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3把握好孩子的敏感期
许多父母一旦有了孩子之后,会发现很多令他们弄不明白的地方,比如孩子为什么总爱吃手指头?为什么对一些微小的东西感兴趣?为什么不断扔掉手里的东西,捡给他又扔掉?其实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敏感期。
关注并把握好孩子的敏感期,是父母们的必修课,也决定着孩子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水平。
3岁的文文最近有些让她的爸妈“头疼”,到每次吃饭的时候,文文要求家里的每个人都必须坐在固定的座位上,一旦有谁坐错了位子,小家伙就拒绝开饭。有时文文更是“固执”,只要能在伸进小手指头的地方,她都要去寻宝一样地抠一抠,连插座上的小孔也差点下手,吓出爸妈一身冷汗。
其实,文文的这些动作,都是孩子进入了某个敏感期的典型表现。
研究发现,儿童在成长中的某个阶段,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事物专心而拒绝接受其他事物,这个阶段叫做敏感期。假如父母知道这种敏感期,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一些帮助,而且善于利用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孩子在敏感期的兴趣遭到妨碍而无法发展,父母就会丧失了以自然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机会。
蒙台梭利认为,对孩子各种感觉训练和智力潜能的开发,家长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敏感期担负起挖掘孩子潜能的任务,进行不同的训练方法。作为家长,要懂得和了解这些具体的问题,根据孩子的年龄段,进行系统的、分阶段的、有侧重的智力培训和潜能开发。
蒙台梭利通过对婴幼儿的观察研究,共归纳出九种敏感期:语言敏感期(0~6岁),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能力可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秩序敏感期(2~4岁),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感官敏感期(0~6岁),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感受周围事物;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这时正是培养孩子注重细节,培养缜密思维的好时机;动作敏感期(0~6岁),这时是孩子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书写敏感期(35~45岁),这一时期对儿童进行书写训练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阅读敏感期(45~55岁),父母可选择多种读物,为孩子布置一个读书的好环境;文化敏感期(6~9岁),父母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完美的成长需要抓住完美的时期,敏感期正是教养的重点。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跱,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若想再学习此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果亦不彰。
哈佛育子智慧是:父母在及时把握孩子的敏感期时应该把孩子看做一个有能力的个体;学会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质;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家长还应该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让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适时协助而不干预正在做的事情。做一个细心的父母,正确把握孩子敏感期,成就孩子的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