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李叔同说佛
238000000047

第47章 不为空无的事情担忧

第三篇第三章2 不为空无的事情担忧

夏日的午后,灵佑禅师午睡刚醒。

弟子慧寂入室问讯,灵佑禅师见是慧寂,便将头朝墙转了过去。

“您为何如此呢?”慧寂谦恭地问老师。

灵佑禅师坐起来,说道:“我刚才得一梦,你试着为我圆圆看。”

慧寂没有言语,只是端了一盆水给师父洗脸。

过了一会儿,灵佑禅师的另一弟子智闲也前来问讯。灵佑禅师对他说道:“我刚才小睡中得了一梦,慧寂已为我圆了,你也替我圆圆看。”

智闲私人答道:“我在下面早就知道了。”

灵佑禅师笑了笑:“哦?那么是什么呢?你给说说看吧。”

智闲同样没有言语,只是沏了一杯茶,端到灵佑禅师面前。

灵佑禅师对自己的两位徒弟很是称赞:“你们二人的见解比舍利佛还要灵利!”

梦中经历的事情再精彩也只是一个梦境,与现实有何干?睡醒后洗脸,洗完脸后喝茶,做好生活中该做的事情,何必为梦境那种空无的事情担忧。

石屋禅师偈子有云:“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过去,现在,将来,看起来这三者关系密切,统统都需要我们关心。细细琢磨,这种关心是毫无意义的。枝头的梅子没成熟时,你做什么能使它由青变绿?窗下的栀子没有花苞,你又能做什么才能使其花满枝头?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该做什么就做什么,饿了吃饭,渴了饮茶,不为昨天的事犯愁,也不为未来的事烦忧。活在当下,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活的轻松,活的真实。

弘一法师的一生非常精彩,几乎做什么都会成功,这与他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是分不开的。夏丏尊先生曾经指出法师做人的一个特点是“做一样,像一样”:

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风流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李先生何以能够做一样像一样呢?就是因为他做一切事都“认真地,严肃地,献身地”做的缘故。

弘一法师做名士时,饮酒狎妓,狂写诗文,毫无顾忌,做就做个彻彻底底的名士。等做了和尚,以往的红尘旧事,统统抛诸脑后,无牵无挂芒鞋禅杖走天涯。做名士时他不会想着这样的生活有多么不好、需要清静自身云云,做了和尚也不会整天怀想温柔乡里的故事。

生活的真滋味,来自于专注的心境。关注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待的地方、周围的人,全心全意认真去接纳、品尝、投入和体验这一切。没有过去拖在你后面,也没有未来拉着你往前时,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这一时刻,生命因此具有一种强烈的张力。

遗憾的是,大多数的人都无法专注于“现在”,他们总是想着明天、明年甚至下半辈子的事,时时刻刻都将力气耗费在未知的未来,却对眼前的一切视若无睹,便永远也不会得到快乐。下面一个故事,依然是关于灵佑禅师的:

灵佑禅师住持沩山后,收了两位高足,即仰山与香严。

在禅堂内,灵佑禅师对他俩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佛理都是一样,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解脱之道。”

仰山问:“什么是人人解脱之道?”

灵佑禅师回头看看香严说:“寂子提问,你为什么不回答他?”

香严说:“如果说过去、现在和将来,我倒是有个说法。”

沩山问:“你有个什么说法?”

香严打了一声招呼就走出去了。

灵佑又问仰山:“他这样回答,合你的意吗?”

仰山回答:“不合。”

灵佑又问:“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仰山也告别一声就出去了。

灵佑禅师呵呵大笑,叹道:“真是水乳交融啊!”

灵佑禅师和他的徒弟们,用活泼俏皮的方式说明了“人生无常”的道理。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们能预料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把握当下,珍惜拥有。

当你存心去找幸福的时候,往往找不到,惟有让自己活在“现在”,全神贯注于周围的事物,幸福便会不请自来。

滴水佛音

1、灵祐禅师 灵祐,沩仰宗创始人。出生于公元771年,俗姓赵,福州长溪(今福建省霞浦县)人,十五岁在家乡从建善寺法常律师出家,二十岁披剃,三年后在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先学律,后又研究大小乘经论。据宋《高僧传》记载,他曾到过天台山国清寺,遇到寒山、拾得二人,寒山启示他“千山万水,遇潭即止,获无价宝,账济诸子”。此后不久即参拜百丈怀海,成为入室弟子。后去沩山,艰苦创业,在当地信众的协助下,修建了同庆寺,成为接纳学人的道场。当时相国裴休,常登山问道。公元853年,灵祐圆寂,世寿八十有三,敕谥大圆禅师。

2、《碧岩录》 又称《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圆悟老人碧岩录》、《圆悟碧岩录》、《碧岩集》,共十卷,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禅宗全书》第八十九册。《碧岩录》是禅宗最具代表性的公案评唱集,属四家评唱语录之一。这本书是佛果圆悟于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年~1117年)住持湖南澧州夹山灵泉禅院的时候,根据雪窦重显(980~1052)的《颂古百则》,加以评唱,又经过他的门人编集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