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2599100000008

第8章 我的主要工作经历(6)

在县委支持下,我组织进行了商业改革,树立了大屯供销社、魏桥供销社为改革试点典型。方法是公社党委对农村商业实行一元化领导,把供销社真正当成自己的组成部分,切实纳入公社党委的议事日程。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下,供销社的组织思想建设、购销任务等,由公社党委抓起来,有关商业工作的方针政策、资金周转、计划平衡、商品调拨仍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这样,就把商业工作的购销活动与公社的工作部署统一了起来;改革体制,以公社建制为单位建立供销社。过去,全县的供销社都是按集镇建立的,一个供销社负责三四个公社的购销业务,不便于公社的领导、不便于群众购销。我在改革中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本着有利于公社党委领导、有利于贫下中农管理和方便群众,实行了以公社建立供销社,按经济区域合理地组织商品流通;以点代面,在点上取得成功后,大力向面上推广。在县委的支持下,多次召开会议,组织全县财贸系统参观学习,让大屯、魏桥供销社介绍经验,组织大家讨论,提高对商业改革的认识;请示县委转发了《中共大屯公社党委对商业工作实行一元化领导的几点体会》的中共深县县委文件,号召全县公社党委、各个财贸部门学习推广。

这样,很快在全县财贸系统掀起了一个学大屯、赶魏桥,搞好商业改革的热潮,使大屯、魏桥的经验得到了推广,并在全县34个公社实行了以公社建制为单位建立供销社,469个大队建起了供销服务站,使商业网点延伸到了大队,扎根在群众之中。通过商业改革,调动起了广大商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他们在工作中既管购又管销,送化肥、送农药,从而密切了农商关系,干部群众称他们是农业生产的后勤部、发展多种经营的参谋部、公社大队的综合服务部。

商改成果受到领导重视大屯供销社的后屯大队,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被评为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展现出了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走进后屯,柳成荫,树成行,地平路直渠成网,耕地铁牛隆隆叫,浇地机井哗哗响,五业俱兴面貌新,年年增交战备粮。为了推广这个典型,我会同大屯供销社主任高清波同志,深入该队,总结了全面发展的经验。在取得县委支持后,召开全县三级干部大会,全面推广他们的经验,从而使后屯全面发展的做法在全县各个大队得到了普及和推广,对改善深县全县的经济面貌起到了很大作用,受到了地委、县委的多次表扬。

大屯供销社的祁刘大队,发展牧业,集体养猪搞得较好,我会同供销社领导,深入该队,总结出了他们的"责任到人、秸秆发酵、自繁自养、以菜代粮、超额有奖"的养猪经验,组织全县生产队干部参观,大力进行了推广,带动了全县养猪事业的发展,从而使全县的生猪存栏量有了成倍的增长,为完成全县的生猪收购任务打下了基础。

魏桥供销社是我培养树立的另一个商改典型,该社盐碱地多,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多种经营。该社主任张玲辉是全国商业先进工作者,在商改的大好形势下,他带领全社职工,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取得了显著成绩:两下山东,请来种姜技术员,发展了生姜生产;派人赴宁夏求援了枸杞种籽,赴安国请来种药能手,并以北赵庄大队为重点,大力发展生姜、药材生产,从而使全公社的多种经营迅速地发展了起来。我深入该社,总结了他们的做法,在全县进行了推广。刘屯公社的段家佐绿树成荫,木村公社的马庄、石像梨黄桃香,辰时公社花生遍地,李村的枸杞连片成行。多种经营的发展促进了粮食丰收,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收入翻了一倍多。

商业改革的成果,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屯供销社获得了许多殊荣。国家主席李先念亲临后屯视察,国家商业部基层局局长付则保、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洪毅、省财办主任张灿西等许多领导也都到大屯视察指导工作。尤其是中共河北省委在向毛主席、党中央汇报商业改革时,也都举例和表扬了深县大屯供销社。在全省商业学大寨会议上,大屯供销社被评为"商业改革的先进单位",被命名为"大庆式大寨企业",并颁发了命名证书。38年后,我看到了该命名证书,获奖者高清波激动地说,这个命名证书,我保存了38年,我要世世代代地保存下去!

九、在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973年7月,我调省财委政工组工作。1975年下半年到省商业局(当时全省的粮食、商业、工商、供销社等部门合在一起组成商业局)工商行政管理处工作,任副处长。1979年上半年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又重新成立,我被任命为工商局企业管理处处长。这段时期正是全国上下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的重要时期,我省当时也正处在百业待兴的关键时期。

调研文章上了新华社内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要放宽农村政策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开放农村集市贸易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但是集市贸易如何开展也成为一个实际问题。1958年公社化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在"左"倾思潮的影响下,个体商业被取消,粮、棉、油市场常年关闭。当时贸易减少,物资缺乏,市场萧条。大部分工业品和副食品凭票供应,特别是吃、穿、用商品供应更为紧张。

集市贸易遭到彻底破坏,如何恢复确实不容易。但如果不开放集市贸易,那么广大群众就不方便,尤其是农村的广大农民就没地方赶集买东西。再加上仍然有人把商品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批判,说市场贸易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绝对不能搞。经过反复的思考,我感觉集市贸易应该搞,最大的问题就是认识不统一,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带领调查组赴赵县进行实地考察,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亲眼目睹了十几年来从未有过的农村集市贸易的繁荣兴旺景象。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细致的分析研究,我组织起草了《开放农村集市贸易就是好》的调查报告,在报告中提出开放农贸市场有利于调节余缺,方便群众生活,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国营商业的必要补充,应该成为当时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全国性刊物《工商行政通报》(月刊)于1979年第二期发表了这篇调查报告。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新华社记者就集市贸易问题采访了我们,并把采访结果发在新华社的大内参上,供省部级以上领导参阅。新华社《内部参考》1979年4月第37期以《赵县农村集市贸易繁荣兴旺,基本上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为题做了介绍,文中总结了赵县农村集市开放几个月来积累的初步经验,即解放思想,大胆开放;敢于管理,注意政策;认真组织,加强领导。省主管财贸工作的副省长兼财委主任洪毅同志看了内参后,高兴地专门给我打了电话。这些经验现在看来太过平常了,但在当时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要不为什么能上内参呢?这些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对农村集市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能为党和百姓做点事情,我当时也挺高兴,我相信市场的繁荣会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登载我的调研文章的新华社《内部参考》印刷件首页推动城镇个体工商户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镇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也提到议事日程。由于受"左"的影响,我省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比较迟缓,为此我和同志们继续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写出了《恢复和发展城镇个体户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和《适当发展农村个体工商业势在必行》的调查报告。我认为宣传跟不上,认识不明确,把个体工商户看成是资本主义,在产、供、销等方面的限制、阻挠,以及有关部门的不配合、不协调是影响城乡个体工商户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建议对个体工商户既要积极支持,又要善于引导,加强管理;建议建立健全和加强管理机构,明确任务和政策界限。

省政府采纳了我们的意见,并委托我们代省政府起草了《关于恢复和发展城镇个体工商业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和《农村社员从事个体工商业若干问题的决定》,省政府转发了这两个文件,对促进我省城乡个体工商业的健在省工商局工作时期在北戴河的留影康发展,繁荣城乡经济,方便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省商品经济有了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合法经营,取缔非法活动和加强管理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还参与制定了《河北省工商、农商和不同商业部门之间经济合同管理试行办法》和《河北省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1979)228号文件批转了这两个办法,对加强工商企业的管理和基础建设,建立"经济户口"具有重要作用。我省建立"经济户口"的工作,在全国工商总局召开的全国企业登记经验交流会上受到好评,我做了题为《关于建立经济户口的情况汇报》的发言。这个发言刊登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半月刊)1980年第11期上。

十、在省人民银行

1983年6月,我调任省人民银行副行长、党组成员。之前,我很长一段时间曾被抽到省财委落实政策办公室,参加考察领导干部队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