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314700000046

第46章 历史典故——点缀历史夜空的耀眼明星 (4)

关羽年轻的时候碰见了刘备,两人很合得来,于是关羽便拜年长的刘备为大哥。不久,刘备拉起了一支队伍,想建立汉朝,自然,关羽成了刘备的大将。

当时,与刘备争夺天下的还有一人,那就是曹操。有一天,曹操和刘备为了争夺地盘,各带自己的军队,厮杀起来。刘备兵少力弱,被曹操杀得落荒而逃。关羽孤军奋战,毫不害怕。曹操很喜欢关羽的神勇,便命人前去劝降。

起初,关羽誓死不降。后来,听那劝降的人说: “你身边还有刘备的夫人,你死了,刘备的夫人也活不了,你怎么对得起你大哥刘备呢?”

关羽觉得这很有道理,便说: “我可以暂时投降曹操。但是,一旦我得知了大哥刘备的消息,曹操必须放我走。”曹操一心想让关羽为自己出力,听说他肯投降,自然满口答应了。

就这样,关羽保护着刘备的夫人,在曹操的军营中住了下来。可是,关羽虽然身在曹营,心中却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刘备。他还不时派人四处打听刘备的下落。为了让关羽忘掉刘备,曹操给关羽送了许多珠宝,可关羽并未对此有所动心。

一天,曹操又送了一匹骏马给关羽。关羽立即连连向曹操致谢。曹操很纳闷地问: “我送你许多东西你也没谢过我,为什么送了骏马,你却这样谢我呢?”

关羽说: “有了骏马,当得知我大哥在哪里后,我就能更快地赶到他身边了!”后来,关羽听到刘备的消息后,立刻离开了曹营,赶回了刘备营(汉营)中。

这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来历。后来,人们就用它来比喻“身在此处,而心思却在别处”,即心神不专一。

诸葛亮七擒孟获

蜀汉刘禅(史称后主)继位不久,南蛮王孟获的10万蛮兵,不断侵略蜀国边境。为此,公元225年,诸葛亮亲自带领50万人马,南下进行征讨。

孟获带兵迎战,远远看见蜀兵队列不整、旗帜杂乱, “人们都说诸葛亮用兵如神,看来是言过其实。”

孟获出阵挑战,蜀将王平迎战。没战几个回合,王平败逃,孟获一口气就追了20余里。忽然杀声震天,蜀军从四面冲杀出来。孟获中了埋伏,落荒而逃,被蜀兵活捉。诸葛亮问孟获:“现在你被活捉了,有何话说?”孟获说: “我是因山路狭陡才被捉住的。”诸葛亮道: “你要是不服气,我放你回去,你看怎样?”孟获答道: “你要是放我回去,我重整兵马,再与你一决雌雄,那时再被抓住,我就服了。”诸葛亮立即把孟获放了。

孟获回寨后,又派他手下两个曾被俘又放回的洞主出战,结果又被蜀方打败。孟获都说他俩是故意败阵来报答诸葛亮,把他们痛打了一百军棍。这两位洞主一怒之下,带了100多名被放回的南兵,将喝醉的孟获绑起来,献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笑问孟获: “你曾经说,再抓住就服了,现在还有什么话说?”孟获说: “这不是你的能耐,是我手下人自相残杀,我怎能心服?”诸葛亮见他不服,就又放了他。就这样捉了放,放了捉,到了第七次擒住孟获时,诸葛亮也不和孟获说话,只是给他解了绑,送到邻帐饮酒压惊,然后派人对孟获说: “丞相不好意思见你了,让我放你回去,准备再战。”孟获听了这话,流下了眼泪,他对左右说: “丞相七擒七纵,从古至今没这样的事情。丞相待我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我要是再不感谢丞相恩德,可就太没有羞耻了。”说完来到诸葛亮面前,跪倒在地上说: “丞相天威,南人永远不再反。”诸葛亮当场封孟获永远为南人洞主,蜀兵占领之地,全部退还。孟获及家人感恩不尽,欢天喜地地回去了,诸葛亮便率领大军回到成都。

自此之后,诸葛亮专心致志北伐中原近10年,无后顾之忧。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吕蒙是三国时期东吴著名的大将。他十五六岁的时候偷偷跑到军队中,混在士兵们中间和他们一起出去打仗。由于在一次战役中立下大功,受到了赏识,进而当上了将军。

吕蒙自从当兵以来, 四处征战,没有时间学习。有一天,孙权对他说:“你从十五六岁起,一年到头打仗,没有时间读书,现在做了将军了,不能再不学习啦!”吕蒙说: “我实在是因为军务太忙,没有时间读书呀。”孙权摆摆手说: “我不是要你做个博学多才的大学问家,只要你粗略地看看各种书,多知道一些事情,能够拿历史作为借鉴就行了。你虽然很忙,但能有我忙吗?我每天还抽出点时间读书,觉得大有好处。”

吕蒙听了大受启发,开始发奋读书。每天一有时间,他就拿起一本书,聚精会神地看起来,从前人的书里汲取知识。后来他读了好多的书,就连一些读书人也没他读的书多。

后来,鲁肃做都督的时候,还用老眼光来看吕蒙,以为他只是个文化水平不高的武将。有一回,鲁肃路过吕蒙驻防的地方,同吕蒙聊天。吕蒙问鲁肃: “蜀国的关羽对我们威胁很大,您采取了哪些防御措施,防止他的突然袭击?”鲁肃心想, 吕蒙这个大老粗,能知道什么,我跟他说也是白说,于是懒洋洋地说:“到时候再说吧!”吕蒙十分诚恳地向鲁肃介绍吴、蜀两国的形势,提出了五点建议。鲁肃听了,非常佩服,不禁走到吕蒙身边,拍着他的肩膀赞扬道: ‘‘我一直以为老弟只会带兵打仗,今天同你谈话,才知道你还是个有学问、有见识的人,真是文武全才呀,已经不是当年的阿蒙了。”吕蒙也笑着说: “人们离别三天,便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咱们两个人隔了这么久的日子没见面,老兄怎么能再用老眼光来看我呢?”

这就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一典故的由来。

祖逖闻鸡起舞

祖逖(266~321年),孛士稚,范阳道人(今河北涞水北)。他二十四岁时,担任了司州(今河南洛阳东北)主簿。有一天,他睡到半夜,突然听到鸡叫声。祖逖惊醒后想到:“这时候鸡叫是提醒我们发奋报国啊!”于是起床舞剑,刘琨也与他对舞起来。

不久,爆发了八王之乱。公元311年,汉国皇帝刘聪攻陷洛阳,纵兵抢掠珍宝,焚烧宫室,杀晋太子铨及官吏,百姓三万多人,晋怀帝被俘。京师一片混乱。

这时,祖逖带领亲族、邻里几百人向南方逃难,几经辗转,来到淮泅地区(淮河与泅水,今河南南部,安徽北部)。公元317年,东晋王朝建立。晋元帝司马睿闻知祖逖流亡到淮泗,便派人任命他为徐州刺史,不久又任命他为军谘祭酒,调他驻守丹徒(今江苏镇江)。当时北方中原地区大部已为汉国占领,而司马睿只想偏安一隅,图取眼前安乐,不思北伐收复中原。祖逖进谏说:“中原大乱,两京颠覆,都是因为藩王争权夺利,自相残杀,才使戎狄有机可乘。现在大王如果能派战将北上,一定能得到中原百姓的响应,那时不仅失土可复,大

晋也能转危为安了。”

司马睿采纳了祖逖的建议,任命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是只支给了他一千人的粮食,三千匹布,要他自己去招募兵士。祖逖只好带了跟随他逃难而来的一百来个家人,租了几只大船,横渡长江北上。船划到中流,祖逖站在船头,望着滔滔江水,不禁感慨万千。他拔出佩剑,敲着船桨,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收复中原,决不返渡!”言辞壮烈,同行者都深受感动。渡江后,祖逖带人在淮阴(今属江苏)铸造兵器,很快就招募到两千兵士。祖逖随后带领这支两手多人的队伍北进,很快就恢复了典河以南的全部土地。

正当祖逖准备进军河北的时候,听说朝廷内部不和,国家将有内乱,祖逖忧心如焚,积劳成疾,终于病倒了。祖逖在病中,还曾派侄儿汝南太守祖济等加固修缮虎牢城(今河南汜水县西北)。可是虎牢城还没有筑好,祖逖就溘然长逝了。

“洛阳纸贵”

左思是西晋大康年间的作家他写文章非常认真,每篇文章都要反复修改、推敲,所以文章质量很高。他计划写《三都赋》(描写魏、蜀、吴三国都城的景色),整天苦心构思,每时每刻都在想着这篇文章。他在书房外的走廊里、院子里,甚至厕所里都挂上纸笔,每想出一个好句子,立刻记录下来。这样努力了10年,终于写成了这篇《三都赋》。

最初文章写成后,人们并不看重它,认为没什么了不起的。这篇《三都赋》也着点成为一堆废纸。但后来有几个有影响的大学问家都给这篇文章写序言、作解释,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篇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艺术价值非常高。这时洛阳城里有地位的人纷纷争先恐后地买纸抄这篇文章,以至于当时洛阳城里的纸都不够用了,纸价上涨了为几倍。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后来人们用“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形容文章风行一时,人们先睹为快。

黄袍加身

公元960年,后周接到边境紧急战报: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进犯后周边境。周恭帝命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前往应敌。赵匡胤立刻调兵遣将,和弟弟赵匡义、亲信谋士赵普一同带领大军从汴京出发。大军开出距京城20里的陈桥驿。

在陈桥驿宿营时,一些将领聚集在一起议论说: “皇上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他也不会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拥护赵点检做皇帝吧!”大伙都赞成这个意见。很快,这种意见就传遍了全营,将士们一齐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

赵匡胤起床后,见外边集聚着很多将士,还没来得及问话,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披在他的身上,随后就跪地高呼“万岁!”

汴京城里有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做内应,没费多大劲儿就控制了京城。将领们把大臣范质、王溥叫到赵匡胤的住处。赵匡胤一见他们的面,就装出为难的样子说: “世宗对我恩重如山,现在我被将士逼成这个样子,你们看怎么办才好?”范质等吞吞吐吐不知该怎么回答好。这时有个将领声色俱厉地喊道: “今天大家一定要请点检当天子!”范质、王溥吓得赶快给赵匡胤下拜。

为此,周恭帝被迫让位,赵匡胤即位当皇帝,国号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后周灭亡,经过50多年混战的五代时期结束。这一事件史上也称“陈桥兵变”。

白帝托梦

公元222年蜀军狼亭大败,刘备遭受了巨大的精神打击,心情抑郁;长期的戎马征战,又给他的身体以极大的损伤。退回白帝城后,刘备一病不起,病情日甚一日。于是召诸葛亮来到白帝,托付后事。

无才而年幼的太子刘禅,尚不稳定的蜀汉形势,都令刘备放心不下。他叮嘱诸葛亮:如果太子可以辅政,以亮的才能佐太子,定能成就国家;如果太子实在不行,请自代刘禅为帝,以拯救国家。诸葛亮动情地表示: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刘备病死白帝城。

白帝托孤后,刘备在白帝城永安宫病逝,享年63岁。之后刘禅即位,是为蜀后主,改元建兴,封丞相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无巨细,皆出于亮。

白帝托孤,刘备深深信赖诸葛亮;日后辅政,诸葛亮不负先主。这就成就了历史上君臣相知的一段佳话。

伯牙摔琴谢知音

伯牙,原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吕氏春秋》和《列子》曾记载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一直为后世所传诵。

伯牙鼓琴,钟子期在一旁听着。伯牙志在泰山,钟子期说: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一会儿,伯牙又志在流水,钟子期说: “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再操琴,因为当世再也没有能听懂他的琴声的人了。

另外,还有一首名曲也是这个传说的作品,那就是更加广为人知的《高山流水》。《高山流水》的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 (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 《流水》解题有:“《高山》、 《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后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两千多年来, 《高山》、 《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