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2577000000016

第16章 宋元时期(4)

苏辙生于1039年,卒于1112年,是北宋着名的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辙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2年(1057年)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嘉佑6年,又与苏轼同中科举。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宁3年(1070年)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5年(1072年),出任河南推官。元丰2年(1079年),其兄苏轼以做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元丰8年,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哲宗元佑4年(1089年)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丞。元佑6年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元佑8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绍圣元年(1094年),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后又贬循州等地。崇宁3年(1104年),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着述、默坐参禅为事。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皇帝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苏辙在古文写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广阔的生活阅历。因此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这种风格。

苏辙的赋也写得相当出色。例如《墨竹赋》赞美画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逼真,富于诗意。

苏辙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早年诗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朴无华,文采稍逊。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较多,写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诗。抒写个人生活感受之作,艺术成就也超过早期,如《南斋竹》:“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行到南窗修竹下,佑然如见旧溪山。”意境闲澹,情趣悠远。苏辙于诗也自有主张。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如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种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

苏辙着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84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又《栾城应诏集》1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曾巩

曾巩,生于1019年,卒于1083年,字子固,南丰人,是北宋着名的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幼年聪慧,12岁作《六论》,一挥而就,言简意赅,气势雄浑,得到欧阳修的赞赏,从此名闻四方。青年时,多次外游,和王安石友善,常有诗文往来,并将安石推荐给欧阳修。嘉佑2年(1057年)中进士后,调任太平州司法参军。第二年,召回京师,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2年(1079年)先后在齐、襄、洪、福、明、毫等州任知州,刚正不阿,颇有政声。元丰3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4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5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着有《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40卷、《隆平集》30卷。

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时,总是以“仁”为怀,“除其奸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齐州杂诗序》)由于他思想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对王安石变法有些看法不同。他认为法愈密,则弊愈多。但是曾巩也不主张死守成法,他对在位者的因循苟且表示不满,提出“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战国策目录序》)的观点。主张在不失先王意旨的前提下,对法制作必要的改革。在行动上,他能够维护新法,在齐州为官时,能力行保甲之法,使州人安居乐业。

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师承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他在《南齐书目录序》中说:“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他强调只有“蓄道德能文章者”,才足以发难显之情,写“明道”之文。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宋史》本传说他“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

他的议论性散文,剖析微言,阐明疑义,卓然自立,分析辩难,不露锋芒。《唐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援古事以证辩,论得失而重理,语言婉曲流畅,节奏舒缓不迫,可与欧阳修的《朋党论》相媲美。

他的记叙性散文,记事翔实而有情致,论理切题而又生动。着名的《墨池记》和《越州赵公救灾记》融记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深刻有力,通情达理。他的书、序和铭也是很好的散文。《寄欧阳舍人书》和《上福州执政书》历来被誉为书简范文。叙事委婉深沉,语言简洁凝练,结构十分严谨。《战国策目录序》论辩入理,气势磅礴,极为时人所推崇。

当西昆体盛行时,他和欧阳修等人的散文,一扫雕琢堆砌之风,专趋平易自然。王安石曾赞叹说:“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赠曾子固》)苏轼也说:“醉翁门下士,杂从难为贤;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曾巩也擅长写诗,有400余首传世。其诗或雄浑瑰伟,或委婉超逸,无不含义深刻,妙趣横生。五古《追租》,描绘了“今岁九夏旱,赤日万里灼”,“计虽卖强壮,势不旭弱”的惨状,发出“暴吏体宜除,浮费义可削”的呼声,与王安石的《兼并》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绝句《西楼》、《城南》,清新隽永,具有王安石晚年诗作的风致。他的咏物诗多数富有新意,如《咏柳》诗:“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以柳树隐喻奸臣和邪恶势力,形象逼真,寓意深刻,别开生面。曾巩的诗作,格调超逸,字句清新,但有些也存在宋诗言文言理的通病,又为其文名所掩,故不甚为人们所注意。后人有曾巩能文不能诗之说,其实是不公正的。

曾巩一生整理古籍、编校史书,也很有成就。《战国策》、《说苑》、《列女传》、《李太白集》和《陈书》等都曾经过他的校勘。《战国策》和《说苑》两书,多亏他访求采录,才免于散失。他每校一书,必撰序文,借以“辨章学术,镜考源流”。曾巩好藏书,珍藏古籍达2万多册;收集篆刻500卷,名为《金石录》。

曾巩治学严谨,每力学以求之,深思以索之,使知其要,识其微,故能“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其弟曾肇,说他的文章“一落纸,为人传去,不旬月而周天下,学士大夫手抄口诵,唯恐得之晚也”。(曾肇《亡兄行状》,见《元丰类稿》卷末)

曾巩培养了一批名儒,陈师道、王无咎、曾肇和曾布受业于他。《宋元学案》云:“陈无己(师道)好学苦志,以文谒曾子固,子固为点去百十字,文约而义意加备,无己大服”。

曾巩的文章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南宋朱熹“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尝诵习”。明代唐宋派散文家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清代的桐城派方苞、刘大槐、姚鼐和钱鲁斯等人都把他的文章奉为圭臬。《明史·王慎中传》载:“慎中为文,初主秦汉,谓东京之下无可取,已司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顺之初不服,久亦变而从之。”足见曾巩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苏轼

苏轼,生于1036年,卒于1101年,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苏轼是苏洵的儿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做诗“谤讪朝廷”罪遭贬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尚书。后又遭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的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与其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文风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他的词豪放、大气,对后代很有影响。

有一年春天,苏轼和他的好友共同到庐山去游玩。庐山景色优美,空气清新,苏轼等人说说笑笑,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天色已晚,苏轼等人觉得该回去了。这时,他们只顾观赏沿途的美景,竟然迷路了!他们找到一位长年在庐山打柴的老汉来引路,这才走了出来。离开庐山后,苏轼感到庐山很神奇,于是就写了一首诗,为《题西林壁》来表达自己游玩庐山的感觉: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安石变法期间,他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廷经常受到排挤。苏轼看到自己的主张得不到支持,主动请求外调,先到杭州、湖州(今浙江吴兴)等地做刺史。他每到一个地方都兴修水利,减轻赋税,提高生产,做了很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

苏轼非常喜欢游山玩水。有一次,他听说长江边的赤壁景色十分宜人,每年都有好多人去那里游玩,又是三国时期曹操与诸葛亮、周瑜展开大战的地方。他就邀请了几个朋友,在一个月色迷人的晚上,乘一只小船到赤壁去游览。在那里,他看到悬崖绝壁,水声滔天,不禁触景生情,写了一篇《赤壁赋》。从赤壁回来后,苏轼仍久久不能忘怀赤壁的美景,又即兴写了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但是,苏轼在地理上犯了错误。他去的赤壁在黄州,而当年周瑜火烧曹军,大败曹操的赤壁在现在武汉的上游,黄州则在武汉下游。不过黄州也因此而得名,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位大文学家而称这里为“东坡赤壁”。

苏轼虽然在文学方面成就巨大,但在官场上却十分失意。20岁那年,他的父亲苏洵带着他和弟弟苏辙到京城赶考。主考官是欧阳修,正在从考生中物色有才华的人,第一场考完,他阅到一篇文章,高兴地拍起手来。

由于试卷是密封的,欧阳修不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欧阳修想能写出这样精彩的文章的人一定不简单,他猜测这个人可能是京城里很有名气的文人,但他又不能肯定。直到发榜的那天,欧阳修才知道,那个写精彩文章的人是刚刚到京城的年轻人苏轼。

那时有一个惯例,每年考取进士的人都要去拜见主考人,苏轼也照例去拜见了欧阳修。欧阳修跟他谈了一阵子,觉得他气度不凡,谈吐大方,文采出众,打心眼里喜欢这位年轻人。苏轼走后,欧阳修对他的朋友说:“这样的人才真是难以遇到,我真应该让他高出一头呢?”

苏轼虽然考中了进士,由于受到诬告,被贬了好几次,最远的一次被贬到今天的海南。在被贬到湖州的时候,苏轼看到地方豪强恶霸作恶多端,就写了一些诗讽刺这些人。没想到这些诗传到京城,被几个反对苏轼的官员利用,诬告他诽谤朝廷,皇帝一怒之下撤了苏轼的职,把他关进大牢,想把他处死。后来宋神宗继位,才把苏轼放了出来。

苏轼一生在诗、词、文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他写的《赤壁赋》、《水调歌头》、《念奴娇》、《答谢民师书》等都流传很广,为后人传颂。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共同被列入中国文学“唐宋八大家”。

李清照

李清照,生于1084年,卒于约1151年,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她出身于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作家,官至礼部员外郎;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亦知书能文。李清照自少就有诗名,18岁时和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婚,生活优裕,婚姻美满,夫妇诗酒唱和、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和研究。靖康变起,他俩避兵江南,仓皇中丧失了大部分珍藏的金石书画,赵明诚又在赴湖州太守任时病死于建康(今南京),此后,李清照只身漂泊于杭、越、台州和金华等地,在凄凉孤苦中度过了她的后半生。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散文、诗歌都有成就,尤擅填词。她南奔后所写的《金石录后序》,是一篇出色的自传体散文。文中回忆了自己婚后34年间的忧患得失,将叙事和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笔墨疏秀,情文并茂,为我们了解和进一步研究女词人的生平事迹,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她的诗流传不多,大都是南渡以后的作品,多忧国伤时之作,如《送胡松年使金》、《和张文港读中兴颂碑》等。还有断句“南渡衣冠思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五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都愤怒地谴责了南宋王朝苟安半壁江山的可耻行径,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其遒劲豪放的诗风和她的词风截然不同。

李清照早年写的《词论》,是宋代最早的系统评述词人创作的论文,对北宋词坛名家进行了大胆的批评。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独特见解。反对“以诗为词”,严格区分诗和词的界限,强调音律,崇尚典雅,这是传统婉约派的观点。

李清照的诗、文、词论虽有成就,但确定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则是她的词。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李清照前期的词,内容以抒写少女、少妇的爱情相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为主,其代表作有《点绛唇·寂寞深闺》、《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等,其中尤以《醉花荫·九日》脍炙人口: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以委婉、含蓄的手法表达了闺中的寂寞和离情,比喻新颖,形象鲜明、意境优美。后三句用黄花来比人的瘦,用瘦来表明长时间的痛苦相思,情不说破,而情愈深,刻画了一位多愁善感的少女形象,在艺术表现上有很大的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