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238100000058

第58章 不急不懈,豁然见清明

第九章6 不急不懈,豁然见清明

盖学至于高明之域,诚不能不赖有高明之资。但得心思剀切事理,而循此以求,不急不懈,持之以恒者,则祛俗解蔽,未尝不可积渐以进。

——《我如何成为今天的我》

人们总是称那些学问登峰造极者为天才,但是爱迪生说,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灵感必不可少,但是每个人的天赋是无法由其自己决定的,能够决定的则是汗水的付出。

梁漱溟先生说,想要在学问上达到高明的境界,也需要依赖高明的资质;但是如果对事理有着不懈的追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那么困惑就会慢慢减少,如此也能够慢慢积累起自己的学问来。

天生成龙成凤的人毕竟少之又少,但是就算条件再得天独厚,同样也要付出努力;而大多数的人都是中等资质,但是功成名就者亦能出类拔萃,关键就在于梁漱溟先生所言的“祛俗解蔽”,把遮住眼睛的浮云挥去,自然能见天地清明。每前进一层,都会遭遇新的浮云;而每挡开一片浮云,自己都会有所受益,因此要持之以恒才好。

曾国藩被梁启超认为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但他认为曾国藩并非超群绝伦的天才,在当时杰出之辈中是最为钝拙的,但他“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经过数十年的自我磨砺才成就了自己。

曾国藩的资质确实不高。少年时,他有一次在家中读书,反复诵读一篇文章却还是没能够背下来。这时,有个贼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他读完书去睡觉,这样自己能够拿点什么东西走。可是里面的读书人依然一遍遍地读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算完。那个贼终于等不下去了,跳出来恼怒地说:“就你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他将那篇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曾国藩目瞪口呆,心想,看来自己还是不行啊,必须再多读几遍才行,于是依然埋头苦读。

即便后来身居高位,曾国藩依然不懈地学习着,在给家人的信中,他曾说,古代的明君贤臣,无不是勤勉有嘉才能够治理天下。而他自己也以此自勉,认为要增长见识,不被埋没在平庸的众生之中,就必须日夜操练,时刻学习。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朝夕之中就一个勤勉奋进的身影。

梁漱溟先生认为,高明并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只是不断去解惑而已。这个道理,前人早就已经懂了,还留下来传给了后人,只是后人不能领会。而曾国藩就是通过持续学习,让原本平凡的自己达到了贤明的境界。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坚持是一种内在的强大力量,在做学问时要秉持这样的精神,在生活的其他各方面也是如此。

在美国,曾经有一位保险业务员,到一家餐厅拜访店主。店主一听是保险公司的人,笑脸倏地收了起来。

“保险这玩意儿,根本没用。为什么呢?因为必须等我死了以后才能领钱,这算什么呢?”

“我不会浪费您太多的时间,您只要挪几分钟的时间让我为您说明一下就好!”

“我现在很忙,如果你的时间太多,何不帮我洗洗碗盘呢?”

店主原是开玩笑的,没想到年轻的保险员真的脱下西装外套,卷起袖子开始洗了。

老板娘吓了一跳,大喊:“你用不着来这一套,我们实在不需要保险!所以,不管你怎么说,怎么做,我们绝不会投保的,我看你还是别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保险员每天都来洗碗盘,店主依旧告诉他:“你再来几次也没用,你也用不着再洗了,如果你够聪明,趁早找别家吧!”

但是这位有耐心的保险员依然天天来洗,10天、20天、30天过去了。到了第40天,这个讨厌保险的店主,终于被这个青年的耐心感动了,最后答应他投高额保险。不仅如此,他还替这位有耐心的年轻保险员介绍了不少生意。

面对断然的拒绝,这个保险员既没有放弃,也没有急躁地冒进,而是通过默默行动来打动店主。一件起初看似不可能办成的事情却在他的努力下变成了现实。

做学问也需要这种打持久战的精神,有主见,要用心,把这份心坚持下去,那么平凡的人也能探索出自己的道路。梁漱溟先生说,按照这样的方法做下去,必有受益;能够这样做,就是从古人的教导中受益,也离成才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