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戚继光(1528~1588),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出生将门,自小立志疆场,保国卫民,曾挥笔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名句。嘉靖三十八年(1559),戚继光从浙江义乌群山之中招募勇敢的农民和膘悍的矿夫共3000余人,采用营、官、哨、队四级编制方法编成新型军队,人称“戚家军”。
戚继光在40多年的戎马生涯中,“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或在东南沿海扫灭倭寇,廓清海疆;或在北方练兵御边,使蓟门安然,堪称一代爱国名将。他智勇兼备,多谋善断,练兵有方。他不仅战功卓著,而且在军事理论上颇多建树,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兵书,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心法探源
戚继光一生戎马40年,指挥百余次战役,所战皆捷。他文通经史,武懂韬略,既是一位足智多谋、百战百胜的将军,又是一位为后人敬仰的著名军理论家。这一座座丰碑,无疑与他善读兵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古兵书理论是分不开的。戚继光在领兵打仗、治军育将的繁忙戎务中,抓紧时间广阅历代兵书,并善于处理学与用、承与发展的关系,形成一套独特而有效的读兵书法。
一、大胆变革,学创结合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戚继光告诫将士千万不能让兵书束缚自己手脚,而应灵活运用,不断创新。明代以前,主要以冷兵器为主,在《孙子兵法》等兵书中很少有各兵种协同作战的论述。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作战中,创立鸳鸯阵,在兵器技术上由长短兵器的协同作战发展到冷热兵器协同作战,在作战形式上由单一兵种发展到步、水军协同作战。镇守蓟州时为抗击入侵的蒙古骑兵,他又提出车兵、步兵、炮兵和辎重兵协同作战的思想,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二、师其意而不泥其迹
戚继光努力从古兵法中学习前人的优秀思想,但又不机械照搬,而是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从实战出发,“随意应敌,因敌制胜”。他在《练兵实纪》中指出:“师其意,不泥其迹,乃能百战百胜。”他把古代兵书比喻为无所不备的药铺,认为纵然把各种药名药方记得烂熟,但临诊不会运用,也是枉然,关键在于摸清“患者何症”,方能开方“所宜何药”。他将作战指挥归纳为三种类型:要反对鲁莽行事的“糊涂战”,力避死打硬拼的“舍命战”,争取打知己知彼、用韬略取胜的“算定战”。
三、勤读兵书,勤著兵书
戚继光受古兵书启示,勤于动笔,一边训练打仗,一边读书,一边写作。他认真总结自己作战、练兵、治军的经验,在抗倭中写就《纪效新书》,在镇守蓟州时写就《练兵实纪》。这两部兵书是戚继光学习运用古兵法的产物,又是他身经百战的智慧结晶,具有内容丰富、观点精辟、切合实际的特点。他提出集中优势兵力“以五当一”的集兵歼敌思想,“大创尽歼”的歼灭战思想,对今人仍有启迪作用。1942年八路军军政杂志就曾摘编《戚继光治兵语录》,与《孙子》、《吴子》等合编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丛书》,在延安出版发行。《四库全书总目》收历代兵书20部,其中就包括戚继光这两本兵书。
四、组织官兵学习兵法韬略
戚继光认为,“练兵之要在先练将”,凡要当一名称职的将领必须智勇双全,通晓兵法。他建议部将们熟读《武经七书》,每天晚饭后限看数页,联系作战实际,掌握用兵谋略。他亲自登坛口授,讲攻守方略,传历代名将为将之道,作兵器操作示范。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一大批良将脱颖而出,成为戚家军胜敌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