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305600000008

第8章 忍辱:有容乃大,忍者无敌 (1)

忍辱不是做缩头乌龟

智慧点金石

世界是不圆满的,不圆满就会有不如意,不如意就会有辱。在佛家看来,一切不如意就是辱,一切痛苦就是辱。谁都有辱,除了释迦牟尼佛。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生活水平在提高,但唯独人类的辱和古代一样,没有变化。现代人并没有因物质的丰富而减少痛苦,相反,焦虑和苦闷反而与日俱增!

那么,受辱的后果是什么?是嗔心!嗔是一切逆境上发生的憎恚心,为恶业的根本。当一个人的嗔恨心来的时候,他的无明怒火就把自己烧得不行,坐立不安了,此时此刻说出来的话或做出来的事情,都会伤害到别人。

忍辱就是对治嗔恨心的。《金刚经》说一切法行成于忍,无忍辱则布施持戒均不能成就,可见忍辱的重要性了。大德高僧们认为“忍耐”与六度的“忍辱”是不同的,忍辱是没有“人相”、“我相”,忍耐则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其实忍耐也未尝不可。既然不能轻易地忍辱,就把辱拿回去,慢慢研究研究,看看这个辱是什么东西。很多时候,在你想研究的时候,你根本就找不到辱了。

故事苑:曲径通幽

忍辱是比忍耐更深的层次,在下面的故事中有深刻的体现。

有位青年脾气很暴躁,经常和别人打架,大家都不喜欢他。

有一天,这位青年无意中游荡到了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位禅师在说法。他听完后发誓痛改前非,于是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了,免得人见人烦,就算是别人朝我脸上吐口水,我也只是忍耐地擦去,默默地承受!”

禅师听了青年的话,笑着说:“哎,何必呢?就让口水自己干了吧,何必擦掉呢?”

青年听后,有些惊讶,于是问禅师:“那怎么可能呢?为什么要这样忍受呢?”

禅师说:“这没有什么能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做蚊虫之类的停在脸上,不值得与它打架,虽然被吐了口水,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就微笑地接受吧!”

青年又问:“如果对方不是吐口水,而是用拳头打过来,那可怎么办呢?”

禅师回答:“这不一样吗!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一拳而已。”

青年听了,认为禅师实在是岂有此理,终于忍耐不住,忽然举起拳头,向禅师的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办?”

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愣在那里,实在无话可说,火气消了,心有大悟。

禅师告诉青年的是“忍辱”,并身体力行,青年由此也会有所醒悟吧。禅师是心中无一辱,青年的心头火伤不到他半根毫毛。这就叫离相忍辱。

弦外有音

《金刚经》让我们忍辱时要离四相:“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这就是说:忍辱也是多余的,根本就没有辱,你忍的是什么?行菩萨道,就要觉悟、平等、慈悲。受辱生嗔,斤斤计较,那有什么慈悲可言?

但说归说,现实中一旦遇到挫折和打击,人们还是嗔念顿起,怒火中烧,这个时候,想想佛祖的忍辱告诫吧。

忍辱不是叫你做缩头乌龟,而是学习乌龟的精神。忍辱不一定能成佛,但忍辱一定能消解你许多的烦恼!

耐心,如流水磨棱角

智慧点金石

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忍耐。忍耐分为三大类:

第一,是对人为的加害要能够忍受。忍人家对你的侮辱、对你的陷害。能忍,绝对有好处。原因何在?因为能忍,所以心地清净,容易得定,修道容易成就,乃是最大的福报。

第二,是自然的变化。如冷热、寒暑的变化,能够忍;饥饿、干渴要能忍;遇到天然的灾害,也要能够忍耐。

第三,是修行。佛法的修学也要忍耐。修行要有很大的耐心,没有耐心不能成就。耐心是佛的一大特征,不能忍耐就没有更进一层的境界;耐心也是精进的预备功夫,有耐心才谈得上精进。

忍辱就是先要基本的忍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当年翻译经卷的法师,看到中国人有一种倔强的个性。谈到忍,中国人什么都可以忍,连杀头也没有关系,都可以忍,只有侮辱不可以忍,因此,翻经法师就将这一名词译作忍辱。辱都能忍,那还有什么不能忍的呢?所以忍辱是专对中国人倔强的个性翻的,它原来的字义只是“忍耐”,没有辱的意思。其用意是告诉我们小事情要有小的耐心,大事情要有大的耐心。《金刚经》告诉我们:“一切法得成于忍。”没有忍耐,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就。

故事苑:曲径通幽

忍耐是一种无畏的力量,水是忍耐的,但流水的力量最大,洪水泛滥,冲坝决堤,水滴石穿,磨圆石棱……

佛像的庄严也是得成于忍耐的力量。

山里有座寺庙,庙里有尊铜铸的大佛和一口大钟。每天大钟都要承受几百次撞击,发出哀鸣。而大佛每天都会坐在那里,接受千千万万人的顶礼膜拜。

一天夜里,大钟向大佛提出抗议说:“你我都是铜铸的,可是你却高高在上,每天都有人对你顶礼膜拜、献花供果、烧香奉茶。但每当有人拜你之时,我就要挨打,这太不公平了吧!”

大佛听后微微一笑,安慰大钟说:“大钟啊,你也不必羡慕我,你可知道吗?当初我被工匠制造时,一棒一棒地捶打,一刀一刀地雕琢,历经刀山火海的痛楚,日夜忍耐如雨点落下的刀锤……千锤百炼才铸成佛的眼耳鼻身。我的苦难,你不曾忍受,我走过难忍能忍的苦行,才坐在这里,接受鲜花供养和人类的礼拜!而你,别人只在你身上轻轻敲打一下,就忍受不了了!”大钟听后,若有所思。

忍受艰苦的雕琢和捶打之后,大佛才成其为大佛,钟的那点捶打之苦又有什么不堪忍受的呢?

弦外有音

事业失败需要忍耐,感情受挫需要忍耐,人生磨难需要忍耐,经济合作需要忍耐,人际关系需要忍耐,家庭生活需要忍耐。

所以,明代禅宗憨山大师就讲:“荆棘丛中下脚易,月明廉下转身难。”一个人学佛处处都是障碍,等于满地荆棘,都是刺人的。普通人的看法,荆棘丛中下脚非常困难,但是一个决心修道的人,并不觉得太困难,充其量满身被刺破而已!最难的是什么呢?月明廉下转身难。要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进入这个苦海茫茫中来救世救人,那可是最难做到的。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忍耐能让你超越平庸,让你的寻常人生闪烁光彩。

容天下难容之事

智慧点金石

宽容也是一种忍耐。虽经千年,至今仍会脍炙人口的寒山与拾得的绝妙回答,就蕴涵了面对人与我之间的是非时的出世之道。

寒山和尚问拾得禅师:“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再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处世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

拾得回答道:

弥勒菩萨偈语说——

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如果能够体会偈中的精神,那就是无上的处世秘诀。

因此,忍耐不是无能、无奈,而是低调展现出的气度和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这是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境界。

故事苑:曲径通幽

现在世人非常景仰的金山活佛──妙善禅师,是1933年才在缅甸圆寂的,其行迹神异,又慈悲喜舍,所以,直至现在,社会上还到处都流传着他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奇事。

在妙善禅师的金山寺旁有一条小街,街上住着一个贫穷的老婆婆,与独生子相依为命。偏偏这儿子忤逆凶横,经常呵骂母亲。妙善禅师知道这件事后,便常去安慰这老婆婆,和她说些因果轮回的道理,逆子非常讨厌禅师常来家里,有一天起了恶念,悄悄拿着粪桶躲在门外,等妙善禅师走出来,便将粪桶向禅师兜头一盖,刹那间腥臭污秽粪尿淋满禅师全身,引来了一大群人看热闹。

妙善禅师却不气不怒,一直顶着粪桶跑到金山寺前的河边,才缓缓地把粪桶取下来,旁观的人一看到他的狼狈相,更加哄然大笑,妙善禅师毫不在意地说道:“这有什么好笑的?人身本来就是众秽所集的大粪桶,大粪桶上面加个小粪桶,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有人问他:“禅师!你不觉得难过吗?”

妙善禅师道:“我一点也不会难过,老婆婆的儿子以慈悲待我,给我醍醐灌顶,我正觉得自在哩!”

后来,老婆婆的儿子为禅师的宽容感动,改过自新,就向禅师忏悔谢罪,禅师欢欢喜喜地开示他,受到了禅师的感化,逆子从此痛改前非,以孝声闻名乡里。

妙善禅师将身体看做大的粪桶,加个小的粪桶,也不稀奇。这种认识正是他高尚的忍辱人格和道德慈悲的表现。

弦外有音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莫名其妙地被人冤枉,面对误会,很少有人能做到忍耐再忍耐,而是拼命地为自己辩解。这样做不仅难以消除误会,反而会“愈描愈黑”,加深他人对自己的误会。

忍耐是一种执著,是一种谋略,是一种意志,是一种修炼,是一种信心,是一种成熟人性的自我完善。

公道自在人间

智慧点金石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它们的地位和性能无不经过大自然缜密的考虑安排。人类也是一样,职务有高低,分工也不同,要把工作搞好,要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大家就必须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忠于职守,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这就是生活的最大公道。

故事苑:曲径通幽

一只老鼠抱怨说:“这世界根本没有公道!”它刚刚从伶鼬的爪子底下神奇地逃出来。

“不公正的事情,要忍受到什么时候!”伶鼬躲在狭窄的树洞里愤恨不已,它刚刚才避过一只猫的袭击。

“专横霸道让我无法安宁地生活!”猫跳到高高的围墙上,它一边控诉着,一边提心吊胆地看着那只还在汪汪吠叫着的家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