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2615500000015

第15章 礼仪·宗法(2)

另一种个人讳是上级长官或有权有势者并没有要求,但一些下级官吏和身分低微的人敬畏他们的权势或为拍马屁,而避其名讳。五代时的冯道,历朝为相。一天他的门客给他讲老子的《道德经》,可书的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一句话中竟有三处犯讳。为了避讳,门客灵机一动,将这句话改为“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令人啼笑皆非。

2.家讳

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凡父祖名某某,都必须在言行、作文章时避开以此为名的事物。

古代时的家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封建礼法的承认。《礼记·曲记》上说“入门而问讳”,就是说到别人家做客之前一定要探明人家避讳什么,如果你去朋友家作客不小心犯了主人的讳,好朋友很可能也会反目为仇了。

唐朝号称“诗鬼”的李贺,就因为他父亲名叫晋肃,便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纵然才华横溢也终无用武之地,终生不得志,27岁便郁郁而死。韩愈因此愤而作《讳辩》,质问道:“父亲叫晋肃,儿子就不能考进士;那如果父亲叫仁,儿子岂不是不能作人了吗?”但他的文章却遭到了士大夫们的攻击诋毁。

子辈需要避长辈的讳,奴仆也要避开所有主子的讳。《红楼梦》中,林之孝的女儿原名红玉,因为犯了宝玉的讳,只好改为小红。

家讳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唐律》中规定:凡是官职名称或府号犯了父祖的讳,不得“冒荣居之”,例如父祖中有叫安的,不得在长安县任职;父祖名中有“常”的,不得任太常寺中的官职。

3.圣人讳

圣讳,指为圣人避讳。圣讳并不像国讳、家讳那样严格和广泛,既有朝廷规定的圣人讳,又有人们自发的为圣贤避讳。

有关朝廷所规定的圣人讳,最早大概在宋代,而且圣人的范围很大,包括黄帝、孔子、孟子、周公、老子等。

在所有的圣人当中,名讳避得最广泛、时间最久的要数孔子。孔子名丘,因此从宋代直到清代,所有的人无不对“丘”字避而远之。写起来或缺一笔成“斤”,或写作“某”,或用朱笔圈之;读起来或读为“区”,或读作“休”,不一而足。而且从宋代起,姓丘的因为犯了孔子的讳而写作"邱",直到五四运动后才恢复。

在民间也有自发地对圣贤避讳的现象。扬州人现在还习惯把蜂蜜叫“蜂糖”,是因为唐朝杨密曾在扬州做过地方官,为了避他的讳而将蜂蜜说成“蜂糖”。

不过这些只是在名讳盛行的封建时代,一些文人雅士的凑热闹罢了。

五礼

传统的说法把礼仪划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类,称为五礼,其说源于《周礼·春官·大宗伯》,后来为历代礼学家所沿用。另外,还指五种等级的礼,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五等之礼。

吉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主要内容有:(1)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师。(2)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3)祭人鬼: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尝、享祭先王、先祖。

嘉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嘉礼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

宾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

军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

凶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凶礼的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禬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统治阶级对天地的祭祀

古代统治阶级不仅重视祭宗庙,也重视祭大地。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仪式称“封禅”,其中祭天为封,祭地为禅,合称封禅,即祭天地的仪式。封禅可追溯列远古时代,至少不晚于齐桓公时代。它最初是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进入阶级社会后,开始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愚弄、欺骗百姓的工具。封禅仪式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这是因为泰山为五岳之长,称为岱宗,离天近,因此要到泰山顶上举行祭天仪式,以报答天之功。进行“封”之后还要到泰山脚下的小山举行祭地的仪式,称为禅。封的仪式重于禅的仪式,而且各朝不尽相同。

斋戒的意义

古人在祭祀或遇有重大事件发生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以使心地纯净,这些活动叫做“斋戒”;斋戒又分为“斋”与“戒”。“斋”又称“致斋”,“戒”又叫散斋:古有“七日戒,三日斋”之说。致斋是宿于内室:散斋是宿于外室。散斋七日,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个参加哀吊丧礼。斋戒时,对食物有所禁忌,忌“荤”并非指忌食鱼肉荤腥,而是指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主要是为了防止在祭祀时口中发出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中国奇特的跪拜礼

在一些反映古代历史的戏剧和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古人行跪拜礼。这样的生活礼节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要从古代人们的物质条件和生活习惯谈起。

在汉以前,中国还没有正式的凳椅。人们在进食、议事、看书时,只是在地上铺一条用芦苇、竹等编成的铺垫用具,即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称“席地而坐”。如恭请客人坐正席,则多垫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就连皇帝也是“席地而坐”,如周代每次举行朝觐时,王者所坐的席位,上面再加上五彩蒲席和桃枝竹席,左右摆设玉几,给王者凭依。

因此,古代所谓的“坐”,和现在的“坐”完全不一样。坐时要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跪。在接待宾客时,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变成了跪,然后俯身向下,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

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礼的意思。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跪拜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分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凶拜、吉拜、肃拜等九种,称为“九拜”。

在“九拜”中,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行稽首礼时,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后来,僧人举一手向人行礼,也称“稽首”。)

行顿首礼时,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的是拜时必须急叩头,其额触地而拜。一般用于下对上的敬礼。(“顿首”两字,后来也用于书信的起头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对人的恭敬。)

行空首礼时,双膝着地,两手拱合,俯头到手,与心平而不到地,故称“空首”,又叫“拜手”。这是“九拜”中男子跪拜礼的一种。

其他如振动,不仅要跪拜、顿首,拜后还要“踊”,即跳踊。一般都在有丧事时,拜者往往捶胸、顿足,跳跃而哭,表示极度悲哀。凶拜,即行礼时,先顿首,后空首;吉拜,即再拜、三拜。古代以再拜为重。

肃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拜时跪双膝后,两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时头低下去,到手为止,故又称“手拜”。肃,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后来在书信来往中,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往往写上“谨肃”。妇女行礼也称“端肃”,即源于此。

到了汉代以后,才渐渐有了高座、凳椅先后问世,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来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变化。但跪拜礼仍然存在,却变成了等级差别的标志,主要广泛运用于官场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时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礼;在民间,如祭祀、祝寿等风俗中,仍世代相传。后来,又有了打千(行礼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两手合抱,拱手为礼)、鞠躬(弯身行礼)等礼节。直到辛亥革命胜利,随着几千年封建社会的覆灭,才结束了这种跪拜礼。

揖·万福

【揖】

古代比拜更轻一点的敬礼还有揖。揖就是拱手,即两手抱拳置于胸前以示敬意。《礼记·曲礼上》:“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论语·微子》记载,子路遇见一位扛着农具的老人,被老人奚落一番之后,“子路拱而立”。“正立拱手”和“拱而立”,都是拱手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

揖是宾主相见的礼节。例如迎接宾客,每到入门的地方,主人都要向客三揖,请客人先进去。据《周礼·秋官·司仪》记载,天子召见诸侯时,向诸侯也行揖礼;对没有姻亲关系的异姓诸侯拱手微向下,称为“七揖”;对有姻亲关系的异姓诸侯拱手平放在胸前,称为“时揖”;对同姓诸侯拱手微向上,称为“天揖”。这是用手在胸前位置的高低区别揖的轻重,手越高礼越重。比揖稍重一点的是“长揖”:行礼时,站立,两手抱拳,置于胸前,随着身体向前俯折,两手向下移动。

【万福】

唐、宋时妇女对人行礼,双手在襟前合拜,口里说着“万福”;后来用“万福”作为敬礼的代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个万福。”

关于方位的礼仪

【左、右】

在古代礼仪中,左、右方位有所实指。周、秦汉时崇尚右,以右方为上位,以右为尊,因此“左迁”表示降职,后代沿用此意。但古人乘车的礼俗则又不同,乘车时以左位为尊。因为在乘坐车辇时,主座居左,御者居中,另有一人陪坐,称“右或车右”,也叫“参乘”。一般情况下,御者用右手拿鞭,主位居右的话,就会妨害君王,因此主位就居左了。这个体制一直沿袭—下来。

【“上北下南”习俗的由来】

我国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之说,如看地图即用这一标准。这是来源于封建帝王座位的方向。我国古代帝王的座位设在北方,面向南方,因帝王是一朝之长,万人之上,故帝王坐在北边,北就为“上”,则坐在南边的群臣则为卑下,南就称“下”了。后进入人们的实际生活,竟成了约定俗成的标准;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男左女右”习俗的由来】

我国有“男左女右”的习俗,拍照、婚礼、赴宴甚至行路都是男在左,女在右。这种习俗的起源说法不同:(1)源于阴阳之说,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中通贯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即是“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也,变化之父母”。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等等,古人将其归类分为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阳者刚强,阴者柔弱。人的性属,男子暴性刚强,属阳于左;女子性温柔和,属阴于右。“男左女右”在中医应用上亦有实际科学意义:中医诊脉,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小儿患病观察手纹也取“男左女右”为准确。“男左女右”在医学上是表示男女生理上的差异,而在社会风俗上是划分区别的一种秩序安排。(2)源于古人的生活习惯,古代,男人狩猎或出征多用右手执戈挥矛,女人抱婴喂乳则多用左手,右手便于料理家务,久而久之,形成了男左女右的习俗。

古代的名片

名片,因为它印刷、携带、馈赠和收藏十分方便,成为现代人重要的交际工具,时髦而又不可或缺。

推本溯源,名片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名片,古称“名谒”、“名贴”、“名纸”、“名刺”、“门状”、“门刺”、“飞贴”、“手刺”、“牓子”、“下官刺”、“爵卫刺”、“长刺”、“名”、“刺”等。

至迟在汉代时,名片就已经相当流行了。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沛公刘邦引兵过陈留时,郦食其“踵军门上谒”求见。这里的“谒”就是今天所说的名片。刚开始通报他是儒生,刘邦不愿见。郦食其按着剑生气地对门人说:“再去通报,我是一个高阳酒徒,不是什么儒生!”门人“惧而失谒,跪拾谒,还走,复入报”,就是吓的把名片掉到地上了,然后拣起来,再次进去通报。刘邦听报后,来不及穿鞋子,连忙传唤客人进见。

魏晋南北朝时期,名片称“名”、“牓子”、“爵里刺”。当时名片的使用极为普遍。《梁史·江淹传》载,“永元中(499—500),崔慧景举兵围京城,衣冠悉报名刺”,致使江淹招架不住,只好“称疾不往”。当时已经出现使用名片的大户,专以名片结交世人。

隋唐之时,名片又称“门状”、“门刺”、“名贴”、“名纸”、“名刺”等。当时名片除用于官场交结外,一些风流士人也在秦楼楚馆中使用名片。宋元之时,名片又叫“门状”、“手刺”等。

明清之时,官场拜谒以红纸书写衔名,时称“名贴”。名贴往往是连张的,以绳相结。明崇祯年间(1628—1644),名贴开始单片使用,称作“名片”。有些趋炎附势者为谄媚上司,名片往往以珍贵之物制成。严嵩炙手可热之时,有拜谒者以红绫为名贴,以赤金丝为字。张江陵权势鼎盛时,谄媚者呈献给他的名片以织锦制成,“以大红绒为字”。

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和砷飞扬跋扈,以名片拜谒他的人趋之若鹜。抄没和砷家产时,哪怕从他家中发现一张名片,也得受株连定罪。有位聪明的太守却幸免于难。他不敢不拜谒和砷,便在名片上用珍珠缀成自己的名字,因为这些珍珠太值钱,便被门房悄悄摘光了,“毁其刺,故砷败而某太守独无恙”。

近代以后,名片花样日渐翻新,款式日益增多。进入现代后,名片的更新和创制更是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此不具述。

死亡的不同称谓

英雄之死称牺牲;烈士之死称就义;为国之死称捐躯;救人之死称献身;师长之死称千古;长辈之死称见背;病榻之死称断气;公务之死称殉职;遇险之死称罹难;突然病死称暴亡;帝王之死称驾崩;僧尼之死称圆寂;教徒之死称升天;道人之死称羽化;亲人之死称永别;他乡老死称客死;婴儿之死称夭折;短命之死称夭亡;罪犯之死称毙命。

居丧的制度

古时候,在丧礼未结束前,需要遵守规定的礼节,例如《礼记·丧大记》记载:“父母之丧,居倚庐,不涂,寝苫枕块,非丧事不言。”在父母下葬以前,孝子必须住在临时搭盖的茅草房里,墙上不能涂泥,要睡在草垫上,用土块作枕头。除了丧事之外,什么事也不能谈论。丧礼结束后,在一定时间内,在衣着、饮食、起居等方面还要遵守一些特殊的规定,称为居丧或守孝。孝子为父母居丧,按规定应居丧三年,称为三年之丧。

在居丧期间,除了要穿丧服,按时祭祀以外,还要遵守一些制度,称为“守制”。主要遵守以下内容:

1.在家守孝。做官的要解除官职,一般人也要谢绝应酬。在外地工作的都要赶回家中奔丧守孝。按照古礼,除父母之丧外,祖父母、叔伯父母、兄弟姐妹之丧也要奔丧。后世改为只限子女为父母,承重孙为祖父母奔丧守制。对于政府官员,如果因为战争或工作需要,守制未满,朝廷也可以强令出仕,称为“夺情”,又叫“起复”。官员因为怕解除职务而隐匿亲丧,则会被认为是大不孝,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2.禁止婚娶。居丧期间婚娶是违背礼制的。唐代裴庭裕《东观奏记》记载,唐宣宗时有位进士杨仁赡,在居丧期间办理其妹的婚事,被“宪司纠论,贬康州参军,弛驿发遣”。

3.禁止饮宴。《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丞相武安侯对灌夫说:我想同你一起去拜访魏其侯,赶上你正有丧服在身,怎么办?可见灌夫在服丧期间,依札是不能赴宴的。

4.禁止赴考。科举制度兴起以后,居丧期间不得赴考。

虽然历代统治者都大力推行居丧制度,有的朝代为此还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但是从宋代以后,居丧非礼的现象变得日益严重了。

家谱的起源与价值

家谱,又称谱牒,是记载着同宗同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典籍。它包括一家一族的祖源宗本、世系繁衍、迁徙分布、婚配嫁娶、行业职业、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人物传记等众多方面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