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开创盛世:康熙
3078200000003

第3章 统一战争(1)

康熙帝粉碎鳌拜集团之后,在朝廷内部实现了大权归一,真正达到了亲政的目的。但是,整个中国还不统一,还潜伏着分裂割据的危机。当时,在南方,有手握重兵、伺机而动的汉族军阀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在东南沿海及台湾岛有伺机窜犯大陆的郑氏小朝廷;在西北方有彪悍难伏、时或掠夺的准噶尔部。因此,康熙帝面临和肩负着一场统一国家的战争。

(一)平三藩

所谓“三藩”,是指明朝灭亡后投靠清朝的三个汉族军阀,即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自清朝初年以来,这三个军阀在追随清军镇压农民起义和消灭南明抗清势力的过程中,逐渐扩大了私人势力,各自拥兵在手,他们各霸一方,形成几股割据势力。“三藩”都拥有大量武装。特别是吴三桂,“功最高,兵最强”,积极储将帅,习武备,使“四方精兵猛将,多归其部下”。他们仗着自己日益壮大的力量,飞扬跋扈,不听约束,给清廷以很大威胁,而且所耗军费巨大。

吴三桂自康熙元年(1662年)在云南绞死了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后,便割据云南。吴三桂在当地圈占民地,抢掠人口,苛捐杂税,鱼肉百姓。他占据南明桂王五华山的帝宫作为藩王府,大肆扩建,搞得“千门万户、极土木之盛”。吴三桂为了扩大势力,还招降纳叛,广收党羽。他选官、练兵,清朝中央政府不能过问,各项开支不受户部限制。所以当时有“天下之财,半耗于三藩”的说法。盘踞在广东、福建的尚之信、耿精忠也都极力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三藩的割据,不仅是清朝实行中央集权的巨大障碍,而且还严重地威胁着清朝的统治。

对于三藩应持什么政策,是养痈成患还是连根拔除?对此,清朝政府内部意见不一,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有的人主张削去三藩兵权,即实行撤藩;但许多人害怕吴三桂等人,认为撤藩会引起天下大乱。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因受不了其子的挟制,向朝廷提出告老还乡,但请求留其子尚之信接替他的封爵,继续镇守广东。19岁的康熙帝认为这是个撤藩的大好机会,便以此为引线,立即批准尚可喜告老还乡,但不准其子继承爵位。当时,吴三桂的儿子在北京,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云南、福建。吴三桂、耿精忠心中忐忑不安,便于七月先后上书,假意请求撤藩,以此试探朝廷的态度。康熙帝接到吴三桂、耿精忠的上书,下令廷臣会议讨论。当时大部分廷臣反对撤藩,有的说吴三桂镇守云南地方尚属平静,有的说撤藩后朝廷另派兵去镇守,财政费用太大,因此断不可撤,实际上是怕引出乱子。只有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刑部尚书莫洛等少数大臣主张撤藩,认为绝不能再让吴三桂盘踞云南了。经过几次会议讨论,意见始终不能统一,而且辩论十分激烈。这时,康熙帝挺身而出,作了果断的裁决:坚决撤藩。他指出:“三藩久握重兵,已经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吴三桂蓄意谋反已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与其养痈成患,不如及早除掉。”所以他毅然下令批准吴三桂、耿精忠自请撤藩的上书,并派特使分别赴云南、广东、福建宣读朝廷撤藩命令并督促实行。

吴三桂接到旨意后,便于当年(1673年)十一月,在云南悍然发动叛乱,发布讨清檄文,宣布要恢复明朝,并自称为“天下诏讨兵马大元帅”。从此,一场长达八年的大叛乱正式揭开了战幕。

叛乱开始后,吴三桂的军队很快就攻入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处散布檄文,煽诱鼓动。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等许多地方大员纷纷叛清。在短短数月之内,滇、黔、湘、桂、闽、川六省陷落,一时局面相当严重。随后,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尚之信、福建的耿精忠等也相继反叛,叛乱扩大到广东、江西、陕西和甘肃等省。

三藩之乱来势汹汹。叛乱消息传到北京后,清朝内部有一些顽固守旧的大臣,主张重蹈西汉初汉景帝杀晁错的历史覆辙。他们对康熙帝说:“应该先杀掉那些主张撤藩的大臣,只有这样才能使吴三桂息兵。”康熙帝坚决反对重复历史的错误。他熟读史书,深知这是腐儒之见,汉景帝虽然杀了主张削藩的晁错,吴楚七国之乱依然不止,因为吴王刘濞等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年轻的康熙帝对“三藩”之乱采取了坚决打击的措施。康熙帝表示:“如果有错误,朕一人承担,决不把责任推给别人。”因此,他非但不杀主张撤藩的户部上书米思翰和兵部尚书明珠等人,而且把吴三桂留在京师的儿子吴应熊等人投入监狱。为了横扫清廷内部的妥协论调和表示自己平叛的决心,康熙帝又下令处死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孙子吴世霖。这样,朝廷内部的思想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统一,并使吴三桂在精神上受到一次沉重的打击。

三藩之乱爆发时,康熙帝年仅20岁。但是他的历史知识丰富,又熟读兵法,善于谋略,指挥得当。康熙在指挥过程中意识到,部队军纪存在问题,八旗兵攻破城池后,扰民滋事,掳掠妇女,这样下去,部队将失去民心。于是,康熙召集众将,申明纪律,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圆。他知道三藩之乱虽然气势吓人,但只要打败了吴三桂,其他人均不在话下。所以,他制定了重点进攻吴三桂的战略,争取其他叛乱者中立、归降。如他反复争取叛乱的陕西提督王辅臣,稳定了西北战场的局面,粉碎了吴三桂打通西北的阴谋;他在军事进攻之余,又利用耿精忠与台湾郑氏集团之间的矛盾,招降了耿精忠;并乘势进军,迫使郑氏势力退出福建;到康熙十六年(1677年),尚可喜忧愤而死,尚之信也因与吴三桂矛盾重重,在清军的进逼下向清朝投降。

康熙帝在激烈的战争中,能够保持刚毅、果断、沉着、机智。他深得用兵之道与指挥之法。他指示领兵诸将:战争中要紧的是得民心,所以一定要“严禁军士侵扰百姓”。为了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他执行了罚先行于亲贵的做法,即对那些敢于玩忽职守、贻误军机、畏缩不前的败军之将,即使是皇亲国戚,也绝不宽贷。如他下诏公布了顺承郡王勒尔锦、简亲王喇布、贝勒尚善、察尼、鄂鼐、洞鄂等人坐失战机,收受贿赂的罪行,分别给予了处罚。他说:“若非朕运筹决策,命令水师取岳州,命令岳乐的江西军队进攻长沙,命令图海的陕西军速复平凉,后果几乎不堪设想。在一般人尚不可原谅,何况是王、贝勒这些皇亲国戚呢!”

吴三桂等人虽然一度掀起波澜,但是这些朝秦暮楚、气节丧尽的家伙是得不到拥护的。甚至有人作诗讽刺吴三桂说:“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丹心已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这意思是说:“你不但没有恢复明朝,反倒是把明朝给灭亡了;你为了一个美人(指陈圆圆)而改变了丹心,历史是难以宽恕你这老头子的!”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在清军的步步紧逼下,吴三桂日暮途穷,在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改元“昭武”,但几个月后就在内外交困、忧愤交加中死去。他的孙子吴世蟠即位后更是一天不如一天。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攻陷昆明,吴世蟠自杀。一场席卷十省、长达八年的大叛乱终于平息。

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帝采取一系列措施消除昔日的弊病。他下令在原来三藩控制的地区设立八旗兵驻防,将藩王的财产全部充官作为军饷,革除昔日的苛捐杂税,归还被三藩霸占的部分民田。这些措施不但加强了国家的统一,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收复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