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梁漱溟跟大家讲授起典故,原来这是苏格拉底教学生的一个故事,苏格拉底在开学的时候让学生甩手臂,每天300次,一个月后,坚持的人有十成,三个月后坚持的人有九成,半年后只有一半,一年后就剩下一个人,那个人就是著名的柏拉图。梁漱溟告诉学生,甩胳膊是很简单的,可是对于这么简单的事情,能坚持下去却不是容易的事。
正如梁漱溟的人生一样,他是大学生,却没上过什么学,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典范。中学学历的他,为了进步,为了腾飞,做足了准备功夫。他所做的,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读书,每天看书,每天读报,从不间断。
他坦言,在他那个胡适、傅斯年等大师林立的年代,以自己的中学水平,要成为一个学者、一个老师,一个追求学问的知识分子是不容易的。他所做的,正是从自己身上发现问题,然后努力地找寻解决的方案,回答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让自己肚子中的墨水越来越多,知识越来越厚,才能迸发,才能进步。因此,他大量阅读哲学、佛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范畴的书籍著作,并且参考别人的意见和观点,琢磨出自己的思想,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从梁漱溟的个人经历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时候,成功者并非都站在一个有利的平台上,想要成功,得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打基础,靠自己下苦功夫去为腾飞做足准备。
人的进步,往往是一种"外在矛盾"和"内在否定"协同作用的结果,就是说,我们的进步是基于外在表现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对内部进行认识、否定及调整的一个过程,只有内外结合,才能最终促成我们的真正进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对我们自身的考验很大,要沉得住气,首先要在正确认识自身的基础上,学会否定自己,然后针对自己的不足,下苦功去改善,对自己的短板,努力去完善和改良,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更大的进步和提升。
北大行动指南:
1.找到自己的瓶颈,勇于突破
生活中,谁没遇到过一两道坎儿、一两处瓶颈?但是最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升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进而寻找解决瓶颈的突破口。因此,当我们的生活出现了瓶颈,当务之急,不是如何解决瓶颈,而是要弄清楚瓶颈产生的原因,也就是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因为,综观当今社会,由于自身能力不足而产生瓶颈的情形屡见不鲜。因为越往上走,我们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越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便越强,进而对自身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在通向成功、改良自己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要求自己有一个不一样的质的飞跃。
此外,在遇到瓶颈之后,不必自怨自艾、灰心丧气,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因为瓶颈并不是只出现在你一个人身上,每个人都会遇到生活的瓶颈,即便是北京大学的天之骄子。再说,瓶颈并不是什么坏事情,至少,你意识到了瓶颈的存在,就表明你对自己的人生有规划、有要求,不是一个满足现状的插科打诨之人。
2.要有空杯子心态,时刻准备着
所谓的"空杯子",就是指我们应该随时对自己目前拥有的知识进行整理和调配,将不合时宜的思维扔掉,保持思维顺畅,随时加入新知识,增加新技能,不自满,不故步自封,永远保持"学习"心态的一种思维模式。也许,眼下你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足够你在行业中满腹经纶地夸夸其谈;也许你所具备的技能和能力也足够你在行业中独占鳌头。但是,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型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如果没有求新求进的渴求,那么原本的知识就会慢慢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衰退,终究会被社会的进步大潮流淘汰。
任何一个北大人都是"空杯心态"的最好诠释者,他们从不自满,不停学习。因此,唯有空杯子的心态,才能帮助我们时刻保持自身容量的空余,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为突破和改变做足准备。如果北京大学的天之骄子都不会自满,你凭什么呢?
北大思考题:
一次,一位年老的北大图书管理员见到最后一名离开图书馆的学生,他总是在图书馆磨到临近关灯的一刻,管理员忍不住问他:"智慧和坚持,你觉得哪个比较重要?"
学生摸摸脑袋,憨笑着说:"我想是坚持吧,因为我本身不是特别聪明的人。"
年老的图书管理员笑了笑,拍拍年轻人的肩膀说:"很好,很好。"
其实,这位图书管理员早在十年前,还是北大英语系的教授,他认为年轻学生回答得很好。认为"智慧"比较重要的人,往往容易忽视坚持的重要性,诚如龟兔赛跑,人生往往不是由"智慧"做主的,坚持才是最强劲的动力。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留下你的足印
北大箴言: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成果是最好的太老师,不得不干是最好的祖师爷。
--金克木
如果有梦想,我们就能走得更远,那些天之骄子在成为北大人之前,也只不过是一个个平凡的学子。然而他们从未停止追逐梦想的脚步,在追寻的道路上留下了自己深深的脚印,才终有一天得见未名湖。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路,也有不尽相同的艰辛,要对抗逆境,靠的是我们自己,不是别人。不只北大人,每个人都会有饱受压力、饱受煎熬的时刻,越是这个时候,与其花时间去怨天尤人,埋怨环境不配合,天公不作美,不如低头耕耘,用吃苦和耐劳来充当自己的养分。诚如高山大河,没有笔直的河道,没有平坦的山路。山河之所以壮美,那是因为它们高低跌宕;我们的追梦路途也一样,它之所以壮丽,亦是因为我们攀登的过程,迂回向前,历尽艰辛,却最终苦尽甘来。
中国的儒家思想中有一句老话叫"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而后成于实"。意思是,埋头苦干、兢兢业业,我们才有可能获取成功。因此,我们不能好高骛远,不能臆想着自己马到成功、一步登天,要有耐心,要懂得一步一步地走,能坚持下来的将胜利,不断发奋的将成功。因此,我们要在通往梦想的路上,留下自己的足印,不要吝惜自己的努力。
刘半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1925年在北大任教。任教期间,刘半农一直是新文化运动的闯将。
不过,别看刘半农成就颇高,他的人生却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成就完全是靠个人努力。1912年,由于不满传统教育的体制,他毅然辍学,只身到了上海,在中华书局谋得一份编辑工作,业余时间在《小说月报》等杂志上发表小说。由于国文功底好,加上勤奋好学,刘半农很快就成为上海文坛一个十分活跃的新秀。
不过,这些骚动式的变化并没有使刘半农自感满足,在上海五年之后,他于1917年回到家乡,在家赋闲,目标是思考自己将来的人生路。虽说刘半农才情洋溢,但是才情毕竟不能当成下锅的米,那时候写稿没有固定收入,家里经常没米下锅,妻子得四处举债,向娘家借钱,生活可谓捉襟见肘。不过,刘半农依旧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直到有一天,他收到蔡元培的信,把他邀请到了北大当预科国文教授。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可是事与愿违的是,他当年年少轻狂的中学辍学给他带来了极为不好的影响,虽然说他通过《新青年》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急先锋",颇有威势。可是,蔡元培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一回事,北大里头高手林立也是另外一回事。刘半农这种连中学都还没毕业的人,才情再惊艳也会被看成是一种"另类"。在制度上,在文坛上,他始终"难登大雅之堂"。
刘半农再次意识到自己的梦想和未来有点曲折,于是他在蔡元培的支持下,考上了公费赴英留学的资格,便带上夫人和女儿起程去伦敦了。不过,公费指的是学费,生活还得自理,在英国,一家三口举目无亲,刘半农没收入,妻子还在伦敦生下了一对龙凤胎,一家五口的生活成了重大问题。穷得连摇篮都买不起的刘半农,始终不想放弃梦想,放弃知识,他咬紧牙关,带着妻子转战法国,到了巴黎大学学习,攻读博士。最终他坚持下来了,他成功地获得了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归国继续任教北大,培育英才,并大力投身语言学研究。
一直以来,中国近代文学第三人称的"他"没有男女之分,现在我们通用"她"来代表女性,正是刘半农所提倡的。刘半农,一生发表了不少重要著作,其中《汉语字声实验录》一书,更获得了"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的殊荣。
如果刘半农当初被生活的艰难所打垮,如果刘半农没有坚持在追梦的路上咬紧牙关地闯下去,中国或者会错过一个重要的代表性人物。
人生就是这样,总是希望和挫折并行,遇到了挫折,我们得自强不息,永不服输,不泄气的品质会支撑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只有对梦想、对目标有不懈的追求,我们才可能用曲线的迂回谱写出灿烂的人生。
虽然说,很多人会觉得对于达到目标的方向,"直线"是最短的,最好速战速决,可是,这种想法放诸现实生活中,却又不太现实。因为,人生是没有全然的"直线",所有的"直线"都会被各种艰难险阻所分隔,所以我们的人生犹如会上上下下波动的曲线,有高潮,有低谷。但是,终点是一致的,只要你扛得住。
北大行动指南:
1.虚心与坚韧,缺一不可
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少人有一种"自来熟"的本能,能很快地融入环境,一马当先,独挑大旗,不过,这种做法非得有非常坚韧的持续动力才能完美收官。因为,不少年轻人容易表现出"虎头蛇尾"的心态,对于一件事情、一项工作,一开始表现得不错,但是缺乏长远发展的动力。
对于梦想和目标的追求也是一样,开头拼了一轮,鼻上碰了灰就赶紧像刺猬一样缩成一团,生怕和困难硬碰。
我们都知道,人生在世,不可能一本天书读到老。要持续走近梦想,我们就必须不时给自己"充电"。既要有坚韧不拔的信念,也要有虚心求教的心思,一边顶着困难前行,一边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让自己更加尽善尽美,提升自身能力。
2.学会借助别人的力量
前进的路上有石子甚至大石块是在所难免的,很多时候,我们靠单打独斗难以成事,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虚心向别人求教,甚至求助,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尝试站高一点,看远一点。
其实,人生得一良师,就好比千里马得一伯乐般重要。得到一个导师或者师傅,能够使我们更加容易入道,更好地生存下去,能使我们的人生拼搏事半功倍。因此,在拼搏的同时,我们不必将自己看得过于孤高,尝试在上进的路途上找一个良师益友,结伴同行,这对个人追求将是大有裨益的。
北大思考题:
一位北大教授有一个女儿,女儿顺利考上了北大。他陪女儿到家商店挑选台灯,女儿想买一盏放在卧房的台灯,看到琳琅满目的台灯,北大教授突然问女儿:"你会选择宫廷式的华丽台灯、乡村简朴型台灯,还是卡通造型的台灯呢?"
女儿作为北大即将入学的新生,选了宫廷式台灯,并为自己的唯美偏好吐了吐舌头。
北大教授听后,其实是开心的。为什么呢?
因为,选择宫廷式华丽台灯的人,其实是极具耐心的人,遇到压力会懂得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冷静过后再深思熟虑具体的应对措施,他们有坚韧不拔的性格。选择乡村简朴型台灯的人相对缺乏耐性,害怕麻烦,遇到烦心事和挫折容易不知所措。而选择卡通造型台灯的,有争强好胜的性格,耐性不足,但是韧劲有余,容易陷入鲁莽行事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