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2325300000020

第20章 声音鉴附最(3)

不久,雨停了,辽河之水亦渐渐退去,魏军也完成了对襄平的包围。接着,司马懿抓住燕军粮草基本断绝之机,对襄平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司马懿指挥魏军将士筑起土山,登高俯射城中,其箭如雨,昼夜不息。

又在城下挖地道,以求伏兵人城,上下结合,还配以楼车、钩梯,轮番进攻。时过不久,公孙渊支持不住,遣使出城求和,要求魏军先撤出包围,然后他自缚请罪。

这种缓兵之计,哪里能骗得过司马懿?司马懿毫不犹豫地加以拒绝,并将来使斩首。公孙渊忙又派卫演到魏营,请求允许他送儿子当人质,以图解围。司马懿让卫演捎话给公孙渊既敢对阵,或战或守或走,三者都不能,就应降应死,岂有求和之理。不必送子当人质!”公孙渊无奈,只好硬着头皮死命抵抗。但是,他的士兵早巳饥疲不堪,军心早已瓦解,大将军杨柞首先开城投降。司马懿挥军人城,一举击毙燕军7000余人。

公孙渊无路可走,便率军从南面突围,企图杀开一条血路逃生,结果被魏军杀死于乱军之中,余部全部投降。

襄平城被攻占以后,所谓燕王朝的其他几个郡都望风而降。平叛作战果然只用了3个多月。第二年春,司马懿按照原定的一年计划,如期班师回朝。

平定辽东之战,制止了公孙渊的分裂割据,维护了已经形成的统一局面。足智多谋的司马懿以其卓越的指挥才能,创造了一个孤军远征、以少胜多的杰出战例。

公元239年正月,司马懿讨平辽东回到洛阳不久,魏明帝曹窨病死。魏明帝临死前,拉着司马懿的手,将8岁的太子曹芳托付于他。命太子上前抱着他的脖子。司马懿顿首流涕,受遗命与大将军曹爽共辅幼主。

太子曹芳继帝以后,司马懿升为侍中录尚书事。

与曹爽各统3000兵马,共同执掌朝政。起初,曹爽因司马懿德高望重,对他恭敬有加,不敢专断独行。后来丁谧等人劝道:“太尉有大志而甚得人心,不可推诚信任。”曹爽遂对司马懿猜疑提防。在丁谧的谋划下,曹爽于景初三年(239年)二月使魏少帝下诏,提升司马懿为太傅,表面是提升了司马懿,实际上削夺了司马懿的兵权。而且朝中奏事也得先经曹爽。曹爽还把自己的弟弟曹羲、曹训、曹彦等分别提升为中领军、武卫将军、散骑常侍。为了提高威望,建立功名,曹爽不顾司马懿的反对,于正始五年(244年)二月强行伐蜀,结果劳民伤财,无功而返。

曹爽专权,司马懿失权,两个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在不利的情势下,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采取以退为守的策略,运用韬晦之计,收敛锋芒,藏形隐迹,告病居家,不问朝政。

正始八年(247)年四月,曹爽的野心日益膨胀,竟将太后迁人永宁宫,进一步独专朝政。并与其党羽密谋,企图夺取皇位。但是,他最为忧虑的仍是司马?

一天,曹爽借心腹李胜调往荆州之机,让他以向司马懿辞行为由,前去观察这个称病居家、不问朝政的太傅。当李胜来访时,司马懿立刻猜出了他的来意,于是决定将计就计,迷惑对方。

李胜来到司马懿的卧室,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在两个侍女的服侍下喝粥,粥竟撒满了前胸。李胜说:

“听说太傅旧病复发,没想到竟病得如此严重。我此次蒙皇上恩典,将赴本州(李胜是荆州人,所以称本州)任刺史,今特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故作气喘吁吁状,说:“您去并州,并州靠近胡人,可要好好防范。我年老病重,死在旦夕,恐怕我们今后不能相见了。我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请您日后多加关照。”李胜纠正道:“我是回本州,不是去并州。”司马懿问:“您不是去并州吗?”李胜又重复一遍:

“我是回本州,回荆州。”司马懿装作才明白的样子,说:

“我年老糊涂,没有听懂您的话。您调回荆州,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李胜回去后,将其在司马懿处的所见所闻详细地告知曹爽,并说司马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形神已离,不必再对他有何顾虑了。”

曹爽最忌怕的对手就是司马懿,听完李胜的这番话,他认为把持朝政、为所欲为的最后障碍不存在了,于是更加肆无忌惮了。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丧失警惕、思想麻痹的曹爽兄弟,陪同小皇帝曹芳拜谒高平陵,轻易离开了京城。装病蛰居而暗中准备的司马懿立即抓住时机,发动了政变。他上奏永宁太后废免曹爽兄弟,夺了他们的兵权。然后,亲率太尉蒋济等兵屯于洛水浮桥,切断曹爽的归路。并派人给魏帝送去罢免曹爽的奏章。他还指洛水为誓,保证曹爽等人仅予免官,决不加害。曹爽的谋士桓范力劝曹爽速保皇帝到许城,下召调兵,镇压司马懿的反叛。愚不可及、贪生怕死的曹爽此时早没了主意,索性把刀往地下一扔,投降了。然而,这一次曹爽又上当了。曹爽等人回到京都不久,司马懿便以“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戚权”的罪名,将曹爽兄弟及其党羽全部处死,并夷灭三族。

嘉平三年(251年)八月,司马懿在讨伐政敌王陵凯旋归京后,病死于洛阳,终年72岁。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如果说,南擒孟达、西拒诸葛、东平公孙等战例,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那么,他多次装病,韬光养晦,奇诛曹爽,则显示了他政治斗争的韬略。对此,唐太宗李世民评价说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司马懿不愧是三国时期杰出的谋略家。

岳飞字鹏举,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二月十五日出生。据说岳飞出世那天,他那响亮的啼声惊醒一只停在他家茅屋上的大鸟张起双翼,在天空中飞鸣起来。父亲岳和便替儿子取名叫“飞”,别号“鹏举”。希望儿子将来前程万里,远举高飞。

岳飞出世还没满月,就遇到黄河决口,淘淘洪水淹没了整个汤阴县。岳飞一家随乡亲惊惶奔逃。这时岳和又走散了,在大水就要吞没岳飞母子时,岳飞的母亲姚氏急中生智,连忙抱着岳飞跳进一口大瓦缸里,顺水漂到岸边,才给人们救起,一家人又得团骤。

岳飞家境贫穷,自幼便帮父母干些农活。虽然上不起学,但他却很爱读书写字,母亲姚氏便在地上,用树枝教他写字,还经常给他讲古代英雄豪杰的故事。岳飞天资颖悟,少年时便有志气节操,性格朴实敦厚。他喜欢读《春秋左氏传》及孙、吴兵法,对用兵打仗有浓厚的兴趣。

成年后,父亲便把他送到一个有钱的人家韩府去当家丁。给人家看家护院要勇敢、有力,能对付强盗歹徒什么的。岳飞天生有神力,能拉300斤的硬弓,8石的强弩。11岁时,外祖父就带他到县里着名的刀枪手陈广处学枪法。后来又向本村武林高手周同学习射箭。周同老人见岳飞年少有志,勤奋刻苦,便把一辈子掌握的精湛武艺,全教给了岳飞,还把自己最心爱的一支劲弓送了岳飞,岳飞在他的精心指导下,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

这时北方的金国,不断地侵犯宋朝。金兵逼近对京时,宋徽宗吓得昏倒在地,苏醒过来以后,连皇帝都不敢当了。公元1125年十二月退位,称“太上皇”。他的儿子赵桓继位,是为宋钦宗。钦宗和他父亲一样,也是个昏庸懦弱的软蛋。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太宗又出动大军南下,十一月便逼近开封。京城无赖郭京声言他会神术“六甲法”,只要挑选七千七百七十七人,经过咒语训练后,便刀枪不人即可捉拿金兵两路元帅,消灭金军一个不剩。兵部尚书孙傅立刻推荐给钦宗,钦宗对郭京封官赏银。郭京坐在对京城楼上,装腔作势。他命城上的守军全部撤退,妄称凡人偷看一眼,他的神术就失灵了。郭京在实在混不下去的情况下,便携带金银财宝溜出城门,向南逃得无影无踪。金军不费一兵一卒,便开进汴京。

宋钦亲带领大臣,赶到金军元帅大营送上降表,向金国称臣。还派出大批官员,三番五次地向富豪之家大肆搜刮金银财宝,以讨好金军。至于朝廷府库就不用他操心了。因为金军进城就查封了。宋钦宗靠送白银黄金和劳军的美女,仅维持了两个多月的帝王生活,第二年春天,就被扣压起来。金太宗下令,把徽宗、钦宗、太后、皇后、妃子、公主,甚至驸马和宦官,以及各种工匠等3000多人,全部押送到金国当奴隶。一队队的牛车、马车载着金1000万锭、银2000万锭、绢100万匹,其他财宝、文物图书不尽其数,洋洋自得地回国。

北宋王朝就这样被金国灭亡了。

这次野蛮的颠覆和掠夺发生在北宋靖康年间,所以历史上称之为“靖康之耻”。

金军在退走以前,曾在宋朝当过宰相的投降派头目张邦昌做了傀儡皇帝,国号楚。可是张邦昌只过了36天的皇帝瘾,就被赶下台了。

公元1127年五月初一,康王赵构在文武百官的拥立下,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做了皇帝,改年号为建炎,是为宋高宗。他重建的宋朝,历史上叫南宋。

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开封沦陷之前,他的哥哥宋钦宗封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让他出汴京集结“勤王”兵力,他才逃脱了当俘虏的灾难。

岳飞早在公元1122年宋朝“联金抗辽”之际,便被真定府路安抚使刘韦以“敢战士”招募入伍。不久,其父病故,岳飞回家奔丧,离开了部队。在国家又遭受危难之际,20岁的岳飞,决心从军抗金。年迈多病的岳母深明大义,支持岳飞从戎报国。一天晚上,他让儿子把衣服脱下来,岳飞跪在母亲的面前,在灯光下,岳母用针在他的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字,岳飞忍痛接受母亲的期望和勉励。

岳飞在相州投身于康王麾下。开封一天比一天的危急,岳飞眼看着康王虽树起抗金的旗帜,召兵买马,却畏敌如虎,不敢进军北上迎敌,而是尽量避开金兵的锋芒,躲得越远越好。岳飞眼巴巴地看着开封失守,非常愤激,但又敢怒不敢言。

高宗继位后,起用抗战派李纲做宰相;任命投降派黄潜善任中书侍郎,掌朝政大权;任命汪伯彦担任同知枢密院事,执掌军权。宋高宗同徽、钦二宗一样是软骨头。他不但不敢把都城迁回汴京,甚至连应天府也不敢久留。立朝后,在黄、汪二奸臣的怂恿下,就逃到繁华的扬州,把扬州做了临时首都,日日夜夜饮酒作乐,过着荒淫的生活。宰相李纲决心收复失地,多次上书宋高宗要巡视部队,鼓舞士气;要向北迁都,组织、支持地方的抗金义军;要启用能人,疏远奸邪……这些建议高宗听得不耐烦。黄、汪二人乘机离间,他们说李纲名气大,要压过皇帝了,是个最危险的人物;金国最不喜欢李纲,有他在,金兵早晚还会打过来。于是宋高宗仅在立朝75天,就把忠心耿耿的李纲罢免了。

岳飞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愤怒了。毅然向高宗呈上一份长达数千言的奏章。指责黄潜善、汪伯彦这些人送皇上的车驾一天天向南,这些弄权误国的奸臣不能维系中原百姓的信仰。……黄、汪二人看到岳飞的奏章,恼羞成怒,在高宗面前进献谗言,告岳飞干涉国事。说他现在这么小的一个官就敢上书言事。将来难免会造反。高宗从其言,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罪,罢免官职,令其回乡。

岳飞被夺官归田后,金兵又一次大举南犯。岳飞在家乡再也呆不住了。

当时,河北招抚使张所正在招募天下的英雄豪杰。岳飞认为张所是个忠心报国的良将,便前去投奔。张所也早就听说岳飞治军有方,打过许多胜仗。两人一见,果然很投机。张所问岳飞听说你打仗勇猛,你一人到底能对付多少金兵?”岳飞答道:“战争的胜负不能光凭将领勇猛不怕死,用兵之道首要还是制定计谋。”张所深以为然,他感到岳飞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奇才,立即派他任中军统领,跟随都统王彦,带7000精兵渡过黄河去攻打卫州的新乡等地。王彦贪生怕死。不敢正面迎击金军。岳飞只好亲率一军猛冲敌阵,金兵招架不住,被杀得人仰马翻,连金军的大旗也被岳飞夺得。他冲锋陷阵,锐不可当。宋军将土见岳飞如此威风,个个英勇无畏,战斗中活捉了金军千户阿里孛。新乡又小回到宋朝掌管之中了。

岳飞作为一个偏将,在新乡战斗中发挥了主将的作用,确实立下了大功,这一点王彦虽然心里明白,但却嫉妒不已。对岳飞不配合不支持。但岳飞仍又打了几次胜仗,把敌将黑风大王刺于马下,活捉金兵统帅拓拔技耶马等,缴获了无数的战利品。至此,金兵就给岳飞打怕了,都称岳飞为“岳爷爷”。望到“岳”字战旗,就魂飞魄散。

对岳飞有知遇之恩的张所,后来被主和派罗织罪名罢官免职。河北招抚使之职由王彦继任。岳飞本来对罢免张所就很不平,心胸狭窄的王彦又当上小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他就更加气愤。于是,带领自己的人马重去投奔宗泽。

当年,岳飞应募参加赵构的军队后,有一段时间曾在副元帅宗泽的领导小下,参加过解救汴京的战斗,立下不少的战功。宗泽十分赏识岳飞。有一次,他对岳飞说论勇、论智、论才,你都比得上古之良将。但你只会野战这是不够的。”说着宗泽把一些绘制好的阵图递给岳飞。岳飞感激老前辈对自己的培养和厚爱,但却不赞成老帅的意见。他说:“古今时势不同,每个战场的地形。险易也有区别,怎么能按照固定的阵图用兵呢?”宗泽反问道依你之见,古人的兵书、阵法就都没用了吗?”岳飞又答道先布阵而后作战,这是用兵的常法,但形势常有变化,布阵就不能拘泥阵图。所谓运用之妙,全系一心,这就要看指挥员能否审时度势,以变制变了。”宗泽听了岳飞的论兵之道,觉得耳目一新。因为北宋期间的将帅出征,都是按照皇帝亲自颁发的阵图去布阵作战,把将领们束缚住了,宗泽也自然深受影响。所以,听了岳飞的议论后,觉得他的军事思想是很了不起的。

高宗继位后,经李纲的推荐任命宗泽担任东京留守兼开封知府。岳飞此次投奔帐下,宗泽十分高兴,遂任命岳飞做他的留守司统领。不久,又升任他做都统领。岳飞协助宗泽安定汴京,招募壮士,训练部队。在城外设立了24个据点,保卫京城,沿着黄河修建堡寨,称为连珠寨,形成巩固的防线。宗泽一连20多次上书,请求高宗回师汴京,高宗置之不理,沉迷偏安于一隅。宗泽忧愤成疾,背生疔疮,整天诵吟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诗句抒发自己的郁闷心情。建炎四年(1130年),70岁的老将宗泽含恨而死。死前连喊过河!过河!过河!”

宗泽死后,朝廷命杜充接任开封留守。杜充是一个贪生怕死的无能之辈。金国得知宗泽已死,便派骁将黏罕率50万大军侵犯汴京。杜充根本无心留守,便以南下“勤王”之名,率部退到建康。金军轻而易举地开进对京。

昏庸的高宗又将留守建康的重任交给了擅离开封的杜充。杜充在建康整天吃喝玩乐,不问兵事。金军统帅兀术率兵从马家渡越过长江天险时,他根本没有设防。他怕金兵破城后怒杀了自己,索性出城投降,保全活命。

岳飞在主帅弃城,军心涣散的形势下,无力据守,为了保存实力,只得撤离建康城,转移至淮南、广德一带。他在这一带六次袭击金军,六战皆捷。俘虏金兵数千人,生擒金兵猛将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