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314700000002

第2章 制度大观——了解历史的基点 (2)

所谓的“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

什么是十恶不赦与五刑

“十恶不赦”意指罪恶深重,不可饶恕。这里的“十恶”,现在已是虚指罪恶,但在古代,它却是实指10种罪恶。

据《隋书·刑法志》记载,北齐河清三年,尚书令、赵郡王睿等奏上齐律十二篇,列出重罪10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这是“十恶”的最初形式。隋唐在此基础上稍加改动,正式定名为“十恶”写进法典。

中国古代有五种残酷的刑罚,叫五刑,早期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刖、宫、大辟;封建制五刑指笞、杖、徒、流、死;清末变革法制,改五刑为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五种。

国子监是个什么机构

国子监是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也是朝廷掌管国学政令的最高官署。隋、唐、宋、元、明、清,称国子监。晋称国子学,北齐称国子寺。清末改革学制,自光绪三十二年起设学部,国子监并入学部。 

国子监的教学科目是:礼、乐、律、射、御、书、数等。当时谋求仕途发达的文人学士们最大荣耀莫过于毕业于国子监、殿试时考取进士金榜提名并刻名于孔庙,从而光宗耀祖,在家乡刻立牌坊;还可飞黄腾达,在朝中作官。当时国子监不但有中国学生,还有外国留学生。 

明初,国子监先后改称北平郡学、国子学;后固定使用了国子监的名称。由于在南京的国子监称为南监,北京的国子监又称北监。 

什么是分封制?

分封制是周朝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它是“家天下”的产物。分封制下,周天子把土地、人口、财产分封给亲族和臣下,以确保王位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受封者则以服从调遣与缴纳贡赋为当然义务。西周前期,分封制在维护周王室统治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自春秋时期,周朝王室衰微,诸侯并起,“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被破坏。以致中国出现了持续500年的战乱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其后西汉初年、西晋初年、明朝初年均沿用了分封制,结果无一不导致割据战乱。

什么是三堂会审

我国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三堂会审”这一名词,以形容事态的严重性。其实,三堂会审又称三司会审,是中国古代三法司(三个司法有关单位)共同审理重大案件的制度。《商君书·定分》中载“天子置三法官,殿中置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后世的“三法司”之称即源于此。汉代以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为三法司。唐代以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为三法司。明、清两代以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为三法司,遇有重大疑难案件,由三法司会同审理,以避免决策失误,也是古代法制民主的一种体现。

节度使的由来

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置的地方军政最高长官,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东汉安帝时已有“诸军节度使”之名。唐贞观以后,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和改变临时征调的困难,长驻专任节度使逐渐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驻地和较大兵力的军、镇。节度使成为固定职衔是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开始的。开元、天宝后,节度使逐渐集军、民、财政于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统二至三镇,多者达四镇,造成外重内轻之势,以致酿成安史之乱。唐末节度使更是拥兵自重,互相兼并,导致出现五代十国的局面。宋初,逐步削夺节度使之军、政、财权。后,节度使成为加授的荣誉职衔。元代废。

什么是禁军?

由专指与泛指之分。泛指历代皇帝的亲兵,即侍卫宫中及扈从的军队。专指北宋正规军。北宋称正规军为禁军或禁兵。从各地招募,或从厢军、乡兵中选拔,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分隶三衙。除防守京师外,并分番调戍各地,使将不得专其兵。每发一兵,均须枢密院颁发兵符。编制单位有军、指挥、都。士兵出自雇佣,且沿五代定制,文面刺字,社会地位低于一般人民。北宋中叶,单禁兵就已增至八十余万人。王安石变法时裁减兵额,置将分领,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军队缺额极多,京师三衙所统实际仅存三万人。北宋亡,禁兵主力溃散。南宋时,各屯驻大军取代禁兵,成为正规军,而各地尚存的禁兵,则成为专供杂役、不从事战斗的部队。

什么是探马赤军?

元朝建国前后组建的攻城略地的先头精锐部队。蒙古国时期,从下层部落中拣选士兵,组成精锐部队,在野战和攻打城堡时充当先锋,战事结束后驻扎镇戍于被征服地区,称为探马赤军。有元一代,始终保持探马赤军的建制。

“探马赤”意为“探马官”。对“探马”一词,学界考释甚多。有的认为此即汉语“探马”,指先锋;有的认为“探马赤”来自突厥语“达摩支”(泛称达官);也有人认为来自契丹语“挞马”(扈从官);还有的人认为来自蒙古语语根Tama,意为“收集”。

什么是达鲁花赤?

达鲁花赤是蒙古语音译,意为镇守者,是蒙古和元代的官名,为所在地方、军队 和官衙的最高监治长官。蒙古贵族征服许多其他民族和国家,无力单独统治,便 委付当地统治阶级治理,而派达鲁花赤监临, 位 于 当 地 官 员 之 上, 掌 握 最 后 裁 定 的 权 力, 以 保 障 蒙 古 大 汗 和 贵 族 的 统 治。早在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就设有这一官职。建元后,全国路、府、州、县 和 录 事 司 等 各 级 地 方 政 府, 兼 管 军 民 的 安 抚 司, 蒙 古 军 以 外 各 族 军 队,及与重要财政收入有关的官衙,以及管理贵族私属人户的总管府、提举司举, 一 般 都 设 有 达 鲁 花 赤。 各 路 达 鲁 花 赤 由 蒙 古 人 或 门 第 高 贵 的 色 目 人 充 任。至元二年(1265),元廷正式规定,各路达鲁花赤由蒙古人充任,总管由汉人,同知由回回人充当。之后,汉人作达鲁花赤的,便解除官职。在缺少蒙古人时,允许由“有根脚”(门第高贵)的色目人充任。此职的设置有明显的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性质。

内阁的由来

内阁是明朝废止丞相后设立的的中央官署。洪武十五年,为解决废除丞相后政务繁忙之弊,明太祖朱元璋定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时称“殿阁大学士”,为内阁前身。殿阁大学士品阶较低,且不能参与政务,仅是皇帝的秘书班子。明成祖时,正式启用内阁名号,并准许阁臣参予机务,参加讨论国家机密,但不置僚属,不得专制百官。从明仁宗开始,阁臣权力渐重。明中叶以后,阁臣又取得“票拟”大权,已经影响皇帝决策。内阁则成为事实上的全国行政中枢机构,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

什么是翰林院?

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机构。开元二十六年(738),建翰林学士院,专供草拟诏制者居住,供职者称翰林学士(简称学士) 。安史之乱以后,翰林学士地位愈加重要,在参谋密计方面分割了宰相之权。唐宪宗以后,翰林学士往往晋升为宰相。

宋沿唐制设学士院,也称翰林学士院,有时亦称翰林院。翰林学士实际上充当皇帝顾问,很多宰相都从翰林学士中选拔。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员,正三品,并且不任其他官职,专司草拟内制之职。

明翰林院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入翰林院者均为科举进士名列前茅者,官品虽低,却被视为清贵之选。明朝翰林若得入直文渊阁参与机密,则更是贵极人臣。

清因明制,设翰林院。掌院学士无文学撰述之责,是侍读学士以下诸官的名义长官,与唐宋之翰林学士有所不同。但仕为翰林官者不仅升迁较他官为易,而且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例由翰林官充任。

科举制度

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其制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而延续至元、明、清,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废除,历经一千三百多年。隋文帝为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炀帝时置进士科,允许普通士人应考。唐代于进士科外,又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为常科:而由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为制科;武则天时又增置武举。诸科中以进士科最为重要。至宋代,确立了殿试制度,使科举三级考试制度得以完备。宋以后,只有进士一科。为防止应试者及考官舞弊,历代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防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考试内容,唐代主要是诗赋和帖经;宋代主要是诗赋、经义、论、策;而明、清则以《四书》、《五经》为主。考试文体用八股文。唐代进士及第后,须经吏部考试合格方授官:宋代进士一至四甲可直接授官;明、清进士则均可直接授官。

什么是“三甲”

古代中国科举制度中,殿试中进士第一、二、三名的合称,又称“三鼎用”。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二甲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

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思是指榜中双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遇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宋代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才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袭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文字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