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跟德鲁克学管理
281400000047

第47章 变革管理—时刻不忘给组织的发动机加油(4)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一匹黑马,三星公司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公司刚刚建立时,生产的是仿造产品,而其中许多都是以日本著名电子企业的产品为基础。

1970年,三星公司还在为日本的三洋公司打工,制造廉价的12英寸黑白电视机。

然而到1978年,三星公司便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黑白电视机制造商。

1979年,它与另外一家日本电子设备制造公司——夏普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并由此开始生产微波炉。

1986年时,三星公司不但能够向日本出口产品,而且还将产品出口到欧洲和美国。这时候,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商。

到1990年,三星公司凭借其所开发的16MDRAM芯片,在世界半导体制造商中排名第13位。

在进行了几年技术模仿后,三星公司意识到进步的唯一途径是从技术的跟随者上升为技术的领导者,而只有通过在所从事的每个领域内进行创新才可以做到。

于是,三星公司开始强调变革和创新。会长李健熙甚至亲自向日本、美国公司的工程师就一些技术细节问题虚心求教。

经过30多年的积累,三星公司已经由丑小鸭变成名副其实的白雪公主。现在的三星公司不仅是国际一流的跨国公司,而且还成就了“变革之王”的神话。

三星的发展历程,对中国企业非常具有借鉴意义。中国现在有多少企业像当年的三星一样在为外国企业打工呢?中国的企业家们并不比他们逊色,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坚持变革,能不能虚心地学习,做变革的领导者;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由模仿到自创。

很多人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自豪,其实,这恰恰需要我们警醒。

据调查,国内生产出口一台DVD售价32美元,要交给外国人的专利费是18美元,而制造成本为13美元,中国企业只能赚取1美元的血汗钱。

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个品牌,每一个品牌的价值都超过10亿美元,而这100个品牌中却没有我们企业的身影。

一位浙商说:“出口一件小家电赚不到10美元,而国外企业光专利使用费一年就能坐收几百万美元。” 

从上面这组数据中我们看到,我们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无法树立自主品牌,这迫使我们的产品总是处于国际市场价值链的低端。即使制造能力不断地增强,我们还是无法取得高额利润。

没有自主创新,我们的企业只能充当别人的“产品组装车间”。许多产品的核心技术部件,我们能够制造得出,却创造不出,只能将一笔笔高额的专利费拱手送出,自己只获得少量的利润提成。这种严峻的形势必然影响中国企业的发展,甚至进一步影响中国的壮大。不变革,就死亡;不自主创新,就马上死亡!

因此,中国若想成为世界的强者,就需要创造出非凡的财富,这就需要具有非凡含金量的自主创新。不能自主创新,我们就永远没有机会做变革的领导者。

中国现在很多企业开始探索自主创新的道路,青岛海信集团就是这方面的翘楚。

2005年7月2日,当装有“信芯”的彩电在青岛海信集团破壳而出时,中国彩电产业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这个引人注目的成就的背后蕴涵着海信人1600个日日夜夜的辛苦探索,以及3000万元的资金投入。

海信为什么要花如此大的力气来打造这颗“中国心”呢?

在2005年之前,海信彩电的年产能已达800万台。每年制订生产计划时,原材料“集成电路”的采购量都是一笔庞大的支出——这笔支出全部是给国外企业的,因为没有别的办法,海信自己没有芯片,中国企业都没有芯片。

而根据公开的数据,截至2004年年底,我国境内共有彩电企业68家,实际年产量达7000多万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视生产国了。然而,这7000多万台电视机中所使用的核心视频处理芯片均为进口。

据商务部统计,仅2004年上半年我国芯片进口价值就高达262亿美元。2003年,我国芯片进口累计4167亿美元,贸易逆差340亿美元,超过当年全国进出口25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值。近两年来,芯片贸易逆差年均增幅达60%,芯片已超过飞机成为美国对华第一大出口商品。

因此无论是从自身考虑,还是从中国市场考虑,一颗小小的芯片不仅仅是不让自己受制于人,更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为了拓展海信的发展之路,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意识到必须打造一颗属于中国人的彩电之“心”。

为此,海信在2000年设立了“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所”。历经4年自主研发,终于在2005年2月制造出了可以完全替代国际同类产品的芯片,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装备了“信芯”的数万台海信电视已经上市。海信计划将在更大规模的海信电视上以自有芯片替代外国芯片。

海信用自主创新为自己发掘了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并已经开始迅速获取利润。

“中国制造”有光鲜照人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它的痛楚。在不计其数的“中国制造”背后,又有多少核心技术能够达到“中国自造”?“制造”与“自造”仅一字之差,但它蕴含的深刻意义是不容我们忽视的,而应该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中国自造”的能力反映了我们的创新能力,反映了企业的发展活力,更反映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当“CREATE IN CHINA”(中国自造)的标牌遍布全球之时,才真正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时候。

中国企业家必须意识到:中国企业不做变革的领导者,就要做变革的奴隶!同样,中国企业在未来20年内,如果不能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全面转型,我们将永远是跨国企业的打工仔!我们就永远做不成领导者,也没有权利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因为所有的游戏规则都是强者制定的,没有领导者的地位,一切都是枉谈。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因为市场竞争从来都是残酷无情的。有句话说“市场不相信眼泪”,其实有没有眼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还有机会流眼泪吗?

做变革的主动者

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代,永无止境的改革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主题。企业汲取了这个时代无限的动力,把压抑了几千年的豪情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变动不羁的观念、蓬勃流动的思想源源不断地迸发而来,不断修整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变革才可以生存,生存就必须变革,已成为这个时代企业家和经理人的普遍共识。积极适应时代变化,做变革的领导者,更要做变革的主动者。

做变革的领导者,更多的是强调成为第一第二,但是最好的总会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做更好的。所以,做变革的主动者更重要,这昭示了企业家的一种态度和精神。我们总在主动地改变我们的思想,改造我们的生活,成就我们的事业。

德鲁克强调,企业家总在寻求变革,总在探索变革,总在主动地寻找变革所带来的机遇。企业没有理由不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做变革的主人。

通用公司创造了当代企业发展的奇迹,它被喻为是“创造企业的企业”。在韦尔奇执掌通用的时代,通用一直在做变革的主动者。韦尔奇是个活在明天的人,所以他强调变革,不遗余力地推动通用公司进行主动变革。每个企业家,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都必须把眼光放在未来,把希望投向明天,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只能放弃过去,从今天开始,做变革的主动者。

2000年,华为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此时业内的形势也堪称“一片大好”,“网络股”泡沫破灭的寒流还未侵袭中国,国内通信业增长速度仍在20%以上。就在这时,任正非发表了《华为的冬天》,预言“冬天”即将来临,并且大谈危机和失败。

这并不是“狼来了”的戏谑,“华为的冬天”背后隐藏着的含意确实发人深省,值得每个企业家和管理者认真反思。

成功固然是我们所追求的,然而所有的成功不过是一种暂时的成就,过于强调成功而忽略变革的持续和主动性,就势必背上成功的包袱,成为昔日辉煌的牺牲品。

例如,在1972年的时候,IBM、通用汽车与西尔斯在《幸福》杂志500强企业排名中分列第一、第四和第六位。1983年,它们被排在国家最受推崇的企业名单之中。然而到1992年,这几家企业都处于苦苦挣扎之中,没有一家排在《幸福》杂志500强企业的前20位。仅仅在1992年,它们便合计损失了324亿美元。1900年美国排名前25位的工业企业中,到1992年只有两家仍保持在前25位中。这些被淘汰出局的公司的经营者也曾为公司效益的增长付出过极大的心力,但究竟是什么使这些大企业失去了竞争的优势呢?

细细品味上面的数字,我们就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成功不过只是一种暂时的成就,如果企业不能延续自己变革的本质,那么这种成功只是一种包袱,最终会导致我们在自满或者无视变革中失去继续成功的能力。

任正非总裁发表《华为的冬天》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整个电信行业就步入了严峻的冬季:2001年由于中国电信分拆及产业重组,同时欧美电信市场迅速饱和致使国际光纤通讯产品大量涌入我国,使国内光纤通讯市场缩小许多,华为公司本打算传输产品销售额200亿元的计划落空,最后缩减为80亿~90亿元。

从华为公司内部情况来看,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和规模扩大,内在的组织管理矛盾日渐突出,以反官僚化为核心内容的组织变革问题也越来越紧迫。

如何按照《华为公司基本法》的要求,建立有效的网络式组织结构,彻底地进行激励性工作再设计,在操作层面是一个巨大工程和困难的问题。从实际运作过程来看,华为公司的二级矩阵结构存在两条权力线,这实际上很容易陷入双重两难困境:项目经理对项目运作承担着责任,而不完全拥有项目资源,这就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往往出现“有时反复做一件事却没有时间把事情一次做好”的情况。

当然,“华为的冬天”实际上并非只是华为公司的冬天。正如在《华为的冬天》最后,任正非指点江山地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网络股的暴跌,必将对两三年后的建设预期产生影响,那时制造业就惯性进入了收缩。眼前的繁荣是前几年网络大涨的惯性结果。记住一句话‘物极必反’,这一场网络、设备供应的冬天,也会像它热得人们不理解那样,冷得出奇。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能活下来。”

危机会在不知不觉中到来,常常会打得你措手不及。它有时是突如其来的,有时是“四面楚歌”的,只有应对危机做出快速的反应才有可能幸存。那么,又该如何应对危机呢?“华为的冬天”,已经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要主动变革,要持续创新。

在这个急速变化的社会里,不可能存在一成不变的优势。所以,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够让自己的优势适应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变革中创造新的优势,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不断地获得利润。

现在,许多企业都处于成长期或平稳发展期,“太平盛世”最易让人放松警惕、懈怠不前,但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在变化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企业必然要求它的员工有积极创新的意识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任正非在警示华为的员工时说:“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有些事情对别的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冬天,而对我们的公司可能就是冬天,我们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更冷一些。你有没有在春天和夏天就念着冬天的问题呢?有没有做好应对市场变化的准备呢?

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企业的一种包袱,我国自古就有“骄兵必败”的说法。一个企业若是以行业老大自居,就会丧失应有的危机感,失去创业期的进取精神,故步自封。然而,变化永不停息,企业的危机又难以预料,我们只有不断地在时代潮流中运用变化,不断地创新,甩掉成功的包袱,才能帮助企业及时调整策略,才不致丢掉已有的财富和丰厚的利润,才能使我们的企业在市场变化中持续保持领先优势,并将对手远远抛在后面,创造出巨额的财富。

“华为的冬天”告诉企业家一个基本的事实:在市场环境变化莫测的当代,我们不能被动地去应对变化,只有主动地迎接变革,企业才能有机会活过冬天,才有机会在寒风萧瑟的冬天乐观地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