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446000000019

第19章 母亲的德行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 (1)

由临刑责母想到的

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头脑是电子计算机。母亲个人的范例,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死刑犯,临上刑场的时候,法官问他,还有什么要求?死刑犯说:“我没别的要求,只想见母亲最后一面。”

法官知道这个死囚犯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要求也在情理之中。于是答应了他的要求。

人们都认为这个死囚犯,肯定是因为没有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感到遗憾,临行前跟母亲道别以尽自己的孝心。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所有的人都震惊了。当法官把他的母亲请到了现场。他向自己的母亲提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要求。

他说:“娘啊,儿子马上就不在人世了,你能答应我最后一个要求吗?”此时的母亲已经成了泪人,哽噎着说:“儿子,你说吧!娘啥要求都会答应你的。”

“让我最后再吃一口你的奶吧!”

死囚犯的母亲,毫不犹豫在众目睽睽之下,急切解开自己的上衣,把自己的乳头送到了儿子的嘴里。儿子低下头,冲着母亲的乳头狠狠地咬了下去,用力一拽,扭过头把母亲的乳头吐在了地上。摆过头冲着近乎昏厥的母亲说道:“娘,我恨你!是你的不管和纵容让我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原来儿子在死之前,不是为了报恩,而是为了报复。从人们的纷纷议论中才知道,他跟母亲相依为命地生活,小时候的他没有什么道德观念,不管做什么母亲都会默许。把他视为掌上明珠,对儿子总是百依百顺,成年后他养成了偷鸡摸狗,打架斗殴的恶习。当他偷了别人的东西的时,母亲还夸奖他说:“好孩子,真会过日子,知道东西是好的,这样就不用我们家花钱买了。”当他和别人的孩子打架时,如果占了便宜时,母亲就又夸赞一番,甚至还要以“美食”作为奖励。如果吃了亏,母亲就会带上他找到人家不依不饶。

就这样日积月累在他的心理形成了一个概念:“天下就是他的。”他的母亲在他的行为过程中,只有夸奖,没有反对,更没有指责,总是让他按着自己的意愿办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随着年龄的增长,恶习也在不断的加深。终于有一天他犯了重罪。当法官指责他的罪过、宣判他死刑时,他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是母亲的纵容把自己领上了死路,于是就发生上面令人震惊的一幕。

这个故事很让人痛心。虽然人犯被推上了刑场,但犯错的只是他一个人的吗?不!养育他的母亲也有责任。

美国社会学教授马丁·哈斯克尔和路易斯·雅布隆斯基在《青少年犯罪》一书中指出:“影响人们生活的社会团体中,家庭的影响最直接最永久。家庭是决定一个儿童是否成为犯罪者的重要因素,是青少年适应社会的基本媒介。”对每一个孩子来说家庭是其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里母亲角色对未成年人的人格形成、行为模式的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们每一位母亲,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才、出类拔萃。然而当母亲付出了许多艰辛,甚至以自我牺牲为代价,其结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有的孩子还成为社会的罪人这一无情的现实,令相当多的母亲百思不得其解,其根源就在于她们有意无意地轻视或忽略了母亲自身的素质问题。前苏联的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恰恰是送给儿童的最可怕的“礼物”。我们每一个体从出生便会沐浴于人性中最伟大的母爱光辉,理智、温馨的母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有调查表明,2/3未成年人认为具备良好素质的母亲是自已成长的第一道德榜样。

未成年人有着不同于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状况,因正值身体发育时期,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有自然的性欲望和性冲动。与身体发育相比,其心理发育相对滞后,思想幼稚,辨别是非能力差,好模仿,易冲动,自我约束控制能力差,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母亲正确的引导是预防孩子走向犯罪的途径之一。

在未成年孩子的世界中,母亲要重视自己的德行,因为母亲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对于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未成年孩子起着直接影响和感染作用,是孩子直观和活生生的榜样。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在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么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讲话,怎么样谈论别人,怎么样欢乐或发愁,怎么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么样笑,怎么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儿童教育家孙敬修也说过:“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头脑是电子计算机。母亲个人的范例,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这就需要母亲以良好的形象发挥其独特的榜样作用。给予孩子正确思想,优秀品德,必须注意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说到做到,言传身教相结合。比如,“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这些思想并不是让孩子背下来就是给孩子了,而是要落到实践中,要通过实际行动把它变成孩子的美德。

厚德载物,积德者不倾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

人是一种社会性、群体性动物,任何人都离不开社会而生存,人的社会本质弥补了自然性的缺憾,使人成为万物之灵。而德是人社会属性的本质体现,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只是生物学上的一个生物而已。只有当人具备了一定的德行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立德也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作为母亲要把这种概念深深植入到自己的教育理念中来。

古语说:“积德者不倾”。这里“倾”指倾覆、倾危、倒坍,也有不倾夺、不争胜的意思。积德行善,不与人争夺,就不会倾覆危亡、丧身败家。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张英教诫子孙:“人必厚重沉静,而后为载福之器。”不管是在古代的社会,还是当今社会中,我们都要重视对后代的德行教育。

母亲不但要注重自身的德行和修为,还应该重视对孩子的德行教育和培养。那么什么才是具有良好德行的人呢?

良好德性的人指的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只重视对孩子身体健康得锻炼,孩子将成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只重视智能教育,孩子会弱不禁风;只重视品德教育,孩子可能会成为懦夫。这三种人对社会,对人类都是无用的,因此,母亲在心中要树立这样的一个理念:孩子的教育必须是品德,健康,才能同时进行的。

教育孩子不仅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同时要培养他们的品德。我们已有了大量关于早期教育造就天才的个案,如一些大音乐家,美术家,科学家的产生,就离不开早期教育。而这些教育,母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是因为母亲是陪伴孩子的第一人,也是时间最长的人,妈妈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如果母亲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德行,就是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

正如有人所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因此说,孩子的命运掌握在母亲的手中。母亲若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努力培养孩子好的德行,为开拓他们的美好前程积极创造条件,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在对孩子进行品行教育的时候,有属于自己的方式。斯托夫人认为,让孩子懂得自己良好的德行会换来相应的回报。她就是按着这一原则教育自己的孩子维尼夫雷特的:例如,如果孩子做了好事,第二天早起时,她就能在枕头旁边发现放着好吃的点心之类。斯特娜会告诉她,这是由于你昨天做了好事,仙女奖赏给你的。假若她做了坏事,第二天早上起来这些东西就不见了。这时斯特娜就告诉她,因为你昨天做了不好的事情,仙女没有来。

有一天,维尼夫雷特把一个珍贵的娃娃丢在了草坪上,被小狗给咬坏了。因此,她哭叫着把它拿到妈妈那里。妈妈抱起她,并说真可怜。但是,妈妈决不说给她买新的,还教训她说:“把那么好的娃娃放到草坪上,这是多么残忍啊,假若我把你放到野外,被老虎和狮子吃掉的话,做妈妈的会该有多么心痛呀!”

还有一次,小维尼要到朋友家去,问妈妈可以不可以。妈妈说,可以,并且要她必须在12点半以前回来。但是,那天不知为什么,她12点半没有准点回来,而是过了10分钟才回来。妈妈什么也没说,只是指了指手上的表让她看。孩子知道迟到不对了,道歉说:“是我不对!”吃完饭,她就赶紧换衣服,准备去看她们每到星期二就去看的好看的戏剧、电影等。妈妈让她再看看表,并说:“今天因时间太紧迫来不及了,戏是看不成了。”于是她流了眼泪。妈妈只对她说了句:“这真遗憾!”但并未采取别的手段。妈妈这样做是为了让她知道,妈妈说话是算数的,并且都是为她好。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是一件需要费点心思来思考的事情。斯托夫人的还专门为孩子量身订制的品行表,也是值得妈妈们借鉴的。

斯托夫人为了使维尼夫雷特养成良好的品行,她还给女儿绘制了品行表,一周一张,内容有13项:服从、礼节、宽大、亲切、勇敢、忍耐、真实、快活、清洁、勤奋、克己、好学、善行。

如果女儿做了与这些项目相符的行为,就在那天的一栏中贴上一颗金星,反之,则贴上一颗黑星。每星期六数一下,若金星多的话,下周内就可得到和金星数相等的书、发带、鲜果等,如果是黑星多,就不能得到这些物品了。

这个品行表,在星期六统计之后也不准她将其扔掉,这样做是为了使女儿下决心,在下周消灭黑星。这样做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因为如果长期保留黑星,会使孩子感到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