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2325300000019

第19章 声音鉴附最(2)

公元219年,西蜀大将关羽北攻襄阳时,因兵力不足,多次求援于驻屯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的蜀将孟达,孟达按兵不动。关羽兵败被杀后,孟达怕刘备治罪,遂于延康元年(220年)便率兵投降了曹魏。司马懿看出其人言行不一,反复无常,曾多次劝谏魏文帝曹丕,对孟达不可重用。可惜,曹丕不听,却非常器重孟达,封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平阳亭候。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魏国合并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相当于今湖北南漳、保康。房县、竹山、竹溪和陕西安康等县),又封他为新城太守。然而,孟达对此并不满足,总在图谋自成大业。太和元年(227年),曹丕病逝,与盂达关系密切的桓阶和夏侯尚两位大臣也相继死去。新继位的魏明帝曹睿派司马懿领兵驻屯宛城(今河南南阳),以骠骑将军之职主管荆州、豫州(今河南中部、北部)的军事事务。于是,孟达疑惑起来,觉得司马懿是在监视他。诸葛亮得知这一情况后,乘机写信劝盂达起兵反魏,回归蜀汉,孟达同意了。但是,诸葛亮对孟达是很不放心的,却又深以其为患。为了弥补丢失荆州的重大损失,争取从侧翼牵制魏军兵力,配合蜀军北出祁山,取得上庸地区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诸葛亮决定用计促成孟达迅速起兵反魏。为此派了一名叫郭模的人向驻屯于魏兴(今陕西安康县西北)的魏军将领申仪诈降,故意将孟达要举兵反魏的消息透露给他。申仪早与孟达不和,得此情报,十分高兴,立即上报司马懿。孟达闻讯十分不安,想立即起兵,又拿不定主意,便寄书成都,与诸葛亮商量。

司马懿已经料定孟达必反无疑,得到申仪的报告后,判明了诸葛亮的意图,决定消灭孟达。为了充分做好准备,他双管齐下:一是设法破坏孟达与蜀汉的关系,挑拨离间,使其犹豫不决,延缓起事;二是调兵遣将,火速征讨。司马懿深恐孟达迅速起兵,便写信给孟达说:“昔日将军背弃了刘备,蜀汉上下无不切齿又痛恨于你。魏国对你一向十分信任,封高官,任要职,又委你图蜀大事。所以,诸葛亮早就想除掉你;苦于无计可施。如果将军真与蜀军相通,诸葛亮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消息泄露出来呢?显而易见,郭模的降魏及其所送的情报都是不可信的,完全是诸葛亮的离间之计,目的是想借魏军之手杀害将军。因此,将军不应当有任何疑虑。”盖达根本识别不出这是司马懿的缓兵之计,以为司马懿真的对他没有怀疑,觉得没有必要迅速起兵了。

再说诸葛亮见孟达仍然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情知不妙。又派人送信告诉孟达:不要轻信司马懿的任何言语,必须马上举兵反魏,迅速加固城防,准备迎击魏军的进攻。否则就会功败垂成,甚至丢掉脑袋。盂达这才最后下定了决心。同时,他又给诸葛亮回信道:“皖城和洛阳远距800里,上庸又远离宛城1200里。即使司马懿知我起兵,也必须奏报魏明帝,待批复圣旨到达宛城后,才能出兵。其间最少需要一个来月。到那时,我的城防和布置均已完成。上庸偏僻,地势险要,司马懿是不会亲自出马的,别的将领来则不足为虑。”孟达的大意给司马懿提供了奔袭的条件。

司马懿给孟达去信以后,立即调兵遣将,准备讨伐孟达。诸将领却认为,孟达是否与蜀汉勾结,最好再观察一下,不宜贸然出兵。司马懿解释道:“孟达是个反复无常、不讲信义的人,他举兵叛魏是必然的,只是目前还举棋不定。如不乘此良机迅速平定,就会后患无穷。”司马懿当机立断,先斩后奏,奔袭上庸。

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马懿亲自率领一只精兵从宛城出发,大军偃旗息鼓,昼夜兼程,沿途严密封锁消息,以每日150里的急行军速度,仅用8天时间,便兵逼上庸城下。东吴、西蜀急忙派兵,从两路奔走,援助孟达。司马懿亦分出两支人马,分别阻击东西两线的援军,使其无法接近大兵围困的上庸一带。

这时,孟达的城防布置刚刚开始,只好仓促组织抵抗。他写信给诸葛亮说:“我公开反魏刚刚8天,司马懿就巳兵临城下了,简直太神速了!”上庸城,三面环水,孟达在水军设置了一道木制的栅栏。司马懿遣军渡水,一举攻破木栅。直逼城前。接着又将全军分成8队,昼夜不停地轮番攻城。孟达军心动摇。魏军攻到第13天时,眼见城池就要攻破,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等人打开城门投降。魏军攻人城中,杀死了孟达,俘虏了一万余人,迅速结束了战斗,然后迅速撤离战场,班师归皖。

奔袭上庸是一个不大的战役,作战时间虽然不长,战斗过程也不复杂,但司马懿的指挥却是非常出色的。首先,他正确地分析了诸葛亮的意图,掌握了孟达的为人和品行,因而正确地判断了敌情及其发展趋势,成功地施行了缓兵之计;其次,他以极大的魄力机断行事,不顾个人风险,毅然决定打破先奏后斩的常规,做到了出敌意外;再次,他率军出兵后,以日行150里的速度,以八面同时攻城的方式,一鼓作气,不到半个月就结束了战役,把诸葛亮蓄谋已久的重大计划扼杀于摇篮之中,达到了速战速决的目的。当然,孟达起初优柔寡断,贻误战机,以后又盲目自信,麻痹轻敌,也给司马懿造成了可乘之机。这一战役,充分显示了司马懿杰出的军事指挥谋算能力。

魏明帝太和五年(231年),志在统一中原、复兴汉室的诸葛亮率大军北伐。蜀军进抵天水,围曹魏将军贾嗣、魏平于祁山。魏军的形势非常危急。魏明帝急调荆州都督司马懿西屯长安,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统辖车骑将军张部、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部抵御诸葛亮。

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谨慎行事,持重相抗。他断定,孤军深人的蜀军,必因军粮供应困难而急于求战。

于是,他命令全军在险要之地筑好营垒,据险固守,拒不出战。诸葛亮被迫以退兵诱敌,司马懿谨慎追赶,后来由于部将催逼,被迫派兵出战,结果被蜀军击退。后来,魏军吸取教训,听从司马懿的计策,坚守不战,蜀军终因粮草不济而被迫撤兵。

蜀军无功而返,魏军谋士杜袭、督军薛悌认为,明年麦熟,诸葛亮必然兴兵再犯,应抓紧冬季时间向陇右运粮。司马懿不以为然,他说:“诸葛亮再出祁山,不会举兵攻城,而会寻求野外作战。战场是在陇东,而不是在陇西。诸葛亮几出祁山都未能如意,就是因为粮草供应不足所致。此次归去必然大量积存谷物。依我看,不足三年他是不会举兵来犯的。”事实证明,司马懿的预见是十分准确的。诸葛亮果然在三年后复出,于青龙二年(234年)才大举兴兵。其攻击的地点果然在陇东,采取的作战方式主要是野外作战。

这一次,诸葛亮经过充分准备,率10万大军出斜谷,入眉城,扎营于渭水南原。魏明帝甚为担忧,又增派征蜀护军秦朗率步骑2万人,归司马懿节度指挥。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水,背水为垒。并派将军周当屯阳遂,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与蜀军对峙干积石。诸葛亮大军受阻,不得前进,只得退到五丈原。司马懿清楚,诸葛亮虽经三年准备,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10万大军的军需补给仍会十分困难。蜀国倾其国力进行伐魏战争,也很难经受起旷日持久地消耗。因此,诸葛亮还会像上次那样急于决战。于是,他严令部属,坚守营寨,不许出战。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对“持重”战略认识得更加清楚,他要以逸待劳,拖垮蜀军。

诸葛亮没有办法,于是决定屯田养兵准备进行长期的战争。双方相持数月,毫无动静。诸葛亮无可奈何,便决定采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妇女的衣饰,意在羞辱司马懿,从而激怒他,使其出战。魏军将士知主帅受辱,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出战。司马懿冷冷一笑,故作震怒说待我奏请圣上,不日与蜀军决战!”魏军将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魏明帝看完司马懿的奏章,心领神会,断然拒绝出战,并派大臣辛毗为军师,手持符节,前往魏营加以压制。此后,每逢蜀军前来挑战,司马懿便假意要出战,辛毗便手持符节立于军门加以阻止。蜀将姜维闻之,忧心忡忡地对诸葛亮说:“辛毗持符节立于军门,魏军看来是不会出战了。”诸葛亮叹道:“司马懿本来就无心应战,之所以一再请战,不过是向其属下显示军威而已。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假如他真心出战,又何必要千里迢迢向魏明帝请战呢?”

一日,诸葛亮派使者去魏营挑战,司马懿非常客气地接待了使者。席间,司马懿与使者闲聊,漫不经心地问道诸葛公近来起居如何?一天能吃多少饭?”使者不知何意,如实答道:“仅吃三四升米。’同马懿又问起诸葛亮日常处理政事的情况,使者毫无警觉,怀着钦敬的心清答道诸葛公夙兴夜寐,凡20板以上的处罚,他都要亲自审阅。”了解到这些情况,司马懿心中暗喜。

送走使者,他对身边的将佐们说进食不多而事繁不息,人岂能堪。诸葛亮岂能久在人世也?不久将死。”

一天,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来信问军事进展情况,他复信道诸葛亮虽率军10万,但巳落人我的圈套。

大破蜀军,指日可待。”此时的司马懿对自己避而不战的策略十分自得,更加有信心了。不久,在他与蜀军避战对峙百余日后,诸葛亮因操劳过度,忧烦至极,病死于五丈原。蜀军只好退兵,北伐中原再度失败。

司马懿老谋深算,以守为攻,终于成功地阻止了蜀军的进攻。从表面上看,司马懿是非常被动的,实质上,他是非常高明的。他知道诸葛亮治军有方,但是,蜀军远道而来,粮草运输非常困难,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于是,他就抓住蜀军这一致命弱点,坚守不战,用时间慢慢地将蜀军拖垮,使得足智多谋、指挥卓越的诸葛亮也徒唤奈何,含恨而逝。由于阻击蜀军有功,青龙三年(235年),司马懿被提升为太尉,成为主管曹魏全国军事的统帅。

景初元年(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字文懿)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定都襄平(今辽宁辽阳市),改纪年为绍汉元年,下设文武百官,与曹魏抗衡。同时派大将军卑衍、杨祥领兵数万,依托辽河的有利地势,坚营高垒,准备防御魏军的进攻。

第二年正月,魏明帝曹睿将司马懿从长安召回洛阳,商量如何平叛。司马懿主动提出,只率4万人马前去讨平叛乱。曹窨担心兵少路远,难以取胜。司马懿说:“兵不在多,只要善于计谋,就能出奇制胜。”曹窨一听,非常高兴。但仍有些担心,便进一步问道你估计我军出动后,公孙渊会采取什么对策呢?”司马懿答道:

“放弃襄平,主动转移是上策;防守辽河,阻击我军,是中策;坚守襄平,就要当俘虏了。我判定,公孙渊绝对不会弃城退走,他估计我们孤军深人,不能坚持长期作战,必然要依托辽河的天然屏障阻击我军,这是次等、下等的计策呀,岂有不败之理!”“那么,你估计这次远征辽东,往返需要多长时间呢?”曹窨又问。司马懿胸有成竹地说道:“前去需要100天,回来需要100天,作战需要100天,休整需要60天,一年时间足够用了。”曹睿见司马懿对如何作战的方案了然于心,非常满意,便派司马懿率军4万前往辽东平定叛乱。

公孙渊得知司马懿将要亲自率兵前来,很是害怕,立即遣使向孙权求救,表示愿意臣服于东吴。孙权同意出兵伐魏,声援辽东,但同时写信给公孙渊说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敌,深为弟忧之。”

景初二年(238年)三月,司马懿率领步骑4万,从洛阳出发,魏明帝亲自送出西明门,并命令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儿子司马师送过温县,并令郡守等地方官吏沿途拜见。司马懿率军经孤竹,越褐石,逼近辽水。这一年,司马懿已经59岁了,比当年曹操远征乌桓时还大7岁。他老当益壮,满怀胜利的信心,领兵远征。六月,魏军到达辽河西岸。这时,卑衍、杨祚已在辽河东岸筑起了一道长达六七十里长的防线,修建了坚固的营寨。魏军到达后,卑衍采取坚守不战的办法,企图与魏军长期隔河对峙,想用时间拖垮魏军。

司马懿看罢地形,便命令一部分士兵大张旗鼓地向敌军的南翼猛攻。卑衍和杨柞见魏军攻势凶猛,惟恐南翼江防被破,急调精兵前去救援。这恰恰中了司马懿的声东击西之计。司马懿见燕军的精锐部队已急赴南翼,便立即亲率大军从燕营北部偷渡辽河。过河后,随即命令部队沉掉了渡河的船只,毁掉了浮桥,逼近燕营。并傍辽河构筑工事,摆出了一副持久作战的姿态。然而,司马懿并不发动进攻,却率领主力绕开敌营直奔襄平而去。众将不明白司马懿的意图,问道:“将军只围困而不进攻,又绕开敌营而走,太不能显示我军的威力了吧?”司马懿解释道:“敌军凭借坚固的营寨,企图疲惫以至拖垮我军,我们如果去攻打,岂不正中敌人下怀?兵法上说,攻其必救,就可迫敌出战。敌军主力集结在辽河一线,后方空虚,我军直指其老巢襄平,他们必然回兵救援。那时,我们不就可以乘机大量地消灭敌人了吗?”众将恍然大悟。

魏军一举突破辽河天险,并弃营不攻,直扑襄平。

卑衍、杨祚万分惊慌,生怕老巢空虚不保,立即率领全军回援襄平,企图堵截魏军。司马懿待燕军进到适当地点,命令奔赴襄平的兵马回师猛击,连续发动三次大规模的进攻,三战三捷。卑衍、杨祚率领残兵败将,慌忙逃回襄平城内。司马懿乘胜进军,兵临襄平城下。

这时,正值多雨的季节,襄平地区连降暴雨,加上辽河河水猛涨,淹没了两岸大片地方。襄平城四周,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水乡,有的地方水深达数尺。魏军急切不能合围,营帐全都泡在水中。有的官兵提出转移到高地扎营,司马懿传令道:“有敢言迁营者斩首!”

都督令史张静违反命令又要求迁营,果然被司马懿斩首示众。魏军被迫泡在水中,处境十万困难。公孙渊乘机命令城中的部队与老百姓出城放牧、打柴。有的将领见有机可乘,就要求消灭出城的敌军,司马懿不准。一个名叫陈挂的问他:“将军过去打上庸时,八路并进,日夜攻打,只用了6天,就攻破了城池,杀掉了孟达。现在我军远道而来,反而不急于攻打敌人,是何道理?”司马懿笑道:“那时,孟达兵少粮多,可供一年,我军人数4倍于敌而粮食不够一月,以一月图一年,怎么能不速战速决呢?以4人攻打1人,则是可以速战速决的,所以不计死伤,猛攻上庸,实质上是与他竞争粮食。现在情况不同了,敌众我寡,敌饥我饱,又逢大雨,难以速战速决。此次出兵辽东,不怕燕军坚守,就怕燕军跑掉。目前,我军虽少,但粮草充足;燕军虽多,但粮草将尽。如果消灭出城放牧、打柴的燕兵,抢走他们的牛马,在我军没有完成合围的情况下,不就等于迫使燕军拼死逃跑吗?公孙渊依仗人数众多和雨天大水给我军带来的困难,继续坚持,不肯认输。我们何不将计就计,主动示弱于敌,让他们安心。等到雨停、水退、敌军粮尽之时,再发动攻势,不比现在捡点小便宜强得多吗?用兵的决窍在于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变化啊!”众将听罢,莫不钦佩司马懿的才智。于是,司马懿率领部队,一面继续合围襄平,一面暗中赶做大批楼车、钩梯,待机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