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224700000023

第23章 2把人格理念植入幼小的心灵

第六章2把人格理念植入幼小的心灵

为人父母,你知道孩子在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特点吗?你是怎么看待孩子并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在教育中,你意识到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吗?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强调,儿童是和成人截然不同的独立个体。家长教育孩子过程中,必须重新看待孩子,发现孩子存在的价值,而不是任意将自我意识强加在孩子身上,而磨灭了儿童的人格意识。 

一项反应家庭教育弊端的调查显示:在家庭学习和生活中,40.6%父母与孩子各管各学习,6.9%父母与孩子相互学习、分享交流,32.2%家庭各自学习与共同学习并存;10、4%孩子与父母共同上网,8.9%父亲与孩子共同上网,3.8%母亲与孩子共同上网,27、3%父母上网,孩子不上网,338%父母与孩子都不上网;每天父母与孩子有1~2小时的共同时间占195%,0.5~1小时的共同时间占381%,0.5%小时以下的共同时间占27.2%,根本没有共同时间的家庭占15.2%;29.8%家长认为自己缺少学习动力,15.7%家长认为自己缺乏学习能力,21.8%家庭认为家庭缺少学习时间,15.5%家庭认为家庭缺少良好的学习环境,9%家庭认为家庭缺少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分享渠道,7%家庭认为家庭缺少家庭文化投入,1.2%家庭认为缺少家庭和谐的人际关系。 

这项调查说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家庭民主的缺失。

主要原因在于家庭中缺少平等的亲子关系,做父母的不能放下自己的身段以低权威的姿态与孩子说话,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更不懂得对孩子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过分干涉使得孩子无所适从,过分严厉使得孩子的人格扭曲。

不知道家长是否说过类似的话:“你再出去踢球就打断你的腿!”“你看看你自己笨的,你怎么就是不如人家某某?”“人家考试能考前三名,你为什么不能?”“期末考不到前十名我就打断你的腿……”

如此一来,必然会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难以沟通,缺少共同语言,甚至会引发家庭悲剧的发生。要知道,家长在家庭中的角色不是裁判,不是警察,而应该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好朋友。 

发明家爱迪生从小是一个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在老师和别人的否定下,他是怎么成为伟大的发明家的呢?实际上是他的母亲南希通过从小对他进行人格教育,对爱迪生的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爱迪生的母亲不仅教会孩子如何学习,而且教会孩子如何坚强。

当爱迪生因为意外事故听力失聪时,妈妈紧紧地握着他的手对他说:“稍微有些听不清,没有关系!你还有健康的身体,长着漂亮的眼睛和鼻子。如果振作精神继续学习,前面的道路一定很开阔。你不能放弃自己的理想啊!”母亲的鼓励,如暖流温暖了孩子的心。爱迪生没有因生理的缺陷而自卑,而是一天天走向成功。

后来,爱迪生在日记里写下这样的话:“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有母亲为我支撑着,所以才会有我的今天。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只有母亲体谅我任性。无论在多么痛苦的时候,我都能坚持下来,努力想让母亲高兴。这都是托母亲的福。”

对爱迪生来说,南希既是妈妈,又是老师,也是朋友,与母亲的交流对爱迪生的人格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是因为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与爱迪生同行,正是因为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激励,才有了发明家爱迪生。

其实仔细审视一下,孩子天生就是科学家,他们带着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来到这个世界,是不懂孩子不懂科学教育的家长磨灭了孩子的天才。假如我们能像爱迪生的妈妈那样教育我们的孩子,想想我们的孩子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呢? 

哈佛教子智慧给我们的启示是,人格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孩子时,我们都需要审视我们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对孩子人格教育的正确引导,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