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238100000057

第57章 是非长短了于胸

第九章5 是非长短了于胸

这时候学问过程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

——《如何成为今天的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山顶,才能居高临下看清那些依然在向山顶冲刺的人的一举一动。他们的状态是否够好,有没有信心?他们选择的路径有没有错误,是否想走捷径最后反而走了弯路?因为他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他们在路途中的表现他也曾深有体会,因此现在立于山顶的他能够像考官一样给他们打分。

求学之道也是如此。梁漱溟先生认为,真正的学问家已经尝过了这学习过程中的甘与苦、成与败,因此别人的见解是无知还是浅薄,是稚嫩还是成熟,他往往能够看出来,居高临下地评众人的高下而不至于有偏差。

三国时期的周瑜,长得丰姿俊雅,被江东人称为“美周郎”,不仅如此,他还文武双全,通晓音律,很细微的错处也可以听得出来。每次周瑜参加宴饮的时候,陪宴抚琴的歌女们为了让他看她们一眼,常常故意弹错,这样他就会抬头去看。后人有诗曰:“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周瑜音律上造诣精深,因此哪怕一丝差错也逃不过他的耳朵。有句话说: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你自己跪着。如果想要看清对方的长短处,就要努力摆脱他笼罩周身的光环,站在更高的视野上方才能看明白。三国时,曹操曾以青梅煮酒宴请刘备纵论天下英才。刘备正在韬光养晦,因此不敢作答,答则小心翼翼。而曹操放眼四海,高谈阔论。因为他自己是个罕有人匹的大英雄,所以在谈论起众人是否英雄气质的时候,也能够清晰地指出各人的短处所在。

刘备说:“淮南的袁术,兵粮足备,能称为英雄?”

曹操笑道:“袁术不过已经是坟墓里的枯骨,我早晚都会抓住他的!”

刘备沉吟片刻:“河北的袁绍,四代中有三代是公卿,家门中有很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能称为英雄?“

曹操摇摇头:“袁绍这个人色厉胆薄,好计谋却没有决断;干大事却爱惜性命,看见小利却忘不顾性命:不是英雄。”

“有一个人人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能称为英雄吗?”

曹操不以为然:“刘表虚名无实,不是英雄。”

“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是个英雄吗?”

曹操又是一笑:“孙策借着父亲的威名,不是英雄。”

“益州刘季玉,能称为英雄吗?”

曹操说:“刘璋虽然是宗室(即皇亲),却只能是守家产的狗而已,怎么能称作英雄呢!”

刘备说:“那张绣、张鲁、韩遂等人又怎么样?”

曹操鼓掌大笑说:“这些碌碌无为的人,何足挂齿!”

刘备只得说:“除此之外,我实在是不知道了呀。”

曹操慨然道:“能叫做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

刘备问:“那谁能被称为英雄?”

曹操用手指指刘备,然后又指向自己,说:“现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使君和我两人而已!”

曹操这番话,含有试探之意,却也流露了其真知灼见,刘备所提到的那些人看似英勇有谋,实则外强中干,难成大器。而且这份见识被此后的历史所证明:当时虽然动乱之中英豪辈出,但是与曹操和刘备相比,许多确实可称之为“碌碌无为”。而这两个煮酒之人却三分天下各占其一,是真正的不世英雄。

梁漱溟先生走上了哲学这条路,而且一路走来,对哲学别有一番领悟。他认为要学习哲学,不仅要有天才,还要下工夫,才有可能成功。而这其中最不好的毛病就是总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便告诫学子必要“学然后知不足”。

满瓶不响,半瓶咣当。一个心内真正充实的人才能够真正明白,在这前进过程中自己会犯哪些可笑的毛病。梁先生说,当自己得了真学问后:“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分数,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皆曾翻过身来,一切的深浅精粗的层次都经过。”人只有在站到这样的高度之后,才有资格去指点江山,将是非长短付诸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