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250300000002

第2章 上卷 修身为要 (1)

自立课程,终身奉行

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须带在身边,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以之。

——《曾氏家书》

曾国藩是清廷衰败暗淡之路上的一抹烟火,短暂而惊艳地照亮过黑暗王朝的夜空,近代思想家梁启超、革命领袖毛泽东都曾经在这抹亮光中寻找过人生方向和为人处世的方法。点燃这一抹烟火的,正是曾国藩集中国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做人哲学,而这,先要从他年轻时就奉行的修身自立说起。

修身就是自我要求,早自孔子,近至温家宝总理,都是从修身开始,逐渐迈向“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的。曾国藩的修身日记,从29岁时起,直至病逝的前一天止,33年来从不间断。这也可以看到他修身的恒心之大,令人钦佩。

早在20岁时,曾国藩就改号“涤生”,寓意自己要洗涤身心,用一种全新的心态面对生活。这样积极自觉的意识,不仅让他在同龄青年中更加稳重优秀,也帮助他日后结识了修身方面的重要人物,也就是在他三十多岁时认识的老师和朋友。

在老师和朋友们的帮助下,他设计了一份修身课程表,大致内容是:要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赖床、晚上及时休息等;要保持好的学习状态,按时记笔记、用心读书等。另外,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常常反省,记下一日的收获,慎重言谈,等等。曾国藩将它作为家书的内容,郑重地介绍给了仍在求学的各位弟弟。他虽然十分重视这张表格,但并没有要求弟弟们照搬自己的经验,而是希望他们都能仿效自己,各自设立适合自己的修身课程,并坚持执行。同时,他也谈了一下自己坚持修身课程的情况,虽然没有全部落实到位,但其中“记茶余偶谈、读史、写日记”这三件事他是准备一直坚持下去的。

曾国藩的修身课程是他对父亲、恩师、朋友和自己修身经验的提炼总结,正是遵照这样的修身课程,他一步一步走上影响中国历史的位置。即便到了今天,像早起、专注、坚持写日记、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学习新知等内容,以及其中蕴含的勤奋上进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每位有志青年所继承发扬。

那么,今天的青少年要怎样设计并践行自己的修身课程呢? 

首先,在设计自己的修身课程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自己。每个人的志趣爱好都不一样,修身侧重的方面也会有区别。曾国藩之所以要求弟弟们自设修身课程,是因为修身虽然要虚心学习很多别人的经验,但说到底是一件个人的事情,是有个性因素在其中的。梁启超、周恩来、华盛顿、富兰克林等中外伟人都曾设计过自己的修身课程,但在内容方面却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照搬,只能“放出眼光”,在“拿来”的基础上制定我们自己的修身课程。

在制定修身课程的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我们特别留意。一是要“对症下药”,找准自身的弱点苦下工夫,比如爱睡懒觉,就可借鉴曾公的“早起”来约束自己;有时丢三落四,就可借鉴富兰克林的“物归原位”来约束自己。二是自我要求的点要小,这样才便于执行和检查。富兰克林在设计“节制”这个条目时,只列了“食不过饱,饮酒不醉”两点,这样就避免了由于含义过于宽泛,而出现的执行的时候无从下手,检查起来茫无头绪的情况。

量身设计了自己的修身课程后,进入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努力践行。很多人都懂得立志修身,但是半途而废,而曾国藩却坚持了一生,也因此能够高于常人。我们在践行自己的修身课程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切忌急于求成。我们知道,给花园拔草,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杂草都清除干净,只能是做好计划,一个花坛一个花坛的清理,等所有花坛都清理完之后,如有必要,隔一段时间可再重复一次,这样花园的杂草就越来越少了。修身也是如此,可以星期为单位,每个星期侧重一个修身点,比如按时起床,就一定要严格遵守自己的时刻表。其他方面虽然也尽力做到,但不做严格要求,等到下一周,再设定其他的修身重点,直至所有修身要点都被重点练习一遍,以此类推,一个循环完成之后可以再来一遍。这样,随着缺点的一点点消除,我们的修养自然会一天天完善起来。

当然,自我检查,也是修身至关重要的一环,古人“日三省吾身”,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对自己每天、每周的言行有一个评价,做得好的,需要坚持;不足之处,需要及时改进。要做到不以细微而忽视,不以枯燥而放弃,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箴言

1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修万间广厦不若修身。

——联语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3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张瑞敏

学会与自己独处

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曾氏家书》

关于“慎独”,***同志认为: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慎独也是曾国藩晚年结合自己一生的体验,对后辈提出的忠告。曾国藩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慎独,那么他内心就没有什么歉疚,也不会有感到心虚惭愧的事,自然就会有安然愉快的心境,所以,慎独是一个人自强自立的第一途径,寻求安乐的第一方法,保护自身首先应注意的事。

下面我们来看两个关于曾国藩慎独的小故事,相信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昨天夜里梦到有人得到好处,很是羡慕。醒后狠狠地批评自己,可见好利之心竟已跟随到梦中去了,怎能卑鄙到这种程度呢?真是下流啊!”原来,曾国藩一天晚上梦到一位同僚得到肥差和赏赐,不禁暗暗羡慕。第二天醒来,他回忆起自己的梦境,想到自己这样容易为利所动,日后能不见利而忘义吗?怎么对得起恩师的教诲?怎么对得起自己?父母给自己起名“国藩”,就是希望自己将来能够为国尽忠,自己又怎么对得起饱含着父母期待的“国藩”二字?不行,得好好骂骂自己,务必使自己改掉好利之心。于是,一边痛责自己,一边把这件事记在了修身日记中,随后又拿着日记到唐鉴老师那里认错悔改,大有不改彻底绝不罢休之势。可见,曾国藩的慎独不仅仅是“思过”,更重“改过”,他在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一开始实践慎独功夫之前,曾与一位叫小珊的朋友闹了一场别扭。他初一下决心重新做人,认真反思了一下这件事,发现问题出在自己待人不厚、言语不当上;初九,就主动找小珊认错;十三日,他又与另一位朋友请小珊吃饭,释怨于杯酒之间。 后来,他与小珊“从此欢笑如初,前嫌尽释矣”。

曾国藩凭着自己严格认真的慎独作风,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素养,也感动了周围的人。他的后继者李鸿章,后来政治地位比他升得更高。李鸿章接待他人时,常有傲慢轻侮之色,唯对曾国藩,有如严父,恭恭敬敬。这正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啊!

历史上也有许多“君子慎独”的动人故事,“杨震却金”就是其中之一。

东汉有个清官杨震,在荆州刺史任上举荐了王密,使其出任昌邑县令。数年后,杨震调任途中路经昌邑。王密亲迎恩师,悉心照顾。晚上,又“怀金十两”悄悄赶到杨震住处,欲以报谢栽培之恩。杨震生气地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知者。”一听这话,杨震更加生气,严肃地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一说,王密羞愧地带着金子走了。杨震深夜以“四知”自警自戒,被奉为慎独楷模而留传千古。

杨震的“四知”之心,让他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严格要求自己,这样也就能够堂堂正正,问心无愧,成为一代清官。在今天,慎独的故事也同样让我们感动。对于青少年而言,只有能够慎独才能够真正培养起自己良好的品格,也只有达到慎独的境界,修养的任务才算完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

1培养对规则的敬畏。假如你独处时决定做某事,在这事不被别人知道的情况下,你仍然给自己找了许多借口,通常这件事就是有违社会规则的。你就有必要考虑慎独了。

2君子不欺暗室。上网聊天或发表言论等在中学生中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网络的匿名性使道德很难发挥他律的作用,而这更体现了自律的重要,也凸显了慎独的作用。只有人人都能够做到慎独,才能共同维护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拒绝网络犯罪。

3严格要求自己,拒绝不良诱惑。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尝试吸烟、喝酒、吸毒等行为。也许仅仅是为了好奇或是为了虚荣,也许仅仅是一念之差就做了。但是,有些事是容不得一念之差的,比如吸毒,一旦尝试,就很难自拔。

箴言

1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金缨

2在永远无人会知道真相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最能反映他的品质。

——英国名谚

对人对事当心存“敬”字

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

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曾氏家书》)

“程门立雪”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睡着了。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一尺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正是由于杨时能够尊敬师长,专心求学,后来才成为一位人人敬仰的学者。

由此可见,以“敬”对人,人恒敬之;以“敬”对事,事必有成。

曾国藩将“敬”的功夫归为两点:对内,要专注安静,一心一意;对外,要整整齐齐,恭敬严肃。简单地说,就是“心无旁骛,严肃认真”。此外,他也认为,恭敬认真、全力以赴地投入生活,最切实的收效就是可以强身健体,这点看法颇具新意,也有一定的道理。曾国藩在担任湘军统帅时,对将士敬之以礼,无论人多人少,官大官小,都衣冠整齐,神态安详而不盛气凌人;对军务敬之以勤,每天日理万机,从不懈怠,晚年右目失明,仍然天天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