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像他们一样:成长·学习·创新
465000000014

第14章 优秀之人必是创新之人 (1)

如今的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创新的时代。没有创新就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不会创新的员工最容易被企业抛弃。

一流员工积极创新,末流员工固守尘封。积极创新的员工,是能够主动创新的员工,也是跑得最快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才会成为企业里最有发展的员工。固守尘封的员工,是整场比赛的被淘汰者,甚至连参赛资格都没有。毫无疑问,我们应该争当积极创新的员工。

取得非凡成就的人无不深知创新之理,熟谙创新之术。他们明白:世界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困难是层出不穷的,要想超越现状、有所突破,唯有创新可以办到。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哈默说:“天下没有坏买卖,只有蹩脚的买卖人。”一个人能在工作中能够创造多少价值,就看他在工作中融入了多少智慧。优秀的员工总是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要创新、要找方法,因为只有创新,才能够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才能够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才能奠定自己不败的职场地位。

董传文——创新谱写石油建设新篇章

【事迹回放】

董传文是华北油田采油四厂集输大队副大队长。董传文参加工作20多年以来,先后完成内容涉及采油、净化、外输、卸油、加热、维修等7个岗位的44项技术创新,获国家专利6项,创直接经济效益近千万元。他从一名普通的采油工,成长为第四采油厂廊东采油工区主任、劳模标兵。因为他在技术创新中的突出表现,工友们给他起了“董发明”、“董琢磨”这样的雅号。

董传文经常对大家说:“作为技术人员,不立足现场和实际,就像、农民离开自己的土地。比起空中楼阁富丽堂皇,我更愿意脚踏实地,踏踏实实解决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他看来,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看起来遥不可及,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只要勤动脑,做个有心人,技术创新人人可为。

管线泄漏封堵是影响集输大队安全平稳输油的一项技术难题。据统计集输队33公里长的长输管线仅1998年、1999年两年,就因不法分子破坏造成漏失原油1000多吨,赔偿土地污染费、维修费达20多万元。面对这个困境董传文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发明一种装置能及时准确判断出泄漏点,使盗油分子受到及时打击,管线得到及时修补,会减少多少损失啊。说干就干!董传文从基础做起,大量查阅有关资料,到北京、廊坊科研院所请教专家。画图、制模型、做实验,一次次失败,一次次从头再来。经过10个多月艰辛努力,董传文终于成功研制出“输油系统气化、气蚀、漏失检测装置”,该装置可以根据输油系统内压力、排量、温度变化,准确检测管线漏失时间、流量和方位,为保证长输管线安全运行,打击钻孔盗油提供了“利器”。装置投用以来,共发现盗油点36处,抓获盗油团伙5个,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这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在新疆、长庆等多个油田推广使用。

对董传文来讲像这样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创新灵感并付诸实践的情况太多太多。而随着创新的力度越来越大,标准越来越高,董传文体会到技术创新不能只靠单打独斗,他组织技术骨干成立技革小组,瞄准队内生产难题,展开技术攻关,一项又一项的创新成果为大队乃至整个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创新无止境,董传文和他的技革小组依然在创新之路上向前迈进。

【职场感言】

面对相同的工作,有的人认为无从下手,有的人却可以做得很好,其中的关键差别就在于能不能用创新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并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具备了创新的能力就没有什么工作是做不好的。拥有了创新的思维,可以让看似难以逾越的困难迎刃而解,可以让看似难以完成的工作顺利进行。

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企业发展的智慧源泉,员工有责任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融入创新元素,从而更为出色地完成任务。任何企业都喜欢具有创造力的、善于创新的员工,而这类员工,也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不能够用智慧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员工无法成为企业的优秀员工,而只能被无情地踢出局。优秀的员工都是善于创新的人,他们时刻用创新的头脑为企业排忧解难,寻找创造利润的源泉,并在创新中寻求个人职业的发展。

创新可以让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提升工作效率,为企业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自己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扣上了重要的一环。创新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还是我们寻求利益的最佳手段。不要认为创新成果的享用者仅仅是企业,其实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

创新就是拥有这样非凡的作用与威力。许多人就是靠奇妙的创意成就了自己的梦想,许多企业就是凭一个好的创意实现了腾飞。好的创意不仅能创造财富,更是财富的化身。任何人都会随时有很多好的想法产生,关键是要认识到它的价值,抓住机会,让创意付诸实践,成为财富增长的源泉。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好的创意,好的创意就是取得财富的机会。如果你具有这种能力,就应该把握生活与工作的最佳时机,从而在工作中创造伟大的业绩,而为企业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为最佳受益者。

【劳动者语录】

创新超越永无止境。

——董传文

吴希明——自主创新发展国防科技

【事迹回放】

他从小的向往蓝天,他从小就有一个飞行的梦想,他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制直升机技术的历史性跨越。他就是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吴希明。

2001年年仅36岁的吴希明担任了研究所的总设计师,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年轻的飞机总设计师。吴希明深知我国在直升机领域技术非常薄弱,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至少20年,而他所在的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以直升机设计、试验和相关课题研究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单位,他明白自己肩负了多么重大的历史使命。

吴希明知道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只有持之以恒的创新才能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他常说“要坚持科技创新,不要怕失败,在失败中减少失败就是胜利,放弃才是真正的失败,只要坚持终会有成果。”他在引进外国技术的同时坚持自主创新,改进原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不迷信权威、不畏惧困难,大胆突破传统技术的束缚,用新技术成功解决了直升机总体设计中的难题,独立完成了某设计方案的论证和分析工作,使人民解放军首次拥有了完全自行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武装直升机。直-11军民通用轻型直升机的研制成功,吴希明首次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了实用的全机理论外形,填补了我国直升机领域的空白。

吴希明说创新是成功的灵魂,而严谨的工作态度是成功的保障。他在研制直升机的过程中,对于几万个零部件的安装了调试要求做到“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正是这样严谨而又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使得吴希明在直升机的研制工作中为断向前。吴希明把我国直升机的生产由仿制带到了自主设计的新阶段,为此两次荣立一等功。

【职场感言】

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脉,每个企业都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员工能够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能够带着创新精神解决问题。

以前大多数企业里的工作都是一些体力活,只需要员工用手工作就可以了。但现在,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技能熟练的工人,更需要能够适应新的形势,用大脑工作的创新型员工。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做到本本分分地完成工作、尽职尽责地维护企业的利益就是一个好员工了,这是远远不够的。企业是以赢得利润为生存底线的,而赢得利润就需要不断地创造新价值。我们必须明白企业请你来就是希望你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任用一个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的人。

当你的思路不能有丝毫的突破,当你为企业创造的价值还不及你从企业拿走的薪水,即使这时候你既没有出卖企业的秘密,也没有浪费企业的资源,恐怕你也得走人!因为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生存的唯一法宝就是:创新!

每个人都要明白,要想在职场立于不败,就要及时转换自己的思路,用创新的头脑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只有积极换脑袋、主动适应环境的人,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适应社会,才能弥补领导的不足,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他们是职场里的常胜将军。他们在单位里创造主要绩效,是单位最器重的员工,是单位明天的领导乃至领袖。

【劳动者语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只有拥有知识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吴希明

胡伟武——创新成就“中国芯”

【事迹回放】

今年刚进入不惑之年的胡伟武是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是我国“龙芯”重大科研项目组组长。曾先后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第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等。

“我的愿望就是我国有自主研制的CPU,并且能够超过外国人。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我是只要超过外国人,夕死可矣。”胡伟武知道CPU的研制是一件技术含量极高、失败风险非常大的项目,而且高风险不一定有高回报。但是他知道CPU作为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如果自己不能掌握那么我国的信息工业的发展就要永远受制于外国。因此,胡伟武带领着项目组的成员凭借着高度的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经过了年多拼搏、突破重重困难的考验,终于在2002年8月10日研制成功了我国首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器芯片——“龙芯”一号。龙芯一号的问世,标示着我国计算机CPU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我国信息技术领域已经掌握了CPU的核心技术,结束了中国计算机生产只能用外国CPU的历史。2004年龙芯二号研制成功,在性能上又有了质的飞跃,已经逐步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