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2577300000016

第16章 塞尔维亚和黑山作品(2)

《肮脏的血》是原南斯拉夫作家斯坦柯维奇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于1910年。其故事梗概如下:

索夫卡出于一个家道中落的豪门望族。父亲是米达,在外完成学业后,以外国人自居,母亲是托多拉是一个出生于没落家庭的美女。但索夫卡的童年并不快乐,父亲久不在家,外出鬼混,长大的索夫卡只有母亲陪伴。

土耳其在俄土战争中的失败结束了它在巴尔干半岛的统治,米达老爷失去了领地,跟随土耳其人和其他有钱有势的人逃之夭夭。起初,他还每年偷偷摸摸回国省亲,小住几天,到后来则是相隔3、4年才回来与妻子女儿团聚。托多拉在这种孤独清苦的生活境遇之下,千方百计支撑着家业,但内心深处却隐藏着难言的苦衷。她不但担心家庭即将彻底破产,更为业已成年的独生女儿索夫卡的命运焦虑。

索夫卡是城里无与伦比的俊俏女子,她深信以其高贵的门第和举世无双的美貌无疑会找到才貌双全的男子成婚,自己将来注定能够家庭美满、生活幸福。所以,她整天无忧无虑,孤芳自赏,生活在充满美好幻想的小天地里。

有一年的复活节前后,米达老爷屡次秘密派人向妻子问候,又给索夫卡捎钱送礼,托多拉对米达的举动十分惊异,预感到将有不祥的事情发生。没多久,米达老爷匆匆地回来,又急匆匆地走了,米达的出现非但没有给托多拉带来欢乐,反而更使她抑郁了。尽管索夫卡察觉了母亲的情绪异样,由于她误以为母亲是为即将变卖房产发愁,并没有加以理会,加之,米达老爷对索夫卡格外疼爱和关切,使索夫卡心里非常高兴。

一天,一个陌生人在米达的陪同下来为他的12岁的儿子相亲。可是索夫卡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却一无所知,直到母亲指派仆人送她去姑妈家回避时,她才如梦初醒,恍然大悟。原来父亲的归来、母亲的痛苦和悲伤并非为了变卖房产,而是为了背地里把她当作某种物品出卖了。她多年来的美梦一下子破灭了,气愤之下,她跑去找父亲吵闹抗婚,她的父亲向她诉苦。为了父母的生活,她同意了这桩买卖婚姻。

玛尔科是个靠贩卖牲畜、走私和拦路抢劫发家的乡下人,因为他家里人杀死了他妹妹的情人,迁来瓦尔纳城居住。他对米达老爷肯把女儿下嫁到他家为媳,而美丽的索夫卡居然屈服于父亲的意志,真是感到喜出望外。玛尔科温顺善良的妻子斯塔娜深知丈夫居心不良,果然,在新婚之夜,玛尔科百般引诱,企图占有索夫卡。他遭到斯塔娜制止之后,恼羞成怒,殴打了斯塔娜,然后逃奔边境地区,干他的老行当去了,最后受伤而死。

日久天长,家里人对过去的痛苦和悲哀渐渐淡薄了,又重新开始了平静安适的生活。斯塔娜对儿媳关怀备至,把全部家务交由索夫卡掌管。索夫卡一心一意地服侍日益成年的丈夫托姆恰。托姆恰对比他年长的妻子既尊重又爱慕,十分和顺听话。正当他们夫妻过着平静而愉快的生活之际。米达老爷忽然闯来,索取索夫卡的“卖身钱”并侮辱了托姆恰。于是托姆恰步他父亲的后尘,离家出走了。从此以后,他时常深更半夜回家来折磨索夫卡,斯塔娜对儿媳的悲惨命运十分同情,不吃不喝而死。

索夫卡在这苦难生活的摧残下完全改变了模样。她弯腰驼背、两眼深陷、眉头紧锁、衣冠不整,天天蹒跚着脚步从东家串到西家,疲倦了回家孤独地呆坐在炉火旁煮咖啡。可是那肮脏的血缘还在世世代代地流传下去……

丢失纽扣的人

《丢失纽扣的人》是原南斯拉夫克罗地亚作家纳佐尔的一部短篇小说。

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

当父亲给讲了一个关于天空美丽无比的故事后,他便每天无时无刻不在仰望天空。而他上衣的第一只纽扣,也成了他的伴侣。但是有一天,当他发现失去了那只纽扣的时候,天空失去了色彩。

为了找寻那颗纽扣,他开始关心大地上的一切。走遍了无数的地方,走进了千家万户,始终没能找到那只纽扣。但是,他发现了大地的美好和在大地上生活的人们的无助和贫苦。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在一个深渊里找到了那个纽扣,并多得了一袋金币。于是,他把金币分给了穷苦人。自此以后,他不只是仰望天空,而且也关注大地,陪伴他的是那失而复得的上衣的第一只纽扣。

大臣夫人

《大臣夫人》是原南斯拉夫戏剧家、作家努希奇的另一部喜剧作品,写于1932年。

该剧的故事梗概如下:

席芙卡的丈夫一夜之间成了大臣,于是她便挖空心思的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来。首先她印了“大臣夫人”的名片,多达144打,接着换一对纯金的门牙;为了使女儿改嫁名誉领事而设计陷害女婿;为了做一个标准的贵夫人而找了一个博士做情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势,答应了19个亲戚的升官发财梦。

但是,她所做的一切都没得到好的下场,女婿从报纸上揭穿了她的阴谋。迫不得已的压力,使她的丈夫下了台。

一场梦从此没有实现。

悲伤的亲属

《悲伤的亲属》是原南斯拉夫作家、戏剧家努希奇的一部喜剧作品,写于1932年。

该剧的故事梗概如下:

大富翁马特·托多罗维奇已经死去7天了。死者的亲属聚集在故居为他唱颂歌。但是他们每个人心里想的却是如何得到遗产。

阿加东毫不避讳,他声言自己应当是死者的主要继承人,因为他既是死者的近亲,又通晓法律,凭着他统辖全区百姓的经验,无疑具有经管死者财产的能力。亲属们当场哗然,于是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辩。阿加东凭借自己多年的官场生活经验,巧于利用时机,左右局面,加上他能言善辩,终于在亲属中间占据了上风。

根据死者的遗愿,遗嘱必须在他死后40天才得启封公布,可是亲属们因为要知道自己是否是主要继承人而急不可耐,简直无法忍受这漫长的40天。

他们出于对死者财富的觊觎,仔细地“参观”了死者的故居,果然发现奇珍异宝颇为不少,这就更使他们馋涎欲滴。他们被争夺财产的肮脏目的所驱使,在保护死者财物、看守房屋的名义下,不约而同地手提空箱擅自搬进了死者的故居,各自独霸一方,并明里暗里地搜罗死者的金银器皿等财物。他们确知死者留下了万贯家财,都幻想自己将是财产的主要继承者,而且互相存有戒心,但又知道不可能独吞。

所以当别人公开“抢劫”和暗中“偷窃”时,各自都在只要不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受托看管房产的死者的姑妈和丹尼查姑娘见客人们擅自住进寓所赖着不走,只得去请求律师来协助解决。丹尼查向律师表示她愿意同姑妈尽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打算自找职业谋生。律师见她与自私自利的众亲属截然不同,便答应收留她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律师根据丹尼查的请求来到死者故居,亲眼看见了那种令人作呕的纷乱情景,使他不能不违背死者的遗言,于是决定次日启封遗嘱,公之于众,以便尽快了结这种局面。

亲属们得知这一决定后,在阿加东的主持下召开了“家庭”会议,协商分配死者的遗产,讨论中几乎动武打了起来,闹得丑态百出。但是事与愿违,死者竟把大部分财产留给了丹尼查;部分赠给教堂和教育公益事业;亲属们每人只得到了少量遗产,这使他们大失所望,又气又恨。他们懊悔自己不该为死者“穿孝带纱”,不该“上坟扫墓”,不该“悲伤哭泣”,甚至破口大骂死者是“活扒皮”、“货真价实的强盗”、“混蛋”、“猪猡”,并且大家准备作出决议:由于丹尼查是私生女儿,绝不承认她是他们的亲属,必须鄙视她,不理睬她。

正在七嘴八舌讨论这个“决议”的时候,一个叫米恰的亲属心里却另有算盘。他急忙去找丹尼查,恬不知耻地向她求婚。他在遭到姑娘拒绝后气急败坏地要求丹尼查把他从亲属名单中一笔勾销。阿加东更是善于随机应变,当即决定同妻子席姆卡留下来协助丹尼查掌管财产,并采取欺骗手段为律师和丹尼查撮合婚事。

阿加东没有随其他人一起离开,但却招来了别人的怀疑,于是只好撒谎说律师是他的私生子,他妻子当场晕倒,其他人也傻子般地站立当地。

收割完的田野

《收割完的田野》是原南斯拉夫作家乔希奇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于1934年。

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

倪纳德是一位革命者父亲和一位教师母亲所生的孩子。从小在革命家里长大。父亲的事迹影响着他的人生方向。当他父亲作为农民党领袖被教育部长暗杀后,就被母亲带回了贝尔格莱德,在那里长大成人。

倪纳德自幼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的洗礼,饱尝饥寒交迫、颠沛流离之苦,成长为一个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他在《锻压》报社任编辑,这是一家私人报社,是资本家的喉舌,报社的大权操在部长德斯波托维奇和大资本家玛依斯托维奇的手中。

玛依斯托维奇是个卑鄙狡猾的家伙,他年轻时抛弃了原来的未婚妻,和一个大资本家的女儿结了婚,继承了岳父的大宗遗产,又通过各种巧取豪夺、残酷剥削的手段,成为当地的大财主。他的儿子米列是个花花公子,女儿亚历山德拉却是个正直善良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