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北大的青春不迷茫
2787100000011

第11章 读懂北大的思维,敢想才能敢干(1)

上帝赐予了我们每个人一颗用来思考的脑袋

北大箴言:

三国时,蜀将姜维据守剑阁,拒十万魏兵于险关之外。魏将邓艾遂以精兵偷渡阴平翻越摩天岭,下江油直取成都而一举灭蜀,此谓出敌之不意也。我们今天可仿效此战法,以智取代替强攻。

--张灵甫

伟大的思想家歌德曾经说过:"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这充分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走属于自己的路,可是有的人能走得很远,有的人则永远原地踏步,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主要和我们的所思所想有关。上帝是公平的,他赐予了每个人一个用来思考的脑袋,可是有的人并不善于利用自己的思考能力,不会总结自己过去走过的路,只会苦干、傻干、蛮干。当然,我们并非想抹杀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作用,只是,在我们做事情的同时,必须要让脑袋转动起来,不断思考,这也是北大人区别于芸芸众生的关键。

就像下围棋一样,我们每走一步都要深思熟虑,得有所收获,不能平庸地走一步看一步。应该说,从古至今,没有哪一位伟大人物不是托了"思考"的福。可见,思考对于每一个不甘平庸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们要善用上帝造人所赐予的资源,让自己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精于思考、勤于思考的人。

张灵甫,是国民党军队中的"常胜将军",是蒋介石口中的"模范军人",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北大学子。他成为了八年抗战中"文北大、武黄埔"的悍将、猛将和儒将,是一代抗日名将。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张灵甫早年几乎与军事绝缘。他从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在一所小学里面当小学老师,成为了一名典型的教书人。当时,这份工作在家人眼中看来是挺不错的,表面风光且安稳。然而,家人的满意无法抑制住张灵甫那颗不安分的心。

他并非因为自己的工作待遇而忧愁,只是眼见世道不同了,一辈子窝在乡村里做个德高望重的教书先生似乎于社会作用不大。他好歹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作为有抱负的年轻人,只求安逸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张灵甫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思考国家的命运。于是,1923年,他毅然放弃安稳的工作,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当时,自五四运动爆发以来,北大一直是全国学生运动和思潮交汇的中心,各种主义及思想的宣传在北大总是不绝于耳,方兴未艾;当时的中国也处于军阀割据严重,社会激荡的年代。张灵甫在北大的学习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了社会的变革浪潮,这是他窝在乡村教书所无法触及的。

张灵甫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从教授、学长、同学的口中及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中,他明白了救国救民的重要性。所以,他在学生运动的洪流中,没有慷慨激昂地喊口号,也没有轰轰烈烈地办运动,他只是潜心修学,打算以知识来拯救国家。

不过,到了1924年,北京发生了一件大事件--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领导了"北京政变"。身在北大的张灵甫感觉到"秀才十年不成事,军阀一朝就变天"的威力。张灵甫开始思考,到底是应该像所有读书人一样,喊口号、论思想比较容易解救社会,还是投身军队,真正保家卫国,捍卫人民来得直接一些呢?

这个问题,张灵甫一直在思考,他需要考虑自己的志向和将来,不过,作为读书人出身的张灵甫虽然有动摇,却并未行动,因为他始终认为,"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基础。直到1924年,张灵甫意识到一件被自己忽略了的大事,那就是黄埔军校的成立。黄埔军校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所集理论和实战知识于一身的正规军校。有了黄埔军校,军队就能摆脱军阀体制,摆脱旧式军事思维,正式和新型军事人才培育模式接轨。于是,几番思量之下,张灵甫坚定了自己的志向,投身黄埔军校。

到了黄埔军校,由于他骁勇善战、能文能武、心思缜密、战略周全,所以很快便成为国民党军队中的一员猛将,并且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成为著名的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抗日名将。

诚如张灵甫一样,每个成功的人都不是天生注定成功的,大家所在的起跑线都差不多,如果你在人生的交叉点选择了在平凡的道路上追求安稳,那么你就会成为平庸者;相反,如果你在交叉点充分思考了自己的实力,思考了自己的将来,思考了每一步路的走法,那么你很可能以同样的身躯,不同的力量,获取不一般的成功。

你为什么要上北大?想必你的脑海中思考过万千答案,无论你最终能否如愿以偿地考入北大,都不要放弃思考的习惯,它是你今后成功的关键。

没有哪一个北大人是不善思考的,这里是智慧闪耀的圣殿,在未名湖畔,也许正孕育着无数足以改变世界的想法。

北大行动指南:

1.善于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著名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非常重视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力的培养,他曾经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爱因斯坦的话表明,在他看来,有自己的一套独立思考系统,比起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加重要。或者,这和我们中国儒家大师孔子所强调的"学而不思则罔"有异曲同工之妙。思考就是这么一回事,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吸收新的知识,经历着不同的遭遇,吸收到不同的经验教训。但是如果我们不懂得思考,不懂得运用头脑将知识、经验转化,对这些所收获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应用,那么这些知识和经验将永远只是一种知识和经验,没法成为我们调整自身、拔高自己的原材料。

相反,如果我们有思考能力,懂得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判断,调整自己的规划,让自己拥抱心中的目标,才能成为更优秀的人,和目标越走越近。

2.思考,不要单纯地流于"想"的阶段

当然,我们上面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可是这句话还不完整,还有半句"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我们在学会独立思考的同时,也要不断殷实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因为,思考,不代表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它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作为理论基础,才可以从现有的知识、经验中吸取精华,进行加工和改造。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我们的脑袋空空如也,那么任凭你怎么个深思熟虑,也不会思考出太多"出类拔萃"的结果来。因此,我们必须要端正对"思考"的看法。思考,不代表空想,它是"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的一种高要求。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学了不能不思考,思考的同时也不能不学习、不吸收。只有如此双管齐下,我们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切合自己预设的美好将来。

北大思考题:

一天,北大教授在课堂上卖弄关子不讲课,而是煞有介事地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某地发生了大地震,伤亡惨重,收音机里不断传出受灾情况以及寻人启事,一位老大爷一直在注意收听收音机的报道。有人问他:"收音机里播放过你孙子的消息了吗?"老大爷回答说:"没有。"接着他又说:"但我知道我孙子肯定平安无事。"请问他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们低头想了想,不明白教授的本意是什么,于是认真思考各种答案。有的是从常规出发,认为老人的孙子就在家里,所以老人知道;有的则是从脑筋急转弯的思维出发,说问老人问题的很可能就是他的孙子。

教授听到大家的答案之后,笑了笑说:其实,那是因为他的孙子就是收音机里面的播音员,听到孙子还在播音,自然是平安无事了。

教授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什么脑筋急转弯,也不是投机取巧的文字游戏,他只是希望告诉学生们,很多时候,我们的思考方向应该放在"有迹可循"的点子上。比如,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就只有三个人,老人、提问题的人,还有一个隐性的人物--收音机里面的播音员。回答"提问者就是老大爷的孙子"的同学,很明显缺乏常规思考的逻辑性;而回答孙子很可能在家中的同学则缺乏客观性。由此,才出现了模棱两可的思维现状。

不要盲目接受既定答案,惊喜总在思考后

北大箴言:

学问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

--黄侃

这只是一个假设:

你跟一个尖子生是邻居,从小学到大学,你们一起玩、一起学习,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遇到难题想都不想就去找他,没两分钟就捊清了思路或是直接照抄,你对此感到十分骄傲与庆幸。

"有这样一个邻居可真好!"

十几年后,你的邻居上了北大,你却在端盘子,难道这就是你所为之庆幸的福气?

现在的不少年轻人,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逐渐显露出一种"信手拈来"的惰性,那就是很机械地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或者唯唯诺诺地遵循别人给定的答案,使自己的大脑成为堆积知识的仓库,却不思考和运用。

这个方式其实是不好的,因为,学习和思考是共存、共生的。因为,思考就像一个变废为宝的魔力棒,能让我们从老旧的知识中发现新的知识点,能让我们从过往各种失败、挫折的经验中找出难能可贵的新方法。因此,我们要懂得思考、懂得怀疑、懂得运用,做一个不盲目、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有自己想法的人。

就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样:"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因此,在博学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懂得提炼、学会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自己的头脑风暴中发现每一页不同的精彩和惊喜。

黄侃,是一个别具个人魅力的国学大师,学术狂人,还是独树一帜的北大教授。他的个性和学术成就固然为人所乐谈,不过不少人却因为他张扬的个性,忽略了他治学的严谨及思维的缜密。观其一生,可以用"率性而活,谨慎而学"八个字来形容。

在生活中,他秉持自己的个人原则,曾经因为学生不请他吃饭而拒绝将一个完整的故事向学生说清楚;也曾经因为北大教务处给他发迟了工资而拒绝给学生上课,非得让教务处把他的工资领来了,他才步入教室。

于生活,他坚持按照自己的思维来过活。不过,对于治学,他是非常严谨的,可以说是一位时刻让大脑高速运转、精细求学的狂人。

黄侃觉得,最讨人厌的就是为了虚名而读书的所谓学者,因为那些学者只会一个劲儿地写书,不断地将自己的知识翻来覆去地使用,却缺乏自身的实践和研习。这在黄侃眼中是不可取的,好比自己懂得技巧就不断卖弄,是难成大器的。所以,黄侃一直很重视对自己思考习惯的培养。比如读书,对于《广韵》这一本书,黄侃前前后后看了100遍不止,不过,他不是单纯地看和读,也不是单纯地把书中的知识记下来那么简单,他更加重视的是自己的思考成果。

所以,为了把这书上的内容想个透彻,刨根问底,黄侃综合清朝顾炎武、戴震以及师傅章太炎等人的论述,动用大量文献资料,和书上的内容进行综合排比,一遍又一遍地查阅、比对,最终敲定了古声十九类,古韵二十八部。

可以说,黄侃就是这么不一样,他精于探索、善于思考,总是懂得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质疑,提炼自己的想法,推陈出新。黄侃经常会看着书本思考得入了迷。有一次,他正在家里潜心研究国学,苦苦沉思当中的奥秘,由于终日不出家门,他准备了馒头、辣椒和酱料,摆在书桌上,打算饿了就用馒头蘸点辣椒和酱料充饥。可是他想得太入迷了,以至于把馒头蘸在砚台中,用墨水拌馒头吃自己也不知道。也不知道吃了多少个墨水馒头,直到他的一个朋友进门探望他,看到他的大花脸,他才意识到自己原来吃了墨水。

黄侃就这样,凭借着自己严谨治学、勤于思考的习惯,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不可或缺的国学大师。

从黄侃大师的个人经历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师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那颗善于思考、精于思考的头脑。或许,在生活中,我们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成为大师,但是思考的作用是无处不在的。

只要我们能多思考、勤思考,逐渐培养出善于思考的头脑,我们就能更加接近自己的顶峰,能在人生路上发现更多惊喜,成就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所以说,做人不能懒,起码不能让脑袋偷懒,不要过于盲目地接受别人给定的答案,要多想多试,试着用"思考"去发现不一样的东西。

北大行动指南:

1.以"改变自己"作为思考的原动力

一个平庸之辈往往不是因为时运不济,也不是环境使然,很多时候是源于定位问题,对于成才的欲望不够强烈,观念不够端正。诚如我们小时候,每天没有太多东西需要考虑,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的日子是无忧无虑的,但是也一无所获。人总是要长大的,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还是希望自己一味随遇而安,生活给我们什么,我们就要什么;工作给我们什么,我们就要什么,那么无异于原地踏步,是不会获得进步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用"改变自己"作为思考的原动力,在别人给我们答案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一下它是怎么来的;当生活给我们一种境遇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思考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人活着一定要有所期望,这是每一个北大人都明白的事,这也是他们聚集于此的原因。当我们有期望、有憧憬之后,自然就会开动脑筋去想方设法地改变自己,赢得属于自己的人生。

2.明确优势,学会"选择性思考"

管理界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无用的东西,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我们的脑力和思维也一样,很多人在生活中也会经常转动脑子想事情。可是思考没那么简单,还要想在点子上,才能让思考落到实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也是普通人与北大人的差距所在。

现在的很多学生,不思进取,不思考与学习和工作相关的内容,反而将很多时间和脑力用在花前月下和天马行空的白日梦中。当然,并不是说感情不重要,只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如果我们过多地将精力花在思考感情和幻想中,那么学习、工作上的思考时间自然会减少。这是资源错置的一个典型例子,还可能让人形成杞人忧天、多愁善感的情绪。

如果你多去几座高校转转,就会发现不同之处:当普通高校的学生们沉迷于美好爱情的时候,北大的学子们却将更多时间用在了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他们期待中的美好爱情其实从未走远。

所以说,我们在思考之前,首先要给自己定好一个大方向,明确自己的优势,将仅有的脑力花在有利于我们进步的、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北大思考题:

一位年轻的北大女学生的祖父是退休的北大图书馆馆长。一天,女学生正在阳台看书,祖父走过来和她聊天,问了她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祖父问:有一个年轻人,他要过一条河去办事;但是,这条河没有船也没有桥。于是他便在上午游泳过河,只一个小时的时间他便游到了对岸。当天下午,河水的宽度、流速及他的游泳速度都没有变,可是他竟用了两个半小时才游到河对岸,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