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名泉
3130900000005

第5章 三大名泉(2)

玉泉被宫廷选为饮用水源,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玉泉水洁如玉,含盐量低,水温适中,水味甘美,又距皇城不远;二是该泉四季势如鼎沸,涌水量稳定,从不干涸。玉泉水质好,古有定评。元代《一统志》说玉泉“泉极甘洌”。明人吴宽所赋《饮玉泉》诗曰:“龙唇喷薄净无腥,纯浸西南万叠青……坐临且脱登山屐,汲饮重修调水符。尘渴正须清泠好,寺僧犹自置茶炉。”据说,当年乾隆还讥嘲“茶圣”陆羽,说他对南方诸泉的评定颇为中肯,可惜他没有到过北京,不识玉泉水之佳妙。

4.趵突泉(1)简介

济南是著名的泉城,素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之称,有关泉水的记载,最早见之于《春秋》,其泉主要由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组成,每一泉群又由数泉构成。众泉之中,趵突泉有“天下第一泉”的盛誉。金代有人立“名泉牌”,列名泉72处,趵突泉为72泉之首。趵突泉发源于济水的源头王屋山太乙池,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趵突泉赋》中一开头就说:“泺水之源,发自王屋;为济为荥,时见时伏;下至稷门,汇为巨渎;穿城绕郭,汹汹相续。”

趵突泉又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槛泉”等名,位于济南趵突泉公园泺源堂之前。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旧城区的西南,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0.5公顷,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趵突泉为古泺水发源地,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有“游济南不游趵突,不成游也”之盛誉。

(2)来历

趵突泉有“天下第一泉”的盛誉。北宋诗人曾巩任齐州(今济南)知州时,在泉边建“泺源堂”,并作《齐州二堂记》,始以“趵突泉”名之。所谓“趵突”,按字义释,“趵,跳跃貌;突,出见貌”,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相传乾隆皇帝在评定北京玉泉等名泉不久,南巡来到济南,当他看到趵突池中三泉喷涌、势如鼎沸、状似堆雪的壮观景象以后,遂把泉水三柱誉为蓬莱、方丈、瀛州三山;品饮了趵突泉水后,觉得此水竟比他赐封的“天下第一泉”玉泉水还要清洌甘美,于是又把“天下第一泉”的美名封给了趵突泉,他为趵突泉题了“激湍”两个大字,还写了一篇《游趵突泉记》,文中写到“泉水怒起跌突,三柱鼎立,并势争高,不肯相下”。

不少文人学士也赋予趵突泉“第一泉”的桂冠。明代晏璧有诗曰:“渴马崖前水满川,江水泉迸蕊珠圆。济南七十泉流乳,趵突洵称第一泉。”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说:“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泉之冠。泉分三眼,从地底忽涌突起,势如腾沸,凡泉皆从上而下,此独从下而上,亦一奇也。”蒲松龄在《趵突泉赋》中写道:“尔其石中含窍,地下藏机,突三峰而直上,散碎锦而成漪。波汹涌而雷吼,势洞而珠垂……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赞趵突泉为“固寰中之绝胜,古今之壮观也”。

(3)景观

趵突泉自1956年辟为公园,几经扩建,已成为环境优美、步移景异、格调高雅,融合中国南北园林特点的著名公园。园内名泉荟萃,漱玉泉、金线泉、马跑泉、柳絮泉等二十多处名泉分布其中。公园名胜古迹众多,始建于宋代的“泺源堂”“娥英祠”气势雄伟,元代万竹园精巧典雅,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纪念堂庄重古朴,国画大师李苦禅、王雪涛纪念馆亦设于园内。

趵突泉与附近金线泉、漱玉泉、洗钵泉、柳絮泉、皇华泉、杜康泉、白龙泉等28眼名泉及其他5处无名泉,构成了趵突泉泉群。其中,集中在趵突泉公园的有16处,是国内罕见的城市大泉群。趵突泉是此泉群的主泉,泉水汇集在一泓方池之中,泉池东西长约30米,南北宽为20米,四周砌石块,围以扶手栏杆。池中有三个大型泉眼,昼夜涌水不息,出露标高可达26.49米,其涌水量约占济南市总泉水量的三分之一。池中三泉,平地上涌,泉源上喷,水涌如轮,浪花四溅,声若隐雷,势如鼎沸,状似堆雪,景状蔚为壮观。前人有“倒喷三窟雪,散作一池珠”及“千年玉树波心立,万叠冰花浪里开”之咏。清代学者魏源在《趵突泉》诗中亦称:“三潜三见后,一喷一醒中。万解珠矶玉,连潭雷雨风。”趵突泉水清澈见底,水质清醇甘洌,是理想的天然饮用水。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 ;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图,当地人称之为“云蒸雾润”。趵突泉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景致极佳。泉的四周有大块砌石,环以扶栏,可凭栏俯视池内三泉喷涌的奇景。

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不胜枚举,尤以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景点最为人称道。趵突泉池北岸有三座大殿,曰泺源堂,三间两层,坐北朝南,建在同一中轴线上,是一组较大的明清建筑。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题的楹联“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就刻在堂前抱厦柱上,后堂内壁上嵌着明清以来咏泉的若干石刻。泉池南为半壁水榭,曰“沧园”。西南有明代观澜亭,原为四面长亭,半封闭式,形制考究,为历代文人称颂。亭边立有明清时胡缵宗、张钦和王仲霖书写的“趵突泉”“观澜”“第一泉”等石刻。泉池东为来鹤桥,桥南端耸立一古色古香的木牌楼,横额上有“洞天福地”“蓬山旧迹”字样。泉东南侧白雪楼为纪念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所建。

此外,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关,因有文集《漱玉集》而得名,她的故居也在此,称为“漱玉堂”,李清照纪念堂正是为纪念她而修建的。漱玉泉泉池呈长方形,池长4.8米,宽3.1米,深2米。四周围以汉白玉栏杆。泉水自南面的溢水口汩汩流出,层叠而下,漫石穿隙,淙淙有声,注入螺丝泉中。明代诗人晏璧曾有“泉流此间瀑飞经琼,静日如闻漱玉声”的赞语。

(4)历史文化

自古以来观此泉者无不为之倾倒,历代文化名人诸如曾巩、苏轼、元好问、赵孟頫、张养浩、王守仁、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郭沫若、启功等,均在趵突泉及其周边的名胜古迹留下无数咏赞的华章妙句,使趵突泉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成为海内著名的旅游胜地。

趵突泉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有专家根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的商代,长达三千多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金代诗人元好问描绘为“且向波间看玉塔”,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比之为“平地涌出白玉壶”,清代诗人何绍基喻之为“万斛珠玑尽倒飞”。清朝刘鹗《老残游记》载:“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历城县志》中对趵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

5.玉液泉

(1)简介

“峨眉天下秀”,峨眉山是我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又是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在奇秀的峨眉山上分布着众多的流泉飞瀑。如果说报国寺附近的龙门飞瀑、虎溪鸣泉,清音阁前的黑白双溪等众多泉水是以声色取胜的话,那么玉液泉不仅以湛碧的秀色悦人,还以其绝奇的水品夺魁。

有“神水第一泉”之称的玉液泉位于海拔807米的大峨寺旁的万定桥边、神水阁前,四周风光具有峨眉独特的清幽和深秀。其水品,古人有“饮水诧得仙”之句,认为此泉水不同寻常,故把它称为神水,又名甘泉。历经千百年,神水遇旱不涸,终年不竭,在嶙峋石壁之中冒出来的这泓碧水,清澈明亮,光鉴照人。夏日用手去掬,冷气直透肌骨,一旦饮下,两腋清风,只觉得涤肠荡胃,浊气下沉,清气上升,如饮琼浆玉液。因此以玉液名泉,名副其实。

(2)来历

隋代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创立者智者禅师品饮之后,说它是“圣水”;宋代道学家陈希夷,品题“神水”二字于大峨石上,至今犹存;苏东坡来游,力排玄奇的神话传说和有着宗教色彩的称誉,凭着自己的直观感受,品题“云外流春”四字,并认为这是第一泉。

(3)历史文化

玉液泉以一潭碧泓诱人悦性,还以奇绝水品称雄。古人谓此泉不同凡响,称它是“天上的神水”“地下的甘泉”。而玉液泉四周,又是峨眉极品云雾茶产地,用玉液泉品峨眉茶,茶水清亮,茗香扑鼻,喝到口中,香在心里,顿觉神清气爽,自然为文人墨客倾心。早在北宋时,黄庭坚、苏东坡就曾来此咏泉品茗,留下了赞美玉液泉、峨眉茶的诗文篇章。如今,在玉液泉前的一块石碑上,镌刻的历代诗文就是佐证。人们见到泉旁石碑上镌刻的“玉液泉”和“神水通楚”碑文,乃是明代龚廷试所题。泉旁石崖上题写的“神水”二字,乃明代御史张仲贤手迹。玉液泉烹峨眉茶,相映生辉,可谓“二美合碧瓯,殊胜馔群玉”。

玉液泉自唐以来,历经宋、元、明、清,直至今日,仍有众多茶人来此汲泉品茗。据科学测定,玉液泉水最宜烹茶,它是一种极为难得的优质饮用矿泉水,除视觉、口感殊绝于众外,还含有微量的氡、锶、锌、二氧化硅等,属低矿化的、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的优质饮用矿泉水,这就是人们热衷于用玉液泉烹茶的道理所在。

(二)天下第二泉:无锡惠山泉

1.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