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灵动之欲
2530900000003

第3章 历史篇(1)

生存之欲,对于所有动物来说都是一样的,这是一种天生的本能之欲。在生存之欲的推动下,人类学会了诸多赖以生存的本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组成了集体人群,也造就了顽强的意志,这些都是确保人类得以薪火相传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发展之欲,对于人类而言,则与其它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它动物的发展之欲,仅是延续物种和自然进化而已。人类的发展之欲则不仅限于此,而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诸如,生产方式的进步、生活方式的变奏、社会关系的变化、思想观念的更新、社会形态的演化等等。人类超越于其他动物的发展之欲,是使人类能够跳出一般动物界而成为世界主宰的优秀品质。在发展之欲的推动下,人类发明了工具,创制了文字,缔造了国家,形成了制度,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和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

据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考证,从地球上最原始的生物,到多细胞动物、到水中脊椎动物、到鱼类、到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再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其间经历了至少25亿年之久。直到大约二三百万年前,人类终于诞生于世间。尽管长臂猿、猩猩等现代类人猿的体质构造与人类最为接近,且有着与人类相似的血型,但其并非是人类的祖先。人类的祖先是古猿,而且是古猿中最具灵性的一支。人类聚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历经百万年千锤百炼,铸就了高贵而多情、美丽而温柔、智慧而坚强、果敢而勇毅、热情而浪漫、沉着而理性、真诚而幽默、潇洒而灵秀的品格和情质。

人类在远古时期,曾经过着赤身裸体、风餐露宿、茹毛饮血乃至饥寒交迫的生活。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或隐蔽于山林中,或寄宿于洞穴内,或像候鸟一样南迁北徙、东奔西走,还要随时准备对付来自于毒蛇猛兽的袭击、自然灾害的困扰以及同类间的残酷掠杀。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了战胜种种困难,人类不仅熟悉并掌握了各类动物的习性,还从它们的身上学会了许多本领。诸如狐狸之狡猾、豺豹之迅捷、狮虎之威猛、狼群之团结等等,因而人类变得异常机敏灵活,更重要的是懂得了与同类结成群体来团结御敌、共同战胜自然灾害和外来侵袭。

人类不仅像其它动物一样感受到火的温暖和熟食的美味,还知道想办法把火种保留下来,从而能够经常地吃到香美且易消化的熟食。由于水火无情,许多动物对水火充满了恐惧心理,尽量避而远之。而人类则对水火一并加以利用,用水来灌溉禾苗和抗旱,用火来烧烤食物和照明取暖。由此可见,远古人类要比其它动物有着较为长远的打算和懂得如何趋利弊害。

我们知道,许多动物懂得借助天然物质来构筑自己的巢穴,或添加简陋的装饰品。而人类不仅懂得借助天然物质来建设自己的家园,更有着强烈的审美意识。人类的祖先很早就学会了穿着五颜六色的兽皮衣服,佩带草帽、花环、贝壳之类的装饰品,而现代人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具备了辨别相貌美丑的素质。

在战胜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地利用和改造着自然。起先,人类学会了利用天然利器来搏击猛兽、获取食物,进而受到大自然的启发,人类又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这体现了人类的高超智慧,尤其是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使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超越了人本身,帮助人类实现着种种梦想。工具的制造和不断改进,最大限度地体现着人类的创造力,最大程度地实现着人类的想象力,推动人类不断地超越着自身、不断地向着更高层次迈进。

在人类强烈的发展之欲的推动下,人类文明由初级到高级不断演化,这就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史。人类历史的实质说到底即是一部文明史,这文明不仅指的是物质文明,更为重要的是精神文明,历史最终积淀下来的藏入博物馆的并非是林林总总的古董,而是从中解读出来的故事和人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历史不断向前飞跃的双翅。

回眸人类社会的早期历史,就好像婴儿的成长一样扑朔迷人,从她的启动到翻身到学坐以及匍匐爬行,再到吃力地站立以及努力地攀援,摔倒了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这些纯天然的慢镜头,既生动又活泼,既可爱又迷人,她那童真的蒙昧和任性的撒野,又何尝不值得我们为之沉醉和惊叹呢!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也如同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一样,有着生、老、病、死的发展规律,因此我们不妨将人类社会的发展以文明这一实质内容为标准划分为五大时期:原始文明时期、农耕文明时期、工商文明时期、科技文明时期以及古稀文明时期,这就象人的婴幼年、青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这五个阶段一样。

第一阶段、原始文明时期(从大约二三百万年前人类的诞生至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第一王朝的建立)

由缝制兽皮到纺织麻布,由烧烤食物到蒸煮食物,由居住洞穴到建筑房屋,由打制旧石器到磨制新石器,由使用天然火到学会人工取火,由采集狩猎到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由简单的语言到象形文字的出现,由原始人群到氏族和部落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由群婚到族外婚,由原始的绘画雕饰到早期音乐舞蹈,以及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和部落联盟的形成,这些便是原始文明时期的一系列重要特征。该时期历史之漫长、环境之恶劣、道路之艰辛、沧桑之巨变,绝非今人所能想象。

距今一万年前后,随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人类开始由适应性采集和狩猎的原始文明时期向自主性生产和驯化的农耕文明时期过渡。“这是人类物质生产史上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由于欲的多样性,世界各地气候多样、地质各异,文明也各具特色。西亚的扎格罗斯地区、小亚细亚半岛南端、约旦、巴勒斯坦、黎巴嫩等地,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发源地。西亚也是大麦、小麦、小扁豆等农作物的原产地。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分别是玉米、豆类、马铃薯的原产地。泰国在公元前七千年已种植豆类、葫芦、黄瓜等农作物。中国黄河中上游的半坡人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培植出粟(即小米),长江中下游的河姆渡人培植出水稻,半坡人还会用麻织布和烧制彩陶。日本早在公元前一万一千年已制造出饰以简单点纹的圆锥形陶罐。土耳其在公元前7500年左右会用铜矿石直接打制铜器。公元前四千年代末,古埃及人就已经创造了象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前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又创制了楔形文字。这些都是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成果。

第二阶段、农耕文明时期(从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第一王朝的建立至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

自原始人群时期以来,人类便具有了社会性。只是最初的社会性表现为共同采集或打猎以谋生存,这是在生存之欲的推动下自然形成的。随着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日益增多,私欲日益滋长,逐渐产生了私有制,阶级也随之出现了。奴隶主阶级出于维护本阶级利益的需要,便建立了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从而成为了统治阶级,统治阶级中的首领被拥戴为国王。这样,奴隶制国家便诞生了,人类社会随之进入了农耕文明时期。而推动国家产生的内在因素就是统治阶级的众欲。在其众欲一致的情况下,赢得了社会上的主动权,拥有了强大的国家机器,形成了以国王为核心的统治集团。当其统治稳固之后,又产生了更多的欲望,通过驭使大批的奴隶从事各种各样的劳动,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来满足统治者们的奢求和贪欲。

公元前3000年前后,人类进入奴隶社会,这是人类跨入农耕文明时期的显著标志。“就亚欧大陆而言,中国由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印度由印度河流域至恒河流域,西亚、中亚由安那托利亚至波斯、阿富汗,欧洲由地中海沿岸至波罗的海南岸,由不列颠至乌克兰,乃至与亚欧大陆毗连的地中海南岸,都先后不一地成为农耕和半农耕地带。由此构成一个绵亘于亚欧大陆东西两端之间的、偏南的长弧形的农耕世界。”而在此以北则是较为落后的游牧世界。公元前3000年,在西亚两河流域和欧洲多瑙河流域分别出现了青铜器,生产工具随之步入金石并用时代。

农耕文明时期,大部分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以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为辅助产业。在农业方面,生产工具由金石并用逐渐发展到铁器时代。铁农具的改进和水利的兴修对于农业发展来说尤为重要。农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历代统治者大多存在着以农为本的思想。就人类社会的形成而言,农业的发明有着真正意义上的启蒙作用,因为它使人类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过上定居的生活,从而形成比较稳定的社会组织。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数学、天文历法等科学知识得以产生。

农耕文明时期,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种社会形态。在世界上先后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王朝和帝国。

在奴隶制时代,重要的王朝和帝国有:古埃及的31个王朝(公元前3100——前332年);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城邦(约公元前2800年建成)、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前2006年结束)、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38年被波斯所灭)、波斯帝国、塞琉古王国、帕提亚王国、波斯萨珊王朝(652年被阿拉伯所灭);东亚黄河流域中国的夏、商、周三代王朝(公元前2070——前476年),4世纪中叶以来的日本奴隶制国家即大和国;公元前8世纪以来的古希腊诸城邦(其中以斯巴达和雅典最为著名)、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十六国、孔雀帝国、笈多王朝;欧洲意大利半岛上的塔克文王朝(公元前7世纪——前510年)、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10——前27年)、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所建,395年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亡于1453年);东欧9世纪中叶以来的古罗斯国。其中,北非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和东南欧的爱琴文明成为人类文明的五大摇篮。

早在公元前4000年代后期,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就发明了一种象形图画文字——楔形文字(它对腓尼基字母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后来古埃及人又创造了象形文字——圣书字。到了公元前14世纪的商朝后期,中国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后经不断演化而成为当今的汉字。大约公元前2000年前后,在今天的叙利亚境内的腓尼基人发明了腓尼基字母,由这22个字母派生出古希腊字母,后发展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则是所有西方国家字母的基础。它还演生出印度、阿拉伯、希伯莱、波斯以及中国的维吾尔、蒙古、满族等亚洲民族的字母。

美洲的玛雅人,在大约公元前一千年代初,就已经发展到定居的农业文明。6世纪以来,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城邦。直到16世纪中期,玛雅人的独立发展被西班牙殖民者所打断。玛雅人创制的太阳历,精确程度不超过1分钟的误差。玛雅人发明了20进位法,把“0”的符号最先应用于计算当中。玛雅人发明了象形文字体系,由850个图形和符号组成。玛雅人的建筑技艺精湛,风格独特。而阿兹特克人的建筑成就更高,他们建设的特诺奇蒂特兰城别具一格,城内有40座金字塔形的坛庙,最大的一座高达35米,有144级台阶。城内还有雄伟的宫殿和大厦,并在建筑物上涂有白色石膏,显得耀眼而壮观。阿兹特克人的农业成就也很高,他们能把1200种植物进行分类,并能对动物和矿物进行分类研究。

南美洲的印加人,在公元前若干世纪就创造了较高水平的农业文明。他们培植出玉米、甘薯、南瓜、西红柿、可可、菠萝、花生、棉花等40多种农作物,后来逐渐传播到其他大陆。12世纪,印加人建立了印加国家,15世纪开始扩张,建立了包括今秘鲁、厄瓜多尔、智利北部、玻利维亚以及哥伦比亚的部分地区在内的帝国。他们在首都库斯科城建筑的太阳神庙宏伟而壮观,它是用黄金和宝石装饰而成的巨大建筑,石块与石块之间严丝合缝,有的石块重达2000多吨。大礼堂从墙脚到屋顶覆以金板,两旁靠墙各有一排金制宝座,陈列着历代的木乃伊。“黄金园林”中的花鸟树木都是用黄金制成的,真是富丽而堂皇。

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对奴隶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把他们当做会说话的工具一样使唤。然而,饥寒交迫的奴隶们是不会永远甘受剥削和压迫的,这是由欲的对抗性所决定的。当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超出了奴隶们所能忍受的限度时,奴隶大起义便爆发了。譬如,古罗马的斯巴达克起义,给奴隶主以空前沉重的打击。但是由于欲的发展性,历史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在奴隶社会末期,一个新的阶级诞生了,那就是新兴地主阶级,它所剥削的阶级即是农民阶级。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地主阶级逐渐要求取得相应的政治权力。他们借助奴隶的反抗力量,当时机成熟之际,大胆采取革命或改革的手段,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从而跃居为新的统治阶级。这样,比奴隶主阶级进步的地主阶级取代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奴隶的身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或成为奴婢或转化为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