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225000000060

第60章 4启蒙时代的《百科全书》

第二篇第五章4启蒙时代的《百科全书》

1784年7月30日,狄德罗吃过晚饭后,对他的女儿说:“怀疑是向哲学迈出的第一步。”然后狄德罗用双肘撑着脑袋,似思考,似打盹,良久之后,人们才发现他已经溘然长逝了。狄德罗就这样用一句哲学上的断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也用自己的死为《百科全书》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狄德罗一生为了《百科全书》耗尽心思,在1745年,巴黎出版商普鲁东本来打算将1727年英国出版的《科技百科全书》译成法文,后来发现该书已落后于形势,遂决定新编一部法国的《百科全书》(原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大词典》),并邀请启蒙作家狄德罗和数学家达朗贝主持此事。

之所以选择狄德罗担任此书的主编,是因为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狄德罗生于郎格里,1732年获得巴黎大学文科硕士学位。他精通意、英等几国文字,他本人就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狄德罗反对教会的神权,坚持唯物主义,这是当时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因为受到教会的压制,这种观点不要说研究,就是听到都会不断请求基督的原谅的。他不仅坚持唯物主义,在他的唯物主义中还夹杂着一些辩证法的因素。对于美学,他也有自己的见解,他提出美在关系的学说,他的美学思想,上承亚里士多德,下启车尔尼雪夫斯基,成为西方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部分。最要命的是,狄德罗公开反对君主专制,坚持国家起源于契约,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他认为任何政体都是要改变的,它的生命同动物的生命一样,必然趋于死亡。封建专制政体终会消逝,由适合人性的政体取而代之。

选狄德罗编纂这本书,可以说是选对了人,也可以说是选错了人。之所以说选对了人,是因为狄德罗很快就网罗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思想家进行编纂,这种号召力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具有的。当时一共有140余人参加了撰稿,他们哲学观点不同,宗教信仰不一。启蒙主义作家孟德斯鸠和伏尔泰为它写过文艺批评和历史的稿件,卢梭写过音乐方面的条目,哲学家爱尔维修、霍尔巴哈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马布利等人,都是《百科全书》哲学方面的撰稿人。

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个在当时的学术领域中都作出了开创性的成就,都是自己所在领域绝对重量级的人物。但由于《百科全书》主编是狄德罗等声誉卓著的改革者,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因此,这本书的基调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启蒙特征,自然也会遭到教会和政府的反对。

“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当时,检察官曾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提起公诉,当局把《百科全书》称之为“魔鬼的新巴比伦塔”和“异教徒以及神和国王与教会敌人的大集合”。

在编纂期间曾两度遭到当局勒令停止,有的人被关进监狱,有的被迫流亡国外,达朗贝因恐受连累,于1759年宣布辞职,由狄德罗一人主持此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对于这种指责以及入狱的威胁,狄德罗是不怕的,对于监狱,他很熟悉,他曾经因为写了《哲学思想录》、《怀疑论者的散步》、《论盲人书简》等,宣传无神论思想,结果被关了3个月。入狱的经历非但没有使他退却,反而更加坚定了他走下去的决心,力图通过对《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来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掀起一场人类精神上的革命,通过传播知识,向反动的宗教和社会势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为了《百科全书》的组织和编撰工作,狄德罗可谓呕心沥血,他亲自为这部书的哲学、社会理论(伦理学)、美学和工艺学撰写了1000多篇文章和条文,而且为这部书监制了3000多幅插图。《百科全书》有28卷,从1751年出版第一卷到1772年发行最后一卷,前后经历了21年的时间。

对于《百科全书》的编纂,狄德罗居功至伟,但也不要忘记了其他人对他的奉献,我们更要感谢狄德罗的父亲,因为,没有他的父亲的独特的教育方法,可能就没有伟大的狄德罗,更不会有伟大的《百科全书》。

在法国朗格尔天主教耶稣会中学,有一个学生以优异的成绩使他的父母对他充满了期望。但是有一天,这个中学生忽然对他父亲说,他不想上学了。父亲只是看了儿子一眼,平静地说:“那好,到工场去吧,以后就当个制刀匠。”此后这个中学生离开了校园,到父亲的工场里成了一名工人。可是他接连5天为制作一把柳叶刀忙得团团转,父亲一声不吭。第5天快过去了,父亲同样心平气和地问道:“怎么,干不了吧?”这个中学生一言不发。第二天清早他收拾好自己的课本,急匆匆地上学去了。这个学生就是狄德罗。

如果没有他父亲独特的教育方法,狄德罗就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而他父亲独特的教育方法也直接影响了狄德罗,使狄德罗成为一个杰出的教育理论家。“茅舍和其他私人住宅的数目跟宫廷的数目的对比,就如同一万跟一的对比一样,而依照这一点,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天才、才能和美德,出自茅舍里的要比出自宫廷里的多得难以计算。”他承认教育具有巨大的解放作用。他说:“教育使人发现自己的尊严,就是奴隶也能够很快地感觉到他不是生而为奴隶的。”初等教育应该是免费的义务教育。

狄德罗认为,学校应该向一切儿童广开大门,而不应该有任何等级的差别,初等学校应是强迫的、普及的和免费的。同时他强调,在各类学校中都要加强数学课的教学,同时增设自然、物理、化学等科目。也许正是由于对教育的重视,才促使狄德里如此精心地打造一本《百科全书》。令编纂者始料不及的是,这本书的力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参加《百科全书》编写的人士被称为百科全书派。而《百科全书》出版的意义也超出了单纯的学术范围,《百科全书》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百科全书派就其政治倾向而言,比较保守,接近自由派贵族,主张开明君主制。可是他们的行动,却表明了他们是否定旧制度的宣传者,是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百科全书》的出版,为法兰西民族建造了一座精神文明的纪念碑。

就好像同为哲学家的本雅明所说的那样:“在梦里,我看见一片荒凉的地带。那是魏玛的集市广场。那里正在进行挖掘。我也在沙土中挖。突然,一个教堂的尖塔显露出来。”狄德罗用尽一生,也是为了挖掘这样的一个塔尖。

麻辣说史

如果所上帝在法国前期的启蒙思想家那里还遮遮掩掩,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外,到了百科全书派这里,上帝就再也没有可以容身的地方了。狄德罗和他的百科全书派的朋友们成了彻底的无神论者,他们坚信人类的理性可以解释世界万物,这也是编著《百科全书》的由来。百科全书派提升了人的地位,他不在是蜷缩在上帝脚下亦步亦趋的信徒,而是可以凭借自身的自由与理性来规范世界,发展世界。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再也不需要上帝的指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