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荆楚文脉
2855000000015

第15章 绿林好汉 三楚雄风

绿林好汉、梁山好汉是妇孺皆知的说法,指称反抗官府、劫富济贫的草莽英雄。千百年来,此类人物成为历史演义的绝佳素材,具有穿越历史时空的奇特魅力,代表了下层民众反抗强权、奴役和压迫的人性本能,以及追求平等自由的朴素理想。

在古代湖北,当统治阶层对农民阶层的横征暴敛达到登峰造极之时,广大农民得不到最低的生存保证之际,其中先知先觉者揭竿而起,登高一呼,响者云集,由此爆发了一场场自发的武装起义运动,在湖北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王匡、王凤、徐寿辉、陈友谅、明玉珍、王聪儿等一代枭雄的名字。

从时间上看,绿林好汉早于梁山好汉,两者相距约有千年,但精神气韵却惊人地相似,都是官逼民反情境下的绝地反击。只不过,梁山好汉因为小说《水浒传》而名声大噪,相比之下,绿林好汉却因无人用文艺“包装”而黯然许多。可见,后人对历史进行的筛选及其叙事方式和传播手段,对历史的“复活”有不可小觑的作用。试问,何时有人为楚文化氛围下的绿林好汉写一部《水浒》呢?

楚人尚武,共王十六年,楚晋在鄢陵大战,楚军统帅司马子反因醉酒导致失利。事后,他仰天长啸:“侧亡君师,敢忘其死?”遂挥刀自尽。秦灭楚之后,楚人立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正是这样的一种血性,才有新朝末年气吞山河的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起义,才有敢为天下先的辛亥武昌首义。

西汉末期,有一位标新立异的政治家,名叫王莽。此人是汉元帝皇后的侄子,汉成帝时封为新都侯。汉元始五年(5年),王莽毒死平帝,被拥立为“假皇帝”,翌年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太子。汉初始元年(8年),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他大力推行经济改革,却因操之过急、举措失当,导致社会动荡。天凤四年(17年),荆州地区发生天灾,饥民云集,人心躁动。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王匡、王凤素有侠客风范,被饥民拥为“渠帅”,代表饥民与官府沟通,但被官府诬为扰乱天下之奸贼。危情时刻,王匡、王凤果断起事,进占绿林山(即今湖北大洪山),聚众八千,号称绿林军。史称绿林起义,是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地皇二年(21年)荆州牧督导官军2万,意欲全歼绿林军。大敌当前,王匡、王凤率领起义军大破官军,攻下竟陵(今潜江以北)、安陆等地,队伍扩充到5万。不料,此后不久,绿林山一带爆发瘟疫,死者枕藉,绿林军兵力大损,只剩2万余人。为了保存实力,绿林军决定分兵两路,转移出山:一为王匡、王凤领导的新市兵,一为王常、成丹领导的下江兵。其后,西汉皇室后裔刘玄、刘、刘秀等人也起兵响应,绿林军声威大震。地皇四年(23年),义军立刘玄为帝,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年号“更始”,后定都宛城(今河南南阳)。其后,爆发军事史上著名的昆阳大战,王莽主力被歼。义军乘势兵进长安,王莽被杀。更始帝刘玄大封功臣,封王匡为比阳王、王凤为宜城王。但是,羽翼渐丰的刘秀不甘人下,有政治野心,终于导致绿林军的分裂和自相残杀。更始三年(25年),刘秀与更始帝正式决裂,于河北称帝,国号“汉”,史称后汉或东汉。在此过程中,王匡身处血腥的权力争夺和军事斗争之中心舞台,身心俱疲,最后意欲投靠刘秀,不料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被刘秀尚书宗广谋害。王凤在封王后不明去向,成为一段历史谜案。

至元末,农民义军领袖徐寿辉、陈友谅和明玉珍创造了席卷荆楚的宏阔之势,但他们与中国大多数农民起义领袖一样,最终没有逃脱命途多舛的结局,令人嘘唏不已。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统治阶级内部政局动荡,矛盾空前激化。1351年,刘福通率众起义,以红巾裹头,称红巾军,这就是著名的红巾军起义。在红巾军起义的影响下,大江南北许多地方相继爆发了人民反元斗争。其中,在千里大别山麓,也跃出一支兵强马壮的队伍,其领头人就是徐寿辉。

徐寿辉是罗田多云乡上五堡(今天堂九资河镇)人,原是贩卖土布的小商贩,他身格魁伟,相貌非凡,为人正直,在人们心目中享有很高威信。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刘福通等人举兵起义,义军势如破竹,一直打到大别山脚下的光山县。对元朝统治早就不满的徐寿辉,见时机已到,便与麻城铁匠邹普胜、江西宜春和尚彭莹玉等人聚会天堂寨,密谋起兵大事。雄伟的天堂寨多峰多壑,多涧多谷,多坳多洞,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徐寿辉等利用天堂寨独有的地理优势,聚众屯兵。至今,天堂寨尚有“逍遥宫”、“梳妆台”、“圣人堂”、“皇帝垴”、“走马场”、“神谷仓”、“无敌碑”及铸造钱币的“造钱坳”等起义军遗迹。

1351年8月,徐寿辉在大别山主峰所在的天堂寨中发动起义,被拥戴为首领。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为红巾军或红军,同时他们都信奉弥勒佛,烧香集众,亦又称“香军”。

徐寿辉率领的红巾军,一举攻取了罗田县城。9月,攻占了蕲州(今蕲春)和黄州,并在水陆要冲之地蕲水(今浠水)建都,国号“天完”,年号为“治平”,设置统军元帅府、中书省、枢密院以及中央六部等军政机构。铸有铜印,发行钱币。徐亦在蕲水县城附近的清泉称帝即位。

徐寿辉将国号定为“天完”,是别有用意的,“大”上加“一”为“天”,“元”上加“宀”是“完,“天完”表示压倒“大元”,意在推翻元朝政权。

徐寿辉建立政权后,提出了“摧富益贫”的口号,深得民心。红巾军纪律严明,不淫不杀,深得人民拥护,队伍迅速扩展到百万人,纵横驰骋于长江南北,控制了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以及福建等广大地区。当时有首民谣说:“满城都是火,官府到处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元统治者调集军队对红巾军根据地进行围剿,天完政权遭受重创,徐寿辉率领部队先后退到黄梅县一带和沔阳县的滨湖地区坚持战斗,同时对军队也进行整顿。第三年春天,红巾军大举反攻,重新夺取江西、湖南,控制了四川盆地和陕西的一部分地区。并于汉阳县城重新建都,改年号为太平。

至正十九年(1359年)徐寿辉又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改年号为天定。此时,红巾军内部再次出现分化,陈友谅权欲熏心,早就想取徐寿辉而代之,于是暗中将徐的心腹部将逐一杀害。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偷偷设下伏兵,以察看作战地形为由,将徐寿辉诱骗至采石矶(在今安徽马鞍山西南),将其杀害,天完政权灭亡。

一位拥兵百余万,纵横驰骋大江南北的起义军领袖,就这样惨死在自己昔日的战友、部将刀下,令人扼腕叹息。

而陈友谅是湖北沔阳人,渔民出身,读过几年私塾,从小练就一身好武艺。曾有风水师相其先世墓地,称“法当贵”,被陈友谅牢记于心。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身为小县吏的陈友谅认为时机已到,遂投身于徐寿辉等人领导的天完红巾军,因战功升任元帅。

传说陈友谅起兵后,应者云集,很快就招募了大队人马,但军中同时也出现了粮食短缺的问题,不得已,只好利用沔阳多湖泊的优势,以遍地的鱼虾螺蚌代粮充饥。但鱼虾螺蚌腥味难闻,难以下咽。陈友谅的妻子左思右想,发明用米粉拌鱼虾螺蚌蒸食法,味道可口,解决了军粮之需。后来此法流传民间,经沔阳人发扬光大,进而形成了著名的“沔阳三蒸”。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红巾军统帅之一的倪文俊企图谋害徐寿辉,败露后逃奔黄州陈友谅处。陈友谅审时度势,杀掉倪某,将其头颅献给徐寿辉,深得徐寿辉信任,逐步掌握兵权。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年,陈友谅杀害红巾军将领赵普胜,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翌年,陈友谅杀掉徐寿辉,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当其时,阻挡陈友谅通往最高权力宝座的最大障碍是另一支农民武装――朱元璋及其势力。于是,陈、朱之间展开了你死我活的厮杀。由于陈友谅部属多系天完旧部,对其篡位行径颇有微词,纷纷叛降,严重削弱了陈友谅的实力。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朱大战于鄱阳湖,史称“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听取元帅郭兴的建议,火烧陈友谅战船。慌乱之中,陈友谅从船舱探头张望,不料被流矢射中眼睛,穿颅而过,一命呜呼。其实,在水战的实力上,朱元璋不敌陈友谅,但陈氏凶悍残虐,导致众叛亲离,且又错失战机,最后惨死沙场。

陈友谅死后,部下将他的遗体用船运回武昌,葬于黄鹄山(今蛇山)南麓。次年,朱元璋攻克武昌后曾来墓前祭奠,题“人修天定”四个字于墓前。明末以后墓园渐渐荒芜,湮没在杂草丛中,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维修。墓坐北朝南,墓碑上书“大汉陈友谅墓”。墓前建有高大麻石牌坊,前额书“江汉先英”,后额书“三楚雄风”。墓地周围苍松翠柏环抱,气氛肃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渔民皇帝静静地安卧在此。

陈友谅即皇帝位只有四年,但他领导了一次推动历史前进的农民战争,加速了元朝统治的灭亡。罗章龙等共产党人就对陈友谅的历史贡献十分赞赏,他不仅曾亲自到湖北沔阳访问陈友谅故居,还赋诗两首,其一为:“驱虏曾张鞑伐人,襟江据楚汉仪新。已成霸业随芳草,犹记当年大泽人。”另一首是:“洪水滔天雪浪高,江郊山屋困人豪。渔村篝火齐明夜,月里风嚎战沔桥。”

与徐寿辉、陈友谅相比,同为元末农民起义领袖的明玉珍身后寂寞,但其后裔却在远离祖国的朝鲜半岛花开别枝,繁衍生息,这倒是明玉珍始料未及的。

1331年,明玉珍出生于湖北省随州梅丘村(今湖北随州市柳林镇)一个世代务农的贫困家庭。明玉珍原本姓旻,因信奉明教而改姓“明”。

明玉珍身材高大,性格刚直,善骑射,处事公道,乐于助人,在当地小有名气,被百姓推为屯长。

元末,各地农民纷纷起义,战乱频繁,明玉珍召集青壮年乡兵千余人,屯兵自固。

徐寿辉起兵后,听说明玉珍有一支队伍,便将其招至麾下,授予统兵征虏大元帅。在一次作战中,明玉珍被飞矢射中右眼,导致失明,从此,军中将士亲切地称呼他为“瞎子元帅”。

至正十七年(1357年)春,明玉珍由巫峡引兵入蜀,克重庆,被授为陇蜀右丞。次年,克嘉定(今四川乐山),逐渐占有川蜀全境。二十年(1360年)夏,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明玉珍不服,不与相通,自称陇蜀王,立徐寿辉庙于重庆城南,四时致祭。

1363年正月朔日,明玉珍称帝于重庆,国号大夏。同时,明玉珍继续北取汉中,南征云南。

因积劳成疾,1366年明玉珍病逝于重庆,年仅38岁,葬于江北宝盖山睿陵,庙号“太祖”,谥号“钦文昭武皇帝”。

《明史》记载“葬玉珍于江水之北”,但有关其陵墓“睿陵”的具体地址和规模并无详细记述,使大夏后裔难以寻根祭祖。1982年,位于重庆江北上横街的重庆织布厂扩建厂房时,湮没数百年之久的明玉珍墓重见天日。明玉珍生前节俭,殓葬品除随身衣物外,唯一能算作金银珠宝的只有一只金杯和两只小银锭,那还是当年觐见徐寿辉时,徐主赏赐的。

明玉珍之子明升继位不久,明军大举入川,明升被迫降附,被送至南京。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将明升全家迁往高丽,明升后代便世代在朝鲜半岛居住。

明氏家族一行来到高丽后,高丽恭愍王把延安、白川两县封给明升一家,并将位于松都(现朝鲜开城)北部梨井里的兴国寺提供给他们作为邸宅,配以奴婢。明氏一家在高丽定居后,明升与郡夫人坡平尹氏结婚,生有4男。

韩国历史记载,明升与朝鲜王朝太祖李成桂交情颇深,经常一起下围棋。明升之母彭氏在李成桂登基时,献上了一套自己亲手缝制的“龙袍”,太祖李成桂非常感动。

大夏国明玉珍后裔在朝鲜半岛繁衍生息600多年,涌现出许多英雄豪杰和著名人士。例如,近代历史中的明济世,是反抗日本侵略朝鲜半岛的英雄。当代明氏后裔中,有的担任政府高级官员,有的成为著名律师、教授、企业家等。可以说,明氏家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2000年韩国人口统计调查中,查明在韩国生活的明玉珍后裔人数已达2.6万人。如果加上在朝鲜生活的明玉珍后裔,总数估计已达4万余人。

1973年,韩、朝明玉珍后裔成立明氏大宗会,将明玉珍驾崩之日即农历二月初六定为祭祖日。每年这一天,明氏后裔遥望中国,祭祀先祖。

至清朝末年,在湖北、四川、陕西边境大巴山脉及其周围地区,爆发了以白莲教教徒为主体的农民抗清起义。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支浩浩荡荡、所向披靡的大军首领竟然是一位年轻的女子。她,就是王聪儿。

王聪儿出生于湖北襄阳黄龙镇,幼年丧父,因家境贫寒,就跟着母亲学习杂技,跑马走绳,舞刀使棒,样样出众。母女俩凭着一身技艺走南闯北,颠沛流离。

不久,一位名叫齐林的人介绍王聪儿加入白莲教。入教后,王聪儿经常利用卖艺的身份在江湖上宣传白莲教的教义。由于志同道合,感情也越来越深,不久后,齐林与王聪儿便结为夫妻。结婚后,夫妻俩一同领导白莲教教徒筹划反对清朝的武装起义。

参加白莲教的人一天比一天多,齐林与王聪儿见起义条件已经成熟,就决定于元宵节这天在襄阳起义。不料,起义的风声走漏了,齐林被官军杀害。

王聪儿强忍悲痛,暗中继续筹备新的武装起义,给丈夫和起义的同伴们报仇。不出一个月,就组织了一支四五万人的起义军,王聪儿被大家推选为这支队伍的首领。

刚刚登基即位的嘉庆帝一看起义军声势越来越大,顿时慌了手脚,连忙命令各地的总督、巡抚、将军、总兵等大小官员,派出大批人马镇压。可是那些大官、将军们只知道贪污军饷,完全不懂得怎样打仗。

王聪儿分兵三路,从湖北打到河南。起义军打起仗来不但勇敢,而且机动灵活,把围剿他们的官军弄得晕头转向,疲于奔命。

后来,王聪儿带领义军从湖北转战川东,组成了一只拥有十四五万人的起义大军。为了方便指挥,两路军统一整编,以黄、青、蓝、白四色为号,分成八路大军,年仅20岁的王聪儿被推举为八路兵马总指挥。

在王聪儿的统率下,十余万义军连营三十里,声势壮大,令朝廷不寒而栗。清政府调动重兵围攻义军,王聪儿率领大军转战川、楚、陕深山老林之中,出奇制胜,所向无敌,势如暴风骤雨,遍及长江、汉水流域。

嘉庆皇帝见起义军如火如荼,连下诏书,严厉督促各地集中兵力,围剿王聪儿起义军。

这时候,有人向嘉庆皇帝献了一计:命令各地地主武装组成民团,修筑碉堡。起义军一来,就将百姓赶到碉堡里去,让起义军找不到群众帮助,得不到粮草供应,即所谓“坚壁清野”。嘉庆帝大喜过望,采用此计。起义军的活动果然受到限制,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

王聪儿没有退缩,为了摆脱清军围攻,她亲自带领二万人马攻打西安,不料在西安遭到官军阻击,遭遇败仗;再打回湖北的时候,官军紧紧追击。由于兵力相差悬殊,义军渐渐不支,终于陷入敌人的包围圈。

王聪儿临危不惧,从容指挥义军退到森林里,准备突围。官军发现了义军的行动,又派遣重兵,从山前山后,密密麻麻地拥上来。

王聪儿眼看突围不成,退到山顶,从陡峭的悬崖纵身跳下,壮烈牺牲,年仅22岁。

王聪儿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农民起义女英雄,她揭竿而起,应者云集,先后有数十万农民参加,转战川、鄂、陕、豫、甘五省,击毙清廷一、二品大员20余人,副将、参将以下将官400多人,士兵无数。清王朝一共花了9年时间,耗银二亿两,才把这场大起义镇压下去。清王朝经过这场严重打击,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逐渐走向衰落。

(杜七红张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