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荆楚文脉
2855000000006

第6章 “九州生气恃风雷”

明代,无论是社会经济,还是科技文化,湖北地区的发展都足堪称道。明中后期,武汉成为长江、汉江沿岸和两湖地区农副产品的大集散地,汉口发展成为中国四大商业名镇之一。

在明代政坛上,有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和一位杰出的宰相,二人都出自湖北,他们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和宰相张居正。

明正德二年(1507年),明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在钟祥出生,这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朱厚熜。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年仅31岁且膝下无子的正德皇帝武宗朱厚照驾崩。朱厚照是朱厚熜的堂兄,按祖训“兄终弟及”,于是时在湖广安陆州、年仅15岁的朱厚熜匆忙赴京继位,次年改元嘉靖,成为继明成祖之后第二位以“藩王”身份“傍支入主”的帝王。

嘉靖三年(1524年),朱厚熜的父亲朱祐杬被追尊为“恭睿献皇帝”,朱厚熜对父母在家乡钟祥的王墓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将王墓升格为帝陵,这就是“显陵”。

嘉靖十年(1531年),朱厚熜以“钟聚祥瑞”之意赐名家乡“钟祥”,升安陆州为承天府,成为与顺天府(今北京)、应天府(今南京)齐名的明代三大中央名府。

嘉靖帝在位前期,政治上还是颇有作为的,通过推行一系列改革宿弊、振兴纲纪的措施,开创了20多年的“新政”时期,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拥戴,史称“中兴时期”。

嘉靖帝其人,有振兴之志、中兴之举,又有偏执之性、荒政之嫌,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亦是毁誉参半,褒贬不一。

也就是在嘉靖朝,湖北江陵人张居正正式步入政坛,并最终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杰出政治家。

1525年,张居正出生于江陵。他5岁入学,7岁能通六经大意,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被称为“神童”。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

明神宗时,48岁的张居正为内阁首辅,前后主政10年。他厉行改革,在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清丈全国土地,推行“一条鞭法”。在军事上,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平定外患。正是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改变了明中期以来政治混乱、财政匮乏的窘境,国势出现中兴景象。

在张居正执政的10年期间,“边境乂安”、“太仓粟可支十年”、“太仆寺积金四百余”,“一时政绩炳然”,朝政为之一新。

张居正改革,不仅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同时也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某些特点。因而,他也成为西方政治和经济理论家关注的“中国经济第一人”。与张居正同时代的著名清官海瑞评价他“工于谋国,拙于谋生”。明代思想家李贽称誉张居正为“宰相之杰”。台湾史学家黎东方先生在《细说明朝》一书中如此评价张居正:“他是有明以来唯一的一位大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只有诸葛亮和王安石才能勉强与之相提并论。”

明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卒,遵其遗嘱,千里迢迢,发丧回乡,归葬荆州故土。

自宋元以后,一直有“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说法,及至明代,这一谚语逐渐转化为“湖广熟,天下足”了,说明以湖北为中心的湖广地区已逐渐成为全国粮食生产的主产区。

明代成化年间,汉水入江口改道,使汉水从不稳定的分汊入江到稳定归一地汇入长江,从此结束了汉江下游河道游移不定的历史。

汉水改道,其入江北岸故道积淤,湖水并归,芦洲靠岸,陆地得以成片,人民相继盖屋定居。明正德初年,知县蔡钦在此筑堤捍水,拓荒造田。至嘉靖年间(1522—1566年)设汉口镇巡检司,属汉阳县,汉口镇之名自此始。汉水成为汉阳、汉口的界河,于是武汉由隔江相望的双城蜕变为相依长江、汉水的三镇。可以说,汉水改道最终确立了三镇鼎立的地理格局。

新兴的汉口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两岸地盘开阔,港湾水域条件良好,是一处“占水道之便,擅舟楫之利”的天然良港,成为江汉咽喉,是云、贵、川、湘、桂、豫、赣等地区的货物转输地。于是,汉水两岸房屋连片,商船进出繁忙,逐渐形成了商贾辐辏的汉正街,汉口镇的名声不胫而走。到明朝后期,汉口已经一跃成为九省通衢的“九州名镇”了。

“五百年前一荒洲,五百年后楼外楼。”汉口镇的崛起,使武汉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迅速上升。由汉口镇领衔,武汉逐渐成为中国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之一。

明末战乱,汉口一度陷入萧条。清朝前期,汉口开始复苏,并迅速繁盛起来,发展为一个地当要津、交通便利、舟车辐辏、五方杂处、市场繁荣的商业巨镇。清人吴淇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的赞语。清人刘献廷赞誉汉口为“天下四聚”之一。

在汉口迅速崛起的同时,誉为“三楚名镇”的沙市也极为繁盛。沙市形成市镇始于唐代,至宋代发展为盛极一时的经济都会,明代号称“十里长街”。明清之交,沙市也陷入一片萧条之中。随着清初政局渐趋稳定,沙市也很快得以复苏,并迅速发展。

宜昌“扼荆襄之门户,川楚之咽喉”,位置非常重要。但在明以前,这里的经济比较落后,发展相对缓慢。明代,宜昌除粮食运输与贸易外,鲜有其他商业贸易。有清一代,宜昌位处贯穿四川、两湖、江浙等经济发达之区的水运线上,转口贸易发达,有“过载码头”之称,其中以米市贸易和淮盐运输为最。

明代,湖北文风鼎盛,众多的鄂籍文学巨子脱颖而出,其中最耀眼的是“公安派”和“竟陵派”。他们独创流派,登高一呼,应者云集,使湖北成为明清时期中国文学创作的一个重镇。

“公安三袁”即长兄袁宗道、二弟袁宏道、三弟袁中道,因三人都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公安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之风,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们的散文以清新活泼之笔,直抒胸臆,不事雕琢,开拓了中国小品文的新领域。在中国文学史上,公安“三袁”一母所生,文学志趣相投,文学主张相同,文学成就并驾齐驱,文学作品流芳后世,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份奇缘与佳话。

“竟陵派”是明后期又一个以湖北地域命名的文学流派,其领袖是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钟惺和谭元春。竟陵派基本继承公安派的文学主张,提倡文学创作应抒写“性灵”,但又认为“公安派”末流俚俗、浮浅,因而倡导一种“幽深孤峭”的风格加以匡救。钟惺、谭元春独树一帜,自成一派,是明代文坛上闪耀的双子星座,世称“钟谭”。

在明代画坛,吴伟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艺坛领袖。

吴伟,江夏(今武汉)人,明代著名画家,善画水墨写意、人物、山水。取法南宋画院风格,笔墨恣肆,神韵俱足,为明代中叶创新画家。早年画法比较工细,中年后变为苍劲豪放、泼墨淋漓一格,形成兴盛一时的“江夏派”。“江夏派”对当时画坛影响很大,一时间,学吴伟者蜂拥而起。吴伟逝世后,由他开创的“江夏派”余脉不绝,后继者有张路、汪肇、李著等,领一时风气,在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明代,湖北在科学技术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传统医学首屈一指,名医辈出。其中最著名的有万全、李时珍等。

万全,号密斋,出生于罗田一个行医世家,对儿科、妇科、内科杂病有精深的研究。在儿科方面,他提出不滥吃药,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颇有创见。他发明的“万氏牛黄清心丸”,至今仍是治疗小儿惊风的良药。万全晚年,将其毕生所精研的医学理论进行了总结,写成《万密斋医学全书》,为我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明代,湖北更出现了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医药学家,他就是被誉为“药圣”的李时珍。李时珍出生于湖北蕲春县一个世医家庭,自24岁起,李时珍在家乡行医,很快成为一方名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他发现以往的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重复或遗漏,于是决心重新编著一部新的本草专书。至明万历六年(1578年),三易其稿,《本草纲目》始成,前后历时27年。《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医疗学之经验,是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本草纲目》还纠正了前人很多药物学方面的错误,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所以,达尔文称赞《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一出版,就引起强烈反响,很短时间内,就被翻刻30多次,医家几乎是人手一部。明万历年间,《本草纲目》流传到日本,并被翻印多次,再传朝鲜和越南;十七八世纪传到欧洲,先后译成德文、英文等许多种文字,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在世界医药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清代,湖北在文学、艺术、医学诸领域仍有长足进步。

清朝后期,湖北出了一位文坛大家,即清代湖北三状元之一、古赋七大家之一的陈沆,他“以诗文雄海内”,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此外,活跃在清朝文坛上的湖北籍作家还有杜濬、顾景星、金德嘉、王戬等人。

清朝,湖北地区以汉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成就突出,尤其是对京剧的形成有开山之功。汉剧,原名“楚调”(或称“楚腔”),又名“黄腔”,后称“汉调”,辛亥革命以后才定名为汉剧,它是一种以“西皮”、“二黄”两大声腔系统为主体进行演唱的地方戏曲。

汉剧在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西皮”和“二黄”合流的过程中,并收了“昆山腔”和“弋阳腔”。明末,汉剧已趋完善,演技娴熟,规模可观。清代,汉剧进一步发展。嘉庆年间,湖北崇阳籍的著名汉调生角米应先(喜子)到北京加入春台班(徽剧四大徽班之一),名驰京师,成为这个戏班的台柱,历20年之久。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汉调艺人入京后,与徽班彼此影响,同时吸收昆腔、秦腔等剧种的曲调、表演方法等,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剧种,这就是京剧的雏形。

在京剧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来自湖北的地方戏剧与戏剧艺人功不可没。湖北罗田人余三胜更是京剧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同样从湖北走出的谭鑫培、余叔岩是开宗立派的一代名伶,对京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清代书坛,湖北人张裕钊和杨守敬绝对是两个响当当的名字。

张裕钊,武昌(今鄂州)人,晚清著名书法家、学者、诗人。张裕钊是晚清名噪文坛的著名学者,在古文研究上具有很深的造诣。但是,终其一生,最有影响、最具成就的还是他的书法艺术。

张裕钊书法源于魏晋,突越唐人,高古浑穆,笔画峭峻,融北碑南帖于一炉,济刚柔俊逸于毫端,创造了影响晚清书坛百年之久的“张体”,成为一代书法宗师,享誉海内外,与康有为、华世奎、郑孝胥齐名,被称为近代四大书法家。

杨守敬,宜都人,在历史地理学、金石学、目录版本学以及书法等方面卓有建树,被称为“晚清民初学者第一人”。杨守敬书法、书论兼长,于楷、行、隶、篆、草诸书俱长。

杨守敬除了书法成就之外,同样著名的成就当属历史地理学,他穷毕生精力研究《水经注》,集我国几百年《水经》研究之大成,完成《水经注疏》。清朝著名学者罗振玉曾将杨守敬的“地理学”、段玉裁的“小学”、李善兰的“算学”推尊为清代三“绝学”。

清代,湖北王葆心的方志学精进独到,堪称大家。

王葆心,出生于罗田一个耕读之家。民国后,王葆心历任湖北革命实录馆总纂、湖南书报局总纂、北京图书馆总纂、湖北国学馆馆长、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及武汉大学教授、湖北省通志馆馆长等。他撰写的《方志学发微》一书,是我国方志学领域一本里程碑式的著作。王葆心病逝后,董必武题写“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的挽联以示哀悼。

在医学方面,“戒毒神医”杨际泰闻名遐迩,声名远播。

杨际泰,广济(今武穴)人,出自行医世家,擅长内、外、妇、儿诸科,妙手回春,救人无数,成为远近闻名的名医圣手。他的《医学述要》,内容丰富,新见迭出,是近代中医的百科全书。

杨际泰成名之时,正是清政府衰败之际。外国侵略者将鸦片大量输入中国,致使很多同胞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出于医家道德和民族责任,杨际泰呕心沥血,终于发明了一种解毒消瘾药,并免费发给吸食鸦片者服用,效果奇好,治愈者无数,开创了中国治毒戒毒的先河。当时,流传有“南有林则徐断绝毒源,北有杨际泰解除病根”的口碑,杨际泰被人称为“鸦片战争的一位后方英雄”。

从乾隆后期开始,清朝的统治日趋衰落。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骄傲自大,闭关锁国。与此同时,鸦片的泛滥,不仅使中国白银外流,国库入不敷出,而且极大地摧残了民众的身心健康。1837年2月,林则徐被任命为湖广总督。他力主严厉禁烟。一时间,武汉三镇的禁烟运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林则徐在湖北禁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群众禁烟运动,是更大规模的虎门销烟的先声,拉开了中国人民近代禁毒斗争的序幕。

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逐步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号称“九省通衢”的湖北,首当其冲,成为列强争夺的重点。列强势力叩开湖北门户,始于汉口开埠。伴随着外国舰船的汽笛,湖北开始了近代充满屈辱的对外开放历程。

西方列强在湖北沿江口岸开辟商埠的同时,还在汉口设立领事馆,开辟租界,实施政治侵略。美、意等七个国家相继在汉设立领事馆,将汉口沿江一带大片土地建成“国中之国”。“欧风美雨”的冲击和刺激,虽然使武汉社会矛盾激化,人民苦不堪言,但也使这里成为较早得风气之先并开始近代化进程的地区之一。

晚清的湖北,为中国的变局准备着条件。古老中国的上空,熹微初现。

1889年12月,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使湖北经历了一次近代化的崛起;湖北因为有了张之洞,武汉从昔日的封建商业重镇一跃而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商埠,大有“驾乎津门,直追沪上”之势;湖北因为有了张之洞,逐步从一个地处中国腹地,经济、文化均不很发达的省份一跃而成为晚清最重要的机器工业中心之一。无怪乎毛泽东说,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从这一天起,湖北在新式学堂的创办、洋学生的派遣、新军的组训等方面都领先于全国。

张之洞的“湖北新政”,客观上为后来的辛亥革命作了物质、人才和思想上的准备。

与此同时,国内民众反清反帝的情绪空前高涨,各地纷纷涌现出许多进步革命团体,最终形成了统一的革命政党,为武装推翻清王朝奠定了组织基础。

1911年8月,湖北两大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实现联合,并组成领导起义的总指挥部,在武昌小朝街85号的原文学社总部设立军事筹备处,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的原共进会机关设立政治筹备处,分别负责制定起义计划、文告、旗帜、印章等,积极做好起义的准备工作。

1911年10月10日晚,在武昌工程营驻地,革命党人以敢为人先的英雄气概打响了武昌首义第一枪。经过一夜浴血鏖战,起义军终于占领了湖广总督署。10月11日上午,武昌全城光复,革命军的九角十八星旗帜在武昌城头高高飘扬,古老的武昌有幸成为这场伟大变革的首义之城。

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变革由此开始,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开端。

首义胜利后,革命党人迅速组建湖北军政府。湖北军政府是辛亥革命中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性地方政权,它曾一度代行中央政府的职能。

武昌首义胜利的消息,一时间传遍中华大地,革命浪潮迅即席卷全国。首义爆发一个半月之内,全国有14个省及上海市宣布脱离清王朝的统治。至此,清王朝的崩溃、专制帝制的覆亡,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

武昌起义后,各地起义之势犹如星火燎原,湖南、陕西率先响应,江西、山西、云南、上海和贵州也纷纷起义。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1913年12月10日,袁世凯宣布以段祺瑞取代黎元洪湖北都督一职,从此正式开始了北洋军阀统治湖北的历史。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同年秋,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召开秘密会议,正式成立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推选包惠僧为书记。湖北是全国最早创建共产主义小组的6个省市之一。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标志着湖北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刘玉堂张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