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一定要掌握的99个学习秘诀
279900000029

第29章 掌握适合的方法,突破学习“瓶颈”(3)

第九章掌握适合的方法,突破学习“瓶颈” (3)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而准备讲的过程正是运用这种积极思维的过程。要教给别人某种知识,自己必须首先掌握这种知识。教会别人的意图和欲望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使自己产生学习和记忆知识的迫切感,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记忆起促进作用。

要讲给别人听,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而不能鹦鹉学舌似的背。这也是一种“制造”经验的简单方法,那便是把希望记下的东西跟朋友或家人讲解一遍。这样做,你便会有“那时候我教过他们的”、“这件事曾经一面思考,一面加以说明”之类的经验,因此便成为经验记忆了。由于有了这个契机,事物便可容易地回想起来。

但要注意的是,经验记忆是可以渐渐被知识记忆取代的。如果投闲置散,好不容易得来的经验记忆,早晚也会因为相关体验变得越来越薄弱,而在不知不觉间沦为知识记忆。任何知识,最初也是在某些经验下积累而成的,但随着时间流逝,经验记忆只留下精华,变成知识记忆。这样,即使是非常简单的问题,在测验时被忘掉的可能性仍然是相当高的。

【说文解字】

清乾隆年间,一个充当衙门走狗的土财主,他胸无点墨,又偏爱附庸风雅。他想请郑板桥为他题字。依郑板桥的脾气,即使财主堆一座金山来,他也不会为财主写一个字的。但这次他却慨然应允,提笔写了“雅闻起敬”四个大字。但他有言在先,那就是制匾时,其中的第一、三、四个字油漆左边,第二个字“闻”油漆“门”字。土财主高兴极了,想也不想便答应了。“雅闻起敬”的门匾挂起了,但挂的时日不多,财主就不得不把它摘下来,因为匾上的四个字已成为讽刺他的一句话。你能想出其中的奥秘吗?

答案:“雅闻起敬”漆完成了“牙门走苟”,就是“衙门走狗”的谐音。能够随时随地在自己或者对方言语行为出现突发情况或意外情况时,灵活、迅速、恰当地作出反应。

薄厚读书法——由穿多到穿少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

宋代哲人朱熹对阅读过程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未见道理,恰如数重物色,包囊在里许,无缘可见得;须是今日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使精心大气不得。”这种“厚薄”读书法,爱因斯坦、华罗庚也曾积极提倡过。

所谓“厚薄”读书法,就是预习的过程“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过程,也是一种读与删结合的阅读方法。生活在现代社会的读者,每天接触的信息量肯定特别大,因此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挑选出最值得吸收的信息。这种读书法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答案:把阅读过程与删除过程结合起来,读了删,删了读。

厚薄读书法一般分为两步:

第一步,先把书“由薄读厚”。所谓“由薄读厚”,是在阅读过程中,对书中的每个概念、原理和观点要加进自己的理解,要深入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还要用参读法、圈点眉批法丰富有关问题的资料,这样读书的页数、篇数、本数由少到多,吸收有关内容,充实论点论据,并且通过阅读,自己获得了许多书本上内容更为丰富、更为深刻的认识、见解,致使书越读越厚。如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曾阅读过1500多种书,并做了摘要;毛泽东在阅读过的《伦理学原理》(全书仅10万余字)一书中,批语就达12000余字。

第二步,把书“由厚读薄”。所谓“由厚读薄”指在对读物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经过思考把它加以归纳、概括和总结,抓住书中提纲挈领的精要和最本质的东西,使书本知识真正为自己所用。古人就用“五色标记”的复读方法进行阅读,在多次重复阅读中,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将“人易晓”处、“人难晓”处、“悖理”处、“很要紧”处、“一篇要紧”处分别标记起来,剥去一层外壳,找出了隐藏在最深处的精髓。“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就有一副名联:“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删繁就简”就是删去冗余信息,“立异标新”就是发现书的结构和精髓,创造新的知识结构。爱因斯坦的“抓住书的骨肉,抛掉书的皮毛”,也就是把书去粗取精,越读越薄。

厚薄读书法的优点就在于阅读过程中把求全与求精有机结合起来,既重视知识量的增加,又有利于知识质量的提炼、深化,无疑对阅读来说有着学习和指导意义。厚薄读书法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科学家、科普作家华罗庚先生提倡的。华罗庚先生很重视读书法,他对青年们提出“要学会读书”。他说:“学会读书与学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同等重要。”他提倡读书要有两个过程,一个是“由薄到厚”,另一个是“由厚到薄”。这是他在多年的自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效读书方法。我们把这种读书法称为“厚薄读书法”。

【智慧问答】

有一天,猎人出去打猎,直到天黑才回到家。他的妻子问他:“你今天打了几只野兽?”猎人说:“打了9只没有尾巴的,8只半个的,6只没头的。”他的妻子莫名其妙,弄不清他说的是什么意思。猎人到底打了几只野兽,你知道吗?

答案:0只。9没尾是0。半个8也是0。6没头还是0。所以猎人没有打到野兽。

面对问题时,会思考的人首先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解决将带来什么样的意义,不会思考的人,却是巴不得立即找到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想法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连自己面对的问题是什么,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将获得什么都无法确定或是没有想清楚,那无疑是操之过急了。

尽信书不如无书——质疑读书法

强灌的知识记不牢。

——柏拉图

清代有一个张医生给病人开了一剂药,并开药引——“饴”。另一位吴医生见了处方,十分怀疑:为什么要加饴做药引呢?就问开处方的张医生有何依据。那个张医生理直气壮地打开一部医药书让吴医生看,书上果然是这么写的。但这并没有消除吴医生的疑惑,为了弄清真相,他翻阅了大量的医药书籍,发现在另一版本上写的药引是“糖”:“饴”是糖的古代字,原来是翻版重印时搞错了,于是一场医疗事故得以避免。

这则故事告诫我们,读书要有大胆质疑的精神,如果一切都按图索骥、照本宣科,就会犯那个庸医一样的错误。古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明朝著名学者陈献章也认为:“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些话都可以作为读书学习的箴言。质疑读书有以下一些具体方法:

第一,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质疑。

所谓“质疑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思考发现疑点,进而通过探索、分析、研究,解决这些疑点。因此,活动脑筋,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不问观点是最基本的要求。可以说,不会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见解,就不可能有质疑。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是传统地质学派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权威之一,他曾写过一部地质学理论著作《中国》。但是,中国年轻的地质学家陈国达对此表示怀疑,他大胆向李希霍芬挑战,对《中国》一书提出了一系列质疑。当时,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抨击都很大,陈国达却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把各种讥讽、嘲笑抛到脑后,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路,终于在质疑过程中建立起一个系统完整的地壳构造演化新理论。可见,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质疑过程中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第二,旁征博引,运用他人的观点进行质疑。

由于每一个读者的知识水准都有一定的限度,在读书质疑过程中,有时看不透问题,有时抓不准关键,有时甚至搞错了,即使看出并抓住了疑点,那也不过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紧随而来的还有如何正确释疑的问题。因此,读完一本书,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后,看看别人是怎样质疑和评价的,再与自己的观点加以比较是大有益处的。古人说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一本书,不同读者的评价经常不一致,就拿《红楼梦》这部举世闻名的著作来说,单就喻义,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语)。对这些不同的观点,我们在看《红楼梦》的过程中,就应该持质疑的态度进行分析。当我们对一些人的观点进行质疑的时候,就不能不考虑到各家的论点、论证和论据。读书质疑,应该懂得各种不同意见,并把它们作为自己见解的借鉴和参考,但要注意这种借鉴和参考绝不是代替,独立思考毕竟是第一位的。

第三,集思广益,展开讨论。

不论是提出自己质疑观点,或是旁征博引,用他人观点质疑,它们都是局限于书本知识的静态质疑法。有时,为了更好地进行质疑,还应当采用动态质疑法,就是学友间互相切磋或展开辩论。因为这样做可以使疑点越辩越明,最终推导出大家都信服的正确结论。我们的日常读书生活不可能也不需要展开大规模的质疑,但是办些小型的读书讨论会,来探讨辨析学习中的疑难问题,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却是可以且应该做到的。

第四,深入实践,通过实践来验证质疑。

阿伯拉尔说过:“由于怀疑,我们就验证;由于验证,我们就获得真理。”“质疑阅读”的验证不仅在书本上,更重要的是将书本上发现的疑点带入实践,从实践中去作出判断。科学家伽利略还在意大利比萨大学担任青年教师的时候,在阅读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对书中所说“落体的速度与落体的重量成正比”这句话产生了怀疑,他经由钟摆的实验发现,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条件下,落体的速度与重量无关。他带着这个疑问向老师请教,却遭到老师的训斥:“亚里士多德是我们的先哲,对他的话要坚信不疑,否则就是背叛!”但伽利略并没有被吓倒,为了更加有说服力地证实自己的观点,他亲自在比萨斜塔上作了轰动世界的“自由落体运动”试验,通过实践质疑,纠正了大学问家亚里士多德流传一千多年的“定律”。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实践是公正无私的法官,实践又是广阔无垠的天地,通过实践质疑,必将使我们的知识纳入正确的轨道,并在此轨道上产生新的飞跃。

【智慧问答】

汤姆上山去游玩,有时走得快一些,有时又走得慢一些,有时歇脚,有时喝水和吃东西。到了晚上他到达山顶,在山顶露营。第二天早上他开始下山,仍然和上山的时候一样,有时走得快,有时走得慢,有时歇脚,有时喝水和吃东西,到将近傍晚的时候他到达山脚。你来判断一下是否途中有一个地方,汤姆在上山和下山经过这一地点的时间是相同的。

答案:这是拓扑学的问题。可以假设有两个人,一个人上山,一个人下山,那么,他们在途中一定会相遇,相遇的地点就是我们要证明的那个地点。

当依靠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有困难时,我们不妨借助一下外界条件,或者采用想象法,让另一个事物在大脑中出现,然后运用逻辑思维,一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