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2577000000005

第5章 三国两晋时期(1)

曹植

曹植,生于192年,卒于232年,是三国魏诗人,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曹植是曹操的儿子,被封陈王,谥号为思,世称陈思王。因很有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并想立他为太子。及曹丕、曹叡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诗歌多为五言,前期的作品多是抒写人生抱负及宴游之乐,也有少部分反映了社会动乱。后期的作品集中反映他受压迫的苦闷和对人生悲观失望的心情。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有显着影响。也善辞赋、散文,《洛神赋》尤着名。原有集,已散失,宋人编辑有《曹子建集》。

曹操有5个儿子: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昂早年去世了,现在的4个儿子当中,曹植最有才华,也最赢得曹操的喜欢。

曹操喜欢曹植,使曹丕十分嫉妒。曹丕就想尽办法在曹操面前表现自己。一天,曹操让曹植出城去办一件事,但却没有告诉守城的官军。曹植走到城门,士兵们就是不让他通过,没有办法,曹植只好回去向曹操交代。路上,曹植碰到了曹丕,曹丕问:“你这是干什么去?”曹植就把刚才的事告诉了曹丕。曹丕说:“交给我吧,我去办这件事。”曹丕来到城门,对守城的官军说:“我奉魏王的命令出城办事,哪个敢阻拦,就杀了他。”守城官军一听,只好放曹丕出城。这一次曹丕终于在曹操面前好好表现了自己一把。

在以后很长时间里,曹丕总能想方设法讨曹操的喜爱,而且办事得力,很受曹操赏识。曹操发现曹植虽然聪明过人,又有才华,但办事优柔寡断,胸无大志。曹丕为人忠厚老实,很会办事,就决定让曹丕来继承自己的王位。

曹丕当了魏王不久,便废掉了汉献帝,自立皇帝,改国号为魏。

曹丕继位以后,时刻担心曹植会威胁到他的位置,大臣华歆也说:“曹植名气大,影响大,如果不赶快除掉他,将来一定会带来祸害。”于是,两人商量了一个计策,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否则就杀了他。曹植以他俩亲兄弟为题当场作了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完十分羞愧,就没杀死曹植,而把他贬为安乡侯。

曹植40多岁就郁郁而死。他的作品被编为《曹子建集》。着名的诗有《白马篇》,赋有《洛神赋》,文有《与杨祖德书》,在文学史上享有较高的地位。

陶渊明

陶渊明,约生于372年前后,卒于427年,是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都说他是陶侃曾孙,后人亦有怀疑这种说法的。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他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写及时行乐、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都很有名。着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虽然做过大官,但不是士族大地主,到了陶渊明一代,家境已经很贫寒了。陶渊明从小喜欢读书,不想求官,他看不惯当时政治腐败。他常常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还是照样读书做诗,自得其乐。陶渊明的家门前有五株柳树,于是他便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五柳先生。

后来,家里越来越穷了,陶渊明靠自己耕田种地,也养活不了一家老少。亲戚朋友都劝他出去谋个一官半职,他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是名将后代,文才又好,便推荐他做了个参军。但是过不了多久,他就看出当时的官员将相互相排挤,心里感到很厌烦,于是要求出去做个地方官。上司就把他派到彭泽当县令。当时做个县令,官俸是不高的。而陶渊明一不会搜刮民财,二不懂贪污公粮公款,因此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当然比他在柴桑家里过的穷日子,是要好一些的。况且,他觉得留在一个小县城里,没有多少官场应酬,也算是比较自在。

有一天,郡里派了一名督邮到彭泽视察。县里的小吏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向陶渊明报告。陶渊明正在他的内室里做诗,一听到来了督邮,十分扫兴,只好勉强放下诗卷,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

小吏一看他身上穿的还是便服,吃惊地说:“督邮来了,您该换上官服,束上带子去拜见才好,怎么能穿着便服去呢?”

陶渊明向来看不惯那些倚官仗势、作威作福的督邮,一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行拜见礼,更受不了这种屈辱。

他叹了口气说:“我可不愿为了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号小人打躬作揖!”说着,他也不去见督邮,索性辞职不干回老家了。回到老家,陶渊明认为自己的志趣、理想与当时的时局相差太远,于是下决心从此以后过隐居的日子,有空的时间就写写诗歌文章,来抒发自己的心情。

回家不久,他写了一篇《归去来辞》。在《归去来辞》中,陶渊明细致地描绘了回乡途中的思想情感。小船轻快地飞驶,微风缓缓吹动衣带,他心情顿时开朗起来。他心想:今后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了!这篇赋表现了他与官场决裂的态度。

陶渊明选择过田园生活之后,生活上十分清苦,朋友们看到他的难处,常常给他送来一些粮食、衣物等。朋友们知道陶渊明喜欢喝酒,而他又买不起酒,就经常自备酒食来找他一起喝酒。每次酒醉后陶渊明都会诗性大发,写一些诗抒发感情。

《归园田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他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景象:深巷中传来狗的吠叫,鸡在桑树上咕咕叫着;房前房后绿树成荫,桃李满枝;农舍的屋顶上炊烟袅袅,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可是他当时家里很穷,常常破衣烂衫,食不果腹。

贫困的生活反而更加激发了陶渊明的想象力。在《桃花源记》中,他虚拟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那里的人们过着一种“不知汉,无论魏晋”的生活,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陶渊明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和对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陶渊明内心深处仍然有着不灭的激情,在《咏荆轲》中,他借用古代神话表达了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这首诗一气呵成,感情真挚。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在诗歌创作上都受到他很大影响。他的名字和李白、杜甫一样流传千古。

刘勰

刘勰,生于约465年,卒于520年,南北朝梁代着名文学理论批评家。字彦和,原籍莒县(今属山东),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武帝时,历任奉朝请、东宫通事舍人等职。晚年出家为僧,改名慧地。齐末,写成《文心雕龙》50篇,见解精辟,体系完整,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巨着。有《文集》,早佚。

刘勰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去世很早,生活无依无靠,是僧佑和尚把他扶养成人。刘勰成人之后,又因家里贫穷,无力结婚成家。

刘勰虽说是孤苦伶仃,为生活所逼,栖身寺庙,但也有一个好处,他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

僧佑是南朝佛教研究戒律学的着名高僧,曾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他主持定林寺,收藏了很多佛经,同时对诸子百家的书一并兼收。因此,刘勰读书,不仅有人指教,而且不愁没有书读。另外,定林寺离城不远,定林寺中没有的书也容易在城中得到。因此,他在定林寺除阅读佛经外,更饱览经史百家和历代文学作品。

他发现从汉末到齐梁的300年间,我国古代文学摆脱了经学的束缚,文学的艺术特征和社会意义逐渐为多数文人发现和认识,开始深入探讨文学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一些崭新的概念和理论。形成一股新的文艺思潮。这一切,就对人们提出了从理论上加以总结的历史要求。

于是他产生了要写一部总结这一规律的文学理论书。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刘勰以极大的毅力,终于在36岁(501年)时,完成了我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文学理论巨着《文心雕龙》。

刘勰的着作完成后,不被当时的人所认同,但刘勰充满了自信。他认为《文心雕龙》有关文学艺术的种种问题,都已周密而全面地作了论述,只要有高明的鉴赏家的评论,就不可能不被世人所接受。

当时名望最高的,当然是“一代词宗”沈约。但沈约地位高,架子大,刘勰还没有资格去拜访。于是,他背上书稿,装作小贩等候在沈约的车子经常经过的路上,上前拦住沈约的车驾献书。沈约是一个门第观念很强的人,他瞧不起刘勰这种无名之辈。不过,在他读过刘勰的《文心雕龙》后,深感意外,不仅认为此书“深得文理”,还“常陈诸几案”,以便自己随时翻阅。

由于沈约的重视和赞誉,不但《文心雕龙》广为世人所知,而且年近40的刘勰开始踏上仕途。先是当奉朝请,即奉朝会请召而已。后来调往太末(今浙江龙游)令。50岁时又做了昭明太子萧统的通事舍人管理奏章,很受萧统器重。僧佑去世后,生前搜集的经卷急待整理,刘勰回定林寺作整理工作。经过20多年的官场生涯,他这时有若大梦初醒,悟得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真谛。因此,在完成整理佛经任务之后,便请求弃官为僧,法名慧地。出家后不到一年,刘勰就离开了人世。

刘勰在文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主要是他为我们留下了一部3.7万多字的《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共50篇,包括总论5篇,文体论20篇,创作论19篇,批评论5篇,最后一篇《序志》是总结全书的自序。《文心雕龙》对于文学理论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文学理论上,集前人之大成,并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第二,从文学的内在规律上,探索了当时文学发展的正确道路。强调作文要情文并茂,讲述道理。

第三,对文学艺术特征的把握,较前人有了显着的提高。

首先,他强调艺术构思,要求在作文之前。把艺术形象在脑海中定位好,另一方面是形象思维,即“神与物游”,要求登山“则情满于山”,想到观海“则意溢于海”,使精神活动与物象相结合。

再次,就是要“体物写志”。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寓情于景”、“借物遣怀”等。文学创作虽以抒情言志为目的,但它又不是直陈其情,径达其志,而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来表现。形象性是文学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刘勰能认识到文学艺术的这些特点,已是相当可贵的。

第四,对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勰提出,作者的任务是要“写天地之光辉,晓生民之耳目”。就是说,反映真实的生活,是作文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