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278400000005

第5章 上篇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2)

第一章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2)

第三重义就是要求君子成为“通才”。这个词很容易让人想到曹丕在《典论·论文》里对建安七子的点评: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七子文体上各有所长,但都不是通才,曹丕自己也并没有找到这样的人,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身兼数艺的人呢?可见孔子对君子的要求何等之高!

孔子的学问本就源于生活,其归宿也在于生活,梁漱溟先生称儒学为实践之学也是此意。《论语》中所体现的不仅有孔子对人生的态度,还能从中领悟到生活的艺术,而他所说的君子就是这样一个能在生活中游刃有余之人的理想人物。只有像君子一样做到不器,方能触水逢春,左右逢源。

弦外听儒音:

《典论·论文》:《典论》是曹丕的一部学术著作,全书已佚,《论文》是其中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一篇,是中国第一篇文学批评的专门论文,提高了文学的地位。

建安七子:建安年间,对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典论·论文》

乐以忘忧,陶醉生活中

“孔子是靠趣味去生活的。”

孔子是一位温厚的长者,又被追封为圣人,世人对他的定位总是忧国忧民而一脸严肃的神态,仿佛他生来就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活,修身的目的也只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自己的生活情趣。他曾说:道之不行,吾将乘桴于海。如果一日过上了逍遥自在的日子,反倒是不快活的无奈之举。这样的生活不是太过沉重了吗?难免令人敬而远之。

他们的生活真的如此枯燥乏味而不快活吗?梁漱溟先生却给了我们对孔子生活的另一种解释。在他看来,孔子是靠趣味去生活的:个性特别的人,里面充足的人,他的直觉很强,都是靠趣味生活,结果都是非功利派(孔子)……所以不应看非功利派(孔子)是一个很严的样子,其实他是顶富于趣味的。

孔夫子竟和趣味挂上了钩,多少有些令人意外,梁漱溟先生却毫不迟疑地推出了这一结论。他说:天下最危险的事,就是怕人没有生趣……人好的行为,通统是从和乐的心理出来……他心里是和乐的,这种和乐就是生趣。孔子不正是在做着“好的行为”吗?从快乐中得到生趣,这就是孔子的原本的生活真相。当初儒家最吸引梁先生之处也就在于《论语》满纸皆乐。生活本身就是乐的,而孔子又是一个严肃地对待生活的人,这样的人怎会让自己的生活乏味呢?

孔子还曾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不管是智者或是仁者,他们都能从山水之中敏锐地捕获和自己最相契合的气质,天地之间,花鸟鱼兽,自来亲人,这种生活不正是极富于诗情画意的吗?

当然除了乐,孔子也承认生活中有“忧”,即不那么快乐的事情的存在,“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说忧,但是不说苦。苦是一种太强烈太刺激的味道,可见在他看来生活虽有不顺心,但肯定是美好的,不至于让人痛苦。而且他还为我们排遣忧找到了一条轻松的出路:乐以忘忧。看似同语反复,不忧即是乐,其实自有道理在其中:如果心里时时充满着柔和和乐的感觉,哪里还有空间留给忧呢?

无论是忧还是乐,都是对生活的态度,是从心里生发出来的,与环境无关。即便是清贫的生活,依然是富有趣味的。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自己的气质能令苔痕上阶绿的陋室生香,自己乐在其中,又何陋之有?孔子最欣赏的学生颜回正是这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这种生活的趣味正如陶渊明所言,此中有真义,欲辨已忘言。妙不可言,不可言传。

生活的乐趣虽然只能由自己去体会,但无疑人人都心向往之,孔子也不例外。他不是苦行僧,借现在的受难去换取日后的光辉,而是在人生的长途跋涉中收获着点滴的快乐,乐以忘忧,这才是智者。在他眼里,生活的每个细节都隐含着不尽的趣味,值得细细咀嚼。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他的生活何等精致:饭食越精细越好,鱼肉越细美越好。饭食放久了会变为,鱼肉也会腐烂,这就都不吃。颜色不好看的不吃,气味臭的不吃。烹饪的火候不对不吃。不到吃饭的时间不吃。切肉的刀工不合度不吃。酱配得不对不吃。肉虽然多,但不能让吃肉的分量超过粮食的分量。只有酒没有规定用量,以不喝醉为限。买来的酒和干肉不吃,不去掉姜的食物少吃。这般琐屑且细致的要求,足以令今日以享受生活标榜自己的小资们也望尘莫及,谁能说他不会享受生活呢?

这样的孔夫子,不只是风尘满面地奔波于各国之间,也不仅仅是正襟危坐于学堂上对学生耳提面命。他会对着一堆美食喋喋不休,也会在冬日风雪中看万树凋零而松柏独全。这样的孔夫子,虽然身后没有道德高地做背景,但岂不是可爱得很?

弦外听儒音

四书五经: 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因秦朝焚书坑儒而亡佚,就只剩下了五经。

心中自有青山在,世事纷扰如蛛丝

“原来心是自然的,现在变成了勉强的,到后来这种勉强的反成为自然的了。因为我们的心原来没有杂念才自然,有杂念就是勉强。”

司马迁说,人穷则反本。在生活停滞不前走投无路之时,人就会转而去追寻宇宙的起源、人生的意义等玄而又玄的问题。这种困惑往往源于自己生活中的混乱,梁漱溟先生称之为生命的滞塞。生命如水流动,一旦滞塞便会浑浊,让你看不清生命的真谛。生活之乱,也正是因为心被他物所遮掩了,人变得会惶惑不安,不知何去何从。

梁漱溟先生曾说:“我们生活之乱是由于心跟着念跑。原来心是自然的,现在变成了勉强的,到后来这种勉强的反成为自然的了。因为我们的心原来没有杂念才自然,有杂念就是勉强。现在有杂念反成了自然,而没杂念竟成了勉强,仿佛要想法去恢复安和泰然反成了难能之事。”当自己的心外面的东西所牵绊时,各种力量牵着你往不同的方向走,言行举止就会显出勉强,进退维谷。要摆脱这种状况,当然是要排除杂音,专心地去听从心的指引。但是如何才能顺心率性而行,不让杂念扰乱自己的生活呢?千年前的孔子就给出了答案: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个有志之士,在面对外界的诱惑纷扰时,不管外面桃飘与柳飞,只咬定自己心中的青山,如此才不至于随波逐流、摇摆不定,把生活搅成一团乱麻。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自己的心志若能像北斗星常悬于空,又何愁会迷失方向呢?

但并非每个人都能称得上是有志的匹夫。司马迁笔下的李斯就是一次次在犹豫中被拖入了泥淖,深陷难出。他在权利的面前,一次次做了妥协。本该忠于秦始皇的遗嘱,却为赵高收买;原该急流勇退保全自己,却在死前才叹息: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于上蔡东门逐狡兔,其可得乎?

而孔子则用他颠沛流离的后半生证明了自己的匹夫之志。他在周游列国时年时已高,几次到了穷途末路,但他只是坚持奔走、奔走,如同那位追赶太阳的夸父。

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也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梁漱溟先生说:“‘匹夫’就是独自一个,无权无势。他的最后一着只是坚信自己的‘志’。什么都可以夺掉他,但这个‘志’没法夺掉,就是把他个人消灭掉,也无法夺掉!”这也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的寓意: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

虽然孔子自谦是一介匹夫,但他所说的匹夫却自有一股傲然之气,风雨不侵、令人敬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孔夫子之谓也。匹夫之志,纯粹而干净,这也就是孔子一生守护的信仰。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中不乏朝三暮四的政客,蝇营狗苟,见风使舵,一个不小心来不及转向就葬身波涛之中。孔子不然,虽然周室衰微,礼乐崩坏,他匡复周礼的主张难以实行,实际上也少有君主真心推行,但只要那是他心中向往到达的青山,便穷尽一生之力以求之,一如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月可沉,天可瘦,泉台可暝,獠牙判官可狎而处,而“柳”“梅”二字一灵咬住,必不肯使劫灰烧失”。对孔子而言,只要咬住了自己心中的志气,其余的风雨或诱惑都不过是杂音,于是将它们都似蛛丝那般轻轻拂去,只留得心中一片清明。

弦外听儒音

爵位制度:周代分贵族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周公:姓姬名旦,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论语》中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汤显祖:明代戏曲作家,代表作《牡丹亭》,他的老师罗汝芳是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以发人“良知”和济人急难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