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2854600000010

第10章 教育大国的教育问题(3)

有人可能说,这些极其聪明的男孩和女孩陷入了精英教育与现实期望的两难境地。他们拥有卓越的专业知识,但是现实并没有足够的就业机会提供给毕业生。对声望较低的大学的毕业生来说,就业机会更加稀少。20世纪90年代,英国扩大了大学入学规模,鼓励更多学生获取学位。据英国大学联盟出具的报告,英国高等院校每年招收250万名新生,其中40万来自外国。过去10年,大学教育规模大幅上升,学生数量几乎增加了30%。此外,20世纪90年代教育制度实行了重大改革,由专业学院发展而来的老牌综合工业学校也允许成为大学,而且大多数的确进行了改制。现在,有一种思潮认为,让每个人都拿学位的做法具有误导性。毕竟,拿到学位却找不到工作,有什么意义?有人质疑,过去我们是不是过于重视学术而非职业教育院校,即过分强调上大学,而不是学习一门技能。有人说,虽然允许更多年轻人上大学的改革应该受到欢迎,但将来或许应该更加重视实用技能培训。

杰克·利尔本,一位英格兰北部的教育顾问称,现在年轻人在教育中学到的技巧和产业的需求并不匹配。“20世纪八九十年代,科技专科学校碰上了转型为综合型大学的机遇,它们确实也这样做了。对许多不走学术型路线的年轻人来说,到大学念书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人们在职业资格上又存在学术势利。我认为这是错误的。”

另外一些人认为,国内学生上三年大学需要支付6万英镑学费,所以中学毕业直接工作可能成为更有吸引力的选择。事实上,数据已经显示,近来申请上大学的学生数量已经开始下降,因为人们担心学费还将上升。

人们对研究生教育的意见一直存在分歧。有人认为,获得学位对个人和整个社会都有价值,可以创造一个更加文明的国家和更有活力的社会。另外一些人认为,拿学位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大学扩大招生妨碍了更具实践性的教育计划,例如学徒和职业培训等。毕竟,我们既需要医生和律师,也需要钳工和木工,对不对?

职业教育,突出重围

在英国,BBC播放的电视系列招聘节目《学徒》(TheApprentice,又译《飞黄腾达》),吸引了数百万观众。在这档节目中,众多衣衫亮丽的候选人只为争夺到亿万富翁艾伦·休格公司工作的机会。每期节目结束后,参赛选手被叫进会议室,由休格先生亲自向表现最差的选手宣布淘汰结果。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被解雇了。”不过,这种场景与传统意义的学徒存在较大差异。一谈起学徒,人们想到的都是身穿工装,头戴护目镜,挥舞着喷灯或扳手的形象。英国政府试图打破这种误解,鼓励零售业和财务业雇主提供新一轮的在职培训机会。在英国,只有8%的企业提供学徒机会,但是在奥地利、瑞士和德国,这一比例约为25%。优秀的制造业、坚挺的出口业和技术优势,使德国经常作为模范国家受到表扬。许多英国部长十分羡慕德国的教育制度,它综合了课堂核心课程教学与学徒和动手培训内容,并确保将来的就业机会。这种教育制度为社会与德国工业创造了一种联系,使更多工作机会留在了国内,而不是分包到国外。对不赞同只有上大学才能找好工作的人来说,对相信企业学徒计划有利于毕业生顺利适应工作的人来说,德国的确是一个优秀榜样。近年来,德国实行学徒计划的前景也在恶化,但是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认为,该国在职业培训方面仍有值得世界借鉴的地方。

德国斯图加特是汽车行业的诞生地,也是梅赛德斯-奔驰、迈巴赫和它们母公司戴姆勒的老家。通往崭新的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的路上,有一座温室。19世纪80年代,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威廉·迈巴赫曾在这里研制出了他们第一辆汽车的模型。(几乎同时,卡尔·奔驰在附近的曼海姆建造了自己的第一辆类似汽油动力的汽车。后来,戴姆勒和奔驰分别创立的公司合并,形成了梅赛德斯-奔驰公司。)梅赛德斯-奔驰、保时捷和宝马等汽车品牌,使德国汽车成为汽车爱好者拥趸的对象,并为德国企业带来了高效、务实、可靠的良好信誉。在斯图加特戴姆勒股份公司巨大的工厂中,十几岁的孩子们除了在教室上课,还可以在梅赛德斯-奔驰的生产线上工作。2010年,戴姆勒新招募了2000名学徒,该公司在全德国招聘的学徒总数超过了7000人。他们要学习机电等专业课程,机电是机械与电子工程相结合的专业,如果他们选择留在这里,这些技能足以让他们获得一个工作岗位。

德国奉行一种所谓“双轨制”的教育制度,私有企业和职业学校都对学生进行培训。德国之所以没有像其他欧洲国家那样出现大批年轻人失业,很多人认为这也是一个原因。18岁时,60%的德国年轻人便开始接受学徒双轨制教育,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司度过,每周只有两三天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教育。但是,一个孩子的未来教育决策很早便被确定下来了。10岁时,德国学校便对孩子们进行了划分。大多数学生进入Gymnasiens(即学术性中学,类似英国的文法学校)学习,其他学生则进入另外两类中等教育学校——中级职业学校和低级职业学校,接受半学术和半职业的培训。评论家指出,教育双轨制与时代脱节,存在不公平现象,不应该在孩子10岁时便对他们定型,而且最底层的学校也很难获得学徒机会。

德国的高级技术培训通常在16岁开始,90%的学员会终生留在公司服务。德国是教育需求与经济需求良好结合的经典案例。但是也有人辩驳说,这样的系统可能导致一个人只从事一项工作,很难变化。

根据学习成绩对孩子进行挑选和优化,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20世纪60年代,英国便基本取消了在孩子11岁时划分学校,分别进入文法学校或学术性稍差学校学习的做法。虽然英国至今还有少量文法学校,但是几十年前便实施了不分科的综合学校教育制度。在这个问题上,评论家们似乎不喜欢分科做法,他们认为这种制度没有公平对待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方向。然而,学术性或职业性学校执行的标准一直高于综合性学校;非学术性学生能够在另外一种环境下取得成绩,可能更快乐;学术性学生不必与职业性学生一起接受教育,失望情绪也会减少。如果孩子的类型品质发生变化,能够顺利地从一种学校转移到另外一种学校;如果人们不轻视实用技能,适应不同能力的教育制度比强迫所有孩子一起学习可能更加公平。

这种问题在英国最为突出,不过正非常缓慢地向传统教育回归,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学校,以适应不同能力类型的学生。毕竟,我们现在都意识到,一位足球运动员、一位企业家、一位演讲家的智力可能差异很大,但是同样都值得尊敬。我们逐步意识到,他们只是接受了不同形式的教育而已。

林赛·约翰斯(LindsayJohns)

林赛·约翰斯是一位黑人作家和广播员,他的作品在许多国家级媒体上广为流传。他作为志愿者参与帮助贫困和暴力多发地区的黑人小孩改善教育。许多老师和社工认为这些孩子不必知道如何书写符合语法的句子,也不用说标准英语。他们的理论是黑人小孩应保持其原有状态,这样才能听到他们话语中的“非洲韵律”;当人们看到黑人年轻人不能上大学或找到体面的工作,他们不会说这是因为他们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而会说社会对他们有种族歧视。

教育和2011年暴乱

我们的俱乐部叫作“反MTV基地”(MTV是一个音乐频道,里面播放着约翰斯所谓的道德腐化音乐,而这正是许多黑人听的音乐)。名义上,这是一个培养领导能力的计划,为14到18岁的年轻人设置各种能力的培训。人们将其称为穷人的名牌大学。

我们有三种主要类型的活动。一种是学术科目,以培养年轻人的学术严谨性。如果你想要帮助这些年轻人,你必须有普通中等教育证书,级别为“A”,英语水平、写作、语法也都要达到一定标准。我们每周都会做词汇练习,提问五个新的词汇:可能是“过剩”、“无所不在”等等这一类的词,不管是什么,都是在学习新的东西。

我们会要求他们大声朗读,因为很多年轻人并不会朗读,他们缺乏自信。

我们会选一些合适的文章:可以是《星期日泰晤士报》里的文章,可以是关于商业的内容,也可以是对年轻人有启发的文章,甚至可以是我的一篇文章——这都无所谓,重点是让他们大声朗读,随后我们会对此进行探讨。学术严谨性的培养也是一样。我和一些很好的学校都有联系,我试着找一些人来为他们分门别类地授课。

第二种是扩展文化视野,让他们认识到,除了周围的贫困地区,外面还有更开阔的世界。我父亲出生在南非的开普敦。我的想法之一就是:在这个国家根本没有种族隔离,我认为太多人将自己困在了自己贫乏的见识和认知里。所以我们要拓展文化视野:我带他们去英国博物馆,去国家剧院,去三轮车俱乐部,去环球剧院——我喜欢的任何地方。

我们还尝试邀请演讲嘉宾发表鼓舞人心的讲话,我拉拢我所有的朋友过来。我最好的朋友是英国泰特美术馆馆长,另外一位是广播公司的朋友,还有一位是剧作家,还有医生。所有那些非传统职业人士,比如说唱歌手和运动员,都不是我们要的,我们想要带给这些年轻人正能量的嘉宾。

我认为,2011年夏天伦敦暴乱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未能给年轻人方向感,也未能为他们提供工作技能,使得他们无法成为让自己骄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