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嘉诚最有价值的投资策略
2374800000024

第24章 做一个嗅觉敏锐的商人(2)

再后来,中国政府又实行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香港作为西方进入中国内地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门户和中国通往世界市场的桥梁,更加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从四面八方涌向了香港。他们大开办事处,建立商场、宾馆,成立贸易公司,这样就更加大了对地皮的需求量,使得香港土地、楼宇供不应求,刺激房地产价格的猛升猛涨。李嘉诚洞察时机,看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利用各种渠道聚敛资金,大力发展地产业。到1977年,李嘉诚拥有的楼宇面积,扩大到了1020万平方英尺,1979年增到1450万平方英尺。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香港地产业虽有几起几落,但总的趋势是平稳上升的。1970年,每平方米工业用地为1107元,非工业用地为38074元,住宅为951元,分别是1959年的10.5倍、2倍和5.8倍。进入70年代以后,香港地产业经过五年连续发展,1979—1980年达到了顶峰。1979年房地产疾速发展,地价狂升猛涨得十分惊人。这一年,工业用地每平方米大约为13876元,约为10年前的12.5倍,20年前的133.5倍。非工业用地每平方米为70976元,比10年前约增长一倍,为20年前的42.5倍。住宅用地地价一直高于工业用地,为10年前的15倍或二十年前的87倍。随着地价几十倍、上百倍的猛涨,地产巨子李嘉诚的财富也就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了。

[投资金律]

准确的判断力是商人成功的必备素质和能力,因为商人必须要敢打敢拼,而敢打敢拼的人必须眼光敏锐、判断准确才能成为真正的投资家,从而在商场中打开大局面。

4.将敌我他三方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自从李嘉诚1958年涉足地产业以来,长江公司的发展可以说一直是顺风顺水。1971年,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一年以后改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且成功上市。1976年,长江实业拥有地盘物业635万平方英尺,资产净值达到5.3亿元,在商界已经非常引人注目。

可以说,这时李嘉诚的房地产经营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业界和传媒,并没有人将李嘉诚看做是房地产大亨。也就是说,对于真正的地产大亨来说,李嘉诚此时所取得的成绩还都是小打小闹,构不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然而,从1977年以后,李嘉诚的名字却已经被家喻户晓,只要有他出现的拍卖场,就一定有大批的记者对他穷追不舍。这样的转变,是因为李嘉诚参与了地铁中环站、金钟站上盖兴建权(地铁顶上的施工)的竞标。在这次你死我活的角逐中,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一举击败了当时的香港地产巨人置地公司,从此开始了华资向英资进军的历史性转变。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关键就在于李嘉诚能够从全局着眼,精确分析各方经济势力,从而做到了“知己知彼”。

中环站和金钟站的地铁工程预计耗资205亿港币,在8年内完成,是香港开埠以来最大的工程。中环站是地铁的首段终点,位于香港最繁华的银行区;金钟站是穿过海底隧道的第一站,又是香港岛东支线的中转站,香港政府公署、最高法院、海军总部、警察总部、红十字会、文物馆等著名建筑齐集此地,且毗邻中环银行区。中环站和金钟站的位置如此优越,如能为其上盖,就能完成地铁全线盈利最丰厚的业务。这样巨大的商机,令全港的地产商无不垂涎三尺,李嘉诚当然也不例外。

此地铁工程的资金来源有三种渠道:一是由香港政府担保获得银行长期贷款;二是地铁公司通过证券市场出售股权集资;三是地铁公司与房地产公司联合发展上盖业务,将利润充当股权。早在1976年下半年,新闻界就盛传香港地铁公司公开招标地铁上盖工程,1977年初这个消息终于得到了官方证实。一得到确切消息,李嘉诚便开始摩拳擦掌,为即将到来的“战役”做好充分的准备。他知道,这将是一场异常激烈的争夺战,没有一点实力,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肥肉被别人叼走。

据跟随李嘉诚多年的下属回忆说,李嘉诚平时极少将工作带回家,他总是尽量放松自己,第二天好以充沛的精力去工作。可是这次对地铁投标,李嘉诚常常把文件和资料带回家去,足见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是何等重大。这次夺标呼声最高的置地公司隶属于英资企业怡和,是香港房地产界的“大佬”。在香港有种说法,叫“撼山易,撼置地难”,可见置地的实力和影响力有多么大。和这样的对手交手,没有全方位的准备,没有十二分的信心和胜算,最好不要轻易尝试。李嘉诚对于夺标的准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置地公司,二是研究地铁公司。

香港岛中区可以说是置地公司的“老巢”,在这里,置地公司拥有数十座摩天大厦,置地广场和康乐广场(也称怡和广场)就在将来中环地铁站的两侧。虽然当时置地并没有公开声明,是否参与地铁上盖权的竞标,但是从形势来看,对于置地公司来说,这样的“囊中之物”是绝对不会让其他人轻易染指的。

李嘉诚深知,论实力长江实业根本不是置地公司的对手,但是,从长时间的仔细分析中,他还是找到了置地公司的弱点和缺陷。置地公司隶属于怡和有限公司,怡和第一大股东凯瑟克家族一向对内地政府持有防备的态度,始终力主将发展重点放在海外。同时,置地公司现任大班纽必坚又身兼置地、怡和两家的负责人,虽坐镇香港,但由于受到股东老板的制约,对于地铁上盖权争夺的精力必然会分散。何况,置地公司一向财大气粗、目中无人,是绝对不会对“势在必得”的事情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考虑的。多数人都被置地公司强大的外表所吓退,而李嘉诚却通过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了对手的致命弱点。

接下来,李嘉诚又继而对地铁公司进行研究。他非常清楚,只有投其所好,才能在竞争中抢得先机。李嘉诚用了很多精力,从不同的渠道搜集信息,知道了香港政府对中区邮政总局原址地皮估价约2.443亿港币,再加上九龙湾车厂的地皮估价,合计大概在6亿港币左右。香港政府将以公告地价的方式把地皮费给地铁公司发展房地产,以弥补兴建地铁经费不足的问题。但是,地铁公司却与政府多次商谈,想用部分现金、部分地铁股票来支付地价,均遭到了拒绝。

在此情况下,李嘉诚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转机。地铁公司之所以提出以部分股票来支付地价,一定是因为资金匮乏的缘故。地铁公司招标的真正用意,也许就是因为以高息贷款购买地皮而急需现金回流以偿还贷款,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

当敌我他三方的情况都了然于胸之后,李嘉诚经过深思熟虑,制定出了最完美的投标方案。此方案的提出,将中环和金钟两地盘设计为一流的商业综合大厦,光从这一点来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李嘉诚的重点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满足地铁公司急需现金的需求,建筑费由长江实业以现金方式支付;二是商厦建成全部出售后,利益由地铁公司和长江实业分享,并且地铁公司和长江实业的分配比率为51%和49%。

只确定方案是不够的,李嘉诚马上又开始实施具体操作。实行这个方案需要巨大的资金,这对于目前的长江实业来说,是一个很重的负担。于是,1976年的冬天,长江实业发行了新股,从中获得1.12亿港币的现金储备,再加上大通银行许诺的2亿港币的贷款和一年度盈利储备,李嘉诚手上能调动的现金大约有4亿港币。

1977年1月14日,香港地铁公司正式宣布,公开接受邮政总局原址发展权招标竞投。当时参加此次竞投的财团、公司达30多家,这其中包括了置地公司、长江实业、太古地产、金门建筑、日财团、辉百美公司、嘉年集团、霍英东集团和恒隆地产等实力雄厚的公司。但是,舆论界一致看好的,还是表面看起来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置地公司。

所以,当得知最终由长江实业中标以后,简直让所有人跌破眼镜。1977年4月4日,地铁公司董事局主席唐信与长江实业首长李嘉诚,签订中环站上盖发展事业协定,而金钟站上盖则由日后商议签订。第二天,香港所有报章杂志都围绕“长实”击败置地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大做文章,称这是“长江实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然而,只有李嘉诚心里最清楚,他的胜利是一种必然。

1978年5月,中环车站上盖建筑环球大厦分层发售,在广告见报后的8小时内全部销售一空,交易总额达5.92亿港币,创香港楼价最高纪录。8月,金钟车站上盖建筑海富中心开盘,物产总值9.8亿港币,创开盘售楼一天成交额最好业绩。

[投资金律]

环球大厦和海富中心两座大楼,让长江实业获得毛利7亿多,纯利近0.7亿港币,这与李嘉诚后来的投资成就相比,似乎算不了什么,但重要的是,李嘉诚从中获得了长江实业的信誉和知名度,这是比金钱更大的“利润”。从此,李嘉诚以及他的长江实业便树立起一流房地产商的形象,取得了银行和股市的信任,为长江实业的继续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抓住商机,还要等待最佳时机

在李嘉诚看来,投资要等时机,如果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具备,你就冒然出手,必然要遭受失败。所以,商人要有洞察时局的眼光,时机不到,大可坐壁上观,看别人龙争虎斗、两败俱伤之后,自己再迅速出手,收拾残局或者坐收渔利,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胜者。李嘉诚对港灯的收购,正体现了他这种在变局中发现机遇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