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历史常识悦读
2357500000021

第21章 清代皇帝饮食有些什么规矩

皇帝日常生活中用餐称之为传膳,进膳,用膳。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有专门伺候皇帝饮食的机构,明清时叫御膳房。只有承应皇帝御膳的地方叫"膳房",太子等的厨房只能叫"饭房"。御膳房除负责皇帝日常饮食外,还承应各种宴会。宫中后妃日常饮食由各宫厨房独自承办。御膳房是一个很大的机构。清乾隆时,御膳房由尚膳正负责相关事宜,其下设官员、厨役人等370余人。另有御茶房120余人、太监150余人共同伺候皇帝饮食。

皇帝日常用膳的地点并不固定,多在寝宫和皇帝日常生活的地方。每天正餐为早膳、晚膳两餐。早膳在6点~8点前后(卯时、辰时),晚膳在12点~14点前后(午时、未时)。另有酒膳、小吃多在下午和晚上,时间不定,随传随用。每日膳食,御膳房要开列"膳单",膳单上写明操作人员姓名、何人烹调,甚至要写清楚用什么样的餐桌,每式菜肴用哪种餐具。事无巨细皆呈内务府大臣,得到批准后方能操作。

一般情况下,皇帝都是单独用膳,餐后往往会把他的菜赏给皇子、妃嫔、公主、大臣等。幼年的皇帝虽然有御膳房伺候,但主要食物大都来自皇太后的赏赐,光绪、宣统二朝皆如此。这些赏赐的菜肴美味可口。而御膳房的菜不过是个样子,摆排场而已,尤其清末更是这样。用溥仪归纳的话说,这些御膳房的菜是"华而不实,贵而不惠,营而不养,淡而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