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2668300000009

第9章 美的追求——建筑艺术(1)

苏美尔艺术、古巴比伦艺术

近东,也就是现今跨越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土耳其、伊朗、伊拉克的亚洲广大区域,堪称早期文明演进的摇篮。在地理上,位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平原称为“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就希腊文来说,指的是“两河之间”的土地,也就是现今伊拉克巴格达以南的巴比伦(Babylonia)和北方的亚述(Asshur)的合称。

公元前8500年前,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人类已经产生了畜牧、农耕文明。这些当时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人使用黏土塑造大地母神、动物等等小型塑像,作为祈祷丰收的俑像。后来由于农具的改良,这些人逐渐南移到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苏美尔(Sumer)地区。这地区是一片低的湿地,只要有良好的排水与灌溉系统,就很适合农作物生产。因此,他们得生活方式逐渐从畜牧转化到农业,这是一个文明产生的最重要条件。

古代近东的地图

从一个在伊朗苏萨出土的《绘有图案的杯子》(PaintedBeaker)。从表面来看,我们意识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能够运用装饰性的绘画,站着的鸟、野山羊、奔跑的狗,使物品外表的装饰与形态融为一体。与洞穴壁画正好相反,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人类在特定空间中所设计的意象。

绘有图案的杯子

PaintedBeaker

约公元前4000—5000年

彩陶土器,28.5cm高,出土于苏萨(Susa)

罗浮宫,巴黎,法国

说明:在苏萨出土的这个大杯子上,画着简略却栩栩如生的动物侧面,其设计大胆且流畅;杯口上有一圈长脖子的鸟作为饰带,其下是一圈奔跑的狗,再下面则是有巨大羊角的野山羊。这些动物的体型被强烈地变形,例如狗的身体被拉长,以表达正在移动的速度感。同时,这个杯子也呈现高度的设计感,其弧线和直线与容器器形象呼应,外表的装饰与形态因而融为一体。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一片敞开的土地,缺乏地理屏障以保护市镇,整部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就是当地城邦与外来入侵势力的对抗史,因此建筑对于苏美尔人的生活保障就格外重要。公元前6500年到公元前3700年之间,有一批人陆续从其他地方移居到苏美尔(Sumer)地区,定居之后被称为苏美尔人(Sumerian)。他们由于学会如何控制河水,将原来不适合农业生产的贫瘠土地变成绿洲,因而逐渐落户形成聚落以及市镇,以后创造出美索不达米亚的最初文明——苏美尔文明。

后来阿卡德人(Akkadian)、巴比伦人(Babylonian)、亚述人(Assyrian)以及米提亚人Median,相继继承和发展了苏美尔人的成就,使两河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页。其中巴比伦人的成就最大,因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又被称为巴比伦文明。从公元前18世纪中到公元前6世纪中,这里先后建立过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

苏美尔艺术约3500—2000B.C.

公元前3000年,阿卡德人从北方移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与苏美尔人混居一起,渐渐形成以神殿为中心的城市,每一座城市几乎都有一个或者几个庙塔(Ziggurat)。在这片土地上,木材十分缺少,又没有多少石头,所以人们就晒制土砖或烧砖建造房屋,创造了拱和穹隆结构。后来,罗马人继续将这种结构方法加以发展,并被各个时代继承下来。残留至今,还能够让世人见识到的庙塔是位于乌尔(Ur)的乌尔南姆庙塔(Zigguratof King Urnammu)。

乌尔南姆庙塔是用灰土建构,外贴一层砖,砌着薄薄的凸出体。当时居住在这里的人认为山岳支撑着天地,山里蕴藏生命的源泉,雨从山里来,山水注满了河流,天上的神也住在山里,山是人与神之间的交通道路,于是建起了巨大的类似于古埃及人的台阶形金字塔的祭祀高台,来表示他们对山岳的崇拜。

乌尔南姆庙塔

Ziggurat of King Urnammu

约公元前2500年

乌尔(Ur),伊拉克

说明:乌尔南姆庙塔(Zigguratof King Urnammu)约建于公元前2125年,位在伊拉克乌尔(Ur)城中心一个6米高的台地上,由城墙围合的主广场、庙塔和附属的商业广场组成,实际是包括庙宇、仓库、商场等在内的一个社会活动中心。庙塔紧靠主广场西南端,前临开阔的空间,合体四层,总高约21米,第一层基底面积65×45(公尺)2,高9.75公尺,台前设置了三条巨大的坡道,一条垂直于正面,两条贴着正面,在三条坡道交会处是一座有三个洞的大门,通过大门即到达台的第一层台面。第二层收进很大,基底面积37×23(公尺)2,高4.5公尺。第三、第四层更成倍地缩小,每一层都有一圈环绕上一层台的宽大台面。台顶有一座山神庙,从台底地面算起,总高21公尺。庙塔王要用灰土筑成,表面砌筑了厚达2.4公尺的砖层,砌体的每个侧面内倾,同时每侧又砌有外凸的扶壁,总体形象极为稳定,气势宏大。

随着都市文明的产生,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变得日益密切,为了传达彼此的意念,文字的需要便应运而生。从位于幼发拉底河左岸的乌鲁克(Uruk)出土的黏土板发现,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300年就已经用削尖的芦苇在柔软的黏土上书写,以一种楔形的视觉符号体系纪录交易行为。这种视觉符号体系是人类最早的楔形文字(Cuneiforminscription)。

楔形文字泥板

Stele of Cuneiform inscription

约公元前3000年

泥板,20.3cm高,乌尔出土

明尼苏达大学博物馆,明尼苏达,美国

随着时代的演进,苏美尔人的人物雕像越来越接近自然,他们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在泰尔·阿斯玛(TellAsmar)出土的一组小雕像就是其中一部分。这些大小不同的雕像包括男女老幼,每个人都双手抱十在胸,显然是在向天神祈祷的模样。最为突出的是每一个雕像都有一双奇大无比的眼睛,这可能是强调凡人与神进行精神上交流所流露出来的惊异表情。

阿布神庙大理石群像

Statuesof Abu Temple

约公元前2500年

大理石,最高的有75公分高,

泰尔·阿斯玛出土。

东方博物馆,芝加哥大学,美国

说明:在泰尔·阿斯玛(TellAsmar)出土的这组大理石雕像,在艺术处理上略显稚拙。所有的雕像的眼睛都很大,以彩色材料镶嵌而成。眼睛代表灵魂的窗户,传达雕像的精神力量,神与凡人经由它们在专注的凝视中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人物形象相当抽象,几何化的简化手法支配着形体的塑造,圆柱体与圆锥体是基本的造型。雕像的胳臂和腿仿佛是圆圆的管子,裙子的弯曲面光滑得就像是用车床抛出来的。探究这种艺术造型,或许可以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产石料来推论,苏美尔人在日常生活中擅长以黏土制造生活用具,其泥塑的技巧自然就影响了石材艺术品的雕刻。

苏美尔雕刻家以木头或金属为材料时,作品的形体就更为柔和而真实,乌尔寺庙中的《竖琴音箱》就是类似的作品。

竖琴音箱

Queen's Lyrefrom Ur

约公元前2600—2400年

木头,金叶片、天青石和贝壳镶嵌,43cm高,

乌尔出土

大学博物馆,宾州大学,费城,美国

说明:乌尔竖琴音箱上有几幅取材自神话的动人画面,顶端画面中的英雄,手抱两只人面牛身的动物;其下则是端着食物和酒的狼和狮子,他们正朝着一场我们看不见的宴会走去。接下去有一只驴子、熊、和鹿在弹奏音乐,他们的竖琴与画面所在的竖琴同属一型。最底层的画面上,一只半人半蝎子的动物,和一只山羊,正拿着从一只大花瓶中取出的东西。完成这件作品的杰出艺术家将画中角色都置于地平在线,并采用了重叠和前缩方法。

苏美尔文化后被阿卡德人所吸收。阿卡德人由北方迁徙至苏美尔地区,是一支说闪语的民族。他们在美索不达米亚称王后,开始有征服世界的野心。《阿卡德皇帝》(AkkadianRuler)青铜头像的鼻子以及眼尾到脸颊间突出的部位,表现十分写实;从胡须和头发上,又展现出权力者的威严气质。

《阿卡德皇帝》头像

Head of an Akkadian Ruler

约公元前2250年

青铜,30.5cm高,尼尼微(Nineveh)出土

伊拉克博物馆,巴格达,伊拉克

说明:这尊头像据认为是萨贡一世(King Sargon I)皇帝的头像。他的脸部呈深黄色,造型威严、庄重,显示了这位国王的刚毅、坚强和自信的神态。皇帝的头发为黑色,编得如同皇冠一般。雕像的眼睛中本来嵌有珍贵的宝石,但现已遗失,成了两个空洞。雕像的面部雕刻简练而逼真,并留有苏美尔艺术的痕迹,须发的装饰手法独特而有力,是同类作品中的杰作。这尊头像经过精心设计、铸造,充分显示了古代高超的铸铜技术。

古巴比伦艺术约1900—1600B.C.

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来自叙利亚草原的一支闪族阿摩利人(Amorites)攻占了巴比伦,而后以此为中心,南征北讨,四处征战,最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巴比伦帝国,阿摩利人也因此被称为巴比伦人。历史上曾存在两个巴比伦帝国,这里说的是第一个巴比伦帝国,为与后来的巴比伦帝国区别,习惯上又把它称为“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的崛起标志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进入了第二个重要阶段。

古巴比伦王朝(公元前2000—1700),虽然在宗教文学方面有不少的编纂作品,但在艺术领域中只有记载《汉谟拉比法典》the Law Code of Hammurabi)的石碑流传下来。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他建立了君权神授的中央集权制度,并集苏美尔法典的大成,编成《汉谟拉比法典》。以当时苏美尔地区的艺术所能表现的技术水准来看,这个石碑可称得上是最古老的宫廷艺术,且有一定的艺术水平。

汉谟拉比法典碑

Stele inscribed with the Law Code of Hammurabi

约公元前1760年

黑绿色玄武岩,高225公分、长65公分

罗浮宫,巴黎,法国

说明:“汉谟拉比法典碑”是法国考古学家在今叙利亚境内所发掘的。公元前2000年后,居住在巴比伦及其周围的民族越来越强大,当巴比伦国传至汉谟拉比王,厉行社会改革,于是自公元前1792年到公元前1750年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并刻成碑文以保存之。汉谟拉比法典碑上的楔形文字记载了282条法律,内容广泛,包括租金、医疗、财产、诬告、偷窃等,其中最著名的是第196条和197条,写着:“如果自由人毁坏其他自由人的眼睛时,他本身的眼睛也将受损;若你折断其他自由人的脚,你自己的脚也将被折断。”旧约圣经中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命抵命”据信来自于此。以现在的犯罪预防、矫治等刑罚学的观点来看,“汉谟拉比法典”内容似乎太过严厉,但以当时的文明而言,强调法律是神授、公平的观念是合理、公正的,因此它被认为是史上第一部强调“公平”的法典。

此外,汉谟拉比法典碑也极具艺术价值,上方刻画着汉谟拉比王以祈祷的姿势站着,向右边坐在宝座上、代表正义的太阳神致敬,也有人解为太阳神授予汉谟拉比王治国之道。由于汉谟拉比法典碑是法国考古学家在叙利亚境内发现的,故法国赠与叙利亚的是仿制品,真品则保存在法国罗浮宫。

亚述艺术、新巴比伦艺术

亚述艺术约1600—612B.C.

过了汉谟拉比时期之后,古巴比伦王国逐渐由盛而衰,这时候亚述人以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底格里斯河为中心,用强大优势的军事力量在公元前1595年占领了巴比伦,并且吸收巴比伦文化、使用巴比伦语言以及尊奉巴比伦的神,因此古巴比伦王国彻底的被亚述帝国取而代之。

建筑与浮雕艺术是亚述帝国宣传强大军事力量的两项主要工具,如在公元前8世纪末,建于柯沙巴(Khosabad)的萨贡二世(King Sargon II)皇帝的萨贡宫殿(Palace of Sargon)。墙上不仅有大规模叙述性的浮雕艺术,在宫殿入口处的《人面牛身双翼神兽》,更是亚述浮雕艺术的杰作之一。

亚述浮雕艺术作品大多以君王的军事远征为题材,在石板上采取水平方式,展现大量的人物、马和战车的图像。其善于表现叙述性和庄重性的形象,更因随着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地中海地区,这对于后来地中海区域的艺术风格当然产生一些影响。

亚述萨贡皇帝二世的宫殿

Palace of King Sargon II

约公元前705年

柯沙巴(Khosabad),伊拉克

说明:宫殿紧接方城西墙,下有高达18公尺、边长300公尺的方台,方台一半突出城外。登台后,峙立着作为正门的东门,中为圆圈门道,上有与宫殿墙面等高的门墙;门道两侧夹立左右屋墙,平面突出向外,高度也凸出于宫殿墙面。墙上都有锥堞。门墙和堡墙下部3公尺贴石板墙裙,墙裙转角处雕刻人面牛身双翼神兽。从正面看来两条前腿并列,侧面看来有一条前腿向后,形象完整,却有五条牛腿。堆堞与墙裙之间满贴彩色琉璃面砖,光彩夺目。

新巴比伦艺术约625—538B.C.

亚述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历史上活动时间约有1000余年,亚述帝国最强盛的时期是从公元前8世纪中叶起,雄踞亚洲一个多世纪。公元前621年,米提亚人联合巴比伦的军队征服亚述帝国,重新建立新的巴比伦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