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战役秘闻(世界军事之旅)
2336600000020

第20章 年羹尧缘何被赐死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汉军镶黄旗人。其父年遐龄官至工部侍郎、湖北巡抚,其兄年希尧亦曾任工部侍郎,其妹是胤稹的侧福晋,雍正即位后封为贵妃。年的妻子是宗室辅国公苏燕之女。所以,年家可谓是地位显贵的皇亲国戚、官宦之家。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策妄阿拉布坦(1665~1727清代准噶尔部首领)占领西藏,年羹尧上疏请求在打箭炉(今四川康定)至理塘(今四川西部理塘县,距康定285公里)加设驿站,保证清军后勤畅通,因此受到康熙帝赏识,被任命为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办理松潘军务。此后,其多年在边陲作战,立了很多战功,成为拥立雍正的重要人物。雍正即位后,封年为“抚远大将军”,率岳钟琪等人镇压青海罗布藏丹津的叛乱,加封太保、一等公。雍正二年(1724年)突然被下狱,雍正三年(1725年)以九十二条大罪被赐死。

对于年羹尧缘何失宠被赐死,按照官方说法,年是因为擅作威福、结党营私和贪赃枉法而获罪,但是也有人认为年的死是因为功高震主;甚至有野史称其掌握了雍正篡位的秘密,又有人说年羹尧当年参与了雍正与诸兄弟的皇位之争,雍正这样做是杀人灭口。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这些说法:

一种观点认为年羹尧的死是因为他想自立为皇帝。乾隆时学者萧爽在《永宪录》中提到:年羹尧与静一道人、占象人邹鲁都曾商谈过图谋不轨的事。而《清代轶闻》一书则记载了年羹尧失宠被夺兵权后,“当时其幕客有劝其叛者,年默然久之,夜观天象,浩然长叹曰:不谐矣。始改就臣节”。说明年确有称帝之心,只因“事不谐”,方作罢“就臣节”。所以学者们认为“羹尧妄想做皇帝,最难令人君忍受,所以难逃一死”。

但是这种说法是没有充分依据的。在封建时代最注重名分,君臣大义是不可违背的。年羹尧本来就职高权重,又妄自尊大、违法乱纪、不守臣道,引起雍正的极度不满和某种猜疑是很正常的,但是年家受朝廷及皇帝的恩赐多年,又是皇亲国戚,说其有谋反称帝之心,未免言过其实。事实上,雍正就是在年羹尧的帮助下,才顺利登上皇位的,事成以后,雍正一步一步地整治年羹尧,而年也只能俯首就范,一点也没有反抗甚至防卫的能力,只有幻想雍正能看着旧日的情分而法外施恩。所以,他是反叛不了的。雍正曾说:“朕之不防年羹尧,非不为也,实有所不必也。”因此说年羹尧图谋不轨之事,明显是给年罗织的罪名,既不能表示年要造反,也不能说明雍正真相信他要谋反。从年羹尧来看,他一直也是忠于雍正的,甚至到了最后关头也一直对雍正抱有很大幻想。直至年羹尧接到自裁的谕令,他也一直迟迟不肯动手,还在幻想雍正会下旨赦免他。一个想要谋反的大臣怎么会对皇帝有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呢?雍正在给年羹尧的最后谕令上说:“尔自尽后,稍有含冤之意,则佛书所谓永堕地狱者,虽万劫不能消汝罪孽也。”在永诀之时,雍正还用佛家说教,让年心悦诚服,死而不敢怨皇帝。由此可见,一直是雍正皇帝将年羹尧玩弄于权术的股掌之上。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年羹尧参与了雍正夺位的活动,雍正帝即位后反遭猜忌以至被杀。这正是所谓的“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与年羹尧同命运的还有雍正最为得力的助手隆科多,让人更不禁要怀疑这是雍正的做贼心虚、杀人灭口。根据阎崇年的《正说清朝十二帝》,康熙帝原指定十四皇子继位,雍正帝矫诏夺位,年羹尧也曾参与其中。他受雍正帝指使,拥兵威慑在四川的十四皇子,使其无法兴兵争位。雍正帝登基之初,对年羹尧大加恩赏,实际上是欲擒故纵。有人不同意此说,主要理由是雍正帝继位时,年羹尧远在西北,并未参与矫诏夺位,亦未必知晓其中内情。但客观上讲,当时年羹尧在其任内确有阻断十四皇子起兵东进的作用。当然,这只能算是合理推定,尚无铁的资料作为支撑,所以,这种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我们暂且抛开雍正决心除掉年羹尧的真正动因不说,从年羹尧自身而言,他的死确实有点咎由自取。无可否认,雍正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又喜欢表现自己,年羹尧的居功擅权将使皇帝落个受人支配的恶名,这是雍正所不能容忍的,也是雍正最痛恨的。

年羹尧自恃功高、妄自尊大、擅作威福,丝毫不知谦逊自保,不守为臣之道,做出超越臣子本分的事情,已为舆论所不容;而且他植党营私、贪赃受贿、公行不法、全无忌惮,为国法所不容,也为雍正所忌恨。这就犯了功臣之大忌,势必难得善终。所以《清史稿》上说,隆、年二人凭借权势,无复顾忌,罔作威福,即于覆灭,古圣所诫。

雍正曾经非常恼怒地在将年羹尧调任杭州将军所上的谢恩折上这样批道:“看此光景,你并不知感悔。上苍在上,朕若负你,天诛地灭;你若负朕,不知上苍如何发落你也!……你这光景,是顾你臣节、不管朕之君道行事,总是讥讽文章、口是心非口气,加朕以听谗言、怪功臣之名。朕亦只得顾朕君道,而管不得你臣节也。只得天下后世,朕先占一个是字了。”雍正的这段朱批实际上已经十分清楚地发出了一个信号:他决心已定,必将最终除掉年羹尧。至于其中的真正原因,恐怕只有雍正心里最清楚。所以,年羹尧之死被列入“雍正八案”之首的谜团,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