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2325300000017

第17章 声音鉴评析(3)

《汉书·儒林传·申公传》于是皇上让使者在车上装上了布帛宝玉,用蒲草包裹住车轮子,赶着四匹马驾的车去迎接申公,他的两个弟子赵绾王臧坐着轻便的驿车跟随。接回后,申公去参见皇上,皇上向他询问治理国家的事情。申公这时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他回答说把国家治理好不在于说得多,而是在于多做实事。”这时皇上正喜好文章辞赋一类事,听了申公的回答,沉默了起来。但既然巳把申公召来了,便任命他为中大夫,安排在鲁邸居住,商议政教之事。太皇窦太后喜欢老子的理论,不喜欢儒术,她寻找到赵绾、王臧的过错责备皇上说这是想重新做新垣平啊!”皇上因此废掉了政教之事,撤了赵绾王臧的官职,他们全都自杀了;申公也因病免官回家,几年后便死了。

古语说:“人性有别论辨有道,一样米养百样人”,世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人物也是如此。从性格上去分类,或是从专长上去分类,彼此的质性都不可能相同,必有差别。因为质性不同,所以在谈话与辩论时,必定会发生种种的偏差,疏失与障碍。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偏差,分析其中的道理,即可以用来认识人。

刘邵认为天下有四理,明识四理的人分为四家:道理家、事理家、义理家。情理家。由于不明于理而会产生“情有九失”、“流有七似”、“说有三失”、“难有六构”

等在人物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困难,由此而总结出通天下之理的八种能力。八能之通”。

话要说得妥当,事情要处理得宜,就必须讲求一个“理”字。可是我们把一件事放在众人面前讨论,很难获得一致的看法。甚至有许多观点完全对立,针锋相对,互不退让,导致不欢而散。原来的讨论会到最后变成辩论会,甚至发生观点战,这种事现在从地方到中央都存在。

为什么会演变成这种情况呢?主要因为人多、道理多之故。人一多,彼此材质不同,所持的观点就会不一样,甚至对立,所以说“人才异则情诡”;至于道理多,你认为你有理,他认为他有理,如此就很难沟通了,所以说理多品则难通”。

彼此无法沟通,互不接受对立的观点,那么要讲求意见上的统一就相当困难了。

在本节中讨论了以下几个主题:四部之理和四家之明从自然人事的通常道理出发,认为明智之人须个人心性与常理相合。所谓“四理”,即“道之理”、“事之理”、“义之理”、“情之理”。四者乃天地自然、社会人事的基本原理,人的素质合于这些道理,才能有成,所谓“质于理合,合而有明,明足见理,理足成家”。质理相应,便有“道理之家”,“事理之家”,“义礼之家”,“情理之家”,亦即四家之明。

道理指的是天地间自然之理。《周易·下经》云:“盖日以中为盛,日中则必员。月以盈为盛,月盈则必食,何也?天地造化之理,其盈虚每因时以消息。”此句主要意思是太阳过中午就偏西(昃),月亮满之后就会缺(食),这均属道理。

事理指的是政治社会之理。刘注:“以法理人,务在宪制。”法制是一种上层建筑,这就有别于自然之理。

义理指的是礼乐教化之理。刘晒注以理教人,进止得宜。”礼教之理与法制之理、自然之理也不同。

情理指的是世事人情关系。一个人受外界影响,心有所欲,耳目为之而发动,形诸言语,那就是情理。

一般说来,哲学家讲“道理”,政治家讲“事理”,教育家讲‘义理”,企业家讲“情理”。这四个理彼此意义不同,也没有相同之处。因此,当我们与别人讨论或沟通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对方是属于哪一种“理”,如此才能顺利地进行沟通,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四家之明和四部之理相对应,分别是道理之家、事理之家、义理之家、情理之家。

由于人质性的差别;才会产生四理的不同,而人要体悟四理,必须由心智之明在外部加以显现。心智之明的显现就是质性的表现,所以四理与质性相互配有心智就产生相应的道理,随即就有相应的家。

道理之家,质性平淡,心灵性巧,思维细腻,因而最与自然沟通,天地合一。

事理之家,质性机敏,足智多谋,行动敏捷,能够迅速处理烦难之事。

义理之家,质性和平,温顺、儒雅,在伦理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善于分析礼教之得失。

情理之家,质性机敏,对世间人情事故了解透彻,能够适应各种情况之变化。

上述四家乃人物上之四大类型,也是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具体之理。他们所信的理不同,如果一味以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就会在标准上有较大差异,同时讨论一件事,就会产生辩论。但如果注意各家之间相互沟通,互相切磋,互补不足之处,再经公开讨论,各个都做出一点让步,还是能取得共识。

前面所说的四家由于各据其理,产生辩论,同时也各持己见,产生了九种偏狭性情,即因“以性犯明”。由于人的性情各有所偏,干扰道理之明,于是便出现九种偏失。《体别》是以中庸为标准将人才分为十二种,并指出其得失,及。其原因在于拘抗失度。这一章节则从人的才性与常理的关系说明才性的九种所偏。九偏存在的原因在于“各从其心之所可以为理”。

老子说内视为明”。明,就是心智之明,为一个人内心之写照,内心质纯才会心智明。心智明相应的理才会明。由于四家都应用自己的观点去论述人或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人才的标准各说各话,无法统一。九偏之情就是介绍九种性格,论人的特点与过失,现分述如下:

(1)刚略之人,比较粗枝大叶,不能疏理细微,其优点是处理大事弘大、广博、志向远大;缺点是处理小事则放纵而疏狂。

(2)抗厉之人,用意猛奋,不能回旋商量,其优点是原则性强,遵守法令而公正无私;缺点是变通少,使事情难以进展。

(3)坚劲之人,用意端确,以讦为直,喜好玫击别人的短处,其优点是论理,言语锋利,往往能压倒对方;其缺点是专挑别人的毛病,丧失众人的基础。

(4)辩急之人,一般性情较急躁,废话多,语言尖锐。其优点是处理人事能追根究底而有精辟的见解;其缺点是往往只从大处着想而忽略了细小的重大原则的事。

(5)浮沉之人,过于表面化,喜欢东拉西扯缺乏深思,其优点是闲聊时显得博学多才;其缺点是谈论正事时,虽能讲得头头是道,但没有可取之处。

(6)浅解之人,用意浮浅,凡事不能深思熟虑,其优点是听到一些精采的言论,就很快地加以模拟应用,明而愉悦;其缺点是对该言论须进一步深人研究时,却又嫌麻烦而不去做。

(7)宽恕之人,反应缓慢,其思考的速度非常缓慢,其优点是论仁义之时,显得详细弘大又有规范;其缺点是论及实务操作时,由于迟缓而跟不上步伐(8)温柔之人,用意温润。不在美好与强毅上尽心尽力,其优点是为人处事上讲求和平顺畅;其缺点是遭遇难题之时,就会显出他的软弱的一面,往往用逃避的方法加以解决。

(9)好奇之人,用意奇特,其性格易接受新事物,其优点是精于谋略,不受礼法约束;其缺点是依清道而论,因不了解新事物形成浮夸习气。

以上九种人,都由于心智不同造成偏才,他们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真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与九偏之情相关,由于性情不纯一,不通畅,其流别便有七种似是而非的表现,比如曲意视合,不知为知,看似解悟,其实不然等等。这也是大众经常被他们所迷惑的七种似是而非之人。倘若质性不精纯,如前面所讲的会产生九偏三情,但在另一方面显现于谈话之际,则似是而非,会产生七似之流。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1)有人口齿伶俐,滔滔不绝,很能制造气氛哗众取宠,表面看来似乎能言善辩,但实际观察其脑子的知识,乃一肚子草包,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目前社会有很多这一类的演说家,我们要小心上他们的当。

(2)肚里有些才华,但明明是学教育,却在政治、外交、法律、军事各种问题都讲得头头是道,表面上看来似乎博学多能,其实样样通就意味着样样都不精。这类人以御用学者居多,这是似若博意者。

(3)有人水平较低,根本听不懂对方的言论,却故意用点头等动作迎合对方,装出听懂的样子。在有权有势的人身旁常出现这一类拍马屁的人。这是似若赞解者。

(4)有人学问太差,遇到问题不敢表明自己的态度。于是等别人全都发表完之后,再跟随赞同附和,应用他人的某些言语胡讲一通。许多不学无术的学者即属此类。这是似能听断者。

(5)有人无能力回答问题,遇到别人质问之时,故意假装很精妙高深的样子,避而不答,其实是一窍不通。有些官员遇到民众质问时,常认为不屑一答,加以回避,其实是不懂,故意顾左右而言他即属此类。这是似若有余有实不知者。

(6)有人一听别人的言论就感到非常佩服,其实似懂非懂,就是不懂。是似悦而不怿者。

(7)有人江郎人物,道理上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可仍然牵强附会,不肯服输,一味地强词夺理。此种理不直气不壮的人,在讨论场上处处可见。这是似理不可屈者。

在此呈述一下论辩过程中存在的失误以及辩论技能。

(1)辞胜者在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以理来胜人,和以言辞来胜人的两种胜人方法。以理胜人,虽言语不准确,但根据充分,黑白分明,就连细微处也解释得很清楚,于是理直气壮,使人口服心服;以言辞胜人者,是用诡辩的手段在言辞上获胜,他掩盖事情的正确一面。于是“求异则正失”,辞巧而不可屈,使人口服而心不服。

(2)不善辩论者一般说来,九偏之人辩论之时,不外乎有三种状况:一种持相同意见;一种持相反意见;一种则是既不相同亦不相反。持相同意见的人,彼此通晓对方的意见,就像水流于河水;持相反意见者,彼此对抗,水火不容;既不相同又不相反者,意见模棱两可,故意显得宽宏开阔。

善于辩论的人,当他发现对方听不进去或无法说服对方时,就会立刻停止自己的说话,他会揣摩对方的心态,采用迂回战术,先说对方爱听的话,取得对方赞同之后,再逐渐把对方引到自己要讲的内容中去。推销家常用“是的……但是”或“唱对方爱听的歌”的手法,在现代商品经济时代,这种技巧很实用。

不善于辩论的人,与别人辩论之时,不是坚持相反的意见,就是说一些模棱两可、不着边际的话,这样做无非是想让对方进人自己的意图,其实适得其反。

(3)不善喻者善于晓喻的人,言少而事明,所以他用简单扼要几句话就能说明繁杂的事情;不善于晓喻的人,洋洋洒洒了一大堆,却连一件事也没说清楚,这种人自己不知所云,别人更是听不懂了。

要解决辩论的缺失,就必须具备“八通之能”。所谓“八通之能”,即“聪能听序”,“思能造端”,“明能见机”,“辞能辨意”,“捷能摄失”,“守能待攻”,“攻能夺守”,“夺能易予”。兼有这八种才能,便能“通于天下之理。通于天下之理,则能通人矣。”不能兼通八者,只有一能的话,便是偏才。与此相应的偏才,也有八种:名物之才,构架之才,达识之才,赡给之才权捷之才持论之才推彻之才,贸说之才。八能皆通的则是兼才之人。此八能就是解诘洁问驳辩之种种缺的八种技能。

善于辩论的人,懂得适可而止,得理让人,绝不会得理不饶人。这种人才算精妙高明啊!

他们能聪、能思、能明、能辞、能捷、能守、能攻、能夺,兼具有上述的八能能通天下之理,通天下之理之后,才能识人。倘若不能兼有八能,只具备一能那就是偏才的人。

谈话,辩论在求理,而人之通理受才性所决定,才既殊途,理亦异趣,因此正确的辩论者应具备下列八种技能:

(1)耳朵能听懂对方的意思。登高能赋,听声音即能判断状况,这是名物之才。

(2)思想能创制新理论。天马行空,无中生有,创作思维不欠缺,这是构架之才。

(3)眼睛能看出未来的机会。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预测未来的趋势与机会,这是达识之才。

(4)言辞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口齿清淅,能言善道,靠三寸不烂之舌,能拒千军万马,这是赡给之才。

(5)行动能纠正自己的过失。改正自己的缺点,反败为胜,这是权捷之才。

(6)防守能抵挡对方的进攻。善于防守,滴水不漏,这是持论之才。

(7)迸攻能打破对方的防守,把进攻作为自己最好的防守,这是推彻之才。

(8)找出对方矛盾而攻击,便对方观点自相矛盾,最后投降,这是贸说之才言语为心灵的表现,因此从谈话与辩论之技巧,可以看出各种不同才能之人。

刘邵接着述说通才之人辩论的十项技能,及所必须遵循的一些心理原则并作为本章之总结。

通才之人与通才之人讲话与辩论之时,因为彼此均兼具八能,所以心灵神通,简单几句话,就能沟通;通才之人与无才之辈谈话与辩论时,则须耐下性子,察言观色,慢慢引导,才能沟通。其沟通的十个要领(亦即通才人的十个辩论技能)如下:

(1)自己虽然聪明绝顶,成竹在胸,仍常准备退后,决不卖弄自己的才华;(2)好话说出口,通理就停止。对方说错了,不必紧迫盯人,咬住不放;(3)一方面让对方畅所欲言;另一方面帮助对方多发挥其才能;(4)谈话辩论,仁义第一,不借题嘲讽对方的短处,也不借机炫耀自己的长处(5)与人交谈,在取得对方的信赖之后才可讲出对方的不足之处,否则交浅而言深,对方都以为你在诽镑他而不接受;(6)不以声丑,弃其善曲;不以人愚,废其嘉言。对方再笨,总有其聪明的地方,应参考其优点,而不能全盘否定;(7)诘问驳辩,或守或攻,或进或退,不论时机的掌握,或是思考下判断,都极为恰当;(8)顺对方的心气,当对方气盛的时候要回避;当对方气竭时是攻击的最佳时机;(9)辩论之时,要使对方口服心服不是易事,在道理上如果巳经获理,不可盛气凌人,得寸进尺;(10)谈话辩论要心平气和,不能只看对方的身份,不为求名而讲道理,辩论只是为了获得真理而巳。

具备上述十个要领,才够资格与人谈话辩论,处理繁杂的事物。在实际中多加锻炼,还是很容易掌握的。这些为人处世的经验之谈,予人甚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