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惊天谋杀秘密档案
660200000006

第6章 九命猫王——侯赛因·伊本·塔拉...

一、冒险国王

中东的历史是一部血与火浇铸而成的惨烈影片——民族的矛盾、国家的利益、信仰的冲突,这些纠葛在一起,令中东地区的和平似乎变得遥遥无期。即便在许多中东领导人的合作下共同推动着中东的和平进程,但这块孕育了无数财富和资源的土地,距离真正的和平,还有一段慢慢长路。

如果说“政治谋杀”已经成为美国文化无法改变的一个重要特色,那么对于中东国家的领导人而言,“政治谋杀”已经成为他们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组成部分。巴基斯坦总理贝娜齐尔·布托、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埃及总统萨达特,以及印度“圣雄”甘地和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拉吉夫·甘地母子,皆是死于这种充满了宗教、民族色彩的谋杀之中。

然而,诚如美国总统中有安德鲁·杰克逊这种不但挫败了谋杀阴谋和亲自逮捕刺客的传奇人物,在中东的历史中,亦有着同样幸运的领导人。他就是约旦哈希姆王国的第三代国王——侯赛因·伊本·塔拉勒,一个屡次躲过谋杀阴谋的传奇人物。这位为中东和平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领导人,其一生的传奇经历,令人叹为观止,堪称是不死的“九命猫王”。

侯赛因曾经在他的自传里这样写道:“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就是活在一本侦探小说里。”

是的,诚如这句话所言,侯赛因多年的王储生涯和国王生活正如一部悬念迭起的侦探剧,层出不穷的刺杀和阴谋几乎时刻围绕在他的身边:谁是刺客,什么时候会进行刺杀,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刺杀,这一切就像是一个谜,在刺杀事件真正发生之前,谋杀的阴谋就如同是笼罩在云雾之中一般,根本无从知晓。

从1951年的刺杀事件开始,在侯赛因其后的48年人生中,大大小小针对他本人的刺杀和阴谋多达几十起,有好几次,死神的镰刀几乎是擦着他的头皮掠过,差一点就将他带离了人间。

作为外约旦的王储和后来的国王,在讲述侯赛因的传奇经历之前,我想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外约旦的由来:

外约旦其实原属巴勒斯坦领土,1921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两部分,西部仍然称为巴勒斯坦,东部则被称作外约旦。英国承认侯赛因的祖父阿卜杜拉为外约旦的统治者,阿卜杜拉则承认英国的委任统治权。

1923年外约旦成为英国委任统治下的一个半独立的埃米尔国,英国完全控制了外约旦的政治和经济。外约旦的阿拉伯军团由英国人指挥,王室的费用由英国政府资助,外交事务由英国总督掌管。

1928年英国迫使外约旦接受为期20年的“英约协定”,使英国对外约旦的统治合法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外约旦人民反对英国委任统治的斗争迅速发展。1946年3月22日,外约旦同英国签订伦敦条约,废除了英国的委任统治,英国承认外约旦的独立,但保留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特权。同年5月25日,阿卜杜拉登基为王,改国名为约旦哈希姆王国。

外约旦是一个沙漠国家,在这里,富人和穷人一样住在帐篷里,睡在地上。侯赛因的祖父阿卜杜拉一直过着贝督因人式的生活——坚持早起,早起后先行沐浴,尔后就读古兰经,和祈祷者讲话。侯赛因出生后,一直深得这位祖父的宠爱,经常带着他一起去大清真寺进行祈祷。然而,就在1951年的7月,阿卜杜拉带着侯赛因前去大清真寺参加星期五祈祷的时候,年仅17岁的侯赛因经历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刺杀。

阿卜杜拉是一名虔诚的教徒,在巴勒斯坦划归阿拉伯的那部分在1950年并入约旦以后,只要有可能,无论是什么时候,他都坚持参加在大清真寺举行的星期五祈祷。

1951年7月22日,星期四,当阿卜杜拉提出要去大清真寺参加第二天举行的星期五祈祷时,他的大臣和朋友们都感到了担忧,因为在四天前,前黎巴嫩总理里亚德·苏尔赫在安曼被人暗杀,这种政治暗杀以前在约旦是前所未有的。他们知道国王由于想在不流血的情况下解决阿犹之间的对抗,遭到很多巴勒斯坦人的批评,加上黎巴嫩总理被暗杀的事件,令他们心头惶惶,担心起国王的人身安全来。

在阿拉伯的整个历史中,暗杀政治对手的事情时有发生。暗杀除了致人死命并不能改变政策,可是,这一事实却没有影响那些宁愿在这种企图中死去的人。前英国驻节长官和现任大使柯克布赖德请求阿卜杜拉多加小心,但阿卜杜拉以一种生死由命的口气回答他:“在我最后的日子来到之前,没有人能伤害我:当那个时刻来到时,也没有人能保护我。”

阿卜杜拉的首相萨米尔·里法伊也恳求他要小心,但国王回答说:“我相信上帝,我的生命就在它的手里。”美国人听到了有关一起阴谋的风声,也发出了他们的警告,但阿卜杜拉仍然不在乎,坚持要参加这一仪式,并且还准备带上他最宠爱的孙子侯赛因一起去。

1951年7月22日星期四下午,侯赛因跟着祖父阿卜杜拉离开安曼,两人在当天晚上住在耶路撒冷郊区谢赫·贾拉赫·纳沙希比家族的一幢房子里。侯赛因穿着一套阿拉伯军团陆军上尉的制服,当时他刚刚参加完向阿拉伯军团空军部队(今天的约旦皇家空军)的第一批飞行员颁发“空军徽章”的仪式。陪同这对祖孙一起来到耶路撒冷的是一个名叫纳希尔·纳沙希比的年轻的巴勒斯坦人。他是阿卜杜拉的宫廷总管,同时也负责耶路撒冷附近的拉姆安拉的广播电台。

7月23日星期五,按照预先安排好的行程,阿卜杜拉将和他的随行人员先离开耶路撒冷去访问纳希卢斯。在中午祈祷之前,阿卜杜拉要在这里会见市长苏莱曼·图康代,并一起共进午餐。可是,当已经换了一身便服的侯赛因出来吃早餐时,阿卜杜拉皱着眉头问他为什么脱下了军装改穿便服,侯赛因回答说他已经把军装送回安曼去烫了。听到这个回答,阿卜杜拉有些不高兴,他坚持说道:“你必须穿军装,立刻把它取回来!”

侯赛因不想忤逆祖父的意思,于是让纳沙希比派人去取回军装。衣服很快就被取了回来,侯赛因在前往纳布卢斯之前换上了它。此时的侯赛因还不知道,正是祖父阿卜杜拉的这个坚持,让他在随后遇到的危险中捡回了一条小命。

祖孙二人和随行人员抵达纳布卢斯后,在那里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当阿卜杜拉打算带着侯赛因动身前往耶路撒冷参加祈祷时,陪坐的市长图康代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国王此时前往耶路撒冷参加祈祷有些冒险,毕竟前几天黎巴嫩总理才不幸遇害,他对阿卜杜拉说道:“您准时去耶路撒冷参加祈祷可真不是时候,为什么不在纳布卢斯祈祷呢?”面对图康代的好意,阿卜杜拉只是笑了笑,坚持要去耶路撒冷参加即将举行的祷告仪式。

和市长图康代告别后,侯赛因跟着祖父阿卜杜拉先行返回了宫廷总管纳沙希比的家。在侯赛因暂时离开房间时,阿卜杜拉对纳沙希比说道:“他(指侯赛因)是我们贵族中的杰出者,他是我的王朝的延续人。” 纳沙希比点头表示同意,但同时也对于国王突然间说出这种没头没脑的话感到有些奇怪。

在动身前往清真寺之前,阿卜杜拉似乎预感到了死神在向他逼近。他向陪同他的人们谈到了那些他邀请陪他一起来耶路撒冷但都以各种借口不来的人:“他们恐惧了。”顿了顿,这位年逾古稀的国王接着又补充道:“假如我必须去死,我喜欢让一个小人物射中头部。这是最简单的死法。我宁肯这样死,也不愿老朽不堪而成为他人的累赘”。

接近中午时,阿卜杜拉叫来侯赛因和随行人员,动身前往清真寺,阿拉伯军团第十团在陆军上校(后成为陆军元帅)哈比斯·马贾利的指挥下提供了保镖。阿卜杜拉一行人驱车穿过布满军队的街道,在到达哈拉姆埃斯谢里夫时,穆萨·阿里·侯赛尼为他开了车门,并深深地鞠躬。

此时,清真寺四周已经被阿拉伯军团的士兵重重包围,在围墙里,军队的存在是如此显眼,以致随后下车的侯赛因询问一位随行的军官是否有送葬队伍。阿卜杜拉也不喜欢这种感觉,因此,这位国王对负责他安全保卫的陆军上校马贾利说道:“别把我关起来,哈比斯!”他还明确表示不同意让仪仗队停在阿克萨清真寺的外面,他说在这样一个神圣的场所是不适宜的。无奈的马贾利只得听从阿卜杜拉的命令,撤去一部分军队,但出于对国王安全的负责,他也不敢完全按照阿卜杜拉的命令,将军队全部撤离。

对于这座清真寺,侯赛因并不陌生,他已经随同祖父阿卜杜拉来过许多次了。在他看来,阿卜杜拉要求将军队全部撤离的命令并没有什么,然而,此时的他的并不知道,在清真寺参加祷告仪式的人群里,正有人暗中窥视着他和他的祖父。

当阿卜杜拉和侯赛因进入清真寺的时候,从大门后面突然闪出一个手里握着一支手枪的男人。由于事出突然,无论是阿卜杜拉还是侯赛因,以及他们身后的随行人员、保镖一时间都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就在这时候,枪声响起。

伴随着第一声枪响,国王阿卜杜拉连凶手的容貌都来不及看清——虽然当时他离凶手不足六英尺远——就中弹倒下了,他的头巾缓缓滑落到了地板上。距离祖父仅仅几步远的侯赛因一下子就惊呆了,紧接着,他听到周围枪声大作,才突然反应过来。

反应过来的侯赛因还来不及查看祖父的伤势,就看到几英尺之外的凶手目露凶光。这个开枪打倒了阿卜杜拉的凶手似乎并没有因为成功刺杀了国王而就此罢手,而是将手中的手枪对准了侯赛因。

说时迟,那时快。从凶手窜出,朝阿卜杜拉开枪到他把枪口对准侯赛因,这中间绝不超过五秒钟时间。在侯赛因来不及躲避枪口之前,凶手就再一次扣动了扳机。枪声响起,子弹从枪口中射了出去,直奔侯赛因的胸口。

然而,幸运的是,这颗子弹击中侯赛因的胸口,却发出了一声金属撞击的声音——阿卜杜拉坚持让孙子穿上的军装,救了侯赛因一命。这颗子弹击中了侯赛因胸前佩戴着的一枚徽章,立刻被徽章弹了回去。凶手大吃一惊,正要朝侯赛因开第二枪,然而他已经没有机会了。保镖和守卫的士兵早已经朝他扣动了扳机,伴随着一连串的枪声,凶手倒在了地上,他的身上被警卫的子弹打得面目全非。在这同时,阿卜杜拉的陪同们惊慌失措地东躲西藏,他们的唯一想法就是保住自己的性命,没有一个人上来按到侯赛因,用身体为他阻挡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也没有一个人上来检查阿卜杜拉的伤势。这一刻,人性的弱点再一次无情的暴露,侯赛因看在眼里,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这是侯赛因在他的人生中经历的第一次危险,令人庆幸的是,幸运女神在他以后的人生中,同样站到了他这一边。

时间切换到1958年。在就任国王后,侯赛因于1956年3月宣布解除英国人约翰·格拉布将军的约旦陆军参谋长兼“阿拉伯军团”司令职务。1957年3月又宣布废除《英-约同盟条约》,并且同年下令解散全国一切政党。这种做法无疑触动了英国的利益,在1958年7月到9月这三个月的关键时候,侯赛因一直走在钢丝绳上,非常危险,哪怕最小的错误和失算都会导致整个国家反对他。

这种极度危险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三个月,直到当年的10月份,难关暂时渡过,国内的情势趋于稳定,国际压力也小了许多了。迫切需要休息一段时间的侯赛因,决定去瑞士和母亲一起度假三周。

因为从联合国得到的消息证实经过叙利亚领空的飞行已恢复正常,于是侯赛因的幕僚们为国王拟定出了一份相应的出行计划——由达格利什担任副驾驶,乘坐约旦皇家空军一架鸽式飞机旅行。鸽式飞机是一种中等速度和中等运载量的飞机,技术娴熟的驾驶员操纵起来非常灵便。与侯赛因同行的还有他的舅父谢里夫·纳赛尔和莫里斯·雷纳,以及将飞机从瑞士送回来的两名约旦皇家空军飞行员。飞行计划事先通知了贝鲁特的航空管理站,可是没有通过外交途径告知叙利亚。

1958年11月11日,星期二,上午8点20分,生性喜爱冒险的侯赛因决定亲自驾驶其中一架鸽式飞机。飞机起飞后,因为空中交通规则的要求,侯赛因向大马士革航空管理站报告了他的位置。飞机飞离安曼30分钟后,侯赛因报告了自己的位置。在得到批准后,他的飞机转向西北,朝大马士革继续飞行,同时按要求将飞行高度从9000英尺降到8000英尺。

一切看起来似乎非常顺利,但几分钟后,大马士革航空管理站突然打开无线电,向侯赛因的飞机传递消息说他们没有得到飞越领空的许可,因此必须在大马士革降落。

无线电突如其来的要求令侯赛因和达格利什的脑海闪过一丝疑虑——他们相信叙利亚政府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死敌就握在自己的手掌中,打算一旦抓到侯赛因,就迫使他退位。

于是,侯赛因当机立断,和达格利什短暂交流后,立刻掉转机头,改变飞行路线,准备返回安曼。他们降低了飞行高度,几乎是贴近地面飞行。同时将这一情况传给安曼,随后便关掉无线电台,以免叙利亚人的追踪。

当时,侯赛因一行人所在的位置距离约旦最近的地方也有至少60英里,如果飞机以每小时200英里的速度贴近地面飞行,需要飞行15到20分钟。而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极有可能遭到来自叙利亚空军的威胁。

侯赛因果断将操纵杆交给了达格利什,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就在达格利什接替侯赛因开始驾驶这架鸽式飞机后还不满一分钟,两架叙利亚的“米格-17”战斗机就出现在了他们的上方,并且事先没有发出迫降的常规可见信号就向他们俯冲下来。

情势变得越发危急,可谓是千钧一发。如果这两架米格战机突然开火,那么侯赛因等人所乘坐的这架鸽式飞机便会立刻完蛋。不过,也许是担心击落一架正在做和平飞行的国王座机在联合国很难说得过去,抑或者是想把侯赛因他们逼到地上,让他们全部摔死,造成是一桩一般的飞行事故的假象,叙利亚人的战机并没有开火。

两架米格战机一次又一次地朝侯赛因他们所乘坐的座机俯冲,然而接替了侯赛因驾驶飞机的达格利什却是一名技术特别娴熟、经验特别丰富的飞行员。凭借高超的驾驶技术和鸽式飞机远胜于米格战机的灵活性,他利用多次的拐弯,一次又一次地化解了米格战机的俯冲。

不过驾驶两架米格战机的飞行员显然并不死心,一次又一次地超过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做出迫使鸽式飞机坠地的飞行动作。其中有一次,两架飞机几乎快要撞到了一块。直到进入约旦境内很远,这两架米格战机才停止了追逐,极不甘心地返回了叙利亚境内。

靠着达格利什高超的飞行技术,侯赛因一行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回到了安曼。下了飞机后,侯赛因发现自己成了人民的英雄。当约旦民众从安曼电台听到国王遭袭击而大难不死的消息后,纷纷从家里出来为他欢呼。约旦外交部也向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和联合国提出了抗议,一部分鲁莽的民众甚至大喊着要向叙利亚开战。在侯赛因自己写的自传中,他是这样描述这一次分外惊险的经历的:“和叙利亚米格飞机遭遇是我从濒临死亡中逃脱的又一次经历,我必须承认有一个时候我感到,用空军术语来说,我已经‘买了’。”

侯赛因曾对记者说:“如果要我选择的话,我也许不会选择国王这个职位。”因为他已尝够了国王那种危机四伏的滋味。

在巴勒斯坦人大量涌入以前,约旦不存在个人安全问题,那时候只有国王和一些重要官员才需要私人保镖。1948年到1955年间,尽管有数以千计的难民流入,但外出时也不需要随身携带武器。即便是访问难民营,也会受到殷勤的接待和热诚的欢迎。可是自从阿卜杜拉被刺杀以后,情况开始发生改变,侯赛因外出时再也不敢不带武器了。

不得不说,比起祖父阿卜杜拉来,侯赛因的运气实在是好得出奇。即便是精心策划的谋杀行动,也总因为各种原因,全部没能奏效。即使偶尔实现了几起,也总因为各种原因,没能伤害到侯赛因本人。

1960年8月29日,星期一,首相哈扎·马贾利坚持在每周的这一天上午接见求见的人。两个据说是被叙利亚收买的首相办公室雇员,利用马贾利这一广为人知的行为,将两颗定时炸弹安置在首相办公楼内——其中一颗被安置在马贾利办公桌的一个抽屉里,另一颗则被安置在楼下入口右边的一个房间里。

按照计划,被安置在马贾利办公桌抽屉里的炸弹会先行爆炸,这颗炸弹十有八九能够要了这位首相的性命。而当爆炸案发生,首先被害的消息传出后,作为国王的侯赛因一定会赶赴现场查看,到时候,第二颗炸弹就能要了他的性命。

当天上午快到11点30分的时候,马贾利正在和高级官员、前任首相的儿子扎伊德·里法伊讨论一系列问题。马贾利让扎伊德去取一些卷宗,扎伊德离开办公室,按照马贾利的要求拿了卷宗回来的时候,那颗藏在抽屉里的炸弹爆炸了。爆炸的威力当场把马贾利炸成了碎片,冲击波掀翻了办公室的墙壁,碎片穿过楼板射入楼下房间,炸死了正在那里的外交部次官扎哈·埃丁·哈穆德和旅游局局长阿西姆·塔杰,还炸死了来看望扎哈的两位亲属,以及等待接见的一名10岁男孩。

第一颗炸弹爆炸时,侯赛因正在离安曼不远的胡马尔行宫休息,当他听到首相被害的消息后,果然如阴谋策划者预料的一样,立即驱车飞快赶往安曼。然而在安曼郊区,国防大臣却及时把他截住了。国防大臣认为爆炸刚刚发生,身为国王的侯赛因不能亲临现场。经过一番急执,侯赛因最终被说服直接回王宫去处理国事。就在侯赛因被劝服后不久,第二颗炸弹爆炸,炸死一名刚在爆炸中受伤、正在这个房间休息的人。如果当时国防大臣没有及时截住他,抑或是截住后没能说服国王,侯赛因极有可能已经死在第二颗炸弹的爆炸之下了。

不过策划这次炸弹袭击的幕后黑手显然并不愿意就此放过侯赛因。在首相哈扎·马贾利死后不久,侯赛因本人也险遭不测。一起暗杀他的阴谋被侦破了,代理人显然是国王的一个私人侍从。一位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驻安曼大使馆某位职员有联系的约旦安全官员窃听到了一段谈话,从这盘录音带中,侯赛因听到那个人在说:“用不了多长时间,侯赛因也会遭到同样下场。我们已买通了他住所的一个人来干掉他,为时不会太远了。如果他按照原来的习惯行事的话,几天前我们就已干掉他了。”

这盘录音带的内容令所有人大为震动,大家建议侯赛因以后几晚不要睡在王宫里,同时对这起阴谋作进一步的调查。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侯赛因接受了这个建议。

第一晚,侯赛因去了他朋友雷诺的家里。雷诺的家就在王宫庭园内,侯赛因派雷诺去王宫取一些衣服和生活用品,还告诉他取一些新滴鼻药水来,同时要雷诺夫人去把用了一半的药水倒掉。

当雷诺夫人把药水倒进水池的时候,她惊恐地发现液体冒泡沸腾起来。雷诺夫人意识到这极有可能就是一起针对国王的阴谋,于是立刻叫侯赛因出来看。当看到克罗米水槽的表皮都被蚀掉的时候,侯赛因大吃一惊。他知道,这种药水中含有强化学酸剂,他要是用了这种药水,一定会在极度痛苦中死去。

这起阴谋虽然最终没能危害到侯赛因,但却也始终没有发现将药水掉包的凶手。事情发生后,侯赛因明智的决定换掉全部家庭佣人,并且另外弄了一个新药箱。

这起事件后不久,宫廷内又发生了毒死猫的奇怪事件。安曼有许多半野半家养的猫,王宫里尤其多。一天,侯赛因在庭院里散步时发现了几只死猫。他不经意地向一位宫廷官员提起了此事,马上引起了这位官员的高度警觉。因为在这之前,这位官员已经发现了另外几只死猫,通过对死猫尸体的检验,发现它们无一例外,全部都是被毒死的。

根据这一线索,侯赛因的保镖们又侦破了一起由大马士革策划的企图用有毒食物毒死国王的阴谋——宫廷厨房的一位名叫艾哈迈德·纳尔纳的助理厨师被叙利亚情报机构收买,他们让他找机会在侯赛因的饮食中下毒,干掉这位约旦国王。在死猫事件发生前,此人已经被监视了一段时间,作为预防措施,宫廷侍卫们不允许他接近国王的食品。然而艾哈迈德急于想得到完成任务的巨额报酬,便拿猫来做试验,以确定正确的用药量,结果导致阴谋暴露。

由于侯赛因的性格喜欢冒险,对于一些刺激的极限运动非常热衷,比如高山滑雪、驾驶飞机、海上冲浪等等,所以他经常离开宫廷住所。在死猫事件发生的一年后,一次侯赛因和他的朋友雷诺外出,打算去海边冲浪。

然而就在途中,发生了一起枪击案。凶手显然做好了了必死的决心,不顾保镖和士兵的存在,强行冲向侯赛因,并且向他开枪。不过因为距离的关系,三发子弹全部打偏,不但连侯赛因的衣角都没有打到,也没有击中任何一人。而凶手则被警卫当场打伤手腕,逮捕入狱。

在侯赛因的王储和国王生涯中,所经历的凶险和阴谋多达几十起之多。50年代到60年代间,约旦的多名军官曾多次发动军事政变,企图推翻他这个国王,但最后都没有能够成功。1970年的“黑九月事件”后,巴勒斯坦人曾数次策划暗杀他的行动,但也都被他一一躲过。80年代到90年代间,曾经发生过国王游艇遭到导弹袭击等谋杀事件,但最后都让他逢凶化吉。

如果说巴勒斯坦的领导人阿拉法特被人们称为“不死之鸟”,那么这位约旦的国王侯赛因就是当之无愧的“九命猫王”。这位性格刚毅、兴趣广泛、爱好惊险和富有刺激性活动的国王,就如同拥有九条命的猫一样,在一次次的阴谋和暗杀中逢凶化吉、化险为夷。

二、侯赛因的一生

1935年11月14日,侯赛因·哈希姆家族的第三代约旦统治者侯赛因·伊本·塔拉勒降生在安曼紧靠拉杰哈丹宫的房子里。他的诞生对于哈希姆家族而言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喜事。祖父阿卜杜拉在侯赛因出世后,自豪地驱车穿过安曼欢呼的人群,前往清真寺,感谢上帝赐给他一个孙子,哈希姆家族在约旦的地位是安全的,家族已经后继有人。

哈希姆家族是伊斯兰教祖穆罕默德的嫡系后裔,因此是伊斯兰最尊贵的家族。他们是从伊斯兰教祖的女儿法蒂玛和她的丈夫阿里那里沿袭下来的,这支血脉延续了近14个世纪。他们被称为“谢里夫”,这个词是尊贵的意思,表明他们是伊斯兰教祖的后裔。

侯赛因自幼深得祖父约旦开国君主阿卜杜拉·伊本·侯赛因的宠爱。5岁时,侯赛因进入安曼伊斯兰经学院读书,后就读于安曼一基督教教会中学。1949年,阿卜杜拉曾经想让他进哈罗公学,这所学校是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母校,极其著名。但是最后还是决定送侯赛因进亚历山大的维多利亚学院,这是一所英国公立学校,既教阿拉伯文,又教英文。此时的侯赛因已经开始经常随祖父阿卜杜拉一起出席一些大型社交活动。

1951年7月23日,侯赛因随祖父阿卜杜拉前往耶路撒冷清真寺进行星期五祷告仪式时遭遇刺杀,阿卜杜拉遇刺身亡,而侯赛因也被击中,但因为子弹只是命中他胸前佩戴的大勋章,才得以幸免于难。祖父阿卜杜拉的死完全改变了侯赛因的生活,阿卜杜拉死后不久,他就被立为约旦王储。随后,被送往英国深造。

1952年8月11日,执政刚满1年的塔拉勒国王因患精神病退位,尚未成年的侯赛因被立为继任国王,此时他仍继续在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和克伦威尔皇家空军学院学习。1953年5月2日,侯赛因回国正式加冕登基,同时成为约旦陆海空三军的最高统帅。

作为一国之君,侯赛因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他生活并不奢华。侯赛因一生中总共结过四次婚:

第一个妻子名叫迪娜·阿卜杜拉·哈米德,是哈希姆家族的一位公主,侯赛因的远房表姐,比他大七岁。他们在英国一位朋友家结识,当时侯赛因在哈罗公学学习,迪娜则是剑桥大学学生。两人在1955年4月19日结婚,婚后,侯赛因对迪娜经常参与政事不满,两人因感情不合于1956年秋分手,留下一女阿利亚由侯赛因照管。

第二个妻子名叫穆娜,穆娜原名托妮·加德纳,是英国驻约旦军事顾问团沃克·加德纳中校的女儿。婚前,托妮改信伊斯兰教,并取阿拉伯名字——穆娜·侯赛因,意为“侯赛因的希望”。两人在1961年5月25日举行婚礼。婚后,穆娜生了两男两女。

第三个妻子名叫阿利娅,是一个巴勒斯坦姑娘。两人在1972年共结连理,生有一儿一女。但不幸的是阿利娅在1975年一次飞机失事中身亡,侯赛因受到很大刺激,一度精神不振。

第四个妻子名叫丽莎·哈拉比,是一个黎巴嫩裔美国姑娘。阿利娅去世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76年,侯赛因在约旦和丽莎邂逅。丽莎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系,1977年在约旦皇家航空公司工作。因为两人都酷爱飞行,所以很快,这对拥有共同语言的男女在1978年6月结了婚。丽莎也改信伊斯兰教,并改名为努尔·侯赛因,意为“侯赛因之光”。婚后,丽莎为侯赛因生了两男两女。

在就任国王后,侯赛因于1956年3月宣布解除英国人约翰·格拉布将军的约旦陆军参谋长兼“阿拉伯军团”司令职务。1957年3月宣布废除《英-约同盟条约》。同年下令解散全国一切政党。1958年2月5日与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一世决定两国结成“阿拉伯联邦”,他任联邦副元首。同年7月费萨尔王朝被推翻后,联邦于8月解体。1974年11月,他在拉巴特第7次阿拉伯首脑会议上,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巴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1988年7月宣布脱离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行政和法律关系。1989年2月与埃及、伊拉克和北也门等4国组成阿拉伯合作委员会。

对约旦国内,侯赛因主要依靠贝都因部族进行统治。1989年11月,约旦举行议会选举,此后开始逐步解除为期20年的军事管制,释放政治犯,放宽对新闻的控制。1990年4月10日他声称要保证约旦各党派的独立性,准备开放党禁。

对外,侯赛因奉行亲西方政策,谋求中东问题的政治解决。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他提出“以领土换和平”的原则,主张在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的基础上解决阿、以之间的问题,被认为是阿拉伯国家温和派的代表。

1988年底,他宣布约旦断绝与约旦河西岸的行政和司法关系,重申巴解组织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积极推动中东问题的和谈进程。他反对大批苏联犹太人迁往以色列。

1990年7月中旬,他提出警告说,由于苏联犹太移民的不断增加,中东可能爆发战争。

1994年7月25日,他同以色列前总理拉宾正式签署了一项和约。之后又积极参与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为巴以达成希伯伦协议、拯救哈马斯领导人马歇尔、释放哈马斯精神领袖和创始人亚辛及其他领导人做出了贡献。

1998年10月巴以双方在美国怀伊庄园谈判陷入僵局时,正在美国进行癌症治疗的他应克林顿的要求,不顾化疗后的强烈不适,拖着憔悴的病躯前往谈判地,以自己的威望及同亚西尔·阿拉法特和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特殊关系进行劝解,促使双方最终达成《怀伊临时和平协议》。

在外交事务和国际关系方面,约旦同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以色列及海湾地区一些国家的关系都曾一度紧张过,特别是1970年“黑九月事件”和1990年伊拉克侵吞科威特后,不少阿拉伯国家同约旦断交,海湾国家亦切断了对该国的援助,但由于侯赛因每次都能及时调整政策,千方百计同这些国家改善关系,使约旦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以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与发展。

侯赛因一生中能在大国争夺和各种势力的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随机应变能力。国内形势紧张时,他就宣布实行紧急法,解散政党,把控制政局作为首要任务;局势一旦缓和,他就扩大民主,推行改革,把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从70年代起,他把发展民族经济置于优先地位,实行“经济开放和贸易自由化”政策,放宽限制,鼓励私人投资,积极吸收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抓工农业基础建设,促进教育、旅游事业发展,扩大劳务出口,使约旦经济发展很快,一度令约旦获得了“中东经济奇迹”的美誉。

侯赛因性格刚毅,兴趣广泛,爱好惊险和富有刺激性的活动,如打猎、滑雪、赛马、赛车和驾驶飞机,也喜爱摄影。平常非常注意看报、听广播和看电视,以从中了解国情并掌握政府部门是否有腐败现象和官僚作风。他还常同家人一起出现在公共场所,同普通百姓拉家常,不准卫兵干涉。

在去世前两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同努尔王后及4个子女生活在安曼西郊的仅有6间卧室和一个能容12人的客厅的“和平门宫”。虽然它有重兵把守,但百姓在节假日常到附近游玩,他指示卫兵不得阻拦和驱赶他们。搬到“和平门宫”之前,他把“哈希姆宫”捐给了孤儿,他从祖父那里继承的另外两座宫则成了宫廷要员及顾问的办公的场所,常有百姓到这里提出一些生活和人道主义方面的问题,工作人员都能按照他的命令,尽可能地给予满足。他在伦敦还有两座行宫,1993年,他将其中大的一座卖得800万美元,用于修缮阿克萨清真寺。

1999年2月7日,他因患淋巴癌医治无效去世,终年63岁。2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及世界约50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了在约旦首都安曼为他举行的隆重葬礼,联合国还为他的去世举行了特别会议,以纪念他为世界和平事业,特别是中东和平做出的突出贡献。