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2575600000007

第7章 两晋 南北朝时期(1)

三国志

《三国志》,断代纪传史,西晋陈寿撰,刘宋裴松之注。陈寿,生于公元233年,卒于公元297年,字承柞,西晋史学家,安汉(今四川南充)人。陈寿早年拜史学家谯周为师,攻习《尚书》、《春秋》三传,精读《史记》、《汉书》。在蜀汉时,曾为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他为人正直,因与宦官黄皓不和,而使仕途连遭挫折。蜀汉灭亡后,陈寿成为一介布衣。

《三国志》全书共65卷,其中《魏志》30卷,《蜀志》15卷,《吴志》20卷,记述了自黄巾起义至晋灭吴统一天下,从公元184年到公元280年近100年的历史。此书别具一格。它约成书于晋惠帝时,时人推崇作者“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后人把《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在史学上有较高的地位。

作品写人叙事详实生动,取材审慎,文笔简洁,各传中选录的一些文章也颇有文学价值。据有关资料记载,《三国志》面世后,即有夏侯湛自毁《晋书》的故事。它对后世以三国故事为内容的小说、戏剧,特别是对《三国演义》的创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它也是官方人士必须修读的“二十四史”之一。

三国,即东汉末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时期。对这个历史时期的划定,史学家们观点不一,一般有三种说法。第一种划分,以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废汉帝,建立魏国,为三国开始年份。到公元280年,司马炎打败吴国,建立西晋王朝,全国又恢复统一为止,共61年的时间。第二种划分,是以曹丕建立魏国开始,到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晋朝共46年的时间。还有一种划分,即把三国上推到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魏国羽翼丰满,汉朝名存实亡、风雨飘摇之时算起,终于公元280年,晋灭吴为止,则整个三国时期,即达84岁高龄了。

东汉末年,中原大地狼烟滚滚,各地军阀割据称雄,连年征战,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经过一段漫长的相互攻战兼并过程,最后只剩下魏、蜀、吴三家势力强硬的对手,为中国统一奠定了基础。从这一点上来说,三国的出现较东汉末年的群雄争霸,是历史的一个伟大进步。陈寿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于是修《三国志》。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推崇备至,高度评价了诸葛亮一生的业绩和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但对失街亭及“将略非其所长”等也不讳言,既不以私情命笔,又能扬其善而不引起短缺。对于曹操的描写,挟汉献帝迁都许昌,他用史笔点出是董卓等人出的主意,记述了曹操受命为魏公、魏王的真实过程。但对司马懿受禅代魏的描写在《魏书》中只用“如汉魏故事”五字,足以令人深思。

由于陈寿在撰写《魏书》、《魏略》时,是秉承司马懿意旨所写的,所以书中在个别记述上也存在一些失实之处,如诬称曹爽有“无君之心”等等。《三国志》中还将三国的鼎立和蜀汉的失败,都归于大命,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皇权神授的观点。此外陈寿担任过巴郡的中正官,这种品评人物的习气对《三国志》中人物的价值观也多少受到了一些影响,如对历史人物偏重于他们的才华和胆识方面的描写。

搜神记

《搜神记》,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所着。干宝笃信鬼神,他写《搜神记》的目的即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搜神记·自序》)。换言之,他搜神记异,是要给天命观提供例证,这就决定了本书不能不充斥宗教迷信观念。但是,由于所采故事有不少积极健康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因此本书也有不少积极健康的内容。

今本《搜神记》中464则故事,见于干宝以前的志怪书和其他书籍者约200则,其余则是“采访近世之事”。

《搜神记》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1,神仙术士及其法术变化,主要集中在卷1到卷3;

第2,神灵感应,集中在第4、5卷,其中“董永”条记载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这就是着名“天仙配”故事的本源;

第3,卜梦,集中在第6至10卷;

第4,物怪变化及灵奇之事,集中在第12、13卷;

第5,鬼事及还魂事,集中在第15、16卷,其中有不少佳作,如吴王小女故事、卢充故事、王道平故事、河间郡男女故事等;

第6,精怪故事,载于17、18、19卷;

第7,报应故事,集中在第20卷,主旨讲善恶报应;

第8,神话和其他怪异传说,集中在第14卷;

第9,历史传说,集中在第11卷,如韩凭夫妇、东海孝妇及干将莫邪等,其东海孝妇的故事则为后来关汉卿的《窦娥冤》所吸收。

《搜神记》虽然写的多是神灵怪异的荒诞故事,但也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如《韩凭夫妇》、《干将莫邪》、《三王墓》等篇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本质,歌颂反抗者的不屈精神,《李寄斩蛇》记述少女李寄不顾个人安危,机智勇敢为民除害的事迹。

《搜神记》内容庞杂,描写细致生动,对人物刻画也注意到鲜明的个性,初具小说的格局,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拾遗记

《拾遗记》,又名《拾遗录》、《王子年拾遗记》,志怪小说集,东晋王嘉所着。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今甘肃渭源)人。

《晋书》本传云:王嘉“滑稽好语笑,不食五谷,不衣美丽,清虚服气,不与世人交游。隐于东阳谷,凿崖穴居,弟子受业者数百人,……着《拾遗录》10卷,其记事多诡怪”。可知王嘉是当时颇有名望的方士,书中所记也多是诡怪神仙之事。

作品中有关古史部分多是荒诞怪异的神话,与史传不合;汉魏以下也有许多道听途说的传闻。末卷还记叙了昆仑等9个仙山。但文字绮丽,人物和结构都接近小说。

现传本约经过南朝梁宗室萧绮的整理,首有萧绮序。

神仙传

《神仙传》,志怪小说集,东晋葛洪所着,共10卷。葛洪,生于281年,卒于341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信奉道教。作者自序称,此书是为了回答其弟子滕升于仙人有无的问题而作的:“秦大夫阮仓所记有数百人,刘向所撰又70余人,然神仙幽隐,与世异流,世之所闻者,犹千不得一者也。……今复抄集古之仙者见于仙经、服食方及百家之书,先师所说,耆儒所论,以为十卷,以传知真识远之士。”

书中所记仙人除容成公、彭祖两人与刘向《列仙传》重出外,其余都是补《列仙传》所无的。所录84人,充满金丹道教的内容。但描写仙人神态也有生动之处,如王远、麻姑二条写蔡经见麻姑手爪似鸟,想到“背人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也”,很有情趣,后为李白游仙诗所化用。又如描绘仙人的种种神奇变化,想象生动,对后世神魔小说有一定影响。

思旧赋

《思旧赋》,属晋赋,向秀所着。赋前有序,说明是为了怀念亡友嵇康、吕安的。

向秀是“竹林七贤”之一,与稽、吕二人交谊最深,曾与嵇康一起打铁,又和吕安一起灌园。嵇、吕因反对司马昭而遭诬杀。向秀慑于司马氏的威势,不得已而赴洛阳应举。这篇赋便是他应郡举归来,经过嵇康的旧居有怀而作的。

作者因闻笛声,触景生情,追忆了往日朋友的志趣高雅、心胸旷达的音容行貌,以反衬今日人去楼空,笛声无主的悲凉。氛围极其惨淡萧瑟,让人感受到时代的黑暗,故友遭遇的惨痛和作者内心的苦闷彷徨。体小章短,刚开头却又煞尾,蘸满血泪,读之令人生悲。

三都赋

《三都赋》,属晋赋,左思所着,成文时间约在晋武帝泰始8年(272年)至太康3年(282年)间。

《三都》由《蜀都》、《吴都》、《魏都》3篇组成。前两篇分别由假想人物西蜀公子和东吴王孙盛称三国时蜀都、吴都的形势之重,物产之丰,宫室之丽,民俗之华,最后一篇则由魏国先生盛赞魏都之宏丽壮观与政治举措之修明,对曹操统一北方的功业多所颂扬。赋中指出了立国之根本在于政治之修明,不在于自然山川之形胜。

全赋采用一种纪实写真的笔法,辞采秀丽,气势宏博,虽模拟汉代张衡《西京赋》、班固《两都赋》,但后来居上,超越了前人。曾轰动一时“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晋书·左思传》)。

归去来辞

《归去来辞》,东晋辞赋名篇,陶渊明所着。原题《归去来兮》,萧统《陶渊明传》及《文选》删去“兮”字,称《归去来》,后加文体“辞”,合称《归去来辞》。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41岁,因家贫子多,迫于生计,出任彭泽令。不久产生厌倦情绪,80余天之后,挂冠而去,赋《归去来辞》。史传皆载:渊明为彭泽令,上级郡督邮来县,县吏要他“束带见之”,他甚感屈辱,表示不肯为了五斗米的薄禄向乡里小人折腰,当天即解印归田,赋《归去来辞》。但作者在序文中不说此事,只说“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因此有些学者对渊明去职之事的原因多有争论。

赋中作者以任运委化、乐天知命的思想,在田园故庐的闲静生活中,体会到欣愉的人生趣味和高洁自足的人生境界,从而冲淡了一生仕途的失意和现实贫困的生活。

文章写得既深沉又恬美,字里行间饱含着诗情画意,神态旷远,辞意畅达。宋代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东晋散文名篇,陶渊明所着。约写于宋武帝永初2年(421年),是作者晚年之作。大概受当时战乱中人民被迫“逃亡去就,不避幽险”的历史真实和北方坞堡组织的启发,结合前人记载的有关传说,幻想成篇的。

文中通过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之事,展现了一幅没有世网羁绊的人间乐园的图景。在那里,一切都那么单纯,那么美好,人人劳动,怡然自足,“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没有君王,没有剥削,一切都与现实社会的战争动乱、污浊虚伪形成相反的对照。文章形象自然、逼真,引人入胜。

《桃花源记》给后世文学以极大的影响。王维有《桃源行》诗,韩愈有《桃源图》诗,刘禹锡、王安石有《桃源行》诗,苏轼有《和桃源诗序》等,在历代的诗文中,更是常被作为咏叹的一种境界。

博物志

《博物志》,志怪小说集,晋代张华撰。共10卷,因原书早已散佚,现在的版本多从《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中摘录,且有增加,因此这本书不只是张华原文。

书中内容庞杂,分类记载了山川地理知识以及一些异境奇闻、神仙方术的传说,其中对于中国西北地区天然气、石油的记载,对地质勘探有参考意义;对一些传说的记录,也对人们研究古代文学、历史人物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宋代李石有《续博物志》10卷,补张华之不足。

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历史小说集,旧托为西汉刘歆撰,实为东晋葛洪所着。全书原为2卷,后宋人又分为6卷,共计129条。“西京”即西汉都城长安。

书中所载多是西汉统治阶级和文人的遗闻轶事,有一定思想内容,但也时有怪诞之语。其中的故事、文学形象常被历代文学家所采用。

文赋

《文赋》,古代文论专着,西晋陆机所着。用赋体形式写成,文前有序。

在《序》中,陆机具体阐述了写作此书的目的,也提出了文学批评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即“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故写此专论“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在正文中,陆机将文学创作分为准备阶段、构思阶段和具体创作阶段来探讨文学的本质问题。

作品在创作的准备阶段,注意到了作家本人的修养及自然和社会生活对创作的影响;在构思阶段,提出了“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的作用,还强调了文学创作中的形象化,即“虽离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在创作阶段,主张文学作品要内容、形式兼重,所谓“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的“文质统一”说。《文赋》还特别提到了创作中的灵感问题。

《文赋》在中国文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章学诚认为“刘勰氏出,本陆机氏说,而昌论文心”,对后世影响极大。

恨赋

《恨赋》,抒情小赋,江淹所着,载于《文选》卷10。

小赋抒写了“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的主题,把由死亡而带来的夙愿难酬,遗憾怨恨当成一个普遍永恒的存在来表现。

赋中写了帝王之恨,列侯之恨,名将之恨,美人之恨,才士之恨,高人之恨,困穷之恨,荣华之恨,虽然各有特点,但饮恨而终却是一样的。典型地体现了作者的生死观,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此赋虽然专写悲哀惨淡的景象,但因写了一些豪杰高士的遭际,如李陵、嵇康等,因而显出一股悲愤、激昂之气。清许梿在《六朝文絜》中说:“慷慨激昂,读之英雄雪涕。”加上文辞清丽,历代传诵不衰。

十洲记

《十洲记》,志怪小说集,1卷,全称《海内十洲记》。旧本题汉东方朔撰。实为六朝人依托成书。

作品记述汉武帝听西王母说海外十洲,亲问东方朔,东方朔依次回答十洲上神仙所居及怪异之物,颇多虚诞杜撰之言。又附有沧海岛、人丈洲、扶桑、蓬邱、昆仑五条。此书保存了不少神话及仙话材料。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此书“盛称武帝不能尽朔之术,故不得长生,则似道家夸大之语”,这也是方士托言于汉武帝和东方朔来宣扬方术的小说。

南北朝民歌

《南北朝民歌》,从晋室南渡到隋代统一,270余年,南北形成对峙局面。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由于生产条件的悬殊,政治环境的差异,以及地理、风俗等各方面的不同,在文学上,也形成南北不同的色彩,这在民歌中反映得尤为明显。

首先从诗歌的题材方面来看,南朝民歌尽管数量多,但题材比较狭窄;北朝民歌虽然数量少,但题材相当广泛。现存南歌约有400多首,主要分为“吴声”和“西曲”两大类。在内容上几乎是清一色的情歌。而且所写的大多是以女子为第一人称。其中的男女私情,往往是“非礼”的关系,或是私相爱慕,或是萍水相逢,充满了对感情热烈而执着的追求。这些现象的出现,应是有其社会根源的。

江南自“永嘉之乱”后,中原人民大量南移,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沿江的许多城市,如建康、江陵、襄阳等,空前繁荣。而这些都市中,又聚集着大量的中小商人、手工业者、无业游民。他们家庭中的妇女,因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地位,对于礼教的观念较为淡薄,在男女爱情问题上也更为热烈、恣肆。而民歌中对此的表现,又恰恰迎合了当时腐败了的上层阶级的胃口,故得以广为流传并被大量保存。

现存的北朝民歌,只有60多首,内容却相当广泛,战争的频繁、生活的艰苦、民风土俗、北国的风光景物等等都有涉及。如那首着名的《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寥寥几笔,勾勒出北方草原雄浑苍茫的壮丽景象,这在南歌中是没有的。当然,最突出的是,北歌中出现了《木兰诗》这样一首堪与“汉乐府”中的《孔雀东南飞》相提并论的优秀长篇叙事诗。

其次,从语声方面来看,南歌婉转清丽,北歌质朴明快。尤其是南歌中大量使用了双关隐话,使诗歌更显缠绵含蓄。双关隐语的构成,主要是利用谐音字和一字多义,故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同音同字:“合散无黄连,此事复何苦?”“散”既是药名,亦喻聚散之“散”;黄连之味“苦”又喻相思之“苦”。第二种情形是同音异字:如“莲”双关“怜”,“丝”双关“思”等等,如“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这些手法的大量运用既是南方民间习俗在诗中的渗透,也给诗歌添上了几分活泼与生动。北歌的语言,却以质朴明快、刚健有力见长。没有南歌的精巧文辞,更不用双关隐语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