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279400000025

第25章 新儒家:宋明道学—关于“人”的学问 (2)

第十四章 新儒家:宋明道学——关于“人”的学问 (2)

被称为“天地之至文”的《逍遥游》中说列子没有达到与天地同化的境界就在于他“犹有待也”,“待”就是“凭借”、“依靠”,对于凡尘之人来说,就是还心里总是会去找寻一些什么,也就是有欲念在,所以难以达到更高层的境界。.

有个富翁在急流中翻了船,爬到溪间的石头上大喊救命。

一个年轻人奋不顾身地荡舟去救,但是由于山洪下泻而渐涨的湍流,船行进得艰难而缓慢。

“快呀!”富翁高喊,“如果你救了我,我给你一千块!”船仍然移动缓慢。“用力划啊!如果你划到,我给两千块!”青年奋力地划着,但是既要向前,又要抗拒水流的阻力,船速仍然难以加快!

“水在涨,你用力呀!”富翁声嘶力竭地狂喊,“我给你五千块!”此时,洪流已经快淹到他站立的地方。青年的船缓缓靠近,但仍有一段距离。

“我给你一万块,快呀!”富翁的脚已经淹在水中了,但是船速反而越来越慢了。“我给你五万……”话音未落,富翁已经被一个大浪打下岩石,转眼卷入洪流,失去了踪影。

青年颓丧地回到岸上,蒙头痛哭:“我当初只想到救他一命,但是他却说要给我钱,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增加。我心想,只要划慢一点点,就可能多几万块的收入,哪里知道,就因为慢了这么一下,使他被水冲走,是我害了他啊!”

青年后悔不已,“但是,当我心里只有义,而没有想到利的时候,他为什么要说给我钱呢?”

在没有涉及名利时,本性总是义字当头的,一旦勾起了内心隐藏的私欲,世间的人或事就会变得十分复杂。人是一个很矛盾的生物,内心永远有着双重标准,要求别人能做到无欲无私,以符合圣人的标准,而自身又总在私欲的缠缚中打转。

冯友兰先生说,道学中的“欲”常常就是指私欲,或是自私。照新儒家的说法,心无欲,则如明镜,镜的明,好比心的“明”。心无欲,则对于外来刺激的自然反应,落实在行动上都是直的。由于直,所以“公”;由于公,所以一视同仁。

一天傍晚,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边散步。这时一位僧人惊慌失措地从树林中跑了出来,两位朋友见状,便问那僧人:“你为何这样惊慌失措,到底碰到了什么?”

僧人忐忑不安地说:“我正在移植一棵小树苗,却突然挖出了一坛黄金!”

两个人感到好笑:“这人真蠢!挖出了黄金,还被吓得魂不附体。真是太有意思了!”

“你在哪里发现的?告诉我们吧,我们不害怕!”两人喜不自禁。

僧人说:“这东西会吃人的,难道你们不怕?”

两人异口同声地说:“不怕,你就赶快告诉我们黄金在什么地方吧!”

僧人说:“就在树林最西边的那棵小树下面。”两个朋友立刻找到那个地方,果然发现了一坛金子。

两个人一见到黄金,不禁眉开眼笑:“黄金会吃人?哈哈!哈哈!”

“别管那么多了,我们还是想办法把这坛黄金运回去吧。”其中·一个人说,“不过现在把它运回去不太安全,还是等会儿再说吧。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去拿些饭菜来,我们在这里吃完饭,然后等到半夜再把黄金运回去。”另外一个人就去准备饭菜了。

留下的那个人心想:“要是这些黄金都归我所有该多好呀!等他回来,我就一木棒把他打死,这些黄金自然就全归我了。”

回去的那个人也在想:“我回去先吃饱饭,然后在他的饭里下些毒药。他一死,黄金就全是我的了。”

那位朋友提着饭菜刚到树林里,就被另一个人从背后狠狠地用木棒打死了。然后那个人说道:“亲爱的朋友,是黄金逼我这样做的。”

然后那个人就拿起饭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没过多久,他感觉肚子里像火烧一般,他知道自己中毒了,临死的时候他说:“僧人说的话真的应验了!我当初怎么就没想明白呢?”

黄金岂会吃人?吃人的是心中的私欲,把原本深厚的友情吞噬,使人做出不顾一切的疯狂行为,最终把自己也送上了不归路。

从容地面对生活,放下渴望,克服自私,摒弃私心。还给内心深处一片单纯与洁净,让自己的心变成一道明镜。镜子照物,随物见形,而镜子本省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在这个方面,冯友兰先生说,道学和禅宗的方法一样,自然而生,自然而行。

文化拾遗

知足常乐:有位国王总是闷闷不乐,总觉得生活里缺点什么。

有一天,他来到御膳房时,他听到有人在快乐地哼着小曲。循着声音,看到是一个厨子在唱歌,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国王很奇怪,他问厨子为什么如此快乐。

厨子答道:“陛下,我虽然只不过是个厨子,但我一直尽我所能让我的妻小快乐,我们所需不多,头顶有间草屋,肚里不缺暖食,便够了。我的家人天天都快乐,所以我也能天天如此快乐。”

情我两界,随物而逝

圣人不是坐在庙堂之上供后世顶礼膜拜的木偶,并不是把七情六欲统统抛诸脑后的冷漠无情之人。道学家认为,圣人也有喜有悲,只不过他们认为这些情感与自我并没有什么联系。他或喜或怒的时候,那也不过是外界在他心中引起相应的情感罢了。他的心象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任何东西,但是只要对象消逝了,它所引起的情感也随之消逝。

我们重新来看上一节中《孟子·公孙丑上》的故事,假定有人看见一个小孩快要掉进井里。如果他遵循他的自然冲动,就会立即冲上去救那个小孩。他的成功一定使他欢喜,他的失败也一定使他悲伤。冯友兰先生说,但是由于他的行为廓然大公,所以一旦事情做完了,他的情感也就消逝了。

新儒家常用孔子最爱的弟子颜回的例子:一次,鲁哀公问孔子,你学生中,哪一个能真正继承你的学问?最好学的是谁?孔子认为继承学问道统的是颜回,不一定有帝王之才,却有师道的风范。颜回足为人师的学问德业正是“不迁怒,不贰过”。 新儒家非常重视孔子这句话,认为颜回的这个品质,是作为孔门大弟子最有意义的品质,并认为颜回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个完人。

一个人发怒的时候,往往骂人摔东西,而这些人和东西都显然与使他发怒的事完全不相干。这就叫“迁怒”。他将他的怒,从所怒的对象上迁移到不是所怒的对象上。

农夫一般都不做家务。他们认为除了种地这种活,洗衣、做饭、喂牲口等工作,都是女人的活儿。

有一次,村里一位农夫的老婆赌气,找借口回娘家去了。因为农夫平时都不做家务,没过几天,家里就乱得一团糟。不仅父子俩吃不上可口的饭菜,连猪圈里的小猪饿得“哇哇”乱叫。

农夫一直坐在门槛上抽烟,不搭理,心里想,孩子都顾不过来,哪还管得了猪叫。他冲猪圈大吼:“你们叫到死吧!”但是猪毕竟是动物,不给吃就一直叫个不停。农夫心里越来越火,越来越急躁,便拿起棍子狠狠地打他们。谁知还是不管用,猪仍然嚎叫不停,而且叫声越来越凄厉。

农夫只好将红薯藤和米糠搅和在一起煮了。他将滚烫的猪食倒进食槽,命令小猪说:“吃!”饿急了的小猪一见有吃的,猛扑过来,结果烫得大叫着跑开了,躲在角落不敢过来。农夫生气地说:“不给你吃你叫,给你吃你又扭扭捏捏,你是不是在故意跟我作对?”说着,打开猪圈,放出小猪,拿起一根棍子追着打。两只小猪被追得满村乱跑,最后活活给打死了。

猪有什么错呢?我们设想,如果在农夫任何一个怒火中烧的时候,待在他身边的是他老婆,大概倒霉的就是她,如果在他身边的是儿子,那么被打的也许就是儿子。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怒火往身边不相干的人和物身上撒,最终也未必能寻得平衡。

冯友兰先生说,颜回不迁怒,是由于他没有把他的情感和自我联系起来。一件事物的作用可能在他心中引起某种情感,正如一件东西可能照在镜子里,但是他的自我并没有与情感联系起来,因而也就无怒可迁。

1936年9月7日,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在纽约举行。路易斯·福克斯的得分一路遥遥领先,只要再得几分便可稳拿冠军了。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一只苍蝇落在主球上,他挥手将苍蝇赶走了。可是,当他俯身击球的时候,那只苍蝇又飞回主球上,他在观众的笑声中再一次起身驱赶苍蝇。这只讨厌的苍蝇破坏了他的情绪。而且更为糟糕的是,苍蝇好像是有意跟他作对,他一回到球台,它就又飞回到主球上来,引得周围的观众哈哈大笑。

路易斯·福克斯的情绪恶劣到了极点,他终于失去理智,愤怒地用球杆去击打苍蝇,球杆碰到了主球,裁判判他击球,他因此失去了一轮机会。结果,路易斯·福克斯方寸大乱,连连失利,而他的对手约翰·迪瑞则愈战愈勇,终于赶上并超过了他,最后拿走了桂冠。第二天早上人们在河里发现了路易斯·福克斯的尸体,他投河自杀了!

为一只苍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让人欷歔不已。假如福克斯能及时控制自己的怒火,而不是将之狠狠地发泄到苍蝇的身上,也许就会是另一个结果,可惜人生不能假设。

迁怒是一种掠夺,是一种情感的掠夺。迁怒者往往注重自己的感受,而不顾忌被迁怒者能否接受。迁怒者霸道,而被迁怒者无辜。当然每个人都可能曾是被迁怒的对象,而同时又是迁怒者。这种角色之间的转换所给人带来尊严与心理的损害是很大的,甚至无法弥补。

人生中许多情绪都是不可避免,调节好自己和情感的关系,让自我不被情感所累,少一份冲动,就会少一点后悔。少一份迁怒,就会多一片宁静和谐,多一分美。

文化拾遗

擦亮窗户: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