了一样。
修行法门
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最痛恨的就是谈论他人的是非。佛家认为,真正的智慧是不需要议论的,由此可引申为,人们之所以喜欢议论他人,在背后说人是非,正是因为人们还没有获得无我的智慧,还没有摆脱我执的烦恼和苦痛。正如有人曾说的:“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意思是说人们成天谈论他人的是非,更让生活滋生不和谐的苦痛与烦恼来。
古人云:“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孔子亦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其实,所谓的“是非”本身就是极其无聊的谈资,没有任何意义。那些喜欢在背后议论他人、搬弄是非的人往往也是最可恶的人。其实,背后议论别人并非好事,也不是正人君子的作风,做人就应该光明磊落,有话就当其面说,不要在背后搞任何的小动作。要知道,一味地去搬弄是非不仅是害人,同时也是在害己,对于自身而言也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让人看不起。
李威被公司升为企划科科长,而且事先没有一点升迁的征兆,对那些和李威在同一间办公室相处好几年的其他同事来说,真是一个极大的精神刺激。想到平日不分高下、暗中竞争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上司,总让人有那么一点酸酸的感觉。企划科的其他几个同事就在李威的背后嘀咕开了:“哼!他有什么本事,凭什么升他的官?”一百个不服气与嫉妒就都脱口而出了,于是你一句我一句,把李威数落得一无是处。
孟刚是分配到企划科不久的大学生,见大家说得激动,也毫无顾忌地说了些李威的坏话,如办事拖拉、疑心太重等。可偏有一个阳奉阴违的同事王某,尽管他在背后说李威的坏话说得比谁都厉害,可一转身,他就把大家说李威坏话的事说给了李威。
李威想:“别人对我不满,说我的坏话我可以理解,你孟刚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才来公司几个月,有什么资格说我。”从此,李威对孟刚很冷淡,常常借故对他百般刁难。
可怜孟刚大学毕业,一身本事得不到重用,还经常受到李威的指责和刁难,成了背后说是非的牺牲品。
背后议论人者,有些人是出于无聊,把议论别人当做一种消遣,而且自身从不考虑自己的言论将会对别人产生怎样的后果。其实这种人有时并没有什么不良企图,只是图口舌之快,可是说者无心,听者却可能有意。无意中讲的话,很可能就被有意者断章取义,用作攻击被议论者的武器,还要反咬一口,嫁祸于无意讲话之人。到头来,无意也成了有意,有嘴也说不清。更何况,什么事情都应辩证地去看,被议论的滋味并非好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接受的事,为什么要强加于别人呢?
中国有句俗语:“宁在人前骂人,不在人后说人。”别人有缺点和不足之处,你可以当面指出,令他改正,但千万不可当面不说,在背后说个没完,这样不仅只能助长你的抱怨情绪,还给他人造成了许多烦恼和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