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帝王将相管理启示
447500000046

第46章

相比于当年蒙古大军的摧枯拉朽之势,皇太极的后金军队遇到的抵抗却是强有力的。然而,他仍能上承努尔哈赤的遗志,下启入主中原的胜利之门,则与他自身的智谋与学习能力密切相关。他对自己的长远目标有一个全局的战略规划,在未入主中原以前就已布好了形势战略图,而在每次实施作战计划之前都会总结前番战争的得失,即使做不到胸有成竹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为了目标不惜利用一切手段:用间、招降,挖对手的墙脚。把对手搞得形销骨立之际,就是入主中原之时。

聪明的伐木人:明确目标,做好战略规划

女真人一直遭到明王朝的重压和剥削,而努尔哈赤也在与明朝的作战中伤重不治身亡,面对有着国仇家恨的大明王朝,新领导者皇太极肩上的担子颇具分量。他该如何制订计划并付诸行动呢?

后金帝国经过努尔哈赤的几十年开拓逐渐羽翼丰满,开始直接向腐朽的明王朝叫板,然而,努尔哈赤却出师不利,在宁远城遭到明朝小将袁崇焕的顽强抵抗,自己也在此战中身受重伤,不久撒手人寰。

即位的皇太极是如何继承并发扬其父的遗志的呢?

皇太极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与父亲努尔哈赤相比,他看得更远。通过对当前局势的他细分析,他在明确了“推倒明王朝”的战略目标后,制订了周密的战略计划。

皇太极认为明朝已然是一棵败坏腐朽的大树,与其强力伐之,不如待其内部朽蚀,则唾手可得。这就是他的“取燕京如伐大树,须先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仆”的伐木计划,对于取明朝这颗朽木的砍伐,他早已成竹在胸。

聪明的“伐木人”皇太极为了顺利实施这项战略规划,先是利用袁崇焕吊唁的机会提出与明朝修好的建议,从而为自己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在这相安无事的几年中,皇太极紧锣密鼓地开展着他层层递进的“伐木”计划。

皇太极首先将斧头对准内政。他改变对内政策,尤其是对待汉民,“治国之要,莫先安民”,他采取安抚政策,强调满洲、蒙古、汉人之间的关系“譬诸五味,调剂贵得其宜”。他决定:汉人壮丁,分屯别居;汉族降人,编为民户;善待逃人,放宽惩治,从而缓和了民族矛盾,“民皆大悦,逃者皆止”。此外,他明白任何时候人才都是最关键的制胜因素,重视对汉族文人的提拔,让他们入朝为官。

皇太极的第二斧“砍”向朝鲜。后金的左邻朝鲜一直是明朝的附属国,对皇太极来说是潜在的威胁,于是,他两次东征朝鲜。第一次,逼迫朝鲜定下“兄弟之盟”,第二次,利用朝鲜使臣搅乱登基大典的借口,一直打到朝鲜的王京汉城,朝鲜王吓得龟缩于南汉山城,向大清臣服,定下“君臣之盟”,这下,彻底断绝了朝鲜与明朝的关系。

皇太极的第三斧“砍”向蒙古。漠南地区察哈尔部林丹汗日渐强盛,逐渐控制了辽河以西的蒙古部落,并时有东进行动,骚扰后金。皇太极继位后,把林丹汗作为主要征讨对象。他三次向西用兵,将林丹汗驱逐至青海,占领了漠南蒙古。

皇太极的第四斧则对准了杀父仇人袁崇焕。用反间计借崇祯帝之手将袁碎尸万段,出了心中那口恶气。

皇太极这“四板斧”,斧斧斫实,每一下看似砍在明朝外围,却痛在大明心里。对朝鲜与蒙古的征服,一方面为自己消除威胁,一方面也切断了明朝的左右两翼,相当于砍掉了一个人的左右手,完全将明朝孤立起来。

皇太极的战略计划中,不止有“四板斧”,还有“五把尖刀”:他利用后金骑兵的速度优势,施展快如闪电的突袭,五次绕过宁远和山海关,直入中原,甚至抵达北京城下,不断向明朝施压,令明朝军民惊恐万分。

这五次长驱直入,如五把尖刀,插向明朝心脏,让死水般的明政府也泛起点波澜。

一番大刀阔斧地斫砍之后,皇太极率领诸贝勒大臣祭告努尔哈赤说:“朝鲜已纳贡,察哈尔等部已归附,今为敌国,惟有明国耳。”

在战略规划的引导下,皇太极有条不紊地整顿内政,发展经济,战抚兼用,同时试图联络农民军夹击明朝、拉拢山海关守将叛明降清,用他的文治武功扫清了大清的左右旁枝,缓缓举起了斫向明朝的巨斧。

【管理王道】

树立正确的目标难,树立正确而长远的目标更难。正确的目标是建立在对客观形势即自身状态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而既正确又长远的目标,则必须建立在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之下,需要具备超前的战略眼光和谋略。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域。”企业管理者不要只看一隅,而应该看得更广、更远,把目光从内部扩大到外部,从眼前延伸到长远,系统地、发展地进行思考,确立正确而长远的战略目标,做好企业的战略规划。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从而长期保持主动和领先,把握和赢得未来。

父子上阵三番战:及时总结、吸取失败的教训

若论攻城掠地(与前文统一)的武功,皇太极与努尔哈赤还有些差距,但在学习能力和谋略的运用上他却青出于蓝胜于蓝,而且胜不骄败不馁,面对强大的袁崇焕,他能够冷静沉着地总结经验教训,这是他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袁崇焕可以说是皇太极的夙敌,他和父亲努尔哈赤都曾与之有过直接交手,而且两次均以失败告终。

首先遭遇袁崇焕的是努尔哈赤。征战43年、无战不克的努尔哈赤根本没有将这个白面书生般的明朝小将放在眼里。然而,正是这个看似文弱的后生“小子”终结了他的不败神话,并让他身负重伤,以致含恨而终。

此役,努尔哈赤最大的失误就是骄傲轻敌:自恃统领着十三万屡战沙场的精兵,宁远一个孤城,区区几万人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后生驻守,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下。然而,这一次努尔哈赤有些自大了。

努尔哈赤的轻敌直接导致了第二个错误,攻城战术的错误。由于轻敌,他低估了袁崇焕鼓舞士气的能力和军事指挥才能,也忽视了宁远城中的11门红衣大炮的作用,采取了类似之前攻城掠地的闪电战术,企图速战速决。然而,红衣大炮的名号不是虚的,女真勇士尚未接近城门,就已经被红衣大炮轰得人仰马翻、尸横遍野。

这时,努尔哈赤的轻敌又导致他犯了第三个错误:以为只要接近敌人,避开大炮的轰击,就能攻上城楼,于是依然指挥军队拼死猛攻。但袁崇焕准备充分,指挥全城军民沉着应战,你会钻墙,我会补洞。鏖战三日,女真人始终无法攻入城内。进不到城内,女真骑兵再多、再勇猛也发挥不了作用,只能成为明军的靶子。

如果努尔哈赤此时撤兵,驻扎在红衣大炮射程以外,围困袁崇焕,拖上个一年半载,宁远城孤立无援,明朝政府也无力拨来更多的军兵解围,那么,胜利者就是努尔哈赤了。但努尔哈赤刚愎自用的性格和女真骑兵来去如风的战术,决定了他不可能采取这种拖垮的战术,更何况,老天也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他被飞来的炮石击中,身受重伤,后金匆匆收兵。

第一次交手,袁崇焕凭借三分努力和六分对手失误,外加一分运气取得胜利。皇太极通过对这场战争的分析,将这次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努尔哈赤的轻敌导致的主动失误。

若论攻城掠地的武功,皇太极与努尔哈赤还有些差距,但在学习能力和谋略的运用上他却青出于蓝胜于蓝,而且胜不骄败不馁,面对强大的袁崇焕,他能够冷静沉着地总结经验教训,这是他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有了父亲努尔哈赤的前车之鉴,当皇太极与袁崇焕交手时,他充分吸取父亲兵败的教训,没有直接强攻,而是采用围魏救赵的方法,围困锦州,引诱袁崇焕出击,然后就可以发挥女真骑兵的战斗力歼灭之。不料,辽东明军经过袁崇焕半年多的整治,已今非昔比,皇太极的围困战术不仅引来了宁远的援兵,也将山海关、昌平、宣府各路守军的援兵招了过来,围城者反有被围之势。

匆忙之下,皇太极转攻宁远,虽然在途中成功歼灭了几路援军,但女真勇士也伤亡惨重,皇太极错以为宁远城已无主力,增兵再攻,结果依然攻不下。在这种毫无利益可图的情况下,皇太极明智地选择了撤军。

此番宁锦大战的胜利,袁崇焕的能力充分显示了出来。而失败的皇太极也收获颇丰。他清醒地认识到对袁崇焕不能力敌,只能智取。这正是皇太极高人一筹的地方——善于学习,长于谋略,即使失败,也要输得明明白白——总结出失败的教训所在,及时吸收,迅速调整自己的战术,甚至是战略。

结果,皇太极再一次与袁崇焕交手时,他已经完全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最终击败对手,扫除了征服明朝路途上的一大障碍。

【管理王道】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失败,然而,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从失败中分析总结出症结所在,只有那些不惧失败,直面挫折,并能从中吸取教训的领导者才有可能从失败中取得成功。这就是“跌倒的地方有黄金”的深意。

清代版“蒋干盗书”:商业竞争中的用间

无论是战场、官场,还是商场,许多时候都是只可智取不可力敌。智取的方法很多,用间就是其中之一。面对袁崇焕这样强大而又软硬不吃的对手,皇太极决定用间。

皇太极熟读《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他活学活用,为袁崇焕奉上了两部大戏。

首先上演的是围魏救赵。皇太极学乖了,不再管什么宁远、锦州这些孤城,也不进攻重兵把守的山海关,绕过它们,从薄弱处攻破明朝防线,明朝守兵还没反应过来,皇太极已经到达北京城下,这下,慌了手脚的崇祯皇帝连忙调袁崇焕回援,袁崇焕狂奔四百多公里赶到北京城下,已是疲惫至极,但仍在广渠门外击退数倍于己的后金军。

这次交手,袁崇焕依然是胜者,但这个胜利是有水分的。

与上次交手相比,这次皇太极准备充分,谋划得当,而袁崇焕则是仓促应战,而且是在狂奔四百余里、人马交困的状态下。既然如此,那么皇太极为什么还会失败呢?这里有两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